1856.jpg  

改編自夏綠蒂柏朗特(Charlotte Brontë)於1847年以假名庫勒貝爾(Currer Bell)所發表的同名小說(我花了十幾天才看完stO),由歐森威爾斯(Orson Welles)與瓊芳鄧(Joan Fontaine)主演,導演則是勞勃史蒂文森(Robert Stevenson),製作成本是一百七十萬美元左右。

史導(Robert Stevenson)以黑色電影的運鏡方式與哥德小說的表現手法來營造詭異又陰森的氛圍,也如實地將原著中那些像是古典詩歌般晦澀矯揉的文字直接變成台詞而使情節略帶浪漫主義,要將一本篇幅巨大(六百頁左右)的經典名著改編成電影的難度極高,而此片竟然只有九十幾分鐘,因此可以想見其中做了極多的刪減(將對於階級、性別、道德與宗教等議題的探討都省略而聚焦在男女主角的愛情),劇本仍可算是忠於原著且精煉紮實,可惜於結尾實在太倉促了,若是能將片時拉長到兩個小時以做更完整的總結肯定是會更好的。

男女主角的搭配為哥德小說中常見的『命運悲慘且相貌平凡的女性遇上神秘又粗獷的拜倫式英雄』,故事的戲劇張力亦在這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之間拉扯著。男主角算是選得很合適,歐森(Orson Welles)粗壯的外表完全符合原著中對羅徹斯特先生樣貌的描述;只是女主角就差得遠了,因為瓊(Joan Fontaine)美豔動人而簡愛其貌不揚。必須特別提出來講的就是飾演年幼的簡的佩琪安嘉納(Peggy Ann Garner),儘管她只有短短十分鐘左右的戲分,不過她無疑將小時候倔強又堅毅的簡給詮釋得相當貼切。

簡愛悲慘的命運令人感傷,不過她頑強的性格卻令人欽佩,儘管自幼失去父母而被迫寄人籬下地遭到冷落或欺凌,但是她始終不以出身低微或處境難堪為侮而屢屢奮起捍衛自己的權利與尊嚴,再怎麼窮困也沒有失去骨氣,獨立自主而不依賴他人,遭逢逆境亦不減鬥志(摯友海倫病逝彷彿象徵了人生無常),遭到蔑視亦不改初心(英葛蘭小姐算是簡愛的對照組),謹守分際(在知道他仍有妻子時毅然決然離去)又不離不棄(在知道他失明且妻子自殺後回到他身邊照顧他),簡愛無疑是原作者心目中理想中的新時代女性形象。

花絮:大衛賽茲尼克(David O. Selznick)曾邀請費雯麗(Vivien Leigh)與其女兒蘇珊法林頓(Suzanne Farrington)來主演簡愛,可惜她婉拒了,而她的前夫也不希望女兒跟她一樣當演員。大衛(David O. Selznick)後來將整個計畫賣給達瑞札努克(Darryl F. Zanuck)和二十世紀福斯。劇本最初由大衛(David O. Selznick)帶進團隊的約翰豪斯曼(John Houseman)所撰寫,後來亞爾多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和史導(Robert Stevenson)進行潤飾。史導(Robert Stevenson)的妻子安娜李(Anna Lee)曾是布蘭琪英葛蘭的考慮人選。海倫由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飾演;而飾演柏莎的則不知何人。歐森(Orson Welles)和瓊(Joan Fontaine)兩人只差兩歲(1915年與1917年),不過羅徹斯特和簡其實差了廿歲。歐森(Orson Welles)從未騎上馬,那些鏡頭都是替身。羅徹斯特於1839年的年收入八千英鎊將近今日的廿四萬英鎊,而簡的年俸卅英鎊則相當於現在的九百英鎊。於1943年底在英國上映;於1944年2月初才在美國上映。於1944年6月被改編成一小時廣播劇,歐森(Orson Welles)再度為羅徹斯特獻聲。史導(Robert Stevenson)是柏朗特協會會員。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6969/
2024/04/16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55.jpg  

由賽門摩爾(Simon Moore)自編自導,男女主角則分別是連恩尼森(Liam Neeson)與蘿拉珊賈克莫(Laura San Giacomo),製作成本僅僅六百萬美元。

算是新黑色情色驚悚片,在氣氛的營造上尚稱可圈可點(1959年的英國海濱城鎮布萊頓令人感到寂寥蕭瑟),故事的前提也相當吊人胃口(素行不良的私家偵探被人陷害暗殺了妻子與委託離婚生意的知名畫家),戲劇性十足(真兇到底是誰),可惜合理性不夠(最大的漏洞大概就是如果法蘭克沒及時找到手指的話東尼不就被吊死了嗎@@)。片時剛好一百分鐘,而真兇是誰這個勾起觀眾好奇心的謎題在最後幾分鐘終於揭曉,不過也正是最後這幾分鐘的結局一舉毀掉了前面九十幾分鐘的努力。

摩導(Simon Moore)強烈暗示兇手另有他人並故意引人同情東尼,觀眾也就相信其所言,孰料東尼還真的就是這麼卑鄙,枉費好友兼前同事法蘭克這麼支持他,結果他居然利用法蘭克來達成他惡毒的計畫,這種行為真是令人不齒。相信大多數人在看到真相後都在心裡罵了一聲『幹』,還會不斷反省自己怎麼會相信一個無恥之徒且甚至還一度為他捏一把冷汗而覺得自己就像是個被詐騙的傻瓜一樣,更令人氣憤的是惡劣的他不只逍遙法外還獲取了不義之財(跟他同謀的元配也是一樣欠譙),而無辜的安婕琳則被關在監獄裡……

花絮:派屈克柏金(Patrick Bergin)因為對劇本不滿意而婉拒出演男主角。

http://www.imdb.com/title/tt0105691/
2024/04/13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54.jpg  

由雷夫范恩斯(Ralph Fiennes)、安雅泰勒喬伊(Anya Taylor-Joy)與尼克拉斯霍特(Nicholas Hoult)等人主演,導演則是馬克梅洛德(Mark Mylod),製作成本是三千五百萬美元,在北美收進三千八百多萬美元,在海外則再添上四千萬美元,全球票房逼進了八千萬美元。

算是黑色喜劇(@@?),故事充滿斧鑿痕跡(情境實在過於荒誕),情節也脫離現實(整個團隊都失心瘋般跟著主廚史洛威克去死?),有如一則血腥童話,詭異的節奏不斷地驚嚇著觀眾脆弱的神經,我不禁想像著若自己落入如此血腥殘忍的陷阱中時恐怕也只能任人宰割了stO。梅導(Mark Mylod)以巧妙的鏡頭語言表現出敏銳的觀察力,不只尖刻地嘲諷那些自以為是又道貌岸然的上流人士,也細膩地描繪藝術創作的艱苦與其走向商業化後遭人指指點點的困境,更毫不掩飾地指熾熱的理想在遭到無情的踐踏後心情會變得多麼憤慨。

整個故事在恐怖驚悚的氛圍中也傳達了一個警世道理──禍從口出,不懂謹言慎行的人常常會因為講出某些話語或做出某些行為而得罪了別人,而自己總有一天就會遭到這些惡緣所反噬。史洛威克所邀請的賓客都是他所判決的有罪者,他們養尊處優且自命不凡,常常放肆妄為地批判別人而毫不在意別人的感受,於是忍無可忍的他決定要他們為自己極愚蠢的行為付出最昂貴的代價。

瑪格的出現是整個故事的轉捩點,因為她是迥然不同於其他賓客的存在(其實她根本就不在史洛威克的邀請名單上)。結局令人觸目驚心,不過瑪格的真誠坦率的態度讓她躲過了死劫,因為他發現她始終對於那些所謂的高級料理全然不感興趣且最後竟然向他點了最平凡的起司漢堡,這讓他想起了自己以前在速食店為顧客服務的快樂時光,他驚覺她並不是那種裝模作樣又大言不慚的偽君子。相對的,其他那些被他所厭惡的賓客們就必須與他同歸於盡,熊熊烈火將創作理想燃燒成灰燼,但是那些惡毒言語也得跟著陪葬才行……

花絮:劇本靈感來自威爾崔西(Will Tracy)自己在挪威蜜月旅行時的經驗。劇本被列在2017年的黑名單裡。在2019年時曾預定由艾瑪史東(Emma Stone)主演而由亞歷山大潘恩(Alexander Payne)執導。原本有更多驚世駭俗的鏡頭,不過都礙於尺度而被刪掉了。以美國唯一獲得米其林三星的女主廚多米妮克克朗(Dominique Crenn)為顧問,片中的餐點都是由她所設計。在座的賓客就是犯了七宗罪。《最後的晚餐》(il cenacolo)裡也是十二個客人。

http://www.imdb.com/title/tt9764362/
2024/04/09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53.jpg  

【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相隔七年的續集,由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琳達漢米爾頓(Linda Hamilton)、艾德華福隆(Edward Furlong)和勞勃派屈克(Robert Patrick)等人聯合主演,導演則依舊是詹姆斯柯麥隆(James Cameron),製作成本高達一億美元,不過光是在北美就囊括了兩億美元,在海外更是橫掃了三億美元,全球票房直接衝破五億美元,是當年北美和全球票房雙料冠軍。此片自上映後即不斷地累積聲譽,先於2008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十大類型(科幻)十大佳片,後於2023年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入保存名單中。

當時都才卅多歲的柯導(James Cameron)和小威廉威雪(William Wisher Jr.)兩人合寫的劇本堪稱完美,起承轉合都相當通順流暢,雖然約翰派T-800回到過去保護自己的時空邏輯仍顯古怪,不過充滿人性省思的故事意涵著實崇高,情節鋪陳簡單明瞭,敵我情勢驚險懸疑,動作場面震盪壯盛,電腦特效逼真奪目,各個方面都堪稱是科幻動作電影的範本(獲得奧斯卡獎和土星獎多個技術類獎項),也是少數續集比肩(甚至可說是超越)初作的經典而實屬難能可貴。

1984年,莎拉康納在凱爾瑞斯的保護下艱辛地阻擋了從2029年來的改造人T-800的追殺後順利地產下一子;1995年,天網再度派遣更新型的改造人T-1000回到過去去追殺她和未來將成為人類反抗軍領袖的兒子約翰,而反抗軍也趕緊將改造人T-101送回去以保護她們母子倆,兩個分別被指示要殺害與守護小約翰的改造人勢必要正面對決了。在難以言喻的末日氛圍中,代表希望的救星和代表絕望的煞星先後到來,情節暗示著事在人為而非命中注定,以此傳達出『人定勝天』的道理──只要付出心力就有機會改變命運。

當時已貴為動作片巨星的阿諾(Arnold Schwarzenegger)本色地詮釋了奉命保護小約翰的T101(程式重設型T-800),它出場後依舊霸道蠻橫,其造型亦可謂炫酷拉風──穿皮衣和皮褲、騎重型機車、戴墨鏡以及拿霰彈槍(單手轉槍退膛的動作真的是帥翻啦@@),渾身散發出健美強壯的陽剛味,那句『hasta la vista, baby.』還被美國電影學會選入百年百大台詞,它在與莎拉母子相處的過程中逐漸變得帶有人情味。而被找來和阿諾(Arnold Schwarzenegger)強碰的勞勃(Robert Patrick)則精湛地扮演了奉命追殺小約翰的T-1000(由液態金屬構成的特性讓它能夠隨著情況不同而變成任何它想要的物或人且具有自我修復能力),它的出場如同初作中的T-800那般張狂妄為,毫無情緒波動的冷酷表情令人膽寒,T-1000無疑是他最知名的角色了。而飾演母子的琳達(Linda Hamilton)和艾德華(Edward Furlong)亦有相當不俗的表現,前者收放自如地駕馭著感情戲和動作戲,後者則是盡力揣摩出稚嫩中帶著堅強。

T-1000和T-101都是使命必達,目的互相牴觸的它們多次正面交手,也貢獻了許多令人血脈賁張的名場面。一開始的飛車追逐就相當驚險刺激,T-1000開大卡,T-101騎重機,兩人第一次對決就碰撞出激烈的火花;而結尾的近身肉搏則是要將兩人的恩怨一次結清,短時間內就能自我修復且戰鬥力驚人的T-1000被榴彈打進煉鋼爐後終於熔化了(它被澈底終結也讓莎拉母子倆和觀眾都鬆了一口氣),而T-101則是為了防止自己的晶片日後被用來作惡竟然也自願沉入煉鋼爐中(它和莎拉母子倆道別的場景還真是令人莫名感傷啊QQ)……

先來講一些關於選角、製作與拍攝的瑣事。最初拍攝版權在海姆戴爾手上,但是他們已經破產而無力再製作任何作品,所以想拍攝此片的柯導(James Cameron)頓感茫然,於是阿諾(Arnold Schwarzenegger)就力勸製作人馬利歐凱薩(Mario Kassar)和安德魯瓦吉納(Andrew G. Vajna)去向他們買下拍攝版權。當發行版權還在獵戶座手上時曾預定由約翰麥提南(John McTiernan)來執導而柯導(James Cameron)僅是編劇。麥可賓恩(Michael Biehn)、史蒂芬席格(Steven Seagal)和布雷基羅利斯(Blackie Lawless)都曾是T-1000的考慮人選。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婉拒出演戴森。查理柯斯莫(Charlie Korsmo)因為【天生一對寶】(what about Bob?)而婉拒演出約翰。艾德華(Edward Furlong)的大銀幕出道作。阿諾(Arnold Schwarzenegger)的替身是麥特麥肯姆(Matt McColm)。琳達(Linda Hamilton)的替身是瑪莉艾倫亞維亞諾(Maryellen Aviano)和她的雙胞胎姊妹。改造人及相關物件皆由史丹溫斯坦(Stan Winston)及其團隊所設計。由魔幻光影負責的電腦特效耗資五百五十萬美元(工作人員也從前作的六人增至卅六人)。約翰的聲音都由艾德華(Edward Furlong)重新配音,因為當時處於青春期的他正在變聲。柯導在音樂(他不太想在片頭T-101穿著皮衣皮褲橋段用毀滅者(the destroyers))的「bad to the bone」)和結局(他想要終結這個系列,馬利歐(Mario Kassar)想要留下續集的可能性,後來他們折衷地用了一個模稜兩可的結局。)的呈現上都與製作團隊有點意見不同。任何約翰騎機車的鏡頭其實都是有一台拖車在拉。從1990年10月初拍到1991年3月底。前作以2.35:1拍成,此作以1.85:1拍成。

最後則是花絮。改造人其實有眨眼。用掉的膠卷長達一百萬英呎。T-1000和T101面對面時從未對話,他們只有以電話對談。柯導(James Cameron)掌鏡的酬勞是五百萬美元。柯導(James Cameron)和琳達(Linda Hamilton)在拍攝期間生出愛苗,兩人於1997年結婚,但是也很快地於1999年離婚。馬力歐(Mario Kassar)送了一架輕型的灣流三型客機(價值一千四百萬美元)給阿諾(Arnold Schwarzenegger);而他的片酬是一千五百萬美元。百事可樂和太陽墨鏡等都做了置入性行銷。唯一有獲得奧斯卡獎提名的系列作。最後一部出現電話亭的系列作。於1994年9月初首次英國電視上播映。T101被選為百年五十大英雄,也讓阿諾(Arnold Schwarzenegger)成為首次飾演同一角色(初作T800與此作T101)且同時被選為百年百大英雄與反派的人,另外只有艾爾帕西諾(Al Pacino)也完成這項成就(當然是不同角色)。

http://www.imdb.com/title/tt0103064/
2024/04/04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52.jpg  

改編自迪士尼樂園的同名遊樂設施,由巨石強森(Dwayne Johnson)和艾蜜莉布朗(Emily Brown)主演,導演則是豪梅寇勒特瑟拉(Jaume Collet-Serra),製作成本高達兩億美元,但是迪士尼考慮到新冠病毒疫情而推遲上映時間並於後來決定在大銀幕上映時也同步放上迪士尼+,所以北美和海外都只進帳一億美元出頭,全球票房收在兩億兩千萬美元。

自1556年以來的幾百年間,許多人都冒險進到亞馬遜流域尋找神樹月之淚(相傳其樹葉能使人復活),不過當然都一去不回,漸漸地,人們也就認為傳說為假,這種故事基礎實在很老套,反正就是後來依然有人堅定不移地尋找神樹而且最終發現傳說為真。果不其然,時間來到1916年(當時正值一戰),霍頓姊弟繼承父親遺志繼續尋寶,但是德皇威廉二世(Wilhelm II)的么子約阿希姆(Joachim)也為了打贏戰爭而聞風前來,兩方免不了要有一番你來我往。

感覺像是【神鬼奇航】(pirates of the Carribbean: the curse of the Black Pearl)的叢林版本,男女主角之間的火花並不亮眼,不過電腦特效著實令人讚嘆,可謂唯妙唯肖地帶著觀眾進到那個天馬行空的奇幻世界裡,可惜人物形象再度令人噴飯,因為迪士尼又不厭其煩地闡述著它的理念(這次是宣揚女權與捍衛同性戀)。整個尋寶過程充滿了娛樂性,只是片時超過兩個小時讓我覺得有點長stO,不過觀眾倒是不必動腦,反正主角就是會絕處逢生並如願以償。

花絮:早先曾考慮由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和提姆艾倫(Tim Allen)來主演。艾蜜莉(Emily Blunt)曾辭退兩次邀約,是在寇導(Jaume Collet-Serra)的積極說服下才改變主意。大部分場景在夏威夷州和亞特蘭大所拍攝。紐西蘭政府、喬治亞州政府和夏威夷州政府在製作上給予諸多協助。情節和【非洲皇后】(the African Queen)、1960年的【the lost world】、【法櫃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與【神鬼傳奇】(the mummy)很像。電腦特效由南澳州政府成立的南澳(影業公司)負責。約阿希姆(Joachim)要攻擊法蘭克的船時所播放的是理查華格納(Richard Wagner)的【羅恩格林】(Lohengrin)。約阿希姆(Joachim)其實是自殺身亡。

http://www.imdb.com/title/tt0870154/
2024/04/01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51.jpg 

由姜大衛、狄龍、李菁和谷峰等人聯合主演,導演則是張徹,當年收穫超過一百萬港幣,年度排名第七。

劇本由倪匡操刀,在傳統的框架內揮灑著率性的色彩,乍看之下是講押鏢劫鏢,不過細看之後就知道是講兒女情長。兩男皆鍾情於一女,而她很明顯心向駱逸,只是礙於與向定的婚約而表現得曖昧猶豫,總是特別強調江湖道義而刻意忽視男歡女愛的張導這回算是反其道而行。這次狄龍演出氣量狹小又故作瀟灑的向定,而姜大衛演出心胸開闊卻難掩消沉的駱逸,光看如此角色配置就很明顯是主捧姜而狄僅是陪襯,李菁飾演的雲飄飄則串連了兩位男角的愛戀與嫉妒。

飛虎寨的設定亦頗有質感,寨主焦洪有毛彪與啞巴兩大得力助手與一眾寨徒,做為反派可謂來勢洶洶。這回受託押鏢的無敵莊主殷可風武功盡失而只能看戲,所以阻擋劫鏢的重責大任就落在外來的向與駱身上。駱逸因為迷戀雲飄飄而決定當免費勞工,最後被殺得渾身是血卻還想裝酷而落得悽慘下場,真可說是英雄氣短,而向定則是被駱逸的干雲豪氣所折服而自覺羞愧。如此結局不難預料(連駱逸自己都想像得到了stO),而且警示意味甚濃:人絕不可做這種單為他人作嫁的傻事啊!@@"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5072&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4067/
2024/03/28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50.jpg  

由卡萊葛倫(Cary Grant)和伊娃瑪莉森(Eva Marie Saint)主演,導演是亞佛列德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製作成本超過三百萬美元,北美票房則達到五百七十多萬美元,年度排名第九。先於1995年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進保存名單中,後又於1998年、2001年與2008年陸續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百大電影、百年百大驚悚電影與十大類型(懸疑)十大佳片,時至今日已被視為經典之作。

從頭到尾不管是氛圍的營造(在滿滿的疑竇中仍留著一抹詼諧)、情節的轉折(被害者變成救人者)或結尾的驚險(男女主角被迫自總統山往下爬)等方面都像是教學示範般精準到位,希導(Alfred Hitchcock)的功力柔順到讓觀眾毫無察覺地接受了那些比較荒唐的部分(例如外交官被暗殺與飛機追殺羅傑等橋段),麥高芬顯得虛無縹緲(凱普蘭先生),而紅鯡魚則最後才出現(藏在雕塑裡的機密底片),兩者有也幾乎等於沒有,他這回可謂單刀直入而毫不拐彎抹角。

英俊瀟灑的卡萊(Cary Grant)西裝筆挺,冷豔慧黠的伊娃(Eva Marie Saint)洋裝優雅,雖然整整相差二十歲的兩人對戲調情令人稍感彆扭,不過由於他們是帥哥美女,所以觀眾也就不再計較了。而柏納赫曼(Bernard Herrmann)所操刀的配樂著實優異,其旋律貼合著情境,讓人對那些經典場景(例如飛機追殺橋段與總統山逃亡橋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宣傳海報真是笑死我了,不過若是好萊塢影壇也打算刻一座導演山的話,那麼希導(Alfred Hitchcock)大概也可以被列入考慮名單中吧(?)。

一個事業成功的廣告人意外地被匪徒誤認為CIA探員而命在旦夕,他僥倖脫逃後講出遭遇卻無人相信(甚至連他母親也不相信,暗示他是一個有點夸夸其談的人,畢竟是做廣告的嘛!^^),於是他決定自行調查而再度落入危險中。浮誇的飛機追殺儘管不合理卻製造出滿滿的戲劇性(那個空曠無人的之處的確是極佳的謀殺選擇,不過匪徒直接派出殺手大概會比較簡便吧。),露骨的火車過山洞即使充滿性暗示卻不讓人覺得低級,希導(Alfred Hitchcock)的運鏡總是這般嚴肅又顯詼諧而令人印象深刻。

伊芙在臥底的過程中愛上了羅傑,即使過得提心吊膽卻還是偷偷地對他伸出援手,如此賢慧的心意惹人憐愛(標準的人帥真好stO)。羅傑手無寸鐵卻滿懷鬥志,他從無辜的受害者一躍轉為果斷的拯救者,儘管自身難保卻仍然勇敢地涉險營救她,這樣的騎士精神則令人讚賞(沒辦法,她實在太美了!@@)。總歸來說,在如此滿布謎霧且暗藏殺機的故事中摻入浪漫元素一向是很迷人的,而男女主角情投意合並為對方犧牲奉獻的情節也細膩地描繪出觀眾內心深處的盼望……

先來講一些關於選角、製作與拍攝的軼事。希導(Alfred Hitchcock)在厄尼斯特列曼(Ernest Lehman)寫劇本時給了他三個點子:認錯人、聯合國大廈和拉莫什山總統雕像上追逐。希導(Alfred Hitchcock)在拍【迷魂記】(vertigo)時常常跟詹姆斯史都華(James Stewart)講述此片的情節而讓他很想主演羅傑,不過希導(Alfred Hitchcock)其實想要用卡萊(Cary Grant),可是又擔心他會很失望而刻意推遲了拍攝行程,等到他簽約去演【桃色血案】(anatomy of a murder)時才向他提出邀請,這樣他就只能拒絕了。米高梅曾想要用葛雷哥萊佩克(Gregory Peck)來主演,但希導(Alfred Hitchcock)覺得他表情太過僵硬而拒絕;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和狄恩馬丁(Dean Martin)也都曾是羅傑的考慮人選。金露華(Kim Novak)是希導(Alfred Hitchcock)的伊芙首選,而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也曾是他的口袋人選。薇吉妮亞麥肯納(Virginia McKenna)和薇拉麥爾斯(Vera Miles)也都曾是伊芙的考慮人選。希導(Alfred Hitchcock)曾想要葛麗絲凱莉(Grace Kelly)來主演,不過她當時已經貴為王妃而自影壇退休了。米高梅想要用賽德查理斯(Cyd Charisse)來演伊芙,不過希導(Alfred Hitchcock)堅持要用伊娃(Eva Marie Saint)。卡萊(Cary Grant)想要蘇菲亞羅蘭(Sophia Loren)來和他搭檔,可惜她婉拒了。希導(Alfred Hitchcock)和厄尼斯特(Ernest Lehman)曾想要用尤伯連納(Yul Brynner)來演菲利普。庫德尤爾根斯(Curd Jürgens)是菲利普最有力的競爭人選。希導(Alfred Hitchcock)退掉所有伊迪絲海德(Edith Head)設計的服裝,他去紐約時親自到波道夫古德曼百貨採購。聯合國大廈與拉莫什山國家紀念公園都不允許劇組入內拍攝,所以這兩個橋段都是在片場內搭景拍的。伊芙掛在懸崖邊的鏡頭是錯覺,其實她只是趴在傾斜45度的懸崖模型上。卡萊(Cary Grant)曾考慮到自己年紀太老而猶豫要不要接演,他曾於拍攝期間曾向希導(Alfred Hitchcock)抱怨他搞不懂此片在演啥,而希導(Alfred Hitchcock)覺得這樣正好,因為羅傑也不知道發生啥事;卡萊(Cary Grant)認為票房會垮,結果票房很好。米高梅覺得伊芙槍擊羅傑後兩人在樹林裡會面的橋段很多餘且在片場栽種一百株北美黃松也耗費不貲而一直逼迫希導(Alfred Hitchcock)將其刪掉,不過希導(Alfred Hitchcock)的看法完全相反而絲毫不為所動。在拉許莫山拍攝時,伊娃(Eva Marie Saint)發現卡萊(Cary Grant)向粉絲收取15分的簽名費。米高梅想把片時刪到兩小時以內,不過希導(Alfred Hitchcock)拒絕了。

最後則是花絮。希導(Alfred Hitchcock)出現在哪裡呢?片頭沒趕上公車的人。唐娜道格拉斯(Donna Douglas)的大銀幕出道作:一開始越過羅傑與其秘書的路人。拍攝時的片名取為【in a Northwestly direction】。將希導(Alfred Hitchcock)的頭像疊加在總統山上的是亞柏特惠特洛克(Albert Whitlock)。被認為是最早使用動力排版的新奇開頭介紹由索爾貝斯(Saul Bass)所設計。其實沒有片名這個方位。卡萊(Cary Grant)的片酬高達四十五萬美元,另外再加上1%的票房紅利以及米高梅讓他多滯留九週的卅一萬五千美元違約罰金(一天五千美元),也讓原本就逐漸疊高的製作費最終超支將近一百萬美元。殺青後,卡萊(Cary Grant)買下了羅傑酒醉時開的那輛賓士。希導(Alfred Hitchcock)在米高梅唯一的作品,當時米高梅曾試圖說服他使用超全景格式來拍攝,不過他堅持要用全景寬螢幕格式,使此片和【上流社會】(high society)成為米高梅最早使用該格式的作品。李奧卡洛爾(Leo G. Carroll)最後一次出演希導(Alfred Hitchcock)的作品,而他總共出演六部希導(Alfred Hitchcock)的作品也贏過了其他任何人。

http://www.imdb.com/title/tt0053125/
2024/03/24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49.jpg  

改編自東野圭吾自2008年開始連載將近兩年的同名小說(我在三天前看完了),由木村拓哉與長澤雅美聯合主演,導演則是鈴木雅之,票房超過了四十六億日圓,年度排名可以擠進前廿

五星級飯店的氣派裝潢與高貴氛圍著實令人嘆為觀止(我差點以為這是觀光宣傳影片stO),書名的意涵亦顯而易見:每個人都是戴著面具入住飯店,沒人知道這些賓客在想些什麼,以此暗指人心深沉難測。可謂是去無存菁的改編,將原作中一些旁枝末節予以刪掉或簡化,以此來讓觀眾聚焦在警察與飯店聯手緝兇的主題上,絕對可以算是兼具推理趣味與職業省思的故事。木村與長澤的對手戲相當精彩,兩人身分的不同與思考的差異營造出不同凡響的戲劇張力且強調了盡忠職守的職人精神。

真兇是誰令人驚訝不已(這個伏筆堪稱巧妙),此人就在觀眾幾乎已經忘了她的時候突然出現並露出獠牙,其故布疑陣的功力實在高明,警方的注意力被轉移了(只有新田察覺到事有蹊蹺),飯店的警戒心也消失了(山岸渾然不知自己已被盯上),極為巧妙地為自己營造出相對安全的行兇環境,如此工於心計又善於喬裝的兇手由松隆子來飾演實在是很適合,歌舞伎世家出身的她一出場就立刻進入狀態,短短幾分鐘就收畫龍點睛之效。

結局出人意表,兇手的殺意像是閃現寒光的利刃,而新田的行動則有如及時救命的解藥,他於千鈞一髮之際成功拯救她的橋段為全片最高潮,甚至可以說長達兩個小時的鋪陳就是為了這一幕而已。

花絮:富士電視台曾於2020年初與2021年底播映。

http://www.imdb.com/title/tt7502322/
2024/03/20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48.jpg  

改編自麥斯威爾安德森(Maxwell Anderson)於1939年發表的同名舞台劇本,由亨佛萊鮑嘉(Humphrey Bogart)、艾德華羅賓森(Edward G. Robinson)、洛琳白考兒(Lauren Bacall)、萊昂納巴利摩(Lionel Barrymore)與克萊兒崔佛(Claire Travor)等人主演,導演則是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製作成本大約是一百八十萬美元,北美票房是三百廿幾萬美元(年度排名可以擠進前廿),海外票房則是一百一十幾萬美元,所以全球票房就是四百多萬美元。

算是黑色犯罪電影,因為是改編自舞台劇,所以場景顯得很侷限,大多數時候就是在佛羅里達州南端的拉戈島上一間度假旅館裡(外景少之又少,不過暴風雨場景著實令人瞠目結舌。),如此題材的戲劇張力往往來自演員的競合與情節的起伏,始終在低檔徘徊的節奏在結尾突然高速狂飆令人感到酣暢淋漓,而休導(John Huston)樸實無華的說故事功力則堪稱收放自如。一個與外界斷絕聯繫的地方被匪徒占據而英雄碰巧來訪,就像是上天派使者來拯救無辜落難者,而這種斬妖除魔的戲碼始終深受觀眾喜愛。

常飾演英雄的亨佛萊(Humphrey Bogart)和常飾演壞蛋的艾德華(Edward G. Robinson)這兩個好萊塢黃金時代的超級明星所碰撞出來的火花可謂格外耀眼,而洛琳(Lauren Bacall)與克萊兒(Claire Travor)兩人所詮釋的角色意義──女性並非花瓶──亦屬關鍵(剛中帶柔的前者適時地鼓舞男主角,力圖振作的後者則實質地幫助男主角。),萊昂內(Lionel Barrymore)也稱職地扮演了嫉惡如仇的旅館老闆,眾家演員都有出色的發揮,為這個略顯單薄的劇本塗上了鮮明的色彩。

暴風雨中的度假旅館被強尼洛可所帶領的黑幫占據了,而二戰退伍軍官法蘭克麥克勞此時湊巧前來拜訪過世戰友的家人,正邪彷彿注定要一較高下(當然大家都知道結局就是邪不勝正@@)。法蘭克在被脅持的過程中能屈能伸地應對進退,在被迫駕船出海的過程中藝高膽大地發起突襲,真可說是智勇雙全的男子漢。結尾雨過天青,暴風雨過後陽光普照,為非作歹的匪徒惡有惡報,替天行道的法蘭克歷劫歸來,收到喜訊的諾拉則喜出望外,這個混濁的世界又變得更清明了一些……

花絮:舞台劇於1939年底是在以萊昂納(Lionel Barrymore)妹妹命名的埃塞爾巴利摩戲院首秀,總共演出一百零五場。時代、情節和角色都與原作相差甚遠。休導(John Huston)原本想用查爾斯波伊(Charles Boyer)飾演強尼洛可,不過傑克華納(Jack Warner)覺得他是票房毒藥而反對。幾乎全是棚拍,只有開頭場景是去到佛州取鏡。颶風畫面直接取自【night onto night】。在拍攝那時真的有兩個颶風襲擊佛州。休導(John Huston)直到拍攝當天才向克萊兒(Claire Travor)說她必須清唱,果然讓她很緊張,他也取得了想要的效果。萊昂納(Lionel Barrymore)當時深受關節炎所苦而被迫坐在輪椅上。強尼的原型是艾爾卡彭(Al Capone);蓋兒的原型是蓋兒歐洛瓦(Gay Orlova)──查爾斯盧西安諾(Charles Luciano)的女友。蓋兒唱的是1930年代初期頗紅的「moanin’ low」。結局船上的槍戰為霍華霍克斯(Howard Hawks)所建議。亨佛萊(Humphrey Bogart)與艾德華(Edward G. Robinson)五次合作中的最後一次;亨佛萊(Humphrey Bogart)與洛琳(Lauren Bacall)四次合作中的最後一次。總共死了八個人。於1949年底被改編成一小時廣播劇,艾德華(Edward G. Robinson)再度為強尼獻聲。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0506/
2024/03/17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47.jpg  

由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自製自編(與凡妮莎泰勒(Vanessa Taylor)合寫)自導,獨挑大樑則是莎莉霍金斯(Sally Hawkins),製作成本將近兩千萬美元,在北美收入六千多萬美元,在海外則掃進一億三千多萬美元,全球票房差一點就達到兩億美元,年度排名第四十九。當年隨即在威尼斯影展摘下金棕櫚,隔年也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與最佳原創劇本等十三項提名且最終強勢地抱回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兩個大獎以及最佳原創音樂與最佳美術設計兩個技術獎,真可謂是風光無限。

在【黑湖妖潭】(the creature from the black lagoon)裡愛著女主角的魚人因為模樣醜怪而無緣一親芳澤,耿耿於懷的戴導(Guillermo del Toro)後來半開玩笑地決定要幫牠圓夢而拍出了此片。像是一篇寓意深沉且藝術性濃厚的黑暗童話,昏黃暗沉的色調散發出無法掩藏的憂鬱,繚繞盤旋的老歌則流洩出難以言喻的感傷,在氛圍的掌握上可謂細膩精緻。故事發生在1962年巴爾的摩一個政府高度設防的實驗室裡,當時正值古巴飛彈危機(國外)與民權運動熱潮(國內),美蘇冷戰諜對諜也瀰漫著肅殺氣息,社會對立的衝突情況也日趨嚴重,戴導(Guillermo del Toro)精準地捕捉到那個時代躁動的狂亂面貌,也以此紀念這段畸形的禁忌戀情。

一個是被殘忍實驗的類人兩棲生物,一個是被輕蔑對待的瘖啞女清潔工,弱勢者往往無力反抗而只能默默承受,也正是因為如此,兩人對彼此呴溼濡沫的情意就愈加令人動容。在那麼嚴密拘束的環境裡,兩顆孤單受傷的心也就自然而然地依偎在一起,無論遇到什麼羞辱或欺凌都可以淡然看待,因為知道還有另一個處境相似的人也正掛念著自己,如此心靈支柱似乎能讓原本軟弱的人突然變得堅強,三個弱勢者(瘖啞人、同性戀者與黑人)合作將牠帶出實驗室也多少可視為他們在爭取權利或反抗體制(不過當然蘇聯間諜會從旁協助是有著不同於他們的動機)。

莎莉(Sally Hawkins)幾乎沒有台詞(唯一的例外在伊莉莎幻想的共舞時開口唱歌,卻在一片幸福中透出了一抹落寞。),她以精湛的演技詮釋出卑微卻堅毅的伊莉莎,光靠著表情與動作就可以準確地表現出瘖啞人的神態著實令人讚嘆;理查簡金斯(Richard Jenkins)和奧塔薇亞史賓賽(Octavia Spencer)也稱職地扮演了襯托紅花的綠葉;而麥可夏儂(Michael Shannon)則傳神地揣摩出衣冠禽獸史崔克蘭,他自大妄為的心態令人不齒,他蠻橫殘暴的行為則讓人畏懼,他才是怪物,而類人兩棲生物不是。

雖然情節古怪荒謬(人類和類人兩棲生物相戀),不過意涵卻高尚超凡(弱勢者真心相助),瀕亡的伊莉莎被牠的魔力所治癒,結局也留下了寬廣的想像空間。片名極富詩意,水可以是任何形狀,而表達愛的方式也是,以水喻愛的意境著實優美動人,而此時百感交集的觀眾絕對同樣盼望平凡的自己也能找到心愛的對象並相知相惜地共度一生……QQ

花絮:戴導(Guillermo de Toro)自2011年就開始籌畫了,他還自費雇用一個團隊來設計類人兩棲生物和實驗室。戴導(Guillermo de Toro)曾向環球提出重拍【黑湖妖潭】(the creature from the black lagoon)的計畫遭到拒絕。戴導(Guillermo de Toro)原本想要拍成黑白片。戴導(Guillermo de Toro)首次和女性合寫劇本。戴導(Guillermo de Toro)寫了主要角色的背景故事給主要演員們,不過他沒有強迫他們一定要閱讀或運用。賈爾斯原本是要寫給伊恩麥克連(Ian McKellen)演的。類人兩棲生物的樣貌取自【黑湖妖潭】(the creature from the black lagoon)、《地獄怪客》(Hell Boy)的亞伯夏普恩以及威廉布雷克(William Blake)的兩幅畫作──《跳蚤的幽靈》(the ghost of a flea)與《偉大的紅龍與日光蔽體的女人》(the great red dragon and the woman clothed with the sun)。九成以上的部分是棚拍,有些外景用了人造雨。道格瓊斯(Doug Jones)每天要花三小時去穿上類人兩棲生物服裝。電腦特效由遺產所製作。戴導(Guillermo de Toro)是因為看了【指匠情挑】(fingersmith)而決定邀請莎莉(Sally Howkins)來主演。女主角的姓氏(『Esposito』)在義大利語中是『暴露』的意思。伊莉莎住家樓下的電影院名稱(『Orpheum』)取自希臘神話裡的奧菲斯。伊莉莎幻想中的共舞致敬了【follow the fleet】。宣傳海報由台裔的詹姆斯簡(James Jean)手繪完成。首部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科幻片。不少人指出此片涉嫌抄襲,例如保羅津德爾(Paul Zinedl)的兒子控告戴導(Guillermo de Toro)抄襲他父親寫的【let me hear you whisper】,不過戴導(Guillermo de Toro)鄭重表示從未看過該片,而法院隨後也駁回了告訴。

http://www.imdb.com/title/tt5580390/
2024/03/12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