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537 wb.JPG  

第一次看是大約是十年前在大學課堂上了,今晚再度拜見,還是能感受到那股悸動,而且對戰爭的感觸更深了。戰爭真的是很殘酷,對前線的軍人來說是如此,但對後方的平民來說也是如此。戰爭不知道讓多少人流離失所,不知道讓多少家庭分崩離析,不知道讓多少有情人魂飛夢滅。嗯,我衷心地期盼這世界不要再有戰爭了。

導演是莫文李洛伊(Mervyn LeRoy),由勞勃泰勒(Robert Tayler)和費雯麗(Vivien Leigh)主演,改編自勞勃薛伍(Robert Sherwood)在1930年寫成的舞台劇劇本,其實隔年就曾被環球翻拍成電影,後來米高梅為了重拍此片而買下了版權,而且在情節上做了不小的改變。在1940年初開拍,當時歐洲已陷入戰火之中,德意志鐵蹄在蹂躪完波蘭後已將矛頭轉向西北歐,這樣的時代背景讓此片更加具有時代意義。米高梅花了一百一十幾萬美元拍成,但上映後隨即開出紅盤,在北美和海外都進帳了一百廿幾萬美元,總計全球票房是逼近了兩百五十萬美元。另外,此片也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和最佳攝影的提名,但可惜也都雙雙落空。

羅伊和瑪拉的愛情故事真可謂是蕩氣迴腸,幾十年後仍然讓人不勝唏噓,人生充滿了許多無奈,有時很多事情都不是我們能預期的,我們只能盡力地去面對我們所遇到的事情。瑪拉在誤以為羅伊陣亡後感到心灰意冷,隨後開始賣淫以求三餐溫飽,這真是太令人難過了,兩人就這樣陰錯陽差地錯過了對方,成為了大時代悲劇的背景,而勞勃柏恩斯(Robert Burns)所譜的「auld lang syne」悠揚的旋律也一直迴盪在每個人的心中。

花絮:薇薇安(Vivien Leigh)對於老泰(Robert Tayler)被選為男主角感到相當沮喪,因為她想和當時的男朋友──勞倫斯奧利佛(Laurence Olivier)合作,後來甚至還寫信向前夫抱怨此事。兩位主角都宣稱此片是他們在自己主演的片子當中最喜愛的。此片在中國特別受到歡迎(程度甚至超過了美國),還有一個出自典故(《莊子》)的翻譯片名,也有大學生以片中台詞來練習英語,而之所以會這麼受歡迎的原因其實很難釐清,但有人認為這要歸功於【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因為人們只是在尋找另一部由薇薇安(Vivien Leigh)主演的片子罷了!羅伊和瑪拉在「auld lang syne」的旋律中共舞那段本來是要有對白的,但沒人能想出合適的台詞,而拍默片起家的李導(Mervyn LeRoy)認為這時正是"此時無聲勝有聲"之時,所以他決定讓畫面去表達意境。後來曾兩度被改編成廣播劇:第一次是在1941年1月中,主角是布萊恩艾亨(Brian Aherne)和瓊芳鄧(Joan Fontaine);第二次是在1946年9月初,主角是老泰(Robert Tayler)和他當時的老婆──芭芭拉史丹威(Barbara Stanwyck)。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3238/
2011/07/16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Waterloo Bridge 魂斷藍橋
    全站熱搜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