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745 m.JPG  

棒球是美國最古老的職業運動,時至今日早已深植人心,這情形在日本也是不遑多讓。雖然棒球在台灣歷經風風雨雨之後漸漸不再熱門,但毫無疑問仍是寶島的文化圖騰之一,也是我最愛的運動。我一直都記得小時候和朋友在空地打棒球的情景,凝視紅線球在每個手套間竄動,仰望紅線球在蔚藍天空中飛翔,那將是永遠屬於我的童年回憶。而雖然我們的職棒已經成立超過廿年,但整體的發展實在是慘不忍睹,原因為何在此我就略過不提了,其實美日(其實南韓也是)的職棒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其中有一點是此片中隱約提到的在地主義,讓球迷對球隊有情感,而不只是對戰績的追求。

改編自麥可路易斯(Michael Lewis)的同名小說,由布萊德彼特(Brad Pitt)獨挑大樑,製作成本是五千萬美元,北美就進帳了七千多萬美元,儘管海外票房顯得疲軟──三千多萬美元,但全球票房還是跨過了一億美元大關。另外,此片也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等多項提名,但可惜是全部落了空。

相當精采的情節,而且沒有落入運動電影的窠臼──過於熱血而顯得矯情,反而告訴觀眾打了一百五十年的棒球已經可以變成統計數字,也抨擊傳統的棒球觀念,其中對於上壘率的重視在今日早已成為顯學。比利賓恩(Billy Beane)用比較少的預算和其他球隊的總管周旋,儘管事實證明他們的棒球哲學確實可行,但一進入短兵相接的季後賽就總是少了那麼一點運氣。的確,運氣在季後賽這種短期賽事中的影響變得更大,球員狀況的好壞在此時簡直是一翻兩瞪眼,儘管一百六十二場季賽才能更準確地看出球員實力,但大半年的季賽廝殺都只是在搶季後賽門票而已,一進到季後賽就從頭開始而各憑本事了(唯一的優劣勢大概只有主客場)。事實上,我也認同彼得的看法,比利(Billy Beane)已經打出全壘打了,儘管最後總是事與願違。

比利(Billy Beane)從1998年開始擔任奧克蘭運動家總管以來的十多年間,有六次打進過季後賽,五次在第一輪鎩羽而歸(而且全部都是血戰至第五場才稱臣),最遠就2007年曾打進到第二輪,但被底特律老虎橫掃。儘管比利(Billy Beane)至今仍未如願拿到總冠軍,但2002年季末的廿連勝(美聯紀錄)還是令人印象深刻,而且他們的投手陣容其實很威,有提姆哈森(Tim Hudson)、馬克穆德(Mark Mulder)和貝瑞齊托(Barry Zito)等人壓陣呢!而去年全聯盟最低薪資的他們還是能夠在開始軍備競賽的德州遊騎兵和洛杉磯天使的火網下突圍成功(闖進季後賽)也真的很難得,而且驚人的是九十四勝中有五十四勝來自菜鳥投手,一時被媒體和迷們戲稱可以拍成續集!

而低薪資球隊有優秀表現的其他例子一定要提的就是佛州雙雄──佛羅里達馬林魚(現已改名為邁阿密馬林魚)和坦帕灣魔鬼魚(現已改名為坦帕灣光芒)。馬林魚1993年才成軍,但他們至今已經兩度掄元了,分別是1997年擊敗克里夫蘭印地安人和2003年擊敗紐約洋基,比較令人驚訝的是2003年,兩隊的薪資比是一億五千萬美元比四千五百萬美元。而1998年成軍的魔鬼魚更有趣,改名前勝率沒高於五成過,反倒改名後勝率就沒低於五成過,而且改名的第一年(2008年)還打進決賽呢!之後也兩度打進季後賽,在長年兵強馬壯的紐約洋基和波士頓紅襪的夾擊下能有此成績實屬不易啊!

花絮:第一版劇本出自史丹切文(Stan Chervin)之手,後來則由史蒂芬查利安(Steven Zaillian)寫出第二版,當時導演預定是大衛法蘭科(David Frankel)。但當布萊德(Brad Pitt)確定主演時,導演人選也換成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他也帶進馬丁狄米崔(Martin Demetri)來當第一配角,並商請多位球星演出自己。但後來索尼不滿意,所以再將導演換成班尼特米勒(Bennett Miller),並聘請亞倫索金(Aaron Sorkin)重寫劇本。彼得的原型當然就是保羅狄波戴斯塔(Paul DePodesta),但因為情節和事實有點差距,所以他不想放上自己的名字。廿連勝是美聯紀錄,而聯盟紀錄是1935年芝加哥小熊的廿一連勝。

http://www.imdb.com/title/tt1210166/
2013/01/3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