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菲利普迪克(Philip K. Dick)於1968年發表的【銀翼殺手】(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由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獨挑大樑,搭配的女主角則是西恩楊(Sean Young),導演則是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製作成本是兩千八百萬美元,在北美收進三千三百多萬美元。於1993年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入保存名單中,又先後於2001年、2007年與2008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百大驚悚電影、百年百大電影與十大類型(科幻)十大佳片,時至今日已普遍地被奉為經典之作。
風格可算是新黑色電影,內容可歸為反烏托邦,而形式則屬於賽博龐克,其表現手法之多元及探討範疇之廣泛皆令人嘆為觀止,就連宣傳海報也透出一抹難以言喻的藝術感。故事時空設定在2019年洛杉磯,科技進展神速,人性卻變得黯淡,高等的科技中仍存在著低端的生活與崩壞的社會,以此鮮明的反差來省思人們在日新月異的環境中究竟應該如何自處,而要怎麼區分人類和人造人也是一大問題,以此明顯的弊端尖刻地向科技提出道德質疑。儘管過於緩慢的節奏常遭到批評,不過無比深沉的意涵卻獲得讚賞,整體而言肯定是瑕不掩瑜。
憑藉【異形】(alien)而聲名鵲起的史導(Ridley Scott)再度展現出他精湛獨到的運鏡技巧,畫面從頭到尾都暗暗的,偶爾卻有著明亮的大螢幕和時有時無的光線,如此視覺效果描繪出筆墨難以形容的未來美學。電腦特效與布景模型也都令人讚嘆不已,再搭配范吉利斯(Vangelis)帶著古典味道的配樂,一個破敗擁擠的未來城市樣貌就這樣呈現在觀眾眼前,可謂完全顛覆了觀眾對未來的想像,因為人們的生活並沒有變得光彩亮麗,反而是變得混亂煩擾(其中也隱含了當時美國擔憂自己的經濟將被日本超越的心情)。
當年接連演出多部大作的哈里森(Harrison Ford)以其一貫沉穩內斂的演技來詮釋對人生感到厭倦的戴克,儘管他是主角,不過風采卻被另兩位配角搶走不少;而年輕的西恩(Sean Young)則是細膩地扮演人造人瑞秋,在得知自己是人造人時慢慢流下的眼淚有如珍珠般珍貴,儘管戲分不多,但是她的演出可謂畫龍點睛;而飾演人造人羅伊的魯格豪爾(Rutger Hauer)則以略顯瘋狂的方式來表現對生命的渴望,他出現的每一幕都充滿神秘莫測的恐怖氣息而令人不禁屏氣凝神。
相較於故事具有深沉的意涵,情節其實相當簡單,警方派出銀翼殺手去追捕那幾個違法回到地球的人造人,而被迫接下任務的戴克則在追捕的過程中重新審視人的本質與意義。新型人造人瑞秋具有纖細的情感,非法回到地球的連鎖六型人造人里昂、羅伊、普莉絲和柔拉則只是想要延長壽命(或許應該說是使用年限),可是製造出它們的人類卻冷酷無情地要終止它們這些已具有自主意識的人造人,而這其實可以看作是人類與上帝的關係。
救回命懸一線的戴克後,人造人羅伊知道自己年限將至而萬般無奈地在雨中對著他娓娓唸出那段令人感慨萬千的獨白,『I'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 Attack ships on fire off the shoulder of Orion. I watched C-beams glitter in the dark near the Tannhäuser Gate.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 Time to die.』(我曾見過人類無法想像的事物,戰艦在獵戶星旁燃燒,光束在湯豪瑟星旁的黑暗裡閃耀,所有那些片刻都將消失在時間裡,一如眼淚消失在雨中,死亡的時刻到了。),這絕對是影史上的經典場面,如此優美又傷感的台詞著實令人幾欲潸然淚下……QQ
另外,關於戴克是否為人造人的議題也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蓋夫留下的紙摺獨角獸似乎暗示他也其實是人造人,自以為看懂的觀眾最後卻連這個再簡單不過的謎題都無法解開,而人世間的一切的確也都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如此虛無縹緲的不確定性每每令人不禁搖頭嘆息。結局也呈現開放性,戴克愛上了人造人瑞秋,他想帶著她逃走,可惜觀眾無法得知他們是否如願,只能在心中寄予遙遠的祝福。
先來提一些關於籌備、選角、製作與拍攝時的瑣事。第一個購買原作翻拍版權的其實是勞勃傑費(Robert Jaffe),他們一度想拍成喜劇,其版權在1977年到期,後再由百代的麥可迪利(Michael Deeley)買走。史導(Ridley Scott)原本因為要執導【沙丘魔堡】(Dune)而婉拒執導此片,後來因為前者都沒有進展且他又想忘記喪兄之痛而改變了主意。某些設定和原著不同,例如原著的時空背景是在1992年舊金山以及戴克是人類。漢普頓范契(Hampton Fancher)的劇本在1977年售出。菲利普(Philip K. Dick)在上映前就去世了,不過他很滿意大衛韋柏皮波斯(David Webb Peoples)改寫過的劇本和毛片的前廿分鐘。這是史導(Ridley Scott)所拍的第一部美國片,因為美國工會的規定,他不能帶自己的英國團隊進到美國工作,無奈他的完美主義個性讓他和片廠找來的團隊與卡司頻頻發生矛盾甚至爭執。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是男主角首選,而馬丁辛(Martin Sheen)也被徵詢過,另外包括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在內的很多人也都曾是考慮對象。史導(Ridley Scott)原本想要用莫妮克范德凡(Monique van de Ven)來演普莉絲;據說黛博拉哈瑞(Deborah Harry)是普莉絲的首選。史導(Ridley Scott)原本要讓法蘭克麥克雷(Frank McRae)來演里昂,可是他的秘書說布萊恩詹姆斯(Brion James)的試鏡令她害怕讓他改變了主意。史導(Ridley Scott)用日薪一千五百美元聘請席德米德(Syd Mead)好幾週來設計交通工具和其他道具。畫面以艾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的《夜遊者》(nighthawks)為視覺靈感。瑞秋的服裝和髮型靈感都來自瓊克勞馥(Joan Crawford);史導(Ridley Scott)是【strange behavior】的大粉絲,所以他堅持瑞秋的髮型要模仿該片的女主角。攝影指導喬登克羅南維斯(Jordan Cronenweth)當時已飽受帕金森氏症所苦。史坦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很慷慨地借出【鬼店】(the shining)中的直升機空照影像。開場的城市空照鏡頭其實是四、五公尺左右的模型。彼得湯森(Pete Townshend)婉拒創作原聲帶。服裝設計師查爾斯諾德(Charles Knode)帶了幾件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的外套來給西恩(Sean Young)當戲服。原本最後戴克和羅伊有一場激烈的搏鬥。雨中獨白橋段的場面與台詞都由魯格(Rutger Hauer)自行修改過。【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android】、【mechanismo】和【dangerous days】都曾是片名的選項,不過史導(Ridley Scott)不喜歡最後要用的【Blade Runner】而曾試圖再改成【Gotham City】,可惜鮑勃凱恩(Bob Kane)並無意出售這個名字。最初剪出來的片時長達四小時。史導(Ridley Scott)原本就有考慮過放上旁白,不過這個想法後來被摒棄,不料試映時很多人看得一頭霧水,這個想法也就再度被提起且最終實行。
再來則是花絮。片名來自艾倫諾斯(Alan Nourse)的同名小說。菲利普(Philip K. Dick)婉拒了將此片寫成小說的四十萬美元酬勞提議。著名的瞳孔發光鏡頭是向弗里茲朗(Fritz Lang)的攝影師尤根薛夫坦(Eugen Schüfftan)偷師。每一幕外景都在下雨。每一個人造人都有其相對應的動物形象:里昂是陸龜、普莉絲是浣熊、柔拉是蛇、羅伊是狼以及瑞秋是貓頭鷹。戴瑞(Daryl Hannah)仍舊保有普莉絲那頂金色假髮。原聲帶直到1992年推出導演剪輯版時才跟著發行,不過史導(Ridley Scott)其實並沒有參與1992年的導演剪輯版,2007年的最終版才是由他親自監督完成。史導(Ridley Scott)曾表示任何相似於1851年不朽棋局的情況皆純屬巧合。史導(Ridley Scott)於2014年受訪時一改此前模稜兩可的態度而直接表明戴克就是人造人。啟發艾德華諾伊麥爾(Edward Neumeier)寫出【機器戰警】(robocop)。戴克那輛紅色警車現今展示在佛州泰特斯維爾的美國警察名人堂博物館。魯格(Rutger Hauer)和羅伊一樣在2019年過世。史導(Ridley Scott)和魯格(Rutger Hauer)最愛的作品。
http://www.imdb.com/title/tt0083658/
2024/10/12
目前分類:1980~1989 (281)
- Oct 12 Sat 2024 22:50
Blade Runner (銀翼殺手) 1982
- Sep 19 Thu 2024 22:40
風櫃來的人 1983
前言:我本來是用電視看的,但是DVD卻在最後十分鐘左右卡住了,所以我也只能改用電腦將其補完。
由鈕承澤、張世和林秀玲等人主演,導演則是侯孝賢。
1980年代正值台灣經濟起飛的時期,許多鄉下的年輕人前仆後繼地前往大城市討生活,此片以寫實的敘事風格描述三個不諳世事的澎湖年輕人到高雄找工作的過程,繁華的樣貌讓他們大開眼界,惡意的騙術讓他們學到教訓,沒有炫目的特效,只有真實的感受,許多定格的遠鏡頭與長鏡頭像是有說不完的苦悶,讓觀眾在不知不覺間就將情緒投入其中且甚至驀然地回想起自己過往的種種,而且如今來看,四十年前的景物(不管是鄉下或都市)亦格外引人愁思。
可以歸類為台灣新浪潮電影,以寫實的風格來描繪人生,在澎湖和高雄拍成,儘管編劇是朱天文,不過侯導曾說情節是取自他自己的經歷。他以沉穩且克制的語調徐徐地唸出一首令人心有戚戚焉的青春詩歌,在徬徨中學習成長,在無奈中學習忍耐,對家庭失望,對友情癲狂,對愛情感傷,的確啊,很多人的青春歲月都是在懵懵懂懂與跌跌撞撞中轉瞬即逝。@@
在鄉下無所事事,逃避;在城市舉足維艱,碰壁;沒有學歷又沒有專長,悲劇。工作不如意(做著沒有前途的苦工),感情不順利(心上人要回北部去了),阿清也不禁開始對人生感到迷惘惆悵,無奈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再怎麼不甘願也必須接受。最後阿清藉著大喊拍賣來宣洩心中的怨怒,彷彿也希望就此揮別苦澀的記憶,可是周遭的人群仍舊無動於衷,暗示著人們不要期待別人可以同感自己的鬱悶,因為個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真正體會。QQ
http://www.imdb.com/title/tt0085533/
2024/09/19
- Sep 07 Sat 2024 23:15
dirty dancing (熱舞17) 1987
由派屈克史威茲(Patrick Swayze)與珍妮佛葛蕾(Jennifer Grey)主演,導演則是艾米爾亞多利諾(Emile Ardolino),製作成本僅僅六百萬元,不過卻在北美掃進六千多萬美元(算在1987年度的有五千萬美元,年度排名也擠進前廿。),在海外甚至囊括了一億五千萬美元,使得全球票房一舉突破兩億美元。於2002年被美國電影學會列入百年百大愛情電影,足見此片歷久不衰的魅力。
故事的時空推回到1963年紐約,在此片推出當時已過去廿四個年頭,在這段期間,美國政府和人民也一同歷經了許多大事(最重要的大概是毅然投入越戰而後又頹然退出),整個鏡頭彷彿帶著懷舊的感傷口吻喟嘆那個逝去的青春歲月,雖然以歌舞為表現形式,不過時代變遷、世代矛盾與階級差異等社會現象亦是所欲探討的主題,火辣性感的舞蹈其實包含著對自己、他人、時代與環境的省思。儘管情節稍嫌彆扭,但是氛圍無疑令人陶醉,暫時將一切的煩惱都拋諸腦後,此刻只想盡情地舞動身體。
片中有許多歌曲也貼合地襯托著情節,「hungry eyes」表達出對夢想的渴望,情投意合的兩人開始練舞;「she's like the wind」表達出對現實的失望,身分懸殊的兩人被迫分離;而當時榮獲奧斯卡最佳歌曲且於2004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百大歌曲的「(I've had) the time of my life」則再度表達出對人生的熱情,心繫彼此的兩人再度奔向對方。派屈克(Patrick Swayze)的豪邁認真與珍妮佛(Jennifer Grey)的靦腆堅毅為此片寫下了感人的註腳:一段好的感情其實無關乎於階級而關乎於性格,而且應當是互相成就而非彼此牽制!
花絮:故事靈感來自編劇愛蓮娜柏格斯坦(Eleanor Bergstein)的自身經歷,她的父親是醫生,她的暱稱是寶貝,她也曾到訪該渡假地。寶貝的首選是敏蒂寇恩(Mindy Cohn)。莎朗史東(Sharon Stone)曾試鏡爭取演出寶貝。比利贊恩(Billy Zane)說他和莎拉潔西卡派克(Sarah Jessica Parker)都曾試鏡過,他則是因為不擅長跳舞而被刷掉。潔姬霍納(Jackie Horner)是寶貝的原型。寶貝的母親原本由琳恩利普頓(Lynne Lipton)飾演,開頭坐在汽車前座的就是她,可是她後來身體微恙而被迫退出,角色則由凱莉畢夏(Kelly Bishop)接替。兩位主角其實處得並不好。兩位主角幾乎都親自上陣,不同於其他歌舞電影大多會使用替身。強尼和寶貝總是穿著色系相反的衣服,前者都穿暗色系,後者都穿亮色系。亞導(Emile Ardolino)和愛蓮娜(Eleanor Bergstein)都很鼓勵演員們即興演出。多變的天氣讓拍攝工作變得很困難,一下傾盆大雨,一下又超過攝氏40度高溫,入秋後又降到攝氏4度。儘管拍攝計畫很緊湊,此片仍舊如期殺青(花了六週左右),而且預算也控制得很準,可是整個劇組都不是很滿意,威斯頓的高階主管米契爾坎諾德(Mitchell Cannold)甚至嘲諷地說『Burn the negative, and collect the insurance.』(把底片燒了,然後去買個保險。)。原本要跟威斯頓簽下合作契約的寶僑在發現情節裡有墮胎後決定退出。第一部錄影帶銷售量超過百萬卷的電影,也是1988年錄影帶出租量最高的電影。原聲帶銷量超過三千兩百萬張。位於維吉尼亞州用以拍攝的山湖飯店立了一塊石碑紀念派屈克(Patrick Swayze)。
http://www.imdb.com/title/tt0092890/
2024/09/07
- Jul 09 Tue 2024 23:00
flashdance (閃舞) 1983
由珍妮佛畢爾斯(Jennifer Beals)擔綱演出,導演則是亞卓安林(Adrian Lyne),製作成本僅七百五十萬美元,不過卻在北美狂掃將近九千三百萬美元,年度排名高居第三。
故事背景設定在鋼鐵城匹茲堡,情節模式老套又庸俗(有些舞蹈動作和角色互動實在令人尷尬啊@@),故事意涵積極又勵志(人的確就是要勇敢追求夢想,即使最終失敗了也可以告訴自己已經努力嘗試過了。QQ),那些動感又奔放的歌曲不時將氣氛帶動起來(其中當然又以艾琳卡拉(Irene Cara)所演唱的同名主題曲「flashdance… what a feeling」最具力道),讓人可以暫時忘記情節有多麼做作且結局有多麼唐突。stO
花絮:珍妮佛葛蕾(Jennifer Grey)試鏡了很多次,她很意外自己沒有雀屏中選。黛博拉溫格(Debra Winger)、荷莉杭特(Holly Hunter)和詹妮絲狄金森(Janice Dickinson)都婉拒飾演愛莉克絲。據說當派拉蒙在猶豫要選誰當女主角時曾讓劇組人員做了一個票選:最想跟誰上床。艾爾帕西諾(Al Pacino)婉拒飾演尼克。故事靈感取自來自多倫多的莫琳瑪德(Maureen Marder)的真實人生,派拉蒙開了一張兩千三百美元的支票給她以。布萊恩狄帕瑪(Brian De Palma)和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婉拒執導。菲爾柯林斯(Phil Collins)婉拒譜寫主題曲。瑪琳賈漢(Marine Jahan)是珍妮佛(Jennifer Beals)的主要舞蹈替身,但莎朗夏皮洛(Sharon Shapiro)和狂腿(crazy legs)也貢獻了某些動作。珍妮佛(Jennifer Beals)在宣傳海報上穿的那件寬領毛衣其實是洗滌縮水後她自行剪裁的。原本片時長達一百四十分鐘,但是派拉蒙堅持要砍到九十五分鐘。「flash… what a feeling」不只在當年獲得奧斯卡最佳歌曲,廿年後還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百大歌曲。
http://www.imdb.com/title/tt0085549/
2024/07/09
- Apr 23 Tue 2024 22:40
road house (威龍殺陣) 1989
由派屈克史威茲(Patrick Swayze)領銜主演,女主角是凱莉林區(Kelly Lynch),導演則是羅迪海林頓(Rowdy Herrington),製作成本是三千萬美元,在北美和海外也都差不多是收獲了三千萬美元,全球票房就收在六千一百多萬美元。雖然票房不算很好,不過在電視上播映時收視率卻相當高。於今年被重拍,由傑克葛倫霍(Jake Gyllenhaal)主演。
風格接近西部片,不過舞台設定在現代,算是以舊酒新瓶的模式重新上市,所以其包裝與口味都給人懷舊的感受。多爾頓來到密蘇里州小鎮傑斯帕當酒吧保鑣而無可避免地和當地的幫派發生衝突,這是一個惡霸魚肉鄉民而王法蕩然無存的地方,善良一直為邪惡所欺凌且求助無門。從頭到尾都充滿了陽剛意味與暴戾氣息,拳拳到肉的近身搏鬥,奔放帶勁的搖滾歌曲,不由分說的幹架,柔情蜜意的戀情,無疑是能令人酣暢淋漓的超級爽片(不過倒是被金酸莓給盯上了stO)。
由派屈克(Patrick Swayze)來飾演豪爽狂野的多爾頓實在是相當適合,他以粗獷的外表和健美的身材打出強力又敏捷的格鬥技,全然展現出掩蓋不了的硬漢氣質。班賈札拉(Ben Gazzara)飾演的大魔頭布萊德衛斯理與馬歇爾提格(Marshall Teague)飾演的頭馬吉米的惡棍形象也塑造得相當到位,惡劣野蠻的行徑令人恨得牙癢癢的。而男主角在擂台上與壞蛋搏鬥後也必須在溫柔鄉與女主角纏綿,可惜凱莉(Kelly Lynch)飾演的女主角稍微給人花瓶的感覺。
情節相當老套,不只激發出人類原始的野性,也呼應了人們內心的渴望,因為其實一般人並無力去對抗惡勢力,所以能在電影中看見正義獲得伸張也就足以令人心情愉悅。一味地退讓並不會換來和平而只會被軟土深掘,忍無可忍時則無須再忍,多爾頓將吉米活活打死,又單槍匹馬直搗黃龍將衛斯理與其黨羽全數剿滅,連日陰霾後終於雲開霧散,真是令人感到痛快無比啊!
花絮:男主角的名字來自喬治亞州多爾頓,編劇蘭斯希爾(R. Lance Hill)曾經過當地的一家酒吧,其建築和顧客讓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許多角色的名字取自舊西部時代的知名人物,例如綽號『Doc』的約翰亨利哈勒迪(John Henry Holliday)、多爾頓幫的艾密特多爾頓(Emmett Dalton)與詹姆斯楊格幫的柯爾楊格(Cole Younger)等人。曾預定要演女主角的安妮特班寧(Annette Bening)因為和派屈克(Patrick Swayze)的化學反應不佳而被撤換了,聯美後來用了自家旗下的凱莉(Kelly Lynch)。史考特葛倫(Scott Glenn)婉拒出演吉米。飾演盲眼歌手的傑夫希利(Jeff Healey)在一歲半時就失明了。女主角第一次去到男主角租屋處時收音機播放著歐提斯雷汀(Otis Redding)的「these arms of mine」也在【熱舞17】(dirty dancing)中使用過。那場花了兩萬五千美元的雜貨店爆炸戲驚醒了睡夢中的鄰居;怪獸卡車輾壓二手車店的橋段花了五十萬美元。武術顧問是踢拳冠軍班尼厄基德茲(Benny Urquidez)。總共死了八個人。喬爾希佛(Joel Silver)和聯美(米高梅)唯一的合作,他當時較常跟二十世紀福斯和華納合作。於2003年改編成外百老匯舞台劇,派屈克(Patrick Swayze)繼續出演男主角。
http://www.imdb.com/title/tt0098206/
2024/04/23
- Feb 08 Thu 2024 00:40
licence to kill (殺人執照) 1989
007系列第十六作,依舊由約翰葛倫(John Glen)執導,而提摩西達頓(Timothy Dalton)也再度飾演龐德,製作成本是三千兩百萬美元,不過北美票房竟然不到三千五百萬美元,好在海外票房超過一億兩千萬美元,總共在全球囊括一億五千六百多萬美元,可惜仍以些微差距被摒於年度前十名之外。
此片沒有楔子,大反派法蘭茲桑契茲一開始就登場了,而且詹哥這次不是出任務,他會想制裁桑契茲純粹是私人恩怨,因為這個大毒梟殘害了他的CIA好友菲力克斯萊特及其新婚妻子。雖然片時長達一百卅分鐘略顯冗長,不過過程還算精彩。同名主題曲由靈魂樂女皇葛蕾蒂絲奈特(Gladys Knight)主唱,這回不再是搖滾風格而回歸流行調調(致敬了「goldfinger」)。
這次的旅遊地點集中在中南美洲,整個行程毫無冷場,觀眾跟著詹哥上天又下海,到哪裡都毫不含糊。他深入虎穴,臥底在還不認得他的桑契茲身邊,可謂藝高膽大。他重情又重義(深情而不濫情),用腦也動武(機智而不莽撞),在費了一番工夫將其左臂右膀(克雷斯特和達利歐)卸下後終於直取其性命。
最後的卡車追逐橋段可謂集全片之大成,詹哥展現出精湛的駕駛技術,翹兩輪或歪一邊都難不倒他(沒想到他這麼會開卡車@@),從後車跳上前車也是輕鬆寫意。另外一定要講的就是,這回龐德女郎有兩位──凱莉洛威爾(Carey Lowell)飾演的潘和塔莉莎索托(Talisa Soto)飾演的露,而坐享齊人之福只是詹哥的基本福利^^y,兩人都非常迷戀他且屢次幫助他脫困,不過他最終還是選了比較正常一點的潘。
先來講一些選角時的傳聞。據說吻(kiss)的貝斯手有獲邀演出,不過他婉拒了。露最初的考慮人選是瑪莉亞康琪塔阿隆索(Maria Conchita Alonso)。莉亞湯普森(Lea Thompson)曾獲邀演出潘,但是她因為要忙於【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系列後兩作而婉拒了。約翰萊斯戴維斯(John Rhys-Davies)曾被邀演普希金將軍,不過他另有工作而婉拒了。由勞勃達衛(Robert Davi)來飾演桑契茲是麥可梅鮑姆(Michael G. Maibaum)的建議。佛羅里達州長鮑勃馬丁尼茲(Bob Martinez)客串演出海關官員。大衛海迪森(David Hedison)成為首位兩度飾演菲力克斯萊特的演員。
再來是一些有關製作與拍攝的瑣事。麥可威爾森(Michael G. Wilson)表示劇本靈感來自【大鏢客】(用心棒)。劇本原本有考慮將場景移到中國。桑契茲的形象算是綜合了曼紐爾諾瑞嘉(Manuel Noriega)和巴勃羅艾斯科巴(Pablo Escobar),而且也致敬了系列作前期的大魔頭布羅費德──兩者的寵物項圈上都飾有鑽石。劇本在開始試鏡時還沒有完成,所以凱莉(Carey Lowell)是以【雷霆殺機】(a view to kill)中的台詞來試鏡。塔莉莎(Talisa Soto)試鏡時提摩西(Timothy Dalton)剛好沒空,所以就由勞勃(Robert Davi)飾演龐德來跟她對戲。墨西哥的空氣汙染和高海拔讓包括布洛寇利父女(Albert & Barbara Broccoli)在內的許多劇組人員難以適應且甚至生病。亞柏特布洛寇利(Albert R. Broccoli)最後一次去到拍攝地,身體不舒服的他緊急地離開墨西哥,製作下一集【黃金眼】(GoldenEye)時也從未到過拍攝地。美國編劇工會在1988年宣布罷工,身為會員的理查(Richard Maibaum)認為自己不能背叛戰友,不過他後來是匿名和麥可(Michael G. Wilson)合寫。莫里斯賓德(Maurice Binder)退出後,配樂工作改由麥可凱門(Michael Kamen)接手。曾受邀為系列主題曲貢獻吉他線的維克佛力克(Vic Flick)與受邀創作並演唱主題曲的艾力克萊普頓(Eric Clapton)曾合作錄製出一首主題曲,可惜後來被製作人否決了。赤腳滑水的橋段由大衛萊恩哈特(David Reinhart)完成。當時愛滋病議題甚囂塵上,所以EON就盡量不再拍攝性愛畫面。
最後則是一些花絮。第三部自《live and let die》取材的系列作。兩個系列唯一:沒有在片頭秀出主題曲名和卡司以及在片尾時加入抽菸警語。五個系列首次:沒有在英國拍攝(因為英國於1985年通過了演員法,其中廢除了施行將近卅年的『伊迪法』,導致外國人到英國演戲會被課更多的稅。)、片名沒有取自伊恩佛萊明(Ian Fleming)的作品、在英國被審為15級(以前都被審為PG級)、在美國起初被審為R級而後改成PG-13級(以前都被審為PG級)以及龐德女郎喝龐德的伏特加馬丁尼雞尾酒。四個系列最後:理查(Richard Maibaum)和麥可(Michael G. Wilson)合寫劇本、龐德戴勞力士錶、在冷戰時期內上映以及在夏天上映(往後的系列作都在秋天上映)。最後有葛導(John Glen)、提摩西(Timothy Dalton)、勞勃布朗(Robert Brown)(M)、卡洛琳布里斯(Caroline Bliss)(錢班霓)、理查(Richard Maibaum)與莫里斯(Maurice Binder)參與的系列作,最後兩人皆於1991年過世。雲雀香菸花了卅五萬美元做置入性行銷。片名起初取為【licence rovoked】,但因為很多人都不懂『rovoked』的意思,所以EON決定予以更改。查爾斯(Charles)王儲夫婦出席了倫敦的首映。算是最具美洲味的系列作,不只拍攝地點都在美洲,就連包括兩位龐德女郎在內的許多卡司都是美國人。原本提摩西(Timothy Dalton)已經準備好要繼續飾演龐德(片名甚至也取好了──【property of a lady】),不料米高梅遇上一些法律問題導致計畫一延再延,他也只好另尋出路。原本預定要在1996年3月中在電視上播映,後來卻因為鄧伯蘭小學大屠殺而取消。經過通膨計算後,此片淪為票房最低的系列作,而此次失利也導致整個核心製作團隊解體,其中執導最多作的葛導(John Glen)就因此離開EON,不過他後來卻表示此片是他執導的五作中最佳。
http://www.imdb.com/title/tt0097742/
2024/02/08
- Jan 31 Wed 2024 22:45
escape from New York (紐約大逃亡) 1981
由約翰卡本特(John Carpenter)自編(與尼克凱索(Nick Castle)合寫)自導,領銜演出的則是寇特羅素(Kurt Russell)領銜主演,製作成本僅僅六百萬美元,北美票房則是兩千五百多萬美元。續集【洛杉磯大逃亡】(escape from L.A.)在十五年後上映,可惜是一顆頗大的票房炸彈,也為這個系列敲響了喪鐘。
故事設定在簡單粗糙中帶有些許創意發想,繁榮的紐約大都會竟然被改建為重刑犯監獄而已淪為廢墟,藉此闡述了人類物質文明發展到極致後就將走向沉淪腐敗的觀點,諷刺意味十足。片時不到一百分鐘,節奏俐落明快,氛圍黑暗懸疑,主角孤身深入險境救人的過程相當精彩,而由艾倫霍華斯(Alan Howarth)所操刀的略帶電子風格的配樂則堪稱前衛精緻,其中又以主題曲和公爵的出場曲特別令人讚賞。
絕對是寇特(Kurt Russell)的成名作兼代表作,他飾演的蛇仔那桀敖不馴的落魄外型與堅毅剛強的硬漢性格著實令人印象深刻,其形象看似英雄而實則反英雄,因為蛇仔並不是自願的,而且大多數時候都跛著腳也根本帥不起來(甚至可說是有點狼狽stO),其人爽快地解構了英雄主義。另外,蛇仔被國家官員利用威脅卻無力反抗而只能被迫配合則明顯呼應了現實,總統獲救後所說的客套話也只是虛情假意(甚至可說是敷衍了事),其事大力地抨擊了國家主義。
雖然時空設定在未來(1997年),但是整個情境並沒有什麼未來質感,反倒還有種破敗荒涼的墮落味道,宣傳海報已經貼切地表達了整個故事的意涵,自由女神像斷裂後掉落在街頭象徵了自由法治已蕩然無存。在那個險惡的世界中,街上滿是暴徒,而公爵則擁兵自重,受傷的蛇仔拚盡全力帶著驚魂未定的總統逃出生天,結局令人玩味,完成任務的他故意要讓總統出糗而交出了音樂錄音帶,同時他正在破壞總統演講錄音帶,個中寓意已是不言自明。
花絮:卡導(John Carpenter)於1976年就完成創作靈感來自哈利哈里森(Harry Harrison)於1962年發表的《planet of the damned》、【猛龍怪客】(death wish)與水門案的劇本了,可惜當時沒有片廠願意接受,不過情況在他拍出【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之後就改變了。大使館想要用查爾斯布朗森(Charles Bronson)、查克諾里斯(Chuck Norris)、湯米李瓊斯(Tommy Lee Jones)、尼克諾特(Nick Nolte)和傑夫布里吉斯(Jeff Bridges)等人來主演,不過卡導(John Carpenter)以年紀太老或角色刻板否決了,後來卡導(John Carpenter)選了寇特(Kurt Russell),可是大使館嫌他不適合。寇特(Kurt Russell)的替身是迪克沃拉克(Dick Warlock)。原本布萊恩預定由沃倫奧茲(Warren Oates)飾演,但是他因為病痛纏身而被迫退出。七百萬美元的預算在當時已經是卡導(John Carpenter)和黛博拉希爾(Debra Hill)所參與的最大製作了。聯邦政府首次允許電影劇組夜間到自由島拍攝。劇組只在紐約市拍了兩天,而且總共也就拍了一個自由女神像的推拉鏡頭。用來充當曼哈頓場景的是聖路易,劇組主要是在當地1969年即廢棄的史威夫特印刷公司大樓裡取鏡(該大樓後於1991年變成聖路易釀酒公司所有),還商請市政府關閉了十個街區的電源。整個劇組成員始終遭受聖路易蚊子與炎夏的摧殘。寇特(Kurt Russell)以李小龍、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黑武士與【the Exterminator】的主角為形象來形塑蛇仔。戴眼罩是寇特(Kurt Russell)的主意。詹姆斯柯麥隆(James Cameron)在電腦繪圖設計上幫了一點忙。片頭的旁白由潔米李寇蒂斯(Jamie Lee Curtis)所唸。故事假定美蘇在1997年發生戰爭,所以蛇仔才會開著飛機潛進列寧格勒。台詞『I thought you were dead』(我以為你已經死了)取自【big Jake】。卡導(John Carpenter)和雅德莉安巴畢歐(Adrienne Barbeau)以及寇特(Kurt Russell)和希森休柏利(Season Hubley)都是在拍攝期間結婚,後兩者甚至喜獲麟兒。據說寇特(Kurt Russell)一直保存著他的戲服,甚至到十多年後要拍【洛杉磯大逃亡】(escape from L.A.)還想拿出來穿。結局是尼克(Nick Castle)的主意。寇特(Kurt Russell)最愛的自身作品。
http://www.imdb.com/title/tt0082340/
2024/01/31
- Jan 20 Sat 2024 23:25
rain man (雨人) 1988
由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與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主演,導演則是巴瑞李文森(Barry Levinson),製作成本是兩千五百萬美元,是當年北美與全球票房雙料冠軍(北美票房是一億七千多萬美元,全球票房則是三億五千多萬美元。),隔年先是在柏林影展上獵獲金熊,隨後又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大出風頭地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與最佳男主角等多項大獎。
改編自真人真事(金匹克(Kim Peek)),可以算是公路電影,情節簡潔不煽情,敘事清晰不拖沓,不只刻畫了令人動容的兄弟情(哥哥竟然就是弟弟以為是自己幻想出來的那個曾經很疼愛他的人,雨人就是雷蒙。QQ),也表達出對自閉症者的同理心(盼望社會大眾能對他們有更多的關懷包容),能成為當年最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可謂實至名歸。李導(Barry Levinson)細膩地描繪出兄弟倆從陌生到親近的過程,演技超群的達斯汀(Dustin Hoffman)對自閉症者的詮釋更是令人讚嘆,而湯姆(Tom Cruise)也以此扭轉青春偶像的形象而逐漸開拓出更寬廣的戲路。
查理的態度從爭奪遺產到維護親情(他終於懂得為何親情比金錢更珍貴),雷蒙的感受則是由萬般抗拒到欣然接受(雖然他還是不懂得表達),兩人皆沒能得到父母的關愛(哥哥是被誤以為要傷害弟弟而被送到精神病療養院,弟弟則是因為叛逆而主動與家庭斷絕聯繫。),而這段中斷幾十年的兄弟情在一週的旅途中重新連結。父親對兩兄弟都有所虧欠,對哥哥,醫不好他的自閉症而必須送他到精神療養院,對弟弟,對其寄予厚望而過於嚴苛,到頭來,兩人都沒有獲得家庭的溫暖,這大概也是父親心中永遠的痛。
那輛別克對父子三人有著同樣重大的意義,雷蒙永遠記得父親稱讚他很會開車,查理則因為偷開車而與父親決裂,這輛車彷彿承載著父親跟最愛的兩個兒子短暫的天倫之樂與永遠的離別之苦。查理與雷蒙開著這輛車從辛辛那提回到洛杉磯可以當作一個隱喻:兄弟倆在人生路上應該相互扶持(聰穎的查理應該關照遲鈍的雷蒙而非厭煩)。雷蒙天真無邪如初生嬰孩,世故練達的查理則受其影響而驚覺自己一直以來最渴望的其實就是親情,此前與人相處總是心存防備的他應該能表現得比較真誠了吧!
查理深情地對雷蒙說出真心話而後兩人額頭相貼的畫面釋放出坦白的真摯,而兩人在火車站離別的橋段也表現出濃重的惆悵。想跟雷蒙住在一起的查理在仔細思考後明白這樣他就不能得到良好的照顧,而不善表達的雷蒙似乎還是不太懂所謂的悲歡離合,或許雷蒙回到療養院對兩人來說才是最好的。查理最後向他承諾兩週後會去探望他,他也一貫地回答『好啊』,兩人相視無語的鏡頭卻彷彿道盡了千言萬語,令人在欣慰兄弟心意相連的同時卻也不禁感慨命運無情捉弄……
花絮: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因為要準備【聖戰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而婉拒執導;李導(Barry Levinson)也曾因為選擇【早安越南】(good morning, Vietnam)而婉拒掌鏡;馬丁布雷斯特(Martin Brest)則是因為達斯汀(Dustin Hoffman)堅持將雷蒙由心智障礙改成自閉症而選擇退出。合寫劇本的巴瑞莫洛(Barry Morrow)和朗巴斯(Ron Bass)是直到後來出席各頒獎典禮時才初次見面。傑克尼柯森(Jack Nicholson)、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與梅爾吉柏森(Mel Gibson)都婉拒出演雷蒙。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和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都曾是查理的考慮人選。原本片末評斷雷蒙該不該留在查理身邊的精神科醫生預定由詹姆斯沃許(J. T. Walsh)飾演,在他退出後,達斯汀(Dustin Hoffman)建議就由李導(Barry Levinson)直接替代他。達斯汀(Dustin Hoffman)花了很多時間和金(Kim Peek)以及其他自閉症者相處以揣摩他們的行為模式。李導(Barry Levinson)的老婆因為看了【分離的世界】(a world apart)而建議他聘用漢斯齊默(Hans Zimmer)(他答應了,然後特地給出不要使用弦樂的建議。),此片也成為德國籍的漢斯(Hans Zimmer)在好萊塢的出道作。片頭曲「iko iko」是由貝兒星(Belle stars)於1982年所重唱的版本,可惜的是當此曲因此片而大紅時她們早就解散了。原本結局是兄弟倆會住在一起,可是達斯汀(Dustin Hoffman)堅持要讓他們分開。片名是巴瑞想出來的(Barry Morrow)。湯姆(Tom Cruise)的片酬是三百萬美元。湯姆(Tom Cruise)帶著雷朋太陽眼鏡使其銷量成長了15%。澳洲航空真的從創立至今都從未發生過噴射客機意外。辛辛納提到洛杉磯的路程超過了兩千兩百英里。至今唯一同時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與柏林金熊的電影。安養院外路旁那兩排橡樹到2007年時都快枯光了,於是很多人跑到那裡去重建兩人走過當時的風貌。
http://www.imdb.com/title/tt0095953/
2024/01/20
- Dec 19 Tue 2023 23:15
Bull Durham (百萬金臂) 1988
由朗薛爾頓(Ron Shelton)自編自導,由凱文科斯納(Kevin Costner)、蘇珊莎蘭登(Susan Sarandon)與提姆羅賓斯(Tim Robbins)等人主演,製作成本是八百萬美元,當年北美票房超過了五千萬美元,美國電影學會則先後於2000年與2008年將其選為百年百大喜劇與十大類型(運動)十大佳片。
故事靈感來自薛導(Ron Shelton)自己在小聯盟奮鬥時的經驗,德罕公牛也是真有其隊(當時在1A),充滿著懷舊氣味的情節隱喻了人生順逆而令人略感惆悵。凱文(Kevin Costner)當時是三十多歲,俊俏爽朗的他飾演一位鬱鬱不得志的棒球員,並將落寞到調適的想法轉變詮釋得恰如其分而令人心有戚戚焉(或許衝擊可以變成好教練,因為當球員和當教練是不同的,有不少知名的總教練當球員時的成績都非常不起眼。);蘇珊(Susan Sarandon)當時已經超過四十歲了,她渾身都散發出熟女的韻味,那睿智的眼神與優雅的風采亦令人傾倒;而提姆(Tim Robbins)當時則將近三十歲,他也稱職地扮演了一塊有待琢磨的璞玉而最終成長為大器。
我非常喜歡運動,所以熱衷於觀賞各類球賽,我也曾著迷過籃球和足球,不過到頭來我發現自己最傾心的還是棒球。它收藏了我童年時的回憶,也激發著我成年後的鬥志,彷彿我從小學開始愛上棒球至今卅多年來的經歷都匯聚在其中了。投手從投手丘投球,打者在本壘板揮棒,投手想要三振,打者想要全壘打,投打雙方有輸有贏,而人生其實也是如此,境遇時晴時雨,狀況時起時落,結果取決於自身擁有的實力與捉摸不定的運氣。
每個小聯盟球員都想升上大聯盟,可惜那遠遠不是只要努力就能辦到的,天賦亦是其中特別重要的因素,事實就是這麼殘酷。衝擊是很優秀的捕手,他有洞悉對手與掌控全場的頭腦,他能幫助隊友變得更好,無奈他並沒有能夠升上大聯盟的實力。看著紐特升上大聯盟,而自己卻遭到釋出,他的內心百感交集,因為他似乎總是為人作嫁而自己卻一事無成。這樣的情況很令人沮喪,可是人們應該卯足勁來面對自己的處境而不是滿腦子羨慕別人的成就,盡力做到最好就算對得起自己了,實在無須過度在意他人。
花絮:薛導(Ron Shelton)在找金主時到處碰壁,只有獵戶座願意給他九百萬美元和完全的創作自由,而此片的賣座也在往後幾年帶動了一波棒球電影風潮。衝擊原本要由真正有小聯盟經驗的寇特羅素(Kurt Russell)主演,他甚至還幫助同樣有小聯盟經驗的薛導(Ron Shelton)撰寫劇本。獵戶座想要用安東尼麥可霍爾(Anthony Michael Hall)來演艾比,不過薛導(Ron Shelton)堅持要用提姆(Tim Robbins),甚至以辭職相逼。獵戶座高層認為蘇珊(Susan Sarandon)年紀太大且不夠有趣。薛導(Ron Shelton)說艾比的姓名來自他遇到的某個餐廳男服務員。提姆(Tim Robbins)和蘇珊(Susan Sarandon)因合作此片認識後進而交往。1987年當時德罕公牛所屬的大聯盟球隊是亞特蘭大勇士,現在則是坦帕灣光芒。德罕公牛曾於2018年邀請薛導(Ron Shelton)到場開球以祝賀此片上映卅年。
http://www.imdb.com/title/tt0094812/
2023/12/19
- Nov 26 Sun 2023 00:05
return of the Jedi (絕地大反攻) 1983
【星際大戰】(star wars)系列第三作,原班人馬都繼續演出,不過導演則又換成了理查瑪昆(Richard Marquand),製作成本是三千二百五十萬美元,當時在北美橫掃超過三億美元,完成系列三作都成為年度冠軍的壯舉,在海外也再收進一億五千萬美元左右,全球票房洶湧地漫至四億五千萬美元以上,也再度在全球票房榜上掄元。後於2021年被美國電影保護局收進保存名單中,開創系列三作皆入選之先河。而因為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後來又於1999年至2005年間推出『前傳三部曲』(也就是系列第四至六作),所以此系列三作也被稱為『正傳三部曲』。
銀河帝國又開始建構死星二號,而反抗軍則伺機偷襲,雙方即將展開一場激烈的死戰。電腦特效與道具布景依舊相當優秀,而這次在嚴肅的情境中偶爾會營造出詼諧的氛圍,先是路克等人到赫特人賈霸的地盤去救出韓索羅(賈霸和牠的部下真是有夠醜的@@),後來一行人前往偷襲死星二號時又被伊娃族纏住(不過他們隨後也有出力幫忙反抗軍攻擊帝國軍隊)。觀眾當然都期待會有一個氣勢磅礡的結尾,而身為三部曲最終章的此片也的確不負所託。
銀河帝國皇帝渾身上下充滿邪氣而令人膽寒,親自來到死星二號視察的他設下陷阱欲一舉殲滅反抗軍,而情節焦點則在於修練成絕地武士的路克要如何對抗功力高強的他。而這次又揭露了一個人的身世,原來莉亞公主是路克的雙胞胎妹妹,也就是黑武士的女兒,而她當然也有原力。結局的轉折來得極為迅猛,皇帝見路克不肯服從而打算將他折磨至死,一旁的黑武士卻突然良心發現地出手將皇帝拋下高塔並拯救了自己的兒子,銀河帝國自此土崩瓦解,銀河也恢復了共和國體制……
後記:我分別在今年9月初、10月中與11月底看了此系列最初三作,其實我以往大概都會至少隔一年才看續集,不過考慮到明年再看的話情節可能都忘光了,所以我覺得改成這樣緊接著看對情節的印象會比較深刻,應該也會是更好的觀影體驗(果然如此^^)。
先來提一些關於角色挑選、劇本創作、庶務作業與片場拍攝的瑣事。蓋瑞克茲(Gary Kurtz)因為前作預算超支而被喬治(George Lucas)拔掉製作人職務,兩人的交情也因此變差了。勞倫斯卡斯丹(Lawrence Kasdan)因為開始忙於執導【大寒】(the big chill)而必須請喬治(George Lucas)來跟他一起分擔編劇工作。喬治(George Lucas)原本的規劃為三個三部曲,其中第三個是要以路克的雙胞胎妹妹為情節主軸,不過後來他越發感到精疲力竭而決定就將莉亞公主寫成路克的雙胞胎妹妹。劇本在前製時還未完成。喬治(George Lucas)原本想找好友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來執導,無奈他已退出導演工會而無法找其會員來執導,後來史蒂芬(Steven Spielberg)曾向他推薦了保羅范赫倫(Paul Verhoeven)。大衛林區(David Lynch)與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皆曾婉拒執導。麥導(Richard Marquand)和喬治(George Lucas)在取鏡上意見不合,後來後者在某種程度上接管了導演主導權。製作成本高達三千兩百五十萬美元為當時最高紀錄。艾倫瑞克曼(Alan Rickman)曾爭取演出指揮官賈傑洛。艾倫韋柏(Alan Webb)是皇帝的首選,可惜因為疾病纏身而無奈退出(他於開拍幾週後就病逝了)。亞歷堅尼斯(Alec Guinness)與肯尼斯寇利(Kenneth Colley)的戲分都只用一天就拍完了。黑武士由大衛普勞斯(David Prowse)飾演,但光劍對決橋段是由鮑伯安德森(Bob Anderson)上場,而最後露臉時則是賽巴斯欽蕭(Sebastian Shaw)。由於拍攝地點的限制,波巴費特其實由三個人所飾演,一個在倫敦郊區的松林製片廠,另兩個在亞利桑納州尤馬。賈巴玩偶的製作費為五十萬美元而重量為兩千英鎊;它需要六個人操縱,三個在玩偶裡,兩個控制頭、舌和手,一個控制尾。肯尼貝克(Kenny Baker)因為食物中毒而必須休息,所以發現昏迷的莉亞公主橋段由瓦威克戴維斯(Warwick Davis)代勞。喬治(George Lucas)也在第二攝影組做了一些導演工作。伊娃村場景由肯納製作完成。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的兒子約瑟夫(Joseph Williams)(也是托托(Toto)的主唱)也參與了配樂的創作與製作。拍攝時演了避免麻煩而將片名取為【blue harvest】。耗費四個月即殺青,不到一年就製作完畢,為系列三作中最快。據說試映的反應很差,後來西恩巴頓(Sean Barton)決定親自操刀,喬治(George Lucas)這才表示滿意。片名原本要取為【revenge of the Jedi】,可是製作人們覺得絕地武士並不是復仇而不同意。
最後則是一些花絮。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到皇帝的姓名。攻擊死星橋段模仿了英國空軍在1943年發動的懲戒行動。第二個死星是第一個的四倍多大。系列三作首見:出現女機器人──EV-9D9以及音效設計師班柏特(Ben Burtt)造訪片場。伊娃族(『Ewok』)名稱取自加州北部的原住民米沃克族(『Miwok』)。系列三作唯一:有裸露畫面──賈巴的舞者以及丘巴卡發射十字弓。送到電影院的拷貝帶上寫著『blue harvest』。首週末收穫了兩千三百萬美元,達成首次超過兩千萬美元的紀錄。
http://www.imdb.com/title/tt0086190/
2023/11/26
- Oct 15 Sun 2023 00:10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帝國大反擊) 1980
【星際大戰】(star wars)系列第二作,馬克漢米爾(Mark Hamill)、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與嘉莉費雪(Carrie Fisher)等人都繼續演出,不過導演換成了厄文克許納(Irvin Kershner),製作成本是一千八百萬美元,北美票房再度突破兩億美元,達成系列兩作都坐上年度冠軍寶座的創舉,在海外也再掃進近兩億美元,使得全球票房氣勢壯盛地越過四億美元,風光地拋出全球冠軍綵帶。第三部曲於1983年上映,票房銳不可擋地再創新高。於2010年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入保存名單內的廿五部作品之一,算是遲來的錦上添花。
共和國光復同盟在前作中給予銀河帝國迎頭痛擊,但是這個統治著銀河的帝國可不是吃素的,黑武士在偵查到他們的行蹤後就派出大批兵力前往追捕。故事架構在前作的基礎上再行擴建,情節格局延展得更開闊,電腦特效製作得更精緻(婉拒繼續掌鏡的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專心致力於此),道具布景設計得更華麗,戲劇效果形塑得更精彩(劇本初稿由莉布雷凱(Leigh Brackett)所撰寫,然後再由勞倫斯卡斯丹(Lawrence Kasdan)進行修改。),在許多方面都明顯進步了。雖然位於最不討好的三部曲中作位置,不過此作倒是豪邁地掙脫了為人勞碌的宿命而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功績,甚至已被公認為三部曲中最佳而實屬難能可貴。
其中對路克苦心修練原力(原力大師尤達終於登場啦^^")、韓索羅和莉亞公主的愛情(女方:『I love you.』,男方:『I know.』。QQ)以及路克對韓莉二人的友情(最先韓索羅很夠義氣地在雪地中救了他,後來莉亞也感懷在心地回頭救了他。)都有非常真摯的刻畫,而黑武士的大魔頭威壓感也越發令人驚惶(每次聽到「the imperial march」那雄渾壯闊的旋律都會令我起雞皮疙瘩stO,而那句『I am your father』也堪稱令人瞠目結舌的反轉。@@)。結尾可謂高潮迭起,路克和黑武士的光劍對決,千年鷹在最後關頭以光速逃離敵人追擊,而一切未知數都將在第三部曲中給出解答。
先來提一些關於角色挑選、劇本創作、庶務作業與片場拍攝的瑣事。喬治(George Lucas)原本獨力籌了一千八百萬美元以避免受到片廠干涉,不過當銀行擔心收不回欠款而打算抽回資金時他還是被迫接洽二十世紀福斯幫他擔保借貸,好在他於此片上映三個月後就收回資本了,而且他還很大方地從獲益中分五百萬美元給他的員工。莉布雷凱(Leigh Brackett)在寫完初步的劇本後就因癌症離世了,後來劇本由勞倫斯卡斯丹(Lawrence Kasdan)接手。喬治(George Lucas)因為看了【橡皮頭】(eraserhead)而邀請大衛林區(David Lynch)來執導,不過他婉拒了;艾倫帕克(Alan Parker)、約翰貝德漢(John Badham)與保羅范赫文(Paul Verhoeven)都曾是導演的考慮人選。克導(Ervin Kershner)是喬治在南加州大學的老師。喬治(George Lucas)邀請朋友吉姆韓森(Jim Henson)來飾演尤達,不過他因為忙於其他工作而婉拒了,而他隨後向喬治(George Lucas)介紹了法蘭克歐茲(Frank Oz)。耶佛哥圖(Yaphet Kotto)被邀演藍道,但他擔心此角被殺掉會影響他後續的演藝工作而婉拒。亞歷堅尼斯(Alec Guinness)當時因為眼睛開刀而不能確定是否參演,後來他同意只工作一天(其實僅僅幾個小時),片酬則是0.25%票房紅利──價值幾百萬美元。哈里森(Harrison Ford)當時婉拒出演第三作而建議就讓韓死掉,不過喬治(George Lucas)將其改為被冷凍以留轉圜餘地。在埃斯特里片場的拍攝工作因為片場燒毀而延遲了三個月。道具組總共做了八台R2-D2。劇組又另外做了一架近三呎的千年鷹,和初作那架五呎長的有不同的用途。第二攝影組導演約翰貝瑞(John Barry)突然因病過世,接替他的是哈雷寇克利斯(Harley Cokeliss),甚至連製作人蓋瑞克爾茲(Gary Kurtz)也親自拍了一些場景。史蒂芬金(Stephen King)曾造訪片場,並從中擷取創作靈感。在挪威拍攝時有暴風雪,劇組人員都是坐鏟雪車去到片場。霍斯星球戰鬥場景的大部分臨演都是挪威人。凱莉費雪(Carrie Fisher)只有五呎一吋,所以她和六呎的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對戲時常常要站在箱子上。克導(Ervin Kershner)原本希望帝國軍講英國口音而反抗軍講美國口音以塑造美國獨立革命戰爭的感覺,可惜很多飾演反抗軍的演員都是英國人,所以他也只能以配音來達成想要的效果。詹姆斯厄爾瓊斯(James Earl Jones)配音半天的薪酬是一萬五千美元。波巴費特由傑森溫格林(Jason Wingreen)配音,不過他於2010年受訪時忿忿地表示自己從未收到過薪酬。拍攝工作超過半年,是所有系列作中最久的。重拍和後製等工作讓喬治(George Lucas)心力交瘁。
最後則是花絮。帝國的探測機器樣貌取自尚莫比爾斯吉魯(Jean Moebius Giraud)於1976年發表的圖像小說《the long tomorrow》。尤達的樣貌由史都華佛利朋(Stuart Freeborn)所設計,他是參考自己和亞柏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雪怪的樣貌取自喜馬拉雅山雪人。湯湯獸的樣貌原本設計成像蜥蜴,後來改成大角羊。皇帝首次出現。原本莉亞公主對韓說『I love you』時韓不是回『I know』,是後來哈里森(Harrison Ford)和克導(Irvin Kershner)共同決定要更改成這樣的。只有五個人在上映前知道黑武士是路克的父親:喬治(George Lucas)、克導(Irvin Kershner)、勞倫斯(Lawrence Kasdan)、馬克(Mark Hamill)和詹姆斯厄爾瓊斯(James Earl Jones),最前者甚至在拍攝時請大衛普勞斯(David Prowse)說『Obi-Wan killed your father.』,然後在配音時才請最後者說『I am your father.』。片名是蓋瑞(Gary Kurtz)想出來的。為了保持開場的精采性,喬治(George Lucas)打算繼續將演職員名單放在結尾,不過演員工會和導演工會當初只是通融而已,所以這次他們開出了廿五萬美元的罰款,喬治(George Lucas)後來憤而放棄這兩個工會和電影學會的會員資格。喬治(George Lucas)相當讚賞法蘭克歐茲(Frank Oz)飾演的尤達,甚至還花錢試著幫他爭取奧斯卡提名,可惜最後失敗了,因為傀儡不被認為是演員。首次標上幾部曲的系列作,並且重新為首部曲命名。一開始因為膠捲是七十毫米而只能在大型電影院上映,後來改為卅五毫米之後才大規模地上映。唯一在北美沒有賣破三億美元的系列作。
http://www.imdb.com/title/tt0080684/
2023/10/14
- Oct 01 Sun 2023 00:30
the breakfast club (早餐俱樂部) 1985
由約翰休斯(John Hughes)自編自導,算是群戲,製作成本是一千萬美元,當時在北美收穫了四千六百多萬美元,年度排名第十六。曾於2003年在《娛樂週刊》上被票選為最棒的校園電影,後又於2016年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選入保存名單裡,如今已被廣泛地奉為校園電影經典。
典型的1980年代好萊塢校園電影風格,五個背景與性格皆不相同的高中生被罰星期六留校察看,在這有如受刑日的一天裡,他們從彼此敵視並不屑一顧到逐漸交心並真誠相待,其中藉著每個角色的處境而探討了世代隔閡、家庭暴力、情緒勒索、學業壓力、同儕眼光與遭到忽視等造成青少年心理掙扎與行為矛盾的因素,並隱喻了階級對立和純真逝去。休導(John Hughes)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所感受到的迷茫與無奈,雖然呈現方式過於刻意(因為青少年大概不會以這麼嚴肅的態度與陌生的同儕討論彼此的心事),不過其所凸顯的問題倒是值得人們省思。
休導(John Hughes)這次探討了比【少女十五十六時】(sixteen candles)更寬廣的層面,而基斯佛西(Keith Forsey)所製作的曲子則像是提綱挈領般講解了情節,不過讓觀眾感受最深的通常還是演員,當時茉莉琳華(Molly Rinwald)與安東尼麥可霍爾(Anthony Michael Hall)真的是高中生年紀,而賈德尼爾森(Judd Nelson)、艾米里歐埃斯特維茲(Emilio Estevez)和艾莉希迪(Ally Sheedy)等人都已經廿幾歲了,五人所激盪出來的火花著實璀璨耀眼且令人心有戚戚焉。
青少年總覺得大人不了解自己,而大人則常認為青少年不受管教,若是要我就自己曾從事教職多年的經驗來發表感想的話,我會認為兩者皆對@@?:青少年常常自我中心而言行失當,而大人則常常倚老賣老而妄自尊大。或許兩邊都應該試著在人己關係上找到平衡點,青少年遵循大人的指導,大人關懷青少年的感受,這樣師生與親子關係想必會獲得大幅度的改善(不過要達到如此理想境界的難度太高了,因為現實情況遠遠不是這樣,一樣米飼百樣人啦!^^")。
整個故事最大的價值或許是讓人們能夠靜下心來反思自己,每個人都當過青少年,多年後回首過往,有人認真地檢討當時的自己而痛定思痛,也有人仍對當時自己被誤解或欺負而耿耿於懷,沒辦法,成長就是這麼殘酷,儘管父母親會從旁協助或建議,不過其實還是有很多事情必須自己去適應或摸索,而這是每個人必經之路,造化如何端賴自己。而且並不需要拿自己與他人做比較,畢竟每個人的家庭背景與自身條件都不一樣,出發點不同,自我實現的定義也就不同,可惜膚淺的人們往往一概而論。
花絮:休導(John Hughes)只花了兩天就寫完劇本,而他最早就是以此劇本去向環球洽詢,可是環球希望他能寫出更像傳統校園片的劇本,所以他寫了【少女十五十六時】(sixteen candles),好笑的是,此片比該片還賣座。比爾莫瑞(Bill Murray)曾是卡爾的考慮人選。休導(John Hughes)客串演出了布萊恩的父親。西恩潘(Sean Penn)和約翰庫薩克(John Cusack)都曾是班德的考慮人選;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也曾是班德的考慮人選,無奈製作人無法負擔他的片酬。茱蒂佛斯特(Jodie Foster)曾是克萊兒的考慮人選。布魯克雪德絲(Brooke Shields)曾是艾莉森的考慮人選。凱倫李霍普金斯(Karen Leigh Hopkins)曾飾演體育老師羅蘋,不過休導(John Hughes)只拍了一天就決定刪掉此角而改由工友卡爾代替。布萊恩的母親和妹妹真的就是安東尼(Anthony Michael Hall)的母親和妹妹。賈德(Judd Nelson)連下戲時都一直騷擾茉莉(Molly Ringwald)──就像他們的角色那樣,鬧到休導(John Hughes)都有點想開除他了,不過有人覺得他這是入戲的專業表現。『I don’t like Mondays』(我不喜歡星期一)一語大概是取自1979年初於聖地牙哥開槍掃射克里夫蘭幼稚園師生的十六歲少女布蘭妲史賓賽(Brenda Spencer)。很多人都以為此片是在伊利諾州諾斯布魯克的格蘭布魯克北部高中所拍攝,不過其實是在德斯普蘭斯的緬因北部高中;因為該校的圖書館太小了,所以劇組是在體育館內搭出圖書館布景。安東尼(Anthony Michael Hall)在拍攝期間長高很多。克萊兒父親開的那輛寶馬是休導(John Hughes)的。老師說他的年薪三萬一千美元,大約等同於今日的八萬二千美元。工友卡爾是該校1969年的年度風雲人物。班德哼的吉他線是奶油(cream)的「sunshine of your love」。比利艾鐸(Billy Idol)、布萊恩費瑞(Bryan Ferry)和偽裝者(the pretenders)的克莉希海恩德(Chrissie Hynde)都婉拒演唱主題曲「don’t you (forget about me)」,最後者則向基斯(Keith Forsey)推薦由她丈夫擔任主唱的頭腦簡單(simple minds)。整個故事發生在1984年3月24日。片名原本要取為【the lunch bunch】或【library revolution】。休導(John Hughes)原本想拍到兩個半小時,不過後來很多橋段被刪除,而那些被剪掉的底片都被他拿回家了。休導(John Hughes)的校園三部曲中唯一被審為限制級的。茉莉(Molly Ringwald)和安東尼(Anthony Michael Hall)在殺青後曾交往了一陣子。史坦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很欣賞安東尼的演出而試圖邀他來演【金甲部隊】(full metal jacket),可惜後者最終婉拒了。
http://www.imdb.com/title/tt0088847/
2023/10/01
- Aug 27 Sun 2023 22:30
top gun (捍衛戰士) 1986
改編自雜誌《加州》於1983年5月刊登的一篇介紹美國海軍戰鬥機武器學校的文章──《top guns》,由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凱莉麥吉里斯(Kelly McGillis)與方基墨(Val Kilmer)等人主演,導演則是東尼史考特(Tony Scott),製作成本是一千五百萬美元,當時在北美囊括一億七千六百多萬美元而風光地坐上年度冠軍寶座,之後在海外也掃進不相上下的票房,全球票房強勢地突破三億五千萬美元。美國電影學會於2015年將其收入保存名單裡;而續集【捍衛戰士;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則在2022年上映,全球票房居然將近十五億美元。@@
湯姆(Tom Cruise)當時才廿三歲,那俊俏的臉龐與陽光的笑容真的是會迷死人啊,再次向世人確認『人帥真好』堪稱天經地義;凱莉(Kelly McGillis)當時是廿八歲,那深情的秋波與曼妙的身材無疑令人難以抗拒;方(Val Kilmer)當時則是廿六歲,那深邃的眼神與健美的身材亦著實令人印象深刻(不過他的戲分並不算多)。這些主角和其他配角都很年輕,但這個神采飛揚的題材恰恰適合由這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來詮釋。
獨行俠可謂人如其名,其作風特立獨行而不受框架所侷限,並且大多能在冒險中獲致更佳的成果,他在天上開飛機跟敵人短兵相接,在地上騎重機跟女人浪漫調情,這簡直就是大多數男人夢想中的人生啊^^"。故事充滿陽剛氣息,搖滾風格的歌曲和配樂氣勢十足地描摹出隊員的競爭意識與飛行的速度感受,雖然情節落入俗套,不過其寓意倒是淺顯易懂,人生中往往會有很多無法預料的遺憾發生,但是仍然必須堅強地調整心情並重新去面對挑戰。
雖然主題是戰鬥機,不過其實友情與愛情才是整個故事所欲描繪的主題。獨行俠與呆頭鵝的友情歷久彌堅,而兩人因機械故障意外而天人永隔也令人感嘆世事無常。獨行俠與查莉的愛情心心相印,由柏林(Berlin)所演唱的主題曲「take my breath away」令人蕩氣迴腸,在壯闊又柔和的旋律裡,泰莉南(Terri Nunn)以清亮厚實的嗓音唱出真摯深情的歌詞,貼切地襯托了兩人之間熱烈的情感,啊,真的是會帶走我的呼吸啊!QQ
先來提一些關於選角和拍攝的瑣事。約翰卡本特(John Carpenter)和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都婉拒掌鏡。布魯克雪德絲(Brooke Shields)、黛博拉溫格(Debra Winger)、嘉莉費雪(Carrie Fisher)、泰妲歐尼爾(Tatum O’Neal)、琳達漢米爾頓(Linda Hamilton)、茱蒂佛斯特(Jodie Foster)、莎拉潔西卡派克(Sarah Jessica Parker)、黛安蓮恩(Diane Lane)茱莉安菲利普斯(Julianne Phillips)等人都曾是女主角的考慮人選,不過製作人決定起用比較沒有知名度的凱莉(Kelly McGillis)。約翰屈伏塔(John Travolta)曾是獨行俠的考慮人選,但因為他要價過高而導致破局。將湯姆(Tom Cruise)介紹給史導(Tony Scott)的是他的哥哥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湯姆(Tom Cruise)起初不太願意接演,他認為此片像是天空版本的【閃舞】(flashdance);傑瑞布魯克海默(Jerry Bruckheimer)為了說服湯姆(Tom Cruise)接演而帶他去體驗了一下花式飛行,他也真的一下機就答應了;他的片酬首次達到一百萬美元。方(Val Kilmer)是迫於合約才接演的。路易斯格賽特(Louis Gossett Jr.)曾是毒蛇的考慮人選,不過他選擇去拍【鐵鷹F16】(Iron Eagle)。艾莉薛迪(Ally Sheedy)婉拒出演查莉,因為她覺得沒人想看空戰電影,但是後來的結果讓她扼腕不已。和查莉約會的那個老男人由捍衛戰士教官彼特佩提格魯(Pete Pettigrew)所客串演出。原始劇本裡主角們要對抗的是北韓的飛機。掌控欲極強的唐辛普森(Don Simpson)這次罕見地沒有出現在片場,因為他藥物成癮而在治療中。湯姆(Tom Cruise)此前完全沒有騎過摩托車。男女主角兩人身高相差三吋,所以對戲時必須另外想方法讓他們看起來差不多高;兩人當時在片場並沒有相處得很好。擔任特技演出的亞特蕭爾(Art Scholl)因拍攝工作而不幸過世。獨行俠開的飛機特技皆由史考特阿特曼(Scott D. Altman)完成。國防部為了確保海軍正面的形象而要求呆頭鵝的死要從飛機對撞改成機械故障。觀賞試映者希望有親熱片段,所以劇組在殺青五個月後再召集了男女主角回來補拍電梯和親熱橋段。
再來則是花絮。查莉的原型是克莉絲汀福克斯(Christine Fox)。支援拍攝的國防部向派拉蒙收取了一百八十萬美元的酬勞。1986年時石油還算便宜──一加侖才一美元,不過派拉蒙在拍攝F-14飛行鏡頭時每小時仍然要花費一萬美元。獨行俠騎的重機是當時速度最快的川崎忍者900。製作人想要用布魯斯史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的「born in the U.S.A.」,可惜最後無法如願。製作人曾接洽托托(Toto)來演唱「danger zone」,不過後來因為雙方想法相左而破局,而快速馬車(REO speedwagon)也曾是考慮對象。布萊恩亞當斯(Bryan Adams)婉拒提供「only the strong survive」,因為他覺得此片有點美化戰爭。猶太祭司(Judas priest)婉拒提供「reckless」,因為他們認為此片的票房和評價都會垮掉。傑佛森星船(Jefferson starship)因為法律因素而無法接唱。汽車旅館(the motels)和佩蒂史密斯(Patty Smythe)都曾是演唱「take my breath away」的考慮人選」。海軍特地在電影院門口擺設招募攤,最後成果極為豐碩。泰莉(Terri Nunn)在台灣時接到影藝學院希望她在頒獎典禮上演唱的電話,當時她被告知不能唱整首歌而婉拒了邀約,但是她後來有點後悔。續集劇本在此片發行後很快就完成了,不過當時後來因為種種因素而沒有拍成。被認為開啟了VHS的銷售市場。湯姆(Tom Cruise)曾於1990年表示自己不會拍續集,因為怕小孩會因此誤解戰爭。史導(Tony Scott)於2012年自殺前曾與湯姆討論過續集。湯姆(Tm Cruise)說是他想出到世界各地去宣傳的點子。
http://www.imdb.com/title/tt0092099/
2023/08/27
- Aug 06 Sun 2023 02:20
the living daylights (黎明生機) 1987
007系列第十五作,片名取自伊恩佛萊明(Ian Fleming)的短篇小說《Octopussy and the living daylights》,仍舊由約翰葛倫(John Glen)執導,而龐德則換成了提摩西達頓(Timothy Dalton),製作成本是四千萬美元,不過在北美市場只拿到五千一百多萬美元,好在海外市場挹注了一億四千萬美元,讓全球票房能以一億九千萬美元作收。另外一提,美國版的宣傳海報實在很養眼,不信的人自己去查看看。stO
告別瀟灑俊美的羅傑摩爾(Roger Moore)之後,EON找來了比較不帥的提摩西(Timothy Dalton),故事風格不再那麼浮誇油膩而偏向了沉穩嚴肅,情節也因應當時美蘇冷戰僵局漸漸傾斜而跟著改變。軍情六處這回被克格勃的科斯科夫耍得團團轉,於是想要扳回組織顏面的詹哥找上了科仔的女友卡拉,而科仔的保鑣奈克洛斯一看就知道是一個狠角色,觀眾也很容易就能預期他和詹哥之間會有一番激烈的較量。同名主題曲由阿哈(a-ha)主唱,曲風動感帶勁,還不差啦!
詹哥這次展現高超的智力(?)識破了科仔的詭計,並在調查過程中屢屢化險為夷(那個聽到特定旋律後就會噴出毒煙的道具頗有創意),最終成功地完成了任務,還順勢幫助阿富汗反抗軍對抗蘇聯。他變得有血有淚又有情有義,不只為了同事的死而憤怒得請纓出任務,四處調查時也不再到處留情而只有氣質優雅的大提琴手卡拉相伴(真是太令人羨慕啦QQ)。提摩西(Timothy Dalton)和瑪麗安達波(Maryam d'Abo)看起來滿登對的,兩人在危險困難中互相扶持,真可謂患難見真情。
這次依然是照搬以往系列作兼做旅遊導覽的模式,使命必達的詹哥勞累奔波於世界各地,從布拉提斯拉瓦到直布羅陀,又從維也納到丹吉爾,後來甚至還被抓到阿富汗的蘇聯空軍基地,最後和奈克洛斯在飛機上的對決令人血脈賁張,整個過程堪稱九死一生。最後他到了卡拉表演後的休息室給了她一個驚喜,兩人深情地擁抱,啊,真是太甜蜜啦!^^"
先來講一些選角時的傳聞。當時許多人都曾是龐德的考慮人選,據說克里斯多福李維(Christopher Reeve)婉拒了一百萬美元的出演合約,若他接受了,那就會成為至今唯一美籍的龐德演員。其實提摩西(Timothy Dalton)自1960年代末起就多次被邀演龐德,而他則多次婉拒,頭幾次是覺得自己太年輕,後來是合約衝突。皮爾斯布洛斯南(Pierce Brosnan)一度有機會接演龐德,不過卻被手上的合約限制住而沒能如願。據說羅傑(Roger Moore)曾打電話給亞柏特布洛寇利(Albert R. Broccoli)表示自己想要再演一部系列作,因為他不想讓自己的龐德生涯以很不喜歡的【雷霆殺機】(a view to kill)來結束,不過已經來不及了,因為提摩西(Timothy Dalton)在幾天後就要開始拍攝了。潔絲敏麥摩尼(Jasmine Maimone)是卡拉最終三個人選之一。接替洛伊絲麥斯威爾(Lois Maxwell)飾演錢班霓的是卡洛琳布里斯(Caroline Bliss)。奧斯頓馬丁的總裁維克多岡特列(Victor Gauntlett)曾被提供演出蘇聯將軍的機會,但是他騰不出時間。阿哈(a-ha)的主唱摩頓哈凱(Morten Harket)曾被邀請客串演出,不過他婉拒了。
再來是一些有關製作與拍攝的瑣事。本來普希金這角色是要直接寫成此前出現過的戈哥,後來因為渥特戈泰爾(Walter Gotell)身體微恙而決定另創新角色。查爾斯(Charles)王儲夫婦曾造訪片場,他並當場操作了Q的道具,有一個道具試爆就是他所為。約翰貝瑞(John Barry)、芭芭拉布洛寇利(Babara Broccoli)和麥可威爾森(Michael G. Wilson)都有短暫客串演出,分別是卡拉演奏會的指揮、滑雪橋段的軍人和歌劇聽眾。據傳瑪丹娜(Madonna)婉拒一百萬美元主唱主題曲的邀約。寵物店男孩(pet shop boys)在明白自己僅是負責主題曲而不是整張原聲帶之後辭退了邀約。偽裝者(the pretenders)曾有機會演唱主題曲,不過亞柏特(Albert R. Broccoli)因為想到前作由杜蘭杜蘭(Duran Duran)主唱獲得好評而決定繼續維持這個方針。阿哈(a-ha)和約翰(John Barry)當時因為意見相左而合作得並不融洽,兩方後來分別做出自己想要的版本。
最後則是花絮。龐德繼【女王密使】(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之後再度駕駛奧斯頓馬丁,而這也意謂著羅傑(Roger Moore)在主演的六作中都沒有開該品牌的車。最後一部由約翰(John Barry)操刀原聲帶的系列作。摩頓(Morten Harket)是至今演唱主題曲者裡唯一非英或非美籍的。提摩西(Timothy Dalton)比羅傑(Roger Moore)少十九歲,至今仍是兩任龐德間最大的年齡差距。唯一有露點的系列作。首部沒有在片尾播放主題曲的系列作。在冷戰結束前最後提到蘇聯的系列作。有些毛片被偷走並試圖販售。『necros』在希臘語中是死亡的意思。某款宣傳海報上穿著白色薄長裙的是凱西卡吉斯(Kathy Karges),據說酬勞是六百美元,雖然也引起了一些爭議,不過沒有像【最高機密】(for your eyes only)那麼嚴重。查爾斯(Charles)王儲夫婦出席了倫敦的首映。
http://www.imdb.com/title/tt0093428/
2023/08/06
- Aug 02 Wed 2023 15:55
大蛇王 1987
前言:勉強可以算是補完計畫,其實我好像沒有完整看過,只記得是差不多卅年前在姑姑家瞄到結局,那時有好幾個比我更小的小孩坐在客廳電視機前而我剛好從外頭走進去,不知道他們還記不記得這件事呢@@?另外,這是我相隔八年多來再次在白天看電影。
算是賀歲檔,由蘇慧倫(不是你各位所想的那個蘇慧倫啦^^)和道具假蛇主演,導演則是徐玉龍,可惜票房表現不佳,也順勢終結了台灣怪物特攝片的發展。
故事彆腳,情節荒唐,演技粗糙,對白可笑,從頭到尾幾無可取之處(不過某些特效場景還是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大蛇出現在大橋前嚇到民眾以及牠攀爬大樓等等。),但是在考慮到台灣電影當時的技術後,嗯,我就不再多說了……stO
花絮:蘇慧倫唯一的大銀幕演出。安記僱用了【新里見八犬傳】(里見八犬伝)的特設團隊來台協助拍攝。最後的廢墟場景是1986年因地震而倒塌的中和華陽市場。香港何志強製作了改編版本,他在原片的基礎上剪貼拼裝後使其重新上映。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14393&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2199311/
2023/08/02
- Jul 09 Sun 2023 23:40
an officer and a gentleman (軍官與紳士) 1982
主角是李察吉爾(Richard Gere)和黛博拉溫格(Debra Winger),由泰勒海克福(Taylor Hackford)執導,製作成本僅僅七百五十萬美元,不過卻在北美囊括將近一億三千萬美元(年度排名高居第三),在海外則再添上六千萬美元左右,全球票房總計是一億九千萬美元。另外,此片也獲得奧斯卡多項提名(最後獲得最佳男配角與最佳歌曲),後來美國電影學會更先後於2002年與2006年將其選為百年百大愛情電影與百年百大勵志電影,可說是叫好又叫座。
一個破碎家庭出身的男孩考上海軍官校並順利通過新訓的故事,雖然情節稍嫌老套,不過其中闡述的生命價值與愛情意義的確是深刻惕人又美麗動人,而且在頌揚刻苦鍛鍊的同時也批判了無法以誠相待的人們。故事以兩對戀人當作對照組,犀利地比較出人們的心態往往會決定事情的結果,正所謂『事在人為』,世間事其實都是人們是否努力與有無意願所造成的。
當年已卅幾歲的李察(Richard Gere)依然瀟灑地描摹出豪邁不羈的柴克,而黛博拉(Debra Winger)則貼切地詮釋出慧黠甜美的寶拉(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兩人的對手戲相當自然;另外,小路易斯格賽特(Louis Gossett Jr.)所飾演的教育班長亦令人印象深刻,他也憑藉此角成為第一個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黑人。
柴克出身卑微,沒有家庭背景可以依靠的他努力地考上了海軍官校,新訓生在基地周遭很受歡迎,很多女工都趨之若鶩般主動倒貼,而這些新訓生也樂得有女人相伴以排解新訓時的辛苦與愁悶。不過這種互有所求的意圖明顯過於現實了,因為已將情感排在利益之後(男女交往當然還是會考慮彼此的條件,但是若完全都以條件來衡量的話就失去感情的真締了。),正因為很多人都如此,所以也更襯托出真情以對的可貴。
故事在多層鋪墊與多重轉折之後給出了總結,結局頗富啟示意味。算計太多到頭來往往是一場空,琳奈並不是真心愛席德,她其實只是想嫁飛官,而她這個自私的心態最終間接害死了真心的他;另外,『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所言不假,寶拉真心地愛著柴克,而柴克在痛失摯友後終於不再裝作沒聽見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而誠實地回應了寶拉對他的愛。他是一個合格的軍官,也是一個真正的紳士,而寶拉則是一個堅強又賢慧的女性,相信兩人在往後的日子裡必定能夠互相扶持並永遠幸福,正如主題曲「up where we belong」那樣令人深深地陶醉感動……QQ
花絮:劇本在好萊塢流轉將近八年乏人問津。傑夫布里吉斯(Jeff Bridges)是海導(Taylor Hackford)的男主角首選,但是他因為工作太滿而婉拒了;約翰丹佛(John Denver)、約翰屈伏塔(John Travolta)和寇特羅素(Kurt Russell)都婉拒出演男主角。艾瑞克羅勃茲(Eric Roberts)曾是男主角的考慮人選,不過他的經紀人在面試當時的行為卻讓海導(Taylor Hackford)打了退堂鼓。丹尼斯奎德(Dennis Quaid)和克里斯多福李維(Christopher Reeve)也都曾是男主角的考慮人選。史考特葛蘭(Scott Glenn)、傑克尼柯森(Jack Nicholson)和詹姆斯伍茲(James Woods)等人都婉拒出演佛里。女主角的考慮人選依序是雪歌妮薇佛(Sigourney Weaver)、安潔莉卡休斯頓(Anjelica Huston)和珍妮佛傑森李(Jennifer Jason Leigh),而蕾貝嘉狄摩妮(Rebecca De Mornay)、梅格萊恩(Meg Ryan)和吉娜戴維斯(Geena Davis)也都有試鏡爭取演出。女主角人選一度幾乎要確定是金貝辛格(Kim Basinger)。製作人唐辛普森(Don Simpson)很不喜歡「up where we belong」,他想要用傑佛瑞奧斯邦(Jeffrey Osborne)唱的「on the wings of love」。黛博拉(Debra Winger)是自己談了合約,可是她對於後來劇本修改而她必須裸露很不高興,無奈當初簽約時並沒有不可裸露條款,她也只能照著劇本做了,所以後來她表示非常討厭此片。李察(Richard Gere)於2013年受訪表示自己曾不慎踢中路易斯(Louis Gossett Jr.)的鼠蹊部導致他之後好幾天都未到片場,劇組只好找來另一個黑人當替身才得以繼續拍攝。李察(Richard Gere)和黛博拉(Debra Winger)在片場處得並不好,不過他在卅年後卻對她表示讚美。曾是海軍陸戰隊教育班長的李爾米(R. Lee Ermey)指導路易斯如何揣摩角色。海軍不允許劇組到彭薩科拉基地拍攝,劇組只好改到已裁撤的陸軍沃登堡基地。佛里本來是設定為南方白人。從佛里配戴的綬帶可以看出他曾參與越戰。寶拉的父親照片其實是編劇道格拉斯戴史都華(Douglas Day Stewart)。柴克騎的重機是凱旋。李察(Richard Gere)原本很不喜歡柴克進到工廠裡抱走寶拉這個有點矯情的結局,但是後來在拍攝的過程中他也漸漸地被那個氛圍感動了。
http://www.imdb.com/title/tt0084434/
2023/07/09
- Jun 07 Wed 2023 22:50
Gloria (女煞葛洛莉) 1980
由約翰卡薩維蒂(John Cassavetes)自編自導,主角則是潔娜羅蘭茲(Gena Rowlands)和約翰亞當斯(John Adames),一上映即在威尼斯斬獲金獅(與【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同時獲獎),可惜後來北美票房只有四百多萬美元,標準的叫好不叫座。
算是新黑色犯罪驚悚片,由夫妻檔卡導(John Cassavetes)與潔娜(Gena Rowlands)聯手打造,他包辦編導而她領銜主演,主角是常常被視為弱勢的女人與小孩,兩人因為遭到黑手黨追殺而四處躲藏,骯髒混亂的街道與老舊斑駁的建築暗指兩人走投無路的艱難處境,比爾孔蒂(Bill Conti)的配樂也讓氛圍變得更加沉重(那薩克斯風實在是精湛啊),可惜情節稍嫌薄弱狹隘且過於脫離現實,但是細膩描摹的情感羈絆倒是深刻動人。
故事明顯塗抹了女性主義色彩,假設要負擔累贅並面臨危險,即使是男人也都會想轉身逃開,不過葛洛莉沒有絲毫畏縮退卻,她堅強地對抗所有迎面而來的挑戰並冷靜地照顧朋友託付的任性小孩,展現出女性剛強又溫柔的特質,另外似乎也稍微帶有督促小孩應該乖巧聽從長輩並勇敢面對困難的意味。當時已年近半百的潔娜(Gena Rowlands)穿著裙裝與高跟鞋精彩地詮釋了何謂剛中帶柔(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可惜當年才七、八歲的約翰(John Adames)並沒有表現得很好(金酸莓毫不留情地獻上最差男配角),不過兩人母子情深的對手戲還是令人動容。
葛洛莉教導菲爾向墓碑說出心裡話是相當出色的一筆,不只寓意深遠,而且還埋下了結局的伏筆。墓地寂寥荒涼且牽引出失落傷心的感覺,但是人們都需要揮別過去而展開新生;最後菲爾以為葛洛莉已死而深情地在心裡向她告白極為觸動人心,而她突然現身隨即將原本的憂傷掃去而帶來了嶄新的歡欣。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即使在悲觀失望中也要懷抱著樂觀希望。他因為她而變得成熟懂事,她則因為他而變得溫柔重情,此情此景有如一股暖流湧上了人們的心頭……QQ
花絮:卡導(John Cassavetes)為童星瑞克施洛德(Rick Schroder)量身訂做了菲爾,不料他一直都忙於其他工作,而米高梅隨後也沒了興致,於是卡導(John Cassavetes)就改找哥倫比亞。卡導(John Cassavetes)原本只是想要將劇本賣給哥倫比亞而已,不過因為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婉拒主演邀約,於是哥倫比亞決定直接請卡導(John Cassavetes)夫妻倆來拍。卡導(John Cassavetes)和哥倫比亞高層以及製作經理史蒂芬凱斯頓(Stephen F. Kesten)在拍攝期間爭執不斷。總共有將近四百個小孩參加了試鏡。潔娜(Gena Rowlands)即使下戲也依然維持在角色裡,因為她想要和約翰(John Adames)保持著角色關係。後製在1979年底就完成了,但是哥倫比亞因為擔心票房不佳而猶豫了一年之久。卡導(John Cassavetes)曾經寫了續集劇本,不過最後沒有拍成。卡導(John Cassavetes)最後獲得奧斯卡提名的作品。獲得黑澤明的高度讚賞。卡導(John Cassavetes)唯一被重拍的作品。
http://www.imdb.com/title/tt0080798/
2023/06/07
- Mar 21 Tue 2023 22:05
top secret! (笑破鐵幕) 1984
吉姆亞伯拉罕(Jim Abrahams)和祖克兄弟(David & Jerry Zucker)的再次合作,方基墨(Val Kilmer)首次擔綱演出,搭配的女主角是露西古特里吉(Lucy Gutteridge),製作成本大約是九百萬美元,最終在北美收穫了兩千萬美元。
三人信手拈來盡是幽默風趣,輕快地調侃了二戰與冷戰時期的諜報電影(而其他許多人事物也都中槍了,例如艾爾維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和海灘男孩(the beach boys)的表演風格等等。),而且胡亂地玩了語言遊戲(可惜我聽不懂@@),雖然火侯明顯不及【空前絕後滿天飛】(airplane!),但是仍有其可看之處(瑞典圖書館橋段是逆向拍攝實在還滿有創意的),有些笑點真的會令人噴飯,讚啦!^^"
花絮:三個導演都客串演出了在道具室門口準備要逮捕尼克的東德軍人。東德國歌其實是三位導演所就讀高中的進行曲改編版。福特的平托因為油箱位置設計不當而頻頻引發爆炸,最後甚至讓福特付出高額賠款。
http://www.imdb.com/title/tt0088286/
2023/03/21
- Jan 20 Fri 2023 01:00
dragnet (警網) 1987
改編自1950年代初開播的同名長壽電視劇,湯姆曼凱維茲(Tom Mankiewicz)的大銀幕導演初作,由丹艾克洛伊(Dan Aykroyd)、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和克里斯多福普拉瑪(Christopher Plummer)等人主演,製作成本為兩千萬美元,北美票房則開出五千七百多萬美元,年度排名第十四。
對同名電視劇的致敬兼嘲諷,老套的角色設定──性格迥異的警探搭檔,不過還是能夠擦出幽默逗趣的火花,而其中對『道貌岸然』的形象描繪令人印象深刻(表面上是受人景仰的牧師,實際上是使整個城市陷入混亂恐慌的幕後黑手。),算是及格的爆米花電影了。
花絮:精工真的早在1983年就發明出行動電視裝置。哈利摩根(Harry Morgan)繼續扮演了他在電視劇中的角色。亞柏特布魯克斯(Albert Brooks)曾是派普的考慮人選,不過他婉拒了;丹艾克洛伊(Dan Aykroyd)曾想找約翰貝魯西(John Belushi)來飾演派普,無奈他檔期衝突了。原本預定要掌鏡的泰德柯契夫(Ted Kotcheff)因為不滿意劇本而決定退出。重現了電視劇開頭的經典旁白。曾贊助過電視劇的契斯特菲爾德香菸再度出現了──喬第一次坐在桌邊時。
http://www.imdb.com/title/tt0092925/
2023/01/20
- Jan 01 Sun 2023 23:30
英雄本色2 1987
前言:我去配了新眼鏡,眼前可謂為之一亮啊^^y!『你驚咩?』『我唔係驚,我係好驚。』
【英雄本色】狂掃三千多萬港幣,所以新藝城打鐵趁熱,很快地在隔年就推出續集,最終收穫兩千兩百多萬港幣,年度排名第六。
人情義理的刻畫仍令人感慨,可惜動作場面的呈現實在太過浮誇,整個情節架構也顯得鬆垮,就算有初作的號召力與狄龍、周潤發、張國榮等人的明星光環所加持,我依然覺得是狗尾續貂了。stO
花絮:某些橋段致敬了【教父】(the godfather),阿Ken問警察的『you talking to me』則明顯取自【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聯手編導的吳宇森和徐克兩人在剪輯上僵持不下,吳剪出了一百六十分鐘,徐則認為應該要剪到兩小時以內比較好,新藝城在商業考量後將最終版本剪到一百零五分鐘,吳得知後氣到一度否認此片為自己所執導。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6980&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094357/
2023/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