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台灣即將在三週後舉行總統大選,我也就順勢來觀賞這部經典的政治電影。
改編自路易斯佛斯特(Lewis R. Foster)未發表的《the gentleman from Montana》,由珍亞瑟(Jean Arthur)與詹姆斯史都華(James Stewart)等人主演,導演則是鼎鼎大名的法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製作成本是一百九十萬美元,當年在北美收穫了三百五十萬美元,全年僅輸給【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而屈居亞軍。隨後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與最佳男主角等多項提名,可惜最後僅抱回最佳故事一獎。於1989年成為第一批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選為保存名單的作品,後又分別於1998年、2006年與2007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百大電影與百年百大勵志電影。
略帶喜劇色彩且頗富美國風味,卡導(Frank Capra)的作品總是具有一股真誠質樸的渲染力(男女主角在林肯紀念堂裡侃侃而談的黑色身影著實令人印象深刻@@),故事歌頌美國的立國精神與民主制度、嘲諷政治的弊端以及哀嘆理想的破滅,並且毫不扭捏地讚揚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道德價值。算是詹姆斯(James Stewart)的成名作,英俊挺拔的他展現出純真的演技而令人眼睛為之一亮,他努力建立的銀幕形象就如同本人一樣正直;而早已相當知名的珍(Jean Arthur)也再度擔綱,她甜美可人的笑容每每撫慰了觀眾壓抑鬱悶的心情。
人民是國家的頭家,這在民主國家是理所當然的,不過眾所皆知事實並非如此,因為人都有私心,而擁有權力的人往往掌握了一般人所沒有的優勢與訊息而得以獲致更多的利益,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制定政策或執行法律的人,以政策遂行其所願,將法律玩弄於股掌,這些皆是人之常情罷了。政治可以骯髒齷齪,也可以福國利民,資源如何分配安排正是其中的關鍵,而人們都希望政策對自己有利,所以在民主發展成熟的國家,政治有如各方角力與妥協的談判桌。
史密斯像是誤入叢林的小白兔,他滿心期待地來到華盛頓特區,無奈他滿腹的理想在殘酷的現實壓迫下顯得不堪一擊,不過這其實也是每個人都曾經有過的體驗:孩童時期的天真無邪在成人世界的洗禮下消失殆盡。最後他站在國會殿堂上慷慨陳詞的行為有如大衛對抗歌利亞,儘管悄然而至的結局實在有點粗糙(因為期待營私舞弊者良心發現有如緣木求魚),而且說教意味甚濃,不過其雖千萬人而吾往矣的道德勇氣倒是值得人們所學習。
花絮:派拉蒙和米高梅都曾於1938年初提交路易斯(Lewis R. Foster)的故事給法典執行局審核,顯見他們也都對這個故事有興趣。卡導(Frank Capra)一度想將此片拍成【富貴浮雲】(Mr. Deeds goes to town),可惜賈利古柏(Gary Cooper)忙於其他工作。寬鬆地取材自蒙大拿州參議員柏頓惠勒(Burton K. Wheeler)的真實經歷。據傳哈里森潘恩的形象取自後來成為總統的密蘇里州參議員哈利杜魯門(Harry S. Truman)。艾德蒙摩蒂默(Edmund Mortimer)是阿格紐的首選。珍(Jean Arthur)比較希望賈利古柏(Gary Cooper)來和她搭檔,所以她和詹姆斯(James Stewart)處得並不好。珍(Jean Arthur)的左臉比較好看,所以卡導(Frank Capra)就盡量拍她的左邊。華盛頓報界對此片對他們的描述感到非常憤怒。美國童軍『boy scouts of America』不願被提及,卡導(Frank Capra)也只好改變名稱為『boy rangers』。比預定的期程多拍了八天,也比預算多花了將近廿九萬。有多達十一位演員演出了此片和【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當時聯邦只有四十八州,阿拉斯加和夏威夷是1959年才加入的,此前最後加入的州是1912年的亞利桑納。美國駐英大使約瑟夫甘迺迪(Jeseph P. Kennedy)曾發電報給哥倫比亞總裁哈利考恩(Harry Cohn)與卡導(Frank Capra)表示此片會傷害美國在歐洲的信譽,他希望可以不要在歐洲上映,於是他們轉傳了一些好評給他,不過其實他始終沒有打消疑慮。因為擔心議會會因為此片而立出不利於好萊塢的法,據說有片廠出兩百萬美元請求哥倫比亞不要上映耗資一百五十萬美元的此片,不過哥倫比亞不為所動,而此片票房則高達九百萬美元。在華盛頓的試映會邀請了華盛頓記者俱樂部,當天還有包括參議員、眾議員與法官在內等超過四千人出席,不過後來有一些民意代表因為不喜歡詆毀議會的情節而提前離席,這讓卡導(Frank Capra)有點沮喪。兩個奧斯卡獎首次:獲得兩個最佳男配角提名以及輸掉十個獎項(僅獲得最佳故事)。哈利凱利(Harry Carey)唯一的奧斯卡提名。路易斯烏爾曼(Louis Ullman)和諾曼休斯頓(Norman Houston)都在1941年對哥倫比亞提告抄襲,最終是哥倫比亞勝訴。珍(Jean Arthur)最愛的自身作品。上映時正值二戰,蘇聯、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及一些被他們占領的國家都先後禁映此片。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1679/
2023/12/23
目前分類:1930~1939 (30)
- Dec 23 Sat 2023 23:45
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 (華府風雲) 1939
- May 15 Mon 2023 22:10
secret agent (間諜末日) 1936
改編自威廉薩莫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於1927年發表的選集《Ashenden: or the British agent》中的兩則故事,是亞佛列德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赴美發展前的作品,由瑪德琳卡洛(Madeleine Carroll)、彼得羅瑞(Peter Lorre)、約翰吉爾古(John Gielgud)與勞勃楊(Robert Young)等人主演。
希導(Alfred Hitchcock)早期還在英國時拍了不少懸疑氛圍中帶有詼諧意味的諜報片,在他後來的許多經典作品中常見的橋段也已經可見端倪(例如主角前往跟同事會面時發現他已被謀殺、殺人時的悠閒情境以及發現真相後跟時間賽跑等等),在經過多次的練習與獲得充足的資金後,他終於得以大展身手並逐漸累積聲譽而被人推崇為驚悚大師。
故事背景為一戰期間(1916年),儘管整個故事脈絡略嫌單調粗糙且有著不少缺點──很容易就能看出他們要找的目標是誰(因為出場人物太少了,而且狗兒怕得躲到角落去真的是再明顯不過的提示。@@)以及結尾過於馬虎胡鬧等等,不過角色的內心矛盾與情節的巧妙轉折都相當精彩,節奏亦毫不拖泥帶水(片時僅僅八十幾分鐘),整體來說仍可算是精煉佳作。
花絮:約翰(John Gielgud)當時白天拍攝此片而傍晚還要跟勞倫斯奧利佛(Laurence Olivier)等人演舞台劇【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由於版權擁有者忘記更新版權,使得此片變成公版片而導致劣質盜版氾濫成災。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8231/
2023/05/15
- Mar 05 Sun 2023 22:20
一人息子 (獨生子) 1936
小津安二郎在戰前的作品,由飯田蝶子與日守新一等人主演。
小導的第一部有聲電影,片時僅僅八十幾分鐘,許多氤氳出貧窮寒傖氣息的長鏡頭格外發人深省,他日後獨樹一幟的低角度取鏡風格與苦心鑽研的情感表現手法已略見雛形。故事開始於1923年的信州(今長野縣),從頭到尾就只是平鋪直敘地呈現出許多貧苦家庭的困境而沒有什麼太大的高低起伏,縱使片頭揭示的『親子關係一建立便開始了人生悲劇的第一章』(語出芥川龍之介)明顯帶有悲觀宿命口吻,不過善於描繪家庭情感牽絆的小導仍然從中凸顯出他想要傳達的意涵與價值──純粹樸實的勵志力量與雪中送炭的善良心意。
良助和當紡紗女工的母親在信州鄉下相依為命,其家境極為清寒,所以母親打算讓他讀到小學畢業就好了,不過學業成績稍好的他想要繼續就讀中學,盼望能靠著讀書出人頭地,而母親在思考一夜後也改變主意要讓他繼續升學(母愛何其偉大啊QQ)。十幾年匆匆過去了,跟著小學老師去到東京發展的良助也在這個大都市成家立業,母親以為他終於出人頭地了,沒想到他卻只是收入微薄的夜校老師,期待落空的她也不免感到有點失望……(那個小學老師到東京也是黯然地轉行開豬排店,首都的競爭有多麼激烈可見一斑!)
雖然這個故事發生在一百年前的日本,不過其意境竟然能夠毫不彆扭地套用到現今的台灣,如此情況也多少可以證明世界各地的社會發展大致上仍有著相似的軌跡。台灣這幾十年來有許多清苦家庭的父母親希望子女能夠憑藉著較高的學歷來擺脫自己乃至於上一輩窮困悲慘的處境,無奈現今的高等教育文憑早已嚴重貶值,縱使大學或甚至研究所畢業,有些人還是無法取得比較穩定或相對體面的工作而陷入了階級複製的循環中。現實何其殘酷,辛勤地耕耘未必就能種出甜美的果實,忍耐犧牲未必就會獲得豐厚回報,許多子女沒有足夠的能力回應父母充滿期望的眼神,個中滋味只有親身體會過才會懂得。
有人天賦聰穎又養尊處優,也有人資質駑鈍又貧困艱苦,每個人的起跑點與能力值不盡相同,而且很多情況根本不能相提並論,無奈有些庸俗的人們總是故意一概而論並到處說長道短。其實應該用比較客觀的角度來談論才對(就算是以比較世俗的眼光來看也是如此),假設一個人的資質與家境綜合起來是六十分,如果他能靠著自身的努力獲得七十分的成就,那麼就可以說他已經有所突破了,也就是做到了代間向上流動。或許,期盼兩代之間就出現大幅度的向上流動是稍嫌不切實際了,能做到一代一代慢慢往上的話就足以令人欣慰了吧(而且必須嚴正說明的是,不只包括外在的財富或工作,還要包括內在的見識與涵養,只看前者絕對是有失偏頗的。)!
花絮:拍攝時恰逢松竹將攝影棚由蒲田移往大船,因此被認為是蒲田最後的作品。飾演幼時良助的葉山正雄是全片唯一尚在世的演員,如今已將近百歲。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7752/
2023/03/05
- Jan 11 Tue 2022 00:00
Grand Hotel (大飯店) 1932
改編自薇琪鮑姆(Vicki Baum)於1929年發表的《menschen im hotel》,堪稱眾星雲集,米高梅旗下的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約翰巴利摩(John Barrymore)、瓊克勞馥(Joan Crawford)、華勒斯畢瑞(Wallace Beery)與萊昂納巴利摩(Lionel Barrymore)等人齊聚一堂,導演則是艾德蒙高汀(Edmund Goulding),製作成本為七十萬美元,當年在北美囊括了一百廿多萬美元(年度排名亦高居前幾),在海外也再撈進一百卅幾萬美元,全球票房超過兩百五十萬美元,而米高梅的獲益則將近百萬美元。是當年奧斯卡的最佳電影,後於2007年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入保存名單中。
大飯店儼然是整個社會的縮影,當時正值經濟大蕭條,每個人其實都過得不怎麼順利,例如逐漸失去人氣的芭蕾名伶格露辛絲卡雅、捉襟見肘而淪為竊賊的男爵蓋根、病痛纏身的簿記員金格蘭、為貧困生活所苦的速記員佛蘭琴與生意走下坡的工廠老闆普雷辛等等。情節即是人生百態,原本素昧平生的人在飯店相遇相識,然後在來往的過程中體會到人情冷暖與社會現實。由於已經是九十年前的電影了,以今日的角度來看,情節稍嫌鬆散,節奏太過緩慢,氛圍也有點枯燥,但布景的質感頗佳,意涵亦相當值得琢磨。
人活在世上不免會有一些煩惱(大致上就是金錢、健康、名譽與情感等等),而在越窘迫的處境裡就越能看出人品的高低,男爵蓋根和工廠老闆普雷辛是兩個極端的對比,其中寓意淺顯易懂。蓋根明明已經窮途潦倒,但看到格露辛絲卡雅顧影自憐(經典台詞『I want to be alone』(我想要一個人靜一靜))就起了憐惜之情而歸還已得手的珍珠項鍊,聽到金格蘭喃喃囈語就起了惻隱之心而歸還已得手的鉅款,其良知尚未泯滅。普列辛則與其完全相反,他不只在談生意時欺瞞別人,甚至還鄙視自己的員工,而且利誘速記員當自己的情婦,其品格著實低劣,難怪金格蘭在得知他殺人後就毫不考慮地打電話揭發了他。
結局正如醫生所說的『Grand Hotel always the same. People come, people go. Nothing ever happens.』(大飯店一直都一樣,人們來來去去,什麼都沒發生。),在蓋根不幸喪命後,普雷辛被警方帶走了,金格蘭和佛蘭琴也決定盡快啟程前往巴黎,被蒙在鼓裡而到處尋找蓋根的格露辛絲卡雅也前往維也納工作了(這個段落還真是令人頗為感傷QQ)。一些人退房離去,另一些人又訂房入住,大飯店亦象徵著人世間,人們先後來到又先後離去,正所謂『人生如寄』吧!
接著先提一些選角與拍攝時的瑣事。米高梅花費三萬五千美元買下舞台劇與電影的翻拍版權。薇琪(Vicki Baum)以擔任飯店服務員時的經歷與聽聞而創作出原著,隨即於1930年被改編成舞台劇,而此片的拍攝工作就在舞台劇下檔後展開。威廉德雷克(William A. Drake)因為編寫舞台劇本獲得賞識而繼續操刀電影劇本。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是金格蘭的首選。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一度被宣布將飾演普雷辛,後來好像因為太年輕而被排除。厄文托爾柏格(Irving Thalberg)原本想讓自己的老婆諾瑪希拉(Norma Shearer)來演佛蘭琴,但據說她在收到很多粉絲勸退她的信後就決定不接演。葛麗泰(Greta Garbo)並不太想演出有這麼多其他明星的作品,但厄文(Irving Thalberg)保證會讓她掛頭牌才說服了她。葛麗泰(Greta Garbo)想要約翰吉爾柏特(John Gilbert)來演她的愛人,但他越來越差的票房號召力讓米高梅拒絕了這項提議。瓊(Joan Crawford)原本覺得佛蘭琴這個角色不怎麼亮眼而不願接演。華勒斯(Wallace Beery)原本並不是很想飾演普雷辛這個卑鄙的角色。米高梅一度有點擔心性格孤僻的葛麗泰(Greta Garbo)會和約翰(John Barrymore)相處不來,但事實證明他們多慮了,以往下了戲常常獨自坐在一旁的她這回卻和他有說有笑的。據說華勒斯(Wallace Beery)曾於對戲時嫌棄瓊(Joan Crawford)不會演而在片場大發雷霆。
最後則是花絮。由於卡司實在太豪華了,媒體不斷地報導他們互相較勁的消息,但事實似乎正好相反,他們每個人都很專業地演戲並尊重彼此,而高導(Edmund Goulding)協調眾人的能力也受到讚賞;而匯集旗下明星來主演一部作品的做法也改變了當時業界原本傾向一部作品只放一兩個明星的觀點。當時還沒走紅的瓊(Joan Crawford)很敬畏已經是大明星的葛麗泰(Greta Garbo),這個瑞典女人也常常表現得很冷酷而讓她不敢接近,有一次,葛麗泰(Greta Garbo)竟然主動向她搭話而讓她感到顫慄不已,她後來受訪時常常講起這段讓她永難忘懷的經歷。瓊(Joan Crawford)很擔心她過於開放的演出會引起大眾反感,儘管高導(Edmund Goulding)和厄文(Irving Thalberg)都向她保證不會,但在某些比較保守的州還真的剪掉了她一些鏡頭。首映場的票價高達一點五美元(大概等於今日的廿幾美元)。觀賞試映的觀眾對逐漸走紅的瓊(Joan Crawford)讚賞有加,厄文(Irving Thalberg)於是緊盯剪輯過程以確保她和葛麗泰(Greta Garbo)的鋒芒能得到平衡。首映會的場面極其盛大,出席的明星還像是飯店住客似地在簿子上簽名留念,但個性低調的葛麗泰(Greta Garbo)竟然待在家裡。巴斯特(Buster Keaton)原本想拍搞笑版的【Grand Mills Hotel】,厄文(Irving Thalberg)也有意願來製作,可惜前者後來被米高梅老闆路易斯梅爾(Louis B. Mayer)炒了魷魚,整個計畫也就此胎死腹中。後於1989年又被改編成百老匯音樂劇。至今唯一沒有獲得其他任何獎項提名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2958/
2022/01/11
- Jul 29 Thu 2021 23:55
young and innocent (天真與無知) 1937
改編自約瑟芬鐵伊(Josephine Tey)於1936年所發表的《一先令蠟燭》(a shilling for candles)(我在昨晚看完了^^y),是亞佛列德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早期在英國所拍的作品,由諾娃皮爾賓(Nova Pilbeam)和德瑞克迪馬內(Derrick De Marney)等人主演。
劇本可謂小巧玲瓏,而對節奏的掌握相當有心得的希導(Alfred Hitchcock)只花了八十幾分鐘就嫻熟俐落地講完一個結構完整的故事,因為這種君子被冤枉或小人有陰謀的情節正是他特別擅長的類型。他毫不囉嗦地在一開始就向觀眾暗示了兇手是誰,然後就將其隱藏起來並直到結尾才又讓其現身,這樣的做法實在是吊足了觀眾的胃口,一直瀰漫的懸疑感到最後才消散,觀眾心中的大石彷彿也直到此刻才落了下來。當年才十七歲的諾娃(Nova Pilbeam)那收放自如的表現十分精彩,不過正值而立之年的德瑞克(Derrick De Marney)那有點油腔滑調的演法我就不太喜歡。
男主角被誤認為謀殺犯,女主角則因為對他有好感而不相信他是兇手,涉世未深的女孩如此天真地相信一個素昧平生的嫌犯實在是無知至極@@,好在這是一則浪漫的愛情故事而不是一樁悲慘的社會案件stO。某種程度上可以算是公路電影(?),男女主角兩人循線找尋那件能證明他無罪的大衣,不料找到那件大衣後仍無法證明他無罪,所幸大衣口袋裡那個火柴盒引導他們追到該飯店,就在他們將要放棄的時候,她的善良間接地幫助他們找到了真兇(那由遠而近地聚焦在真兇臉上的鏡頭堪稱簡潔明瞭),如此峰迴路轉的結尾著實巧妙,驚奇往往就出現在人們意想不到的地方(廢話@@)。
愛情冒險電影一向富有跌宕起伏的戲劇性(因為一般人根本不會有那麼奇特的遭遇,而且就算碰到了也不會做出那麼反常的行為。),女主角會違反常情地相信男主角遭到冤枉並且幫助他擺脫追查及洗刷罪名,真摯的情意超越了世俗的懷疑,而這也是此類作品會強調的部分。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此片和希導(Alfred Hitchcock)的其他作品比起來並不是那麼知名,我也覺得算不上優異,頂多只能稱為佳作吧。
花絮:希導(Alfred Hitchcock)在哪裡呢?開頭在法院外聽候差遣的警察之一(當時四十幾歲的他還沒後來那麼胖)。版權的擁有者無法更新版權而讓此片變成了公版片,導致後來市面上充斥著許多品質拙劣的拷貝商品。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9811/
2021/07/29
- Feb 07 Fri 2020 00:30
of mice and men (人鼠之間) 1939
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於1937年發表了成名作《人鼠之間》(of mice and men),當年隨即被改編成舞台劇,聯美也僅僅在兩年後就將這則中篇小說搬上了大螢幕,由當時知名度不高的柏吉斯梅瑞迪斯(Burgess Meredith)、小朗錢尼(Lon Chaney Jr.)與貝蒂菲爾德(Betty Field)等人主演,而執導演筒的則是路易斯麥爾史東(Lewis Milestone)。當年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與最佳原創配樂等五項提名,可惜最後全部都落了空。
我在前天看完原著後隨即在今晚拜見了此片,劇本算是相當忠於原著,其中所強調的人道關懷精神令人印象深刻,故事背景是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加州,幾個簡單的鏡頭就體現出當時底層人民過的是怎樣顛沛流離的貧苦生活。再進一步來看,有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壓迫與威嚇也是歷歷在目,而這個現象在那個困頓緊繃的時代想必是更加明顯的。此片問世於經濟大蕭條末期,當時整個社會仍是一片愁雲慘霧而尚未完全恢復元氣,這個描述時勢的寫實情節肯定讓當時許多人都心有戚戚焉吧!
主旨算是夢想(其實應該說是痴心妄想)與友情(因孤獨而尋求同伴),很多角色都有難以實現的夢想與苦不堪言的鬱悶,而這些人也都因為害怕孤獨而渴望他人的陪伴。喬治和藍尼之間相濡以沫的友誼令人感動,他們倆總是夢想能擁有自己的農場而不必再為他人賣命,但那似乎只是安慰自己的幻想而已,想要實現簡直是難如登天。這是一段很心酸的友誼,但他們其實也只是當時悲情眾生相中屢見不鮮的小人物而已,像他們這樣卑微的人在當時根本數都數不清。
而除了他們倆之外,其他角色也具有鮮明的形象。老邁的坎迪只有一條老狗陪伴,但他最後竟然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牠被殺掉,所以他在聽到喬治和藍尼的計畫之後就主動表示願意加入他們。黑人雖然戲分不多,但卻起了畫龍點睛的效果,一小段鏡頭就點出當時仍普遍存在的種族歧視。梅則是一個很悲催的角色,出身低下的她嫁給了農場少爺卻得不到溫暖,孤單的她到處找人聊天卻總是被善妒的老公阻撓,最後甚至歹運地死於藍尼之手。史林算是農場的工頭,能力傑出的他宏觀遠瞻而不感情用事,只有他能了解喬治的無奈。至於農場主人與他的兒子就是典型的慣老闆,毫無人情味的他們只在乎底下的勞工能幫自己賺多少錢而已,小老闆柯利甚至到處耀武揚威找別人麻煩。
故事雖然以喬治的視角為主,但藍尼無疑才是整個故事的靈魂人物,他牽引著故事的走向,但像他這樣的智能障礙者出生在這樣艱難的時代簡直是悲劇一場,大家都自顧不暇而沒有多餘的心力再去幫助別人,而當時的社會對智能障礙者的關懷遠遠比不上藍尼對小動物的疼愛(其實就算在今日似乎仍是如此,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也是一個相當明顯的諷諭。
震撼力十足的結局令人茫然無言,縱使喬治再怎麼照看著藍尼也是百密一疏,他終究還是闖下了大禍。喬治因為擔心他被逮住後會受到虐待而先斃了他(喬治其實可以像上次那樣帶他逃走,但以往都替他收拾爛攤子的喬治可能已經無力也無心再繼續這麼做了吧!),而他落得這樣的下場好像是從一開始就不可避免的,也彷彿強調了宿命論,隱喻著底層人民永遠難以翻身,想來還真是令人感慨萬千啊!
花絮:哈爾羅區(Hal Roach)製作的電影中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但很諷刺的是當時他根本不想拍此片,他是被麥導(Lewis Milestone)告上法院之後才被迫履行了合約。原本藍尼的人選是在1937年開演的百老匯舞台劇中飾演藍尼的鮑德瑞克克勞佛(Broderick Crawford),但在舞台劇表演搬往洛杉磯後藍尼改由朗(Lon Chaney Jr.)來飾演,麥導(Lewis Milestone)在他主動要求試鏡後改變了主意。據說有很多明星都想爭取主演機會,所以當知名度不高的柏吉斯(Burgess Meredith)與朗(Lon Chaney Jr.)兩人雀屏中選時在圈內引起了一陣騷動。飾演黑人的李惠柏(Leigh Whipper)是百老匯舞台劇裡唯一又演了此片的人。亞倫柯普蘭(Aaron Copland)的第一部電影配樂。在原本的演員名單裡,蕾歐娜羅勃茲(Leona Roberts)飾演了克萊拉姑姑,但這個角色最後應該是被刪掉了。開始在片頭放劇組人員名單的電影之一。柯利的老婆在原著與後來許多舞台劇中都沒有名字。朗(Lon Chaney Jr.)其實是穿著墊高了六吋的特殊鞋子,你會發現鏡頭很少拍他的全身。一般認為朗(Lon Chaney Jr.)是在演出藍尼之後獲得環球青睞而主演了多部恐怖片。1946年曾與同樣由哈爾(Hal Roach)製作的【One Million B.C.】同場重映。1948年7月中首次在洛杉磯的有線電視上播映,之後的一年多裡就陸續出現在芝加哥、紐約、費城和辛辛那提等大城市的有線電視上了。1949年被改編成廣播劇,柏吉斯(Burgess Meredith)重現了精彩的演出。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1742/
2020/02/07
- Sep 16 Mon 2019 22:25
the most dangerous game (最危險的遊戲) 1932
改編自理查康奈爾(Richard Connell)於1924年發表的同名短篇小說(近百年來有許多電影或多或少都可以算是改編自此作),主角是喬爾麥克雷(Joel McCrea)、萊斯利班克斯(Leslie Banks)和費芮(Fay Wray)等人,由厄文皮切爾(Irving Pichel)和厄尼斯特蕭德塞克(Ernest Schoedsack)共同掌鏡,雷電華投入近廿二萬美元,北美票房是四十四萬美元左右,而雷電華的獲益大約是七萬美元。
1920年代的美國富人很流行到非洲或南美洲打獵兼旅遊,理查(Richard Connell)即以此為發想寫出了這個駭人聽聞的故事。片時僅僅一小時出頭,節奏緊湊明快,氣氛懸疑驚悚,布景也很逼真,雖然演員們的表現略顯生硬(極度陽剛的情節總是必須加進一絲陰柔的氣息來調和,而這也是相當正常的商業操作。),而且人物正邪設定很刻板(美國人是受害者,而俄國人則是加害者。),但總歸仍是瑕不掩瑜,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部佳作。片名應該是雙關語,既指危險的『遊戲』,也指危險的『獵物』。
鮑勃是狩獵高手,但同樣擅長狩獵的札洛夫伯爵也非泛泛之輩,可謂棋逢敵手的兩人就在孤島的叢林裡下著一盤以生死為賭注的棋,局面是札洛夫占盡優勢而鮑勃命在旦夕。鮑勃被當作了獵物,但他的表現實在令人讚賞不已,他就地製作了一些陷阱,成功地阻礙了伯爵及其手下的追殺,整個過程實在是驚心動魄。雖然結尾或許為了營造戲劇效果而有點違背常理,但邪不勝正是人們始終信奉的道理,而英雄救美更是人們一直懷抱的夢想啊!
不處其境則難感其懼,如果不是親身體驗了,人類可能永遠也無法理解動物被逼到絕境時的感受。如此殘忍的故事卻帶有深刻的意涵,或許能讓人類反思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意氣風發的獵人變成了擔驚受怕的獵物,這其中多少也夾帶了社會階級立場互換的想像吧!
花絮:和【金剛】(King Kong)算是同一個製作團隊,該片的兩位導演和男女主角都參與了此片,兩作也使用了同一個叢林布景,【金剛】(King Kong)在白天拍,而此片在晚上拍。萊斯利(Leslie Banks)是1920年代相當有名的百老匯舞台劇演員,此片算是他的大螢幕初登場,而他左臉的傷疤是在一戰時造成的。飾演哥薩克人的諾貝爾強森(Nobel Johnson)其實是黑人,一般認為他是黑人化妝去演白人的首例。那些狗是向哈洛羅伊(Harold Lloyd)借來的大丹犬。很多觀賞試映的觀眾被戰利品室裡一些人頭與屍體的畫面嚇到了,所以雷電華決定稍做刪剪,片時也從七十八分鐘縮減為六十三分鐘。此片上映當時禁酒令還在執行中,所以片中的酒醉情節遭到不少批評,而以人當獵物的情節也被指為傷風敗俗。由於版權所有者沒能成功更新版權而讓此片在1960年變成無版權狀態,導致後來市面上充斥著很多品質低劣的公版片。米高梅在1965年曾想重拍此片,可惜最後未能付諸實行。有些人認為黃道帶殺手是受到此片的啟發而開始連續犯案。此片在海斯法典頒布後的幾十年間都被禁止重映與公開放映,因為男女主角的穿著有點暴露。此片於1992年首度被彩色化。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3238/
2019/09/16
- Dec 29 Fri 2017 02:15
modern times (摩登時代) 1936
由查爾斯卓別林(Charles Chaplin)自製自編自導自演,製作成本高達一百五十萬美元,被認為是最後一部美國主流默片而於影史上占據其獨特地位,當時有聲電影已經變得越來越熱門了,他也一度考慮要將此片拍成有聲電影了,但最後還是折衷地只加進了音效與音樂。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1989年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錄,隨後也被美國電影學會列入百年百大電影與百年百大喜劇。坎城影展亦於2003年重映了此片,一張鎂光燈照耀著的空椅子表達了後人對卓導(Charles Chaplin)無上的尊崇。
卓導(Charles Chaplin)最廣為人知的大螢幕形象流浪漢的告別作,誇大逗趣的肢體動作依然散發出令人無法忽略的獨特魅力,他的作品一向貼近真實人生,在喜劇氛圍中表現悲觀心情,但也在困苦遭遇裡傳達樂觀精神。最後主角在餐廳獻唱的橋段具有重大意義,卓導(Charles Chaplin)讓流浪漢首次在鏡頭前開口說話(其實是唱歌),彷彿打算以此來向自己最熱愛的默片告別一般,歡樂的氣氛中卻隱藏著一絲感傷,大時代的演變有時就是這麼冷酷無情而毫不留戀,默片終究在有聲電影的進逼之下逐漸走向沒落。
卓導(Charles Chaplin)以滑稽幽默的表現方式來詮釋經濟大蕭條時期美國社會底層所面臨的悽慘處境,越高度的工業化就越摧殘人性,勞工就像待宰小牛般魚貫進到工廠裡,不停運轉的輸送帶令人片刻不得閒,想不到這還不夠,連自動吃飯機器都發明了,資本家為了提升工作效率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對勞工更是極盡剝削壓榨之能事。
主角因為密集緊繃的工作而精神失常,他被捲進齒輪裡的橋段已成了經典,但在一片歡笑的背後卻是令人苦笑的悲傷,社會底層的辛酸無奈是無處訴說的,為了糊一口飯吃也只能咬牙苦撐。身心逐漸康癒的他終於可以離開精神病院了,但也隨即面臨失業窘境,屋漏又偏逢連夜雨,他竟被誤認是共產分子而被捕入獄。想不到他在獄中吃好睡好,典獄長後來決定提前釋放他,可是他卻不願意走了,因為他不想再過從前那種飢寒交迫的生活,對他來說,吃飽比自由更重要,只要能吃飽,他寧願犧牲自由。除了自由之外,社會底層的生活比囚犯還不如,這實在是太諷刺了。
女主角的遭遇也是令人同情,因為家貧挨餓而淪為小偷的她在偶然間認識了男主角,處境相似的兩人在悲慘的境況中遇見了彼此,那難能可貴的相濡以沫令人動容。他們幻想有一間能遮風避雨的房子,吃一頓熱騰騰的晚餐,但這樣的奢望只能在夜晚打烊的百貨公司裡實現。而河邊那傾頹欲倒的破房子雖然只是聊勝於無,但對他們倆來說,那裡就像是天堂般美好。
男女主角兩人在艱難的環境中苦苦掙扎著,每每情況看似要好轉了,但最終都會再度變壞,三餐溫飽和一個溫暖的家仍然遙不可及。結局在百般無奈中隱含著渺茫的希望,女主角垂頭喪氣,但男主角鼓勵她要打起精神,相信明天一定會更好,他們也只能這樣想了,不是嗎stO?最後一幕令人茫然,兩人並肩走著,背對著鏡頭,面向著未卜的前途……
先來提一些製作中的瑣事。有些情節取自卓導(Charles Chaplin)早期的一些短片,拍攝時的片名取為【the masses】,從1934年10月中拍到1935年8月底,耗時十個多月對他來說算是相當快速了,因為據說他當時常常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女主角波麗高達(Paulette Goddard)當時和卓導(Charles Chaplin)是一對情人,但兩人的關係在拍攝期間變得有點緊繃,而拍攝此片的同時,她也在高德溫片廠底下當著週薪不到一百美元的馬戲團女郎。葛蘿莉亞迪哈芬(Gloria DeHaven)的大螢幕處女秀,當時她年僅十一歲。工廠老闆的形象取自亨利福特(Henry Ford),卓導(Charles Chaplin)當時曾到過他的工廠裡觀摩過。自動吃飯機器橋段總共拍了七天;盲眼溜冰橋段總共拍了八天,卓導(Charles Chaplin)在鏡頭前放了一面早就塗有縮小的樓下模型的鏡子來塑造恐怖的高度感。百貨公司橋段裡本來有一段是流浪漢讓淪為竊賊的前同事將銀製餐具一掃而空,但卓導(Charles Chaplin)後來覺得這樣流浪漢好像就真的變成了罪犯而決定捨棄。原本結局是流浪漢再度精神崩潰,由變成護士的女主角照顧他,但卓導(Charles Chaplin)後來覺得這個結局太悲慘了而決定捨棄。拍攝主角被捲進齒輪裡的經典橋段讓卓導(Charles Chaplin)感到很不舒服,所以他打定主意一次就要拍好。卓導(Charles Chaplin)真的是絞盡腦汁在譜寫配樂,但他那龜毛難搞又自以為是的行事作風澈底惹惱了聯美的配樂師亞佛列德紐曼(Alfred Newman),所以後來的配樂工作是由當時年僅廿三歲的大衛雷克辛(David Raksin)接手完成,其中流浪漢在餐廳獻唱的那首曲子後來在1954年被加上了歌詞──納京高(Nat King Cole)的「smile」。用了一些【à nous la liberté】的配樂而挨告,直到二戰後才在庭外和解,執導該片的勒內克萊爾(René Clair)非常崇拜卓導(Charles Chaplin),他一直對卓導(Charles Chaplin)挨告這件事感到很抱歉。
接著是上映前後的一些花絮。流浪漢手持紅旗的橋段具有相當敏感的政治意涵,當時毫無意外地被納粹德國禁映了,有傳言說納粹討厭卓導(Charles Chaplin)是因為他們認為他可能具有猶太血統;而這個敏感橋段在奧地利上映時被剪掉了;另外,雖然得以在義大利上映,但貝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其實很討厭此片;這個橋段也是後來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認定卓導(Charles Chaplin)是共產分子的理由之一。在此片上映前三個月,美國共產黨翻譯了蘇聯電影工業總局長鮑里斯舒米亞茨基(Boris Shumiatski)發表於真理報的一篇文章,他在文中表示卓導(Charles Chaplin)接受了自己的建議將此片改得更具有反資本主義傾向,紐約時報後來披露了這件事,許多電影院老闆於是打算抵制此片,此片的票房也因此不如預期理想。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7977/
2017/12/29
- Dec 06 Tue 2016 03:35
Ninotchka (俄宮豔使) 1939
女主角是瑞典國寶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搭配的男主角是美籍的梅爾文道格拉斯(Melvyn Douglas),導演則是德籍的恩斯特劉別謙(Ernst Lubitsch)。米高梅當時投資了一百卅幾萬美元,上映後在北美和海外都囊括超過百萬美元,全球票房總計是逼近了兩百卅萬美元。此片有多經典已無須贅述,上映當時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劇本等四項主要大獎,後來在1990年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列入保存名單,接著還入選了美國電影學會百年百大愛情電影和喜劇。這是我第一次欣賞嘉嬤(Greta Garbo)的演出,當時卅幾歲的她渾然天成的高雅氣質著實令人著迷,這會兒冷若冰霜,那會兒卻又柔情似水,亦莊亦諧的表現也讓她再度獲得了奧斯卡提名。
當時蘇聯的統治者是決心和良心都像鋼鐵般堅硬的約瑟夫史達林(Joseph Stalin),他一連串剷除異己、肅清政敵的恐怖行徑(一般稱為『大清洗』)令人聞之色變,幾個強調重工業而壓榨農業的五年計畫也讓人民的生活貧乏困苦。蘇共總是喊著鏗鏘有力的口號,要人民以國家意志為優先,將個人情感拋在腦後,我想現在很多人應該都難以想像當時蘇聯體系下的人民過著怎樣的日子。
三個蘇聯官員來到巴黎兜售十月革命後被政府充公的寶物,孰料他們竟然就此耽溺於紙醉金迷的享樂中,而趕來督促他們的女同志原本還一板一眼,隨後卻也跟著沉浸在甜蜜浪漫的愛情裡。故事平庸無奇,但所蘊藏的意涵重大。呼吸到自由空氣的他們徹底改變了思維,開始嚮往自由自在的歡笑生活,處處是妙趣橫生,幾個丑角稱職地扮演著綠葉,有幾個橋段和台詞的確令人發噱。而他們回到蘇聯後又重新過著愁雲慘霧的死板生活,那種壓抑沉悶的社會氛圍實在令人灰心喪氣,連私人信件都要經過政府審查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好萊塢當然是站在西方國家的角度來看待這個突然崛起的共產大國,而西方國家對於共產主義一直是相當排斥恐懼的,所以會拍出此片也不算是太令人意外。劉導(Ernst Lubitsch)以幽默逗趣的口吻狠狠嘲諷了共產主義的禁錮封閉,並朗聲歌頌著資本主義的自由開放,這樣的觀點或許稍嫌狹隘偏頗了,但也的確發人深省。其實資本主義並不完美,有時也會讓某些人覺得失望;而光譜另一端的共產主義儘管立意良善,但執行起來卻也讓人感到無奈。兩者或許各有優缺點,但發展到極致時其實都同樣戕害著人性,只是方式不同罷了。制度是死的,但人性是活的,決定人們過得幸福或痛苦的應該不是制度,而是人性。
花絮:喬治庫克(George Cukor)因為決定投入【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而婉拒掌鏡。劉導(Ernst Lubitsch)答應執導的條件是米高梅必須再讓他拍【街角的商店】(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他摒棄了原來的劇本,找了查爾斯布雷凱(Charles Brackett)、渥特瑞許(Walter Reisch)和比利懷德(Billy Wilder)三人重新撰寫劇本。史賓瑟崔西(Spencer Tracy)、卡萊葛倫(Cary Grant)和威廉鮑爾(William Powell)都曾是男主角的考慮人選。由於嘉嬤(Greta Garbo)此前大多扮演嚴肅角色,所以演出這部喜劇帶著不小的噱頭,宣傳海報上大大地寫著『Garbo laughs』(嘉寶笑了),這句平凡無奇的標語現在看來卻帶著傳奇色彩;據說她對於演出喜劇感到擔憂,並且對於表演輕佻的酒醉樣貌感到緊張。嘉嬤(Greta Garbo)在扮演嚴肅官員時為了塑造冷酷的感覺而以素顏入鏡。嘉嬤(Greta Garbo)從影以來首次出席試映,據說她在長堤場還故意跟著觀眾一起排隊買票,十五分鐘後才有人認出了她。此片上映當時,歐洲早就烽火連天,波蘭已經被納粹和蘇共瓜分了。此片毫無疑問地被蘇聯禁演。當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確定接演【魔鬼紅星】(red heat)後,導演渥特希爾(Walter Hill)建議他看此片來揣摩角色。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1725/
2016/12/06
- Aug 15 Sat 2015 03:15
city lights (城市之光) 1931
1928年12月,查爾斯卓別林(Charles Chaplin)開始拍攝此片,一直到1930年9月完成,製作成本粗略估算是一百五十萬美元。那個時候,有聲電影逐漸成為流行趨勢,這股新的商業潮流猛烈地衝擊著傳統的默劇表演形式,老卓(Charles Chaplin)長久以來的表演信念受到了嚴厲的挑戰,他倍感焦慮,猶豫著是否該讓片中人物開口說話呢?最後,他決定還是以默劇形式來呈現此片,上映之後戲院是高朋滿座,北美就海撈超過三百萬美元,最終全球票房據信是超過了五百萬美元。或許,我們應該慶幸他當初的堅持,為默劇史上又留下了一部經典之作。
流浪漢對生活貧困的盲女動了惻隱之心,儘管他都自身難保了,還是努力地想幫助她治好眼睛,所以他去應徵清道夫的工作,不顧自身安危地打拳擊賽,後來甚至甘於被當成強盜,只希望能幫助她們家度過難關。他做到了,她治好了眼睛,也開了一間花店,人生開始迎向美滿;但剛出獄的他還是只能繼續像從前一樣在街頭流浪,連派報童都欺負他,人生一如以往般地落魄。兩人的人生路在此時有了重大的翻轉。
結局相當觸動人心,窮途潦倒的他偶然遇見了重見光明的她,他自慚形穢地急忙走開。她追了上去,像他從前幫助自己那般地幫助他,然後驚覺他就是從前那個一直默默幫助自己的人,她激動地握著他的手,內心無限感激,現在,換她來幫助他了。他們倆重又相逢那一幕絕對是影史上的經典畫面,令人也覺熱淚盈眶,而流浪漢一直保存的那朵花也象徵了患難見真情的彌久芬芳。
寓意淺顯易懂,老卓(Charles Chaplin)以他擅長的詼諧逗趣來演出這個笑中帶淚的故事,歌頌了貧者互助體諒、患難與共的難能可貴,也嘲諷了富者反覆無常、倨傲鮮腆的醜陋面目,以明顯的對比手法來闡釋人性,並點出殘酷的社會現實。身處其境才能心有所感,人通常要有了類似的經驗後才能去體會別人的感受,流浪漢和盲女在貧困中建立了真摯感情,綻放了人性光輝最閃亮的光芒。錦上添花固然可喜,但雪中送炭才真正可貴啊!
花絮:在【馬戲團】(the circus)取得成功後,老卓(Charles Chaplin)突然靈光一閃,有一個小丑為了不讓幼女知道自己失明而假裝看不見來表現滑稽,這就是盲女的原型。有心理學家認為此片帶有濃厚的自傳色彩,酗酒富翁代表父親,而盲女則代表母親,就連片中場景也和老卓(Charles Chaplin)幼時成長的地區相似。故事背景原本要設定在巴黎。原本輔助情節是要用黑人派報童,但後來決定用酗酒富翁。老卓(Charles Chaplin)面試過很多女演員,但都沒能找到盲女的人選,直到他在聖塔摩尼卡的海灘遇見此前就認識的薇吉尼亞切瑞爾(Virginia Cherill),她毛遂自薦,而老卓(Charles Chaplin)同意讓她試鏡,因為她的近視眼,她獲得了這個角色。但因為行事作風上的摩擦,兩人的關係漸顯緊繃,後來老卓(Charles Chaplin)甚至還開除了她,另行聘用了在【淘金記】(the gold rush)裡合作過的喬吉雅海爾(Georgia Hale)來飾演盲女,但效果並不好。最後老卓(Charles Chaplin)妥協了,不只重新聘用了她,而且很不情願地在她的要求下多付了一倍的片酬。老卓(Charles Chaplin)從影生涯中投入時間最多的作品,因為種種因素拖沓延宕,從劇本創作、籌備、拍攝到後製完成,整個過程超過三年,而製作成本更是高達一百五十萬美元,花費這麼龐大的原因包括片場的造景布置,例如引水成河就花了一萬五千美元,而搭建市區街景則是花了十萬美元,而且他讓整個劇組人員處於待命狀態將近兩年,不然他其實只拍攝了一百八十天左右。據說流浪漢向盲女買花這一小段就反覆地拍攝了三百多次,因為完美主義的老卓(Charles Chaplin)苦於無法捕捉盲女認為流浪漢是富翁的感覺。後來成為英國首相的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曾拜訪片場。老卓(Charles Chaplin)首次參與創作配樂,他哼出旋律,而亞瑟強斯頓(Arthur Johnston)據以寫出樂譜。賣花女出場的主旋律其實是何賽派迪拉(José Padilla)所譜,老卓(Charles Chaplin)未經同意而擅自使用,後來因此挨告且敗訴。原本飾演酗酒富翁的亨利克萊夫(Henry Clive)因為拒絕跳入水中而被炒掉,老卓(Charles Chaplin)用哈利麥爾斯(Harry Myers)取代了他,有一說是他當時因為感冒而向老卓(Charles Chaplin)請求是否可以等暖和一點再下水,但沒能如願。一開始,市長和一個貴婦在為雕像揭幕致詞時有對嘴的喃喃亂語,那就是老卓(Charles Chaplin)的聲音首次出現在電影裡;而這橋段用了將近四百個臨演,讓老卓(Charles Chaplin)倍感壓力,因為洛杉磯的拉布瑞亞大道剛好在進行拓寬工程,所以他被迫在片場搭景來拍攝。著名的拳擊賽橋段只花了一週就拍好了,原本老卓(Charles Chaplin)很擔心場面不夠熱鬧而邀請多位朋友來充當臨演,但後來幾天有很多人因為他的滑稽演出而跑到現場去湊熱鬧。試映的效果不好,讓老卓(Charles Chaplin)有點洩氣,他也對聯美的宣傳點子感到沮喪,後來決定自己來,先自掏腰包租下喬治柯漢戲院當作紐約的首映場,再買半版廣告來進行宣傳。老卓(Charles Chaplin)邀請亞柏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賢伉儷參加此片在洛杉磯的首映;而到了英國則有喬治柏納德蕭(George Bernard Shaw)力挺。據說在洛杉磯首映場還有一段令人傻眼的插曲,戲院老闆非常自豪自己金碧輝煌的戲院,在此片播到一半時下令暫停並開始用廣播介紹戲院,這讓老卓(Charles Chaplin)暴怒了,觀眾也開始鼓譟,最後戲院老闆趕緊繼續播放此片才平息了眾怒。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1749/
2015/08/15
- May 30 Sat 2015 01:05
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白雪公主) 1937
迪士尼首部動畫長片,改編自德國童話《Schneewittchen》,至今已將近八十年了,可以想像當時作出這樣的動畫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據說製作成本大約是兩百萬美元,當時在北美狂掃了七百多萬美元,海外部分則是一千四百多萬美元,總計全球票房超過了兩千兩百萬美元,是當時的影史紀錄,結結實實地打了當初不看好此片的人一個大巴掌。後來多次重映,票房也跟著持續攀升。附帶一提,若經過通貨膨脹計算的話,此片的票房至今仍是動畫之冠,也可以排進影史前十名,進場人次更是超過一億。幾十年來,陸續被被改編成廣播劇和舞台劇,後來發行錄影帶和DVD的獲利也相當可觀,足見其驚人的商業效應。
雖然情節稍嫌單調乏味,節奏也很拖沓累贅,但仍讓人覺得是很有教育意義的,相當適合小孩子欣賞,可以啟發善惡觀念,進而對人生懷有夢想。後來美國電影學會更是推崇備至,所以我說什麼都要朝聖一番啊!
花絮:此片情節和童話原作有一些不同,例如:小矮人沒有名字;皇后是白雪公主的親生母親;皇后企圖殺害白雪公主的方式有三種:毒梳子、令人窒息的束衣和毒蘋果;皇后的下場是雙腳被套上熾熱鐵鞋後痛苦地跳舞至死。華特迪士尼(Walter Disney)十五、六歲在堪薩斯市當送報小弟時看了瑪格麗特克拉克(Marguerite Clark)主演的默劇【Snow White】之後就有了拍攝此片的念頭。美國最早的動畫長片,而世界上最早的動畫長片是德國在1926年拍攝的【die abenteuer des Prinzen Achmed】。嚴格說來,此片從頭到尾只有十一個角色:白雪公主、王子、皇后、獵人和七矮人。曾有人認為『dopey』這個新詞用在這種童話故事中不太搭調,迪爺(Walter Disney)反駁說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也用過,所以反對者都閉嘴了,但好笑的是,之後從來沒有人在莎翁(William Shakespeare)的作品中看過『dopey』這個詞。此片和【幻想曲】(fantasia)是華特迪士尼公司幾十部作品中唯二沒有老迪(Walter Disney)掛名的。片廠從廿五首創作曲中選了八首用在此片中,後來更將這些曲子集結發行了唱片,是影史第一張電影原聲帶。1939年,迪爺(Walter Disney)在第二次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時宣布【木偶奇遇記】(Pinocchio)正在製作當中。紐約市無線電城音樂廳的絲絨椅套在此片的映期過後都換上新的,據說是很多小孩因為害怕白雪公主在森林迷路的橋段而尿失禁所造成的。最後當白雪公主要離開時,她親吻了六個小矮人,除了Sleepy。此片和【金剛】(King Kong)並列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最愛的電影。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最愛的電影。【波坦金戰艦】(Bronenosets Potemkin)的導演瑟蓋艾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認為此片是影史最佳作品。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9583/
2015/05/30
- Oct 13 Mon 2014 02:00
Frankenstein (科學怪人) 1931
1816年夏天,瑪莉雪萊(Mary Shelley)偕同夫婿前往日內瓦湖畔度假,潮溼悶熱的天氣連日陰雨綿綿,幾位好友晚上常圍著爐火閒聊,被後世譽為科幻小說始祖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於焉而生。她以鋒利的筆觸批判妄自尊大的人性,哲學思辨的成分很濃,因此內容稍嫌晦澀難懂,但其中心意涵的確值得深思。我在兩、三週前拜讀了,結局後座力極強,令人不勝唏噓。
《科學怪人》(Frankenstein)在出版將近一世紀後的1910年首度被搬上大螢幕,是一部僅僅十六分鐘的默片。至今又一世紀過去了,此書仍不斷地被改編成電影,而其中評價最高的應該就是此片了,時至今日,早已被奉為經典,美國電影學會亦推崇備至,所以我這電影痴漢是一定要拜見過才甘心啊!
1930年代,恐怖片在好萊塢大行其道,而環球和詹姆斯惠爾(James Whale)絕對算是箇中好手,想當然爾,他們是不會漏掉此書的。儘管改編甚多,而且刪減的部分極為關鍵,所以觀眾或許無法透過此片完全了解原著的中心意涵,但惠導(James Whale)在短短七十分鐘裡所營造出來的恐怖氣氛還是令人不寒而慄,當然波利斯卡洛夫(Boris Karloff)也是功不可沒,駭人的造型和傳神的演技簡直令人寒毛直豎。
而成本不到卅萬美元的此片在上映當時相當賣座,票房據信高達一千兩百萬美元,也因此,續集是一部接一部,後來環球甚至把狼人和吸血鬼都加了進來,炒了一鍋大雜燴。
花絮:萊斯利霍華(Lesile Howard)曾是亨利的人選;而貝蒂戴維斯(Bette Davis)曾是伊莉莎白的人選。在環球旗下演出過吸血鬼德古拉的約翰卡拉丁(John Carradine)宣稱自己曾婉拒演出怪物,原因是自認功力還不夠。貝拉盧戈西(Bela Lugosi)曾在【吸血鬼】(Dracula)的片場試演過怪物,掌鏡的是勞勃福洛里(Robert Florey),但這捲片時僅廿分鐘的膠捲後來遺失了。不久後,福導(Robert Florey)被惠導(James Whale)取代,而盧爺(Bela Lugosi)也被卡爺(Boris Karloff)取代了。惠導(James Whale)因為不想再拍戰爭片而從製作人小卡爾萊梅(Carl Laemmle Jr.)提供給他的卅幾個選擇中挑中此片,諷刺的是,他後來是以恐怖片聞名於世。惠導(James Whale)慧眼識英雄,挑中卡爺(Boris Karloff)來演出怪物,當時他已經四十四歲了,但環球似乎並不看重大器晚成的他,當時甚至沒邀請他出席年底在紐約的首映會。劇組一開始很擔心七歲的小童星瑪莉蓮哈里斯(Marilyn Harris)會被怪物的造型嚇到,但據說小女生第一次看到怪物裝扮的卡爺(Boris Karloff)時就雀躍地直奔向他,兩人相處融洽。小女生隨後在拍溺水橋段屢遭挫折,又濕又累的她在惠導(James Whale)的安撫下答應做最後一次嘗試,她要求惠導(James Whale)送一打她最愛的熟雞蛋作為獎賞,據說惠導(James Whale)最後是給了她兩打。據說惠導(James Whale)對怪物在拍攝當時很出風頭有點吃味而稍稍捉弄了卡爺(Boris Karloff),要他背著將近七十公斤重的柯林克萊夫(Colin Clive)爬到山上的磨坊去,後來連老克(Colin Clive)都覺得不好意思而建議用假人,但惠導(James Whale)拒絕了,穿著厚重戲服的卡爺(Boris Karloff)也只好搏命演出,但這一折騰卻讓他有了背傷,後來終其一生都深受其苦。怪物的鞋子各重十三磅。開場的警告演說由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和演出博士的艾德華范史洛恩(Edward Van Sloan)合作完成。當年上映時的原版海報現在據說有六十萬美元的價值。由傑克皮爾斯(Jack Pierce)一手包辦的怪物造型版權由環球所有,其實和原著中的敘述並不相同。原著中完全沒提到主角是怎麼創造出怪物的,而此片中用電擊使死屍復活的方式也被認為是可行的理論,後來的許多續集也都相繼採用。在原著中,主角叫Victor,摯友叫Henry,但此片將他們的名字互換了,理由是當時的美國人認為Victor聽起來不太友善。怪物把小女孩丟進湖中的橋段在審查時被剪掉了,後來在1980年代發行錄影帶時才又重見天日。當時在堪薩斯州被禁演,理由是內容殘忍和道德淪喪。有一些布景其實是保羅列尼(Paul Leni)在1927年拍【the cat and the canary】時搭的。磨坊的靈感來自當時剛於洛杉磯開業的范德坎普麵包店,它的標誌就是一座大磨坊。原本是悲傷結局──亨利在磨坊摔死,但後來環球還是決定用歡樂結局。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1884/
2014/10/13
- Aug 16 Fri 2013 01:05
the wizard of Oz (綠野仙蹤) 1939
1900年,李曼法蘭克鮑姆(Lyman Frank Baum)出版了經典的《綠野仙蹤》(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一百多年來風靡全球,成為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也是很多小朋友(甚至是大朋友)的最愛,相信讓很多天真爛漫的童心都沉醉在他所塑造出來的幻想國度中。而喜歡說故事的他後來更欲罷不能地撰寫了十三本續集,構築了令人著迷的奧茲王國。
此書問世將近四十年後,維克多佛萊明(Victor Fleming)將其改編成電影,兩百萬美元的製作成本是當時米高梅的最大手筆,雖然以今日的角度看來根本就是劣質的B級片,但請別忽略了此片所處的時空背景而以今非古。以當時的電影製作技術來論,能拍出彩色電影已經是很讓人嘖嘖稱奇的事情了;另外,當時二戰已經開打,縱使美國仍未參戰,但還是能感受到戰爭恐懼的步步進逼,此片即在這樣險惡的時刻適時地撫慰了美國人(甚至是深陷戰區的人)惶恐不安的心。鮮豔多彩的布景和歡樂輕快的歌曲舞蹈讓人打從心裡感受到那分純真,茱蒂嘉蘭(Judy Garland)所演唱的「over the rainbow」也早已成為人們爭相傳誦的名曲,而在美國參戰後,想回家的桃樂絲就成為千千萬萬奔赴戰場的美國大兵的代言人,也隱喻期待世界和平的人們, 這就是此片成為經典的原因。而儘管備受推崇(美國電影學會和影藝學院都給予高度讚賞),但此片上映時並沒能賣座,僅僅進帳了三百萬美元。
到最後我們發現桃樂絲要回家其實是輕而易舉的,但她卻繞了一大圈,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好事多磨』,要成就一件事情有時必須經歷很多的挫折。作者用這個簡單的故事向人們傳遞這個人生道理,藉此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能以樂觀自信的態度來面對逆境,並且願意熱心助人。話說得很淺白,但其中所蘊含的意義卻非常深遠。
花絮:米高梅是因為看了迪士尼將《格林童話》(Grimms märchen)中的《白雪公主》(Schneewittchen)改編成電影大受歡迎而萌生改編童話故事之意。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2138/
2013/08/16
- Apr 20 Sat 2013 23:20
the scarlet empress (放蕩的女皇) 1934
宮廷鬥爭一直是人類歷史上歷久不衰的賣座戲碼,不管是哪個國家或種族都不能避免地上演過一幕幕血腥殘忍的爭權奪利,其中十八世紀的俄國在雄才大略的彼得一世(Pyotr Alexeyevich)駕崩之後就陷入了長期的動盪之中,幾十年來紛爭不斷,最後這齣血腥鬧劇在來自德國的葉卡婕琳娜二世(Yekaterina II Alexeevna)武裝政變成功鬥倒老公彼得三世(Pyotr III Fyodorovich)後宣告落幕。
取材自葉卡婕琳娜二世(Yekaterina II Alexeevna)的日記,約瑟夫馮史登堡(Josef von Sternberg)和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聯手將這段兩百多年前的皇宮秘辛搬上大螢幕,講一個出身德國的小女孩在嫁進俄羅斯帝國之後從小媳婦變蛇蠍女皇的過程。個人覺得黛嬤(Marlene Dietrich)的表現算是中規中矩,但深具靈性的雙眸卻也不斷地散發出耀眼的光芒;而儘管馮導(Josef von Sternberg)的運鏡顯得有點零碎,不時還得用字幕來說明情節,但他用來呈現俄羅斯皇宮的燈光運用和表現主義般的藝術設計就相當令人讚賞。其實個人必須坦承情節有點無聊,但當下也感覺到藝術價值應該會滿高的,看來果然是矇中了,科科!
花絮:是好萊塢在1934年頒佈電影製作準則前的最後一批主流電影,上映後遭到天主教徒的道德責難,也是派拉蒙在1958年將電視播映權賣給環球的七百多部電影之一。黛嬤(Marlene Dietrich)的女兒瑪莉亞瑞瓦(Maria Riva)飾演小時候的葉卡婕琳娜二世(Yekaterina II Alexeevna)。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5746/
2013/04/20
- Feb 06 Wed 2013 02:15
The 39 Steps (國防大機密) 1935
高蒙當時想要開發海外市場,尤其注重人口眾多且消費力高的美國,亞佛列德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執導的此片於是肩負起這樣的重責大任。高蒙砸下六萬英鎊來製作,足足比【擒兇記】(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還要多出兩萬英鎊,而多出來的錢其實幾乎都是用來支付男女主角──勞勃唐納(Robert Donat)和瑪德琳卡洛(Madeleine Carroll)的片酬,因為他們倆都在好萊塢拍過電影,所以在美國已經稍有知名度了,這招果然一舉奏效。
改編自約翰布臣(John Buchan)的同名小說,非常傑出的冒險電影,從一開始就讓人如墜五里霧中,男主角逃亡的過程相當驚心動魄,很多鏡頭都烏漆抹黑的,更增添了懸疑驚悚感。而間諜傳遞機密的方式真是太令人驚訝了(和【貴婦失蹤案】(the lady vanishes)有異曲同工之妙呢),原來希導(Alfred Hitchcock)一開始就提示觀眾了!但沒有慧根的我還是直到最後男主角點破才恍然大悟,真囧!
花絮:找到希導(Alfred Hitchcock)了嗎?亂丟垃圾的路人,出現在男女主角跑離音樂廳正要上公車時。為了讓兩位主角能更融入鄉野逃亡的情境,希導(Alfred Hitchcock)謊稱找不到鑰匙而故意把他們銬在一起好幾個小時。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6029/
2013/02/06
- Dec 31 Mon 2012 23:10
Morocco (摩洛哥) 1930
戰時的分離是逼不得已,在未知的明日,誰也不敢給承諾,身為軍人的湯姆就是如此。對艾美一見鍾情的他自覺前途迷茫而不願耽誤她,所以他故意裝作不在乎她,只敢在縱情聲色時才吐露心聲,將心酸往肚裡吞。之後艾美在無意間發現了他的心意,所以她毅然決然地跟隨著他走在滾滾黃沙。看著一夥人漸漸消失在漫天飛揚的塵土中,如此寂然冷漠的畫面卻給人最喧然熱烈的感動,真愛至此,已無以復加了……
改編自班諾維格尼(Benno Vigny)在1927年出版的《Amy Jolly, die frau aus Marrakesch》,德籍的約瑟夫馮史登堡(Josef von Sternberg)赴好萊塢之後首部作品(個人也是首度拜見他),主演的是賈利古柏(Gary Cooper)和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稍微聊一下兩位主角。這是我相隔四年來再度欣賞老古(Gary Cooper)的演出,英俊挺拔的他年將而立,帥氣自是不在話下;而和老古(Gary Cooper)年紀相當的黛嬤(Marlene Dietrich)真是豔麗非凡啊,常做中性打扮的她渾身散發出一種惑人的迷幻魅力,說此片是為她量身訂作也不為過。另外,此片也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和最佳藝術指導等四項提名,但可惜都沒能獲得垂青;隨後在2002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百大愛情電影之一。
花絮:德籍的黛嬤(Marlene Dietrich)的好萊塢處女秀,你可以發現她每句台詞幾乎都只有少少幾個字。艾美穿著男燕尾服親吻女士是黛嬤(Marlene Dietrich)的主意,當時可謂驚世駭俗,還差點無法通過審查呢!1936年改編成廣播劇──【the legionnaire and the lady】,男女主角分別是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和黛嬤(Marlene Dietrich)。是派拉蒙在1958年將電視播映權賣給環球的七百多部電影之一。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1156/
2012/12/31
- Dec 15 Sat 2012 23:25
the lady vanishes (貴婦失蹤案) 1938
前言:早就久仰亞佛列德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的大名,但沒想到我直到今晚才首次拜見……
情節其實鋪陳得相當細膩,怎麼說呢?請容我細細道來。開頭時,老太太看似在陽台外欣賞音樂,而稍後樓下的樂師卻被勒死,這其實已經在暗示老太太不是在欣賞音樂,而是樂師用音樂旋律當暗號在向她傳遞訊息;還有就是後來他們要搭火車時有人從陽台推下花盆要砸老太太,這再度暗示她的身分絕不僅僅是家庭教師而已。而花盆誤砸中女主角卻也順勢成為讓情節更加撲朔迷離的關鍵,因為後來在火車上假扮成醫生的特務一直說她是腦部受損而有了幻覺。這一切兜在一起真是太妙了!但沒有慧根的我只覺得奇怪而沒能看出端倪,真是汗顏啊!而作為主場景的火車其實可算是稍大範圍的密室,自老太太失蹤之後就瀰漫著懸疑氣氛,但希導(Alfred Hitchcock)也非常地逗趣加進戲謔元素──兩個急著回家看板球比賽的男子,這兩種風格迥異的調調合奏出相當迷人的旋律。的確是不可多得的傑作,但個人認為謎底太早揭曉稍嫌美中不足,使得營造許久的懸疑氣氛就此煙消雲散了,結尾也因此變弱,可惜!
而此片雖說是改編自伊瑟麗娜懷特(Ethel Lina White)的《the wheel spins》,但其實希導(Alfred Hitchcock)曾經在一次訪問中透露情節和一件發生在1889年的真實事件很相似。當時有一位英國婦女在巴黎世界博覽會展覽期間帶著女兒住進皇宮酒店,但卻不幸染上鼠疫死亡,而外出取藥的女兒回到酒店已遍尋不著母親,沒想到酒店人員因為怕被知道有人死在自家酒店裡而串通一氣地說謊,甚至改變婦人入住的房間之擺設,企圖掩人耳目。另外,希導(Alfred Hitchcock)刻意加進來的戲謔或許和當時的國際情勢有關,1938年的歐洲已逐漸陷入可能會有戰爭的焦慮中,而英法為了避免戰爭卻一味地姑息積極厲兵秣馬的納粹德國,希導(Alfred Hitchcock)選擇用戲謔的口吻來回應這樣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局勢。兩個被困在蕞爾小國的男子一直關心英國的境況,相信當時的觀眾很容易就因此聯想起風起雲湧的國際情勢,但最後卻發現他們倆關心的只是板球比賽的結果,哈哈!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啊!連這樣嚴肅的話題都能幽上一默的怪才不多,而希導(Alfred Hitchcock)正是其中之一。
高蒙和米高梅合資,可說是希導(Alfred Hitchcock)在英國時期最知名的作品了,而且是叫好又叫座,當時一舉成為英國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也讓他一掃此前幾部作品票房慘澹的陰霾。另外,好萊塢也在此時向他招手,而他也在隔年拍完【牙買加旅店】(Jamaica Inn)之後將自己的電影事業移往美國(他會做這樣的決定應該也多少和二戰開打有關),以【蝴蝶夢】(Rebecca)開場,自此開啟他更輝煌的導演生涯。
花絮:希導(Alfred Hitchcock)在哪呢?結尾在火車到站後穿著黑外套、抽著菸走過的乘客。劇組所搭建的布景只有九十呎長。本來導演是羅伊威廉尼爾(Roy William Neill),劇組也已開拔到南斯拉夫取景,但後來南斯拉夫政府發現劇組沒有按照原定劇本取景,於是就將他們趕離境內,而且列為拒絕往來戶。一年後,希導(Alfred Hitchcock)確定掌鏡,而此片也就在英國境內拍攝完成。原本希導(Alfred Hitchcock)屬意由莉莉帕瑪(Lilli Palmer)來主演,但最後決定起用當時沒沒無聞的瑪格麗特洛克伍(Margaret Lockwood);另外,據說費雯麗(Vivien Leigh)也曾試鏡過。當時的舞台劇新星麥可瑞德葛雷夫(Michael Redgrave)原本對於要離開舞台劇來演此片感到猶豫,但在約翰吉格(John Gielgud)的勸說之下答應了,也自此一炮而紅。在此片中扮演甘草人物的貝索瑞福(Basil Radford)和隆頓韋恩(Naunton Wayne)證明他們倆唱雙簧的功力絕佳,之後他們倆合作了很多電影,也相當走紅。兩個急著想回家看板球比賽的人所談論的是英格蘭對上澳洲的比賽,結尾時你可以在報紙上看到因雨延賽了。據說歐森威爾斯(Orson Welles)看此片看了十一次,而法蘭索瓦楚浮(François Truffaut)也極力地推崇此片是希導(Alfred Hitchcock)最佳的作品。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0341/
2012/12/15
- Oct 21 Sun 2012 01:25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西線無戰事) 1930
『戰爭是殘酷的』,這種話我們已經都聽到麻痺了,但卻他媽的是事實,可惜未曾身陷其中的人還是無法深刻地去體會其意涵。而說到戰爭小說,一定不能不提埃里希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以一戰為背景寫成的《西線無戰事》(im westen nichts neues)。個人也在兩週前將原著又重看了一遍,全書可說是沒有情節,就只是透過小兵保羅的口白來突顯戰爭的荒謬。路易斯麥爾史東(Lewis Milestone)忠實地將此書的觀點轉換成電影,結局無聲無息的,沉默無語的畫面卻有著最喧囂的沉痛控訴,更像是在嘲笑觀看這齣鬧劇的人們……
環球在1929年經濟大蕭條的幾個月後大膽地砸下一百廿萬美元來製作此片,實在是相當大的賭注,所幸後來是叫好又叫座:賺進三百多萬美元,也憑此片拿下廠史第一座奧斯卡最佳影片(當時還稱為最佳製作獎),之後也被美國電影學會當作瑰寶般地選為百年百大電影和十大史詩電影之一。
花絮:麥導(Lewis Milestone)的第一部有聲電影,也為自己再拿下一座奧斯卡最佳導演,更是第一部贏得最佳影片的有聲電影。美國的電影審查制度直到1934年才開始轉趨嚴格,所以此片極具暴力的情節才能一刀不減地上映。開場時寫在黑板上的句子是荷馬(Homer)的著名史詩《奧德賽》(Odýsseia)。拍攝工作曾遭政府衛生稽查員強制暫停,除非戰壕內的衛生設備達到標準。臨演超過兩千人,很多都是在一戰當時流亡美國的德裔族群。結局是在後製時才拍的,當時所有的演員早就解散了,所以保羅那隻手其實是麥導(Lewis Milestone)的。飾演卡欽斯基而聲名大噪的路易斯沃漢(Louis Wolheim)原本預定要演麥導(Lewis Milestone)下一部電影【the front page】,但卻不幸於開拍前死於胃癌。小道格拉斯法班克斯(Douglas Fairbanks Jr.)和原著作者老雷(Erich Maria Remarque)都曾是主角的考慮人選。札蘇皮茲(Zasu Pitts)原本飾演保羅的媽媽,但她出場時觀眾卻笑聲連連,所以麥導(Lewis Milestone)後來用貝芮兒墨瑟(Beryl Mercer)來取代了她。麥導(Lewis Milestone)沒有用任何的配樂,因為他想保持此片的嚴肅性,但可惜的是很多電影院在放映時都自己在旁加上音樂伴奏,因為他們不習慣沒有背景音樂。後來發光發熱的大導演佛列德辛尼曼(Fred Zinnemann)曾在此片當臨演,但後來卻因態度不佳被炒魷魚;而之後也享有盛名的喬治庫克(George Cukor)則是被僱用來教臨演講一些方言,讓觀眾能更融入角色。班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禁止此片在義大利上映,後來直到1956年才解禁;德國當時尚未執政的納粹黨用盡各種手段(包括在電影院放老鼠和臭氣彈)來阻止此片上映,因為他們認為此片在嘲笑德國人懦弱,當時只能在德國和一些鄰國(如法蘭西、瑞士和荷蘭)往來的火車和公車上才有得看,而後來同樣直到1956年才解禁;但諷刺的是,隔壁的波蘭卻認為此片最能代表德國(這會不會就是二戰最早遭到納粹德國攻打的原因呢)。飾演保羅的盧埃裡斯(Lew Ayris)後來在二戰期間堅決反戰,但他演出的電影卻因此遭到抵制。此片的無聲版本直到2003年才在布里斯托首映,更直到2011年才在美國電視上播放。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0629/
2012/10/21
- Sep 16 Sun 2012 02:40
at the circus (馬戲團的一天) 1939
儘管已經是第四次拜見馬克斯三兄弟(Chico & Harpo & Groucho Marx)了,但我似乎還是不太能夠參透他們獨特的無厘頭表演哲學,而且邊唱邊演一直都不太對我胃口,雖然有些橋段的確是相當幽默逗趣(例如進侏儒的迷你屋、哄巨人繼續睡和放交響樂團往海外漂等等),但大部分的時候還是稍稍令人感到沉悶,精神不濟的我甚至還小小瞇了兩個小時才醒來接著看完……
花絮:原本片名是要隨著【歌劇院之夜】(a night at the opera)和【賽馬場的一天】(a day at the races)的腳步而取為a day at the circus。三兄弟在為他們製作【賽馬場的一天】(a day at the races)的厄文泰爾柏(Irving Thalberg)過世後就失去了米高梅的寵愛,長期和老泰(Irving Thalberg)不和的路易斯梅爾(Louis Mayer)甚至還把作曲家哈洛亞倫(Harold Arlen)和易普哈柏(Yip Harburg)從此片抽走,然後隨即讓他們去參與【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的工作。演藝事業開始走下坡的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應米高梅之邀為此片編寫笑點,但卻和三兄弟的表演風格扞格不入,有一次葛羅喬(Groucho Marx)小小抱怨了一番,他老兄直接說自己只是做老梅(Louis Mayer)要他做的事,請三兄弟別干涉。拉娜特納(Lana Turner)原本是茱莉的人選。當時已四十八歲的葛羅喬(Groucho Marx)幾乎快禿頭了,所以他必須戴假髮。葛羅喬(Groucho Marx)演唱的「Lydia, the tattooed lady」中有一段是特別為當時身陷戰區的歐洲國家量身訂做的歌詞:『When she stands, the world grows littler; when she sits, she sits on Hitler.』(當她站著,世界變小了;當她坐著,坐著希特勒。)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1060/
2012/09/16
- Jul 23 Mon 2012 01:15
room service (客房服務) 1938
改編自同名的舞台劇(雷電華買下電影版權的價碼是破天荒的廿二萬五千美元),情節相當簡單,一位已經捉襟見肘的舞台劇製作人為了要繼續賴住在飯店裡而向飯店經理謊稱他在找到贊助者且新劇上演後就將有一筆入帳可以付房租。
馬克斯三兄弟(Chico & Harpo & Groucho Marx)唯一一部由雷電華製作的電影(代表三兄弟和片廠斡旋片酬事宜的是拍完【鴨羹】(duck soup)後就不再隨著哥哥們演電影的小弟澤波(Zeppo Marx)),也是他們唯一一部不是為自己量身訂做的電影,所以,比他們以往的演出更有邏輯(雖然仍顯得胡鬧)。開頭的「merrily we roll along」真是令人驚訝啊!而插科打諢的葛羅喬(Groucho Marx)可說是隨手拈來儘是滑稽(他跑步的樣子我看幾次就笑幾次);奇科(Chico Marx)就比較沒有表現機會,只是跟在葛羅喬(Groucho Marx)旁搭上幾句很蠢的話;而總是扮傻又不說話的哈波(Harpo Marx)偶爾能讓人發笑。雖然此片無法和他們早期在派拉蒙和米高梅的經典相比,但也算是很棒的爆米花電影了!
花絮:外表成熟的安米勒(Ann Miller)在十四歲時曾謊稱自己十八歲來獲得演出機會,拍攝此片時她只有十五歲!此片的另一個女配角露西兒鮑爾(Lucille Ball)後來因為和當時的老公戴西亞奈茲(Desi Arnaz)主演的電視劇【我愛露西】(I love Lucy)爆紅而買下了雷電華,並以兩人的名字將片廠重新命名為戴西露。舞台劇一路從1937年5月中演到1938年7月中,一共演了五百場,也有好多舞台劇演員在此片中繼續表演他們的角色;後來在1953年又再度演了十六場,演李奧戴維斯的是傑克雷蒙(Jack Lemmon)。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0696/
201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