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當戶對是自古以來根深柢固的觀念,即使撇開現實條件(通常是財富)不談,兩個出身迥然不同的人光是價值觀就可能有很大的落差。莎賓娜對大衛的迷戀其實有點像是偶像崇拜,而後來陰錯陽差愛上萊納斯更是牽強,務實如萊納斯會對小妹妹似的莎賓娜動情更是讓人難以理解,兩人只是約會個幾次就好像知心一樣,相愛的過程真的很沒說服力,而且年齡差距更是讓人不停地搖頭。唉!沒想到如此一部經典的浪漫喜劇竟然被我解讀成這樣,或許是現實的處境讓我變得越來越悲觀了。
改編自山繆泰勒(Samuel Taylor)的舞台劇劇本《Sabrina fair》,導演是大名鼎鼎的比利懷德(Billy Wilder),而此片也是他在派拉蒙舞台的謝幕之作,雙方一共合作了十二年,剛好十部作品。另外,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卡司超級大的,亨佛萊鮑嘉(Humphrey Bogart)、威廉赫登(William Holden)和奧黛莉赫本(Audrey Hepburn)。不得不說,當年才廿五歲的小妮子著實搶盡了兩位前輩的風采,但在情節使然之下,他們倆也算是非戰之罪。本來外型就不夠帥氣的鮑爺(Humphrey Bogart)把萊斯納演得像一隻呆頭鵝,而還算有型的老赫(William Holden)卻得硬著頭皮演出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兩兄弟一個無趣、一個無腦,完全就是要襯托從巴黎學成歸國且變得氣質出眾的莎賓娜,穿上紀梵希的赫嬤(Audrey Hepburn)還真是風華絕代啊!
據說懷導(Billy Wilder)用兩百多萬美元完成此片,上映後賺進四百萬美元,算是很不錯了。隨後也獲得影藝學院送來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女主角等多項提名,可惜最後只獲得最佳服裝設計(黑白)。2002年,此片被美國電影學會選進百大愛情電影之一。後來在1995年有重拍,由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葛雷基尼爾(Greg Kinnear)和茱莉亞歐蒙(Julia Ormond)主演。
花絮:【Sabrina fair】於1953年11月底在百老匯開演,最後總共演了超過三百場。在美國,派拉蒙為了不想讓觀眾將此片和《浮華世界》(vanity fair)搞混而決定更改片名;而在英國,由於當時有一個很有名的電視演員就叫莎賓娜(Sabrina),所以片廠決定就用原片名上映。卡萊葛倫(Cary Grant)是萊納斯的第一人選,但他婉拒了,後來接替的就是鮑爺(Humphrey Bogart)。他加入後和整個劇組都合不來,尤其看不慣老赫(William Holden),而且希望可以由他的老婆──洛琳白考兒(Lauren Bacall)來演女主角,因為他覺得赫嬤(Audrey Hepburn)根本沒有表演天分,之後被問到和赫嬤(Audrey Hepburn)合作覺得如何時甚至是嘲諷似地說:『It's OK, if you don't mind to make 20 takes.』(很好啊,如果你不介意演廿次的話。)。話雖如此,鮑爺(Humphrey Bogart)還是拿到頂級片酬:卅萬美元,老赫(William Holden)是十五萬美元,而赫嬤(Audrey Hepburn)才一萬五千美元。當時老赫(William Holden)和赫嬤(Audrey Hepburn)都已各自有伴侶,但還是假戲真做地發生婚外情,而想和他生兒育女的她在他表明已結紮之後就決定分手了。有一些影評家認為鮑爺(Humphrey Bogart)根本就不適合演萊納斯,應該由老赫(William Holden)來演,而由另一個更年輕的人來演大衛。儘管艾迪絲海德(Edith Head)獲得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黑白),但其實赫嬤(Audrey Hepburn)大部分的戲服都是由休柏特德紀梵希(Hubert de Givenchy)所設計的。據說赫嬤(Audrey Hepburn)初次到他在巴黎的沙龍拜訪時,他以為來的是凱薩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也是從此片開始,雙方開啟了長期合作。和【日落大道】(Sunset Blvd.)一樣,此片開拍時劇本根本還沒完成。開拍後,有一次鮑爺(Humphrey Bogart)因為沒有拿到厄尼斯特萊曼(Ernest Lehman)修改後的劇本而發飆,懷導(Billy Wilder)就告訴劇組如果鮑爺(Humphrey Bogart)不向厄尼斯特(Ernest Lehman)道歉就不繼續拍,後來鮑爺(Humphrey Bogart)妥協了。據說懷導(Billy Wilder)曾半開玩笑地叫赫嬤(Audrey Hepburn)裝病使劇組不得不停工,好讓他有時間完成劇本。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7437/
2013/02/14
- Feb 16 Sat 2013 02:25
Sabrina (龍鳳配) 1954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