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502.jpg  

改編自約翰戈迪(John Godey)於1973年發表的暢銷同名小說,聯美在小說出版的隔年就將其搬上了大螢幕,由華特馬修(Walter Matthau)、勞勃蕭(Robert Shaw)、馬丁鮑薩姆(Martin Balsam)、和海克特亞利松多(Héctor Elizondo)等人主演,導演則是約瑟夫薩金特(Joseph Sargent),製作成本大約是五百萬美元,但北美票房衝到一千八百多萬美元。後來在1998年和2009年重拍了兩次,第二次的【亡命快劫】(the taking of Pelham 123)比較有名,因為導演和主角都比第一次大多了。

薩導(Joseph Sargent)只用幾個簡單的鏡頭就清楚地解釋了複雜的劫車過程,可謂乾淨俐落;大衛雪爾(David Shire)所操刀的主題配樂則醞釀著山雨欲來的緊張感,令人讚賞不已;而宣傳海報也傳神地描繪出車廂內的混亂與乘客的惶恐,頗具藝術性。片時大約一百零五分鐘,節奏相當明快,雖然卡司不夠強,但劇本真的很讚,情節不只隱含著政治嘲諷(政客只會爭功諉過),也夾帶了社會省思(有些人就是搞不清楚狀況或不太有同理心),更在緊繃膠著的氣氛裡不時點綴了幽默逗趣的笑點,堪稱是動作驚悚片的範本,推出當時就廣受好評了。

紐約地鐵一如往常地運轉著,而日本東京地鐵的高階主管則來控制中心拜訪觀摩,似乎又是平常的一天,但在看到四個不懷好意的劫匪陸續搭上了地鐵之後就應當明白這一天肯定是不平常了。一開始警察組長賈柏想嘲諷日本人卻反倒出了糗,那尷尬的空氣還真是令人也不禁呆愣,但這只持續了幾秒鐘而已,緊接而來的劫車事件就立刻攫住了觀眾的目光。

前半段的主軸算是警匪雙方的談判與對抗。劫匪頭目藍先生強硬地發號施令,而警察組長賈柏只能被動地聽命行事,主導權明顯掌握在劫匪手裡。被挾持的乘客驚惶失措,被威脅的警方束手無策,要贖金的劫匪胸有成竹,電視機前的觀眾屏息以待。警方慌亂匆忙地展開部署,劫匪內部則隱約有點意見不合,而被當作人質的乘客中藏有一個警察實在是相當巧妙的伏筆。

後半段的主軸則是劫匪要如何脫逃。劫匪在拿到贖金後隨即又向警方下了新指示,而警方對他們到底要怎麼逃離現場感到困惑。最後是主角賈柏看出了端倪,他及時趕到並制伏了帶頭的藍先生,但綠先生已經先一步逃逸了。(我覺得這裡的鋪陳有點瑕疵啊,因為藍先生或許可以不用理會那個跳車追來的警察,他應該盡快和綠先生逃離現場吧,當時現場相當昏暗,他們真實的樣貌不可能被看清楚的,就算那個警察想追多半也會因為有所顧慮而追不上他們倆,而那兩個同夥的身分即使被查出來了大概也無法追蹤到他們倆身上吧@@?好啦,或許這樣做有點冒險,應該將追兵處理掉才對。stO)

結尾警察找到綠先生家去的橋段堪稱經典,他冷靜沉著地應對,而警察也沒有特別懷疑他,但燜燒已久的鍋子終究還是爆開了,真正是『鴨卵較峇嘛有縫』啦!他嗆完警察後忍不住打噴嚏而露出破綻真是畫龍點睛般的神來一筆,逞一時的口舌之快換來了幾年的牢獄之災。該說什麼呢?笑死我了!

花絮:角色設定與故事情節都跟原著有不小的差異。在紐約土生土長的華特(Walter Matthau)幾乎不搭地鐵,而他的繼女和姪女都客串演出了小角色。紐約市運輸局原本害怕會引起有心人士模仿劫車方法而拒絕讓劇組進到隧道裡實地拍攝,後來在市長約翰林賽(John Lindsay)的勸說下才答應配合,條件是聯美必須花七萬五千美元購買兩千萬美元的劫車保險並且支付廿七萬五千美元的場地租借費用,而聯美後來也在片尾特別表示紐約市運輸局僅是提供場地而不需對此片負責。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曾是導演的考慮人選。劇組於1973年11月到1974年1月這段期間在布魯克林區內自1940年代就廢棄不用的地鐵隧道裡實地拍攝了地鐵橋段,後來再移到片場裡接著拍其他部分,直到4月底才殺青。四個劫匪戴的帽子顏色分別對應了他們的身分代號,而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在【霸道橫行】(reservoir dogs)中以顏色當作匪徒的身分代號可能就是學此片的。人質總共有十七個人;總共死了五個人。1974年的卅五分美元換算到現在是接近兩美元,而當時的一百萬美元則是比現在的五百萬美元再多一些。據說在有地鐵的大城市都非常賣座,而沒地鐵的地方反應就比較冷淡。此片上映後,位於紐約地鐵六號線北端終點的佩勒姆灣公園站為了避免班次編號對應到片名而從不設定在半夜及午後的一點廿三分發車。

http://www.imdb.com/title/tt0072251/
2020/04/21

arrow
arrow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