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867.jpg  

由理查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自編(和金克里札(Kim Kriza)合寫)自導,男女主角則是伊森霍克(Ethan Hawke)和茱莉蝶兒(Julie Delpy),製作成本僅僅兩百五十萬美元,上映後在北美收穫了五百五十萬美元。當年在柏林影展獵獲銀熊(最佳導演),後來更延伸出兩部續集:2004年上映的【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與2013年上映的【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而系列三作皆受到好評實屬難能可貴。

一個關於美國男孩傑西和法國女孩席琳在從布達佩斯出發的火車上偶然相識的故事,靈感來自林導(Richard Linklater)於1989年在費城(該位女性名為艾美勒豪普特(Amy Lehrhaupt))與金(Kim Kriza)在巴黎的真實經歷,嚴格來說並沒有情節,因為就只是兩人在漫遊維也納時不斷地談話,不過也正是如此單調平淡的內容卻給有情人帶來澎湃洶湧的思緒。兩人恰巧都到了那裡,而且都對彼此懷有情意,這個緣分就是這麼甜蜜,這段邂逅注定具有不平凡的意義。

兩人萍水相逢卻一見如故(從兩人第一眼注意到彼此的目光就可以發現兩人都對彼此帶有好感),他們分享著自己對生命、哲學和感情等方面的獨特觀點(認同即感到喜悅,不認同也能夠包容,如此和諧的相處模式著實令人羨慕。@@),彼此好像有講不完的話,相處起來是那麼地自然而毫不彆扭。兩人在經過十幾個小時的相處後都對彼此心生愛意,此前只是陌路而現在有如戀人,一切迅如閃電且轟如雷鳴,維也納多彩多姿的夜晚幸運地見證了兩人坦誠而毫無偽裝的愛情。

兩人在唱片行的試聽間裡那羞澀的眼神流動與瀰漫的曖昧氣息清晰可見,很明顯地,這分稚嫩的愛情早已含苞待放。『I like to feel his eyes on me when I look away』(我喜歡當我望向別處時他望向我的目光)這句經典台詞簡直可以濃縮整部片,男女之間的情愫往往萌芽於初次見面時突如其來的眼神交會,那看似無謂的短短瞬間(某一方常會害羞地別開視線並裝作若無其事,但是心中早已泛起漣漪。^^")卻無比神奇地刻下永遠(請原諒我書讀得不多,因為我再怎麼絞盡腦汁也無法形容這個奇蹟有多麼令人雀躍。)。

一抹深情的凝視,一段心靈的交流,一個甜蜜的親吻,一次親密的做愛,世界上最美麗的事情就是你愛的人也剛好愛你。人生何其有幸能遇見一個跟自己相知相惜的心靈伴侶,此時此刻,整個宇宙中好像只有兩個人存在一般,而其他的一切全都無關緊要,天荒地老或海枯石爛仍嫌不夠,一分真摯的愛情就像一首雋永的詩歌,縱有千言萬語亦無須再說出口,因為兩人的心意早已相通。結局留下了後話,因為割捨不了對彼此的眷戀,所以兩人在分開時相約半年後再見,只是別後相隔遙遠,再真的愛意有時也無法重圓,或許只能說是情深緣淺。QQ

花絮:林導(Richard Linklater)在選角時費盡心思,起初他覺得伊森(Ethan Hawke)太年輕了。珍妮佛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和葛妮絲派楚(Gwyneth Paltrow)都曾試鏡爭取出演女主角。拍攝那年(1994年)是維也納頗熱的一個夏天,氣溫高達華氏90度(攝氏32度多)。很多人認為男女主角是即興演出,不過其實整個過程是經過多次排練。火車上那對夫妻爭相指控對方酒精成癮。席琳說三百公里外大概是暗指發生於1991年至1995年的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1978年7月號《花花公子》女郎其實叫凱倫摩頓(Karen Morton)。情節多處可以連結至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的《尤利西斯》(Ulysses),例如故事發生在6月16日至17日。考慮通貨膨脹的話,此片反而是系列三作中最賣座的。林導(Richard Linklater)和伊森(Ethan Hawke)兩人十次合作中的第一次。林導(Richard Linklater)和艾美(Amy Lehrhaupt)後來慢慢失去聯繫,他直到2010年才得知她早於1994年在此片上映前就不幸死於交通意外;而金(Kim Kriza)也從未和那個挪威男人再聯繫過。茱莉(Julie Delpy)近年來常表示她和伊森(Ethan Hawke)都有參與劇本改寫卻沒獲得掛名,不過金(Kim Kriza)反駁了她的說詞。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2471/
2024/05/25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克拉克.周 的頭像
    克拉克.周

    漫步在月球陰暗面的克拉克周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