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09.jpg  

改編自史考特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於1922年發表的同名短篇小說(我在今天下午拜見了),由布萊德彼特(Brad Pitt)與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聯合主演,導演則是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製作成本高達一億五千萬美元,在北美收穫了一億兩千多萬美元,在海外賺進超過兩億美元,全球票房達到三億三千多萬美元,年度排名第十六。當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等十三項提名,最後是抱回了三個技術獎項。

故事僅擷取了原作的主要概念──班傑明巴頓由衰老長回幼小(史考特(F. Scott Fitzgerald)的靈感來自馬克吐溫(Mark Twain)所說的『It was a pity that the best part of life came at the beginning and the worst part at the end.』(讓人遺憾的是,生命在最美好的部分開始,卻在最糟糕的部分結束。)),芬導(David Fincher)用一百六十幾分鐘的時間刻畫了班傑明奇異又精彩的一生,以年邁且病危的黛絲於颶風逼近的夜晚裡在醫院的病床上請女兒唸出班傑明日記的形式娓娓道出那些幾乎被遺忘卻真實發生過的往事,一個個暗沉又泛黃的鏡頭描繪出那個混亂嚴肅又風起雲湧的時代,像是紀錄片般記下了班傑明和黛絲等人的點點滴滴,其哀愁又感傷的語調想必讓許多人也不禁熱淚盈眶。

布萊德(Brad Pitt)當時四十多歲,他靠著化裝技術和電腦特效的輔助從老人演到嬰兒,俊俏的臉龐足以迷倒眾生;凱特(Cate Blanchett)當時則將近四十歲,可惜演技很好的她礙於戲分而沒有太大的發揮,不過優雅的氣質無疑令人著迷。俊男美女的組合總是令人賞心悅目,抒發心情的故事每每令人感觸良多,亞歷山大戴斯培(Alexandre Desplat)充滿古典風格的配樂也從旁氤氳出回憶往事的懷舊氛圍。

班傑明有著異於常人的人生,可是仔細想想,每個人的人生其實也都是獨一無二而異於他人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奇幻旅程。在人生道路上,起點是家庭、性格與能力,過程是努力、選擇與運氣,而起點和過程則會產生出結局。人生就像一條長河,有時流得湍急,有時流得緩慢,有時平靜無波,有時浪濤洶湧,有些地方寬廣,有些地方狹窄。人生旅途漫漫悠悠,有很多事情都不能盡如人意,雖然難免感到難過,但是要學著坦然接受,儘管常常期待落空,不過必須盡量堅強以對。

班傑明和黛絲在相識之初礙於班傑明的奇怪情況而沒有機會深入來往,隨著班傑明離家外出,兩人漸漸斷了聯絡,在錯誤的時間相遇是注定有緣無分。儘管各自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不過兩人始終都在心裡惦記著彼此,晚上睡覺前都會輕輕唸著對方的名字並道聲晚安。聚少離多的兩人最終還是走到了一起,兩人都三四十歲了,外表和心智都變得更為匹配與契合,在正確的時間重逢是上天給予的福氣。可惜花無百日紅而人無千日好,班傑明逆向的生長模式注定了他無法過著正常的人生,而這也連帶影響了黛絲的人生,有道是『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人生總是有所缺憾而無法圓滿。

有許多台詞都說到人們的心坎裡而令人久久難以忘懷,『We're meant to lose the people we love. How else would we know how important they are to us?』(我們注定會失去我們所愛的人,不然我們怎麼知道他們對我們有多麼重要呢?)、『Your life is defined by its opportunities... even the ones you miss.』(你的人生由機會所決定,包括那些你錯過的。)、『You never know what's comin' for ya.』(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You can change or stay the same, there are no rules to this thing. We can make the best or the worst of it.』(你可以改變或維持現狀,世事原本就沒有規則,我們可以選擇積極面對或消極逃避。)與『I hope you live a life you're proud of, if you find that you're not, I hope you have the strength to start all over again.』(我希望你為自己的人生感到驕傲,如果你發現沒有,我希望你有勇氣重新開始。)等等,字字句句都像是箴言雋語般富含人生哲理,讓感到迷茫消沉的人能發自內心地再度鼓起勇氣去追求自己的期望。

花絮:翻拍版權最先於1970年代末被雷史塔克(Ray Stark)買下,他當時想找傑克尼柯森(Jack Nicholson)來主演,後來版權被安布林買走,不過當法蘭克馬歇爾(Frank Marshall)和凱瑟琳甘迺迪(Kathleen Kennedy)出走自立公司時也將其帶走,兩人於1994年展開拍攝計畫。芬導(David Fincher)自承沒有看過原作,是他的經紀人將劇本介紹給他,而該人正是當初雷(Ray Stark)的助手。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和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以及朗霍華(Ron Howard)和約翰屈伏塔(John Travolta)都曾是導演和主角的搭配選項。史派克瓊斯(Spike Jonze)曾是導演的考慮人選。瑞秋懷茲(Rachel Weisz)因為檔期衝突而辭演黛西。芬導(David Fincher)和編劇艾利克羅斯(Eric Roth)順應片廠的意見將故事年代從原作中的南北戰爭後移往一戰後以吸引二戰後嬰兒潮的觀眾,而將舞台從巴爾的摩搬到紐奧良則是為了減稅。女主角的名字取自史考特(F. Scott Fitzgerald)最著名的作品──《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羅伊克里夫蘭蘇利文(Roy Cleveland Sullivan)真的曾被閃電擊中七次。

http://www.imdb.com/title/tt0421715/
2024/11/09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克拉克.周 的頭像
    克拉克.周

    漫步在月球陰暗面的克拉克周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