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看的懸疑片,雙方的鬥智攻防相當精采,可謂是邏輯推理和細節觀察的訓練教材。一個丈夫槍殺了自己的妻子,明擺著的事實,他理所當然必須接受法律制裁,想不到他反倒利用法律來為自己辯駁,企圖透過法律的掩護以求安全下莊,而在沒有直接物證的情況下,檢察官也幾乎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大搖大擺地獲判無罪開釋。但人難免得意忘形,尤其又是一次這麼令人驚嘆的獲勝。所以看出破綻的檢察官將計就計地誘使他犯錯,也取得了重新開庭的機會。這讓我學習到,無論情況多麼危急,不管局勢如何險峻,都要冷靜思考,尋求解決之道。
卡司滿吸引我的,主角是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和萊恩葛斯林(Ryan Gosling)等人,製作成本據說是四千五百萬美元,上映後在北美收了將近四千萬美元,海外則是五千兩百多萬美元,總計全球票房是超過了九千萬美元。
花絮:克里斯伊凡(Chris Evans)曾試鏡要演檢察官。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曾是導演的人選。那些動力學彈珠藝術品全出自丹麥藝術家馬克畢修夫(Mark Bischof)。
http://www.imdb.com/title/tt0488120/
2015/05/09
- May 09 Sat 2015 23:55
fracture (破綻) 2007
- Apr 29 Wed 2015 01:05
三少爺的劍 1977
改編自古龍當時連載中的同名小說,擔綱演出的爾冬陞和余安安當時都只是未滿廿歲的新人,因此導演楚原找了很多大牌客串。上映後囊括了一百六十幾萬港幣,年度排名第廿八。這亮眼的票房也讓爾冬陞一炮而紅,成為邵氏當時力捧的超級新秀。
頗具哲理的情節,人生在世短短數十載,卻總是蠅營狗苟於名利、牽腸掛肚於富貴,直是至死方休。厭倦於爭鬥的三少爺索性隱姓埋名而盼能平靜度日,無奈事與願違,江湖是非仍不停糾纏,各路俠客皆為名利而劍指於他,其中又以慕容家為最甚。打打殺殺,所為何事?名也、利也。而冤仇相報,又何時能了?命也、運也。無辜遭殃的市井小民亦多不勝數,亂世中,誰都躲不過命運無情的捉弄。
『人在江湖,身不由主,連殺人和被殺都是如此。』結局引人無盡愁思,以為三少爺已死的燕十三早已不問江湖世事,隱居在莫愁湖畔,卻在因緣際會下救了三少爺,也因為如此,兩人終究還是迎來了宿命的對決。秋風蕭颯,飄落楓紅寂寥;月影朦朧,灑下銀白迷濛。至此,三少爺總算可以頭也不回地走掉,應該不會再有人來打擾他了。或許,他也絲毫不留戀,因為曾經讓他動心的小麗已經死了……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5804&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076660/
2015/04/29
- Apr 26 Sun 2015 02:30
flight (機密真相) 2012
前言:首先是和此片有關的,近幾年來,全球各地都發生了一些令人震驚的空難,台灣也不可倖免地在一年內連摔了兩架,只希望類似的憾事可以別再重演了!再來,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附近昨天發生了芮氏規模近八的大地震,傷亡相當慘重,唉!
看似是懸疑片,沒想到竟然是教育片,呵呵。有道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確,能勇於承認自己的過錯並改正是很令人稱讚的。我也不禁回想自己卅幾年來到底過的是怎樣的人生,滿意嗎?當然不。有下定決心去努力嗎?似乎也沒有。雖不至於荒唐度日,但也稱不上認真進取。隨著年紀漸長,我逐漸能豁達地看待人生, 或許也可以說是看清了現實,無論如何,但若能從此片的機長身上得到一點領悟,那我想就夠了!『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由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獨挑大樑,導演勞勃辛密克斯(Robert Zemeckis)以三千一百萬美元拍攝完成,之後在北美賺進九千多萬美元,海外也再補上六千多萬美元,總計全球票房是一億六千多萬美元,表現不俗。
約翰蓋廷斯(John Gatins)花費十年撰寫而成的劇本相當紮實,頗有深度的情節值得再三咀嚼,可惜片時超過了兩個小時,稍嫌拖沓累贅。而華伯(Denzel Washington)的演出也確實是相當精湛,將酒癮者的病態揣摩得唯妙唯肖,但也沒有刻意賣弄演技,內心戲演得中規中矩,令人激賞。兩人稍後都獲得了 影藝學院的提名,但可惜也都雙雙鎩羽而回。
花絮:編劇約翰(John Gatins)宣稱劇本靈感來自2000年1月底墜毀在太平洋的阿拉斯加航空261號班機,當時機上八十八人全數罹難。據說辛導(Robert Zemeckis)和華伯(Denzel Washington)都只拿了自身行情十分之一的片酬。
http://www.imdb.com/title/tt1907668/
2015/04/26
- Apr 19 Sun 2015 01:00
となりのトトロ (龍貓) 1988
前言:當然是補完計畫,好久好久以前了,少說廿載,令人懷念的童年啊!
個人所看的第四部吉卜力作品,由宮崎駿自編自導,所代表的重大意義從工作室的標誌即是龍貓就可窺知一二。當年和高畑勳的【螢火蟲之墓】(火垂るの墓)一起上映,進場人次達八十萬,票房是五億九千萬日圓。這樣的成績其實並不算特別亮眼,但之後在電視台重播的反應相當不錯,加上龍貓布偶在坊間熱賣,種種因素拉抬之下,使得龍貓變成家喻戶曉的動畫角色,尤其深受小孩子喜愛。而且此片不只是在日本國內造成熱潮,也讓日本動畫躍上了世界舞台,受到國際矚目。個人似乎也曾擁有龍貓玩偶,但可惜已不知去向,現在想來不禁感到惆悵。
時空背景設定於1958年(昭和33年),老婆生病住院的草壁教授帶著兩個女兒搬到鄉下,小女兒在樹叢深處發現了森林守護神──龍貓,故事由此綿延發想。當時,尚未從二戰陰霾中站起來的日本仍在苦苦掙扎著,而此片所描繪的就是經濟起飛前那美麗的純真自然,寧謐恬淡的山間鄉野彷彿可以讓時間靜止,綠草如茵的田園景致也讓人心生嚮往。
其中所蘊含的意涵令人感動,深深觸動了人們的心弦,我心中也時時奏起久石讓溫馨動人的配樂,那療癒人心的旋律總是讓我又忍不住地耽溺於過往,久久不能自已。小孩子的天真爛漫是最可貴的,也只有最單純無邪的心靈才能看見那飄逸於天空中的無限幻想,人就應該保有這樣的童心不是嗎?宮導將這樣的盼望投射在皋月和梅身上,期許人類世界可以是一個沒有算計、沒有城府的空間,只收藏著未泯的純真。
花絮:據說原本主角僅設定為梅一個人,但當宮導聽到高畑想將【螢火蟲之墓】(火垂るの墓)的片時從一小時加長到八十分鐘以上後也決定跟進,於是就另外再創造出皋月一角以便延伸情節,這點可從宣傳海報上獲得佐證。皋月其實就是宮導本人的投影,因為媽媽在他六歲時就因為肺結核而臥病在床長達九年之久,所以年幼的他就必須開始幫忙打理家務。姊妹倆的名字都是五月,姊姊サツキ(satsuki)和日語中皋月(五月的別稱)的發音相同,妹妹メイ(mei)則是和英語中五月的發音相同。2007年,曾有網路謠言穿鑿附會地指稱龍貓其實是死神的象徵,茲事體大,甚至驚動吉卜力在官方網站上鄭重否認。
http://dorama.info/drama-1670.html
http://www.imdb.com/title/tt0096283/
2015/04/19
- Apr 15 Wed 2015 01:05
before I go to sleep (別相信任何人) 2014
改編自史蒂夫華森(Steve Watson)在2011年寫成的同名小說,由妮可基曼(Nicole Kidman)獨挑大樑,可惜票房欠佳,北美竟然只收進三百多萬美元,全球票房也僅僅一千多萬美元,可以想見製作人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應該很沮喪。
年華逐漸老去的妮可(Nicole Kidman)這幾年的演藝事業可說是跌到谷底,而票房慘澹的此片也沒能夠讓她翻身,儘管如此,個人還是認為她的演出令人激賞。從一開始的困惑沮喪,接著是努力地抽絲剝繭,再來是在旅館裡顯得驚惶畏縮的高潮橋段,到最後的意志堅定和幡然悔悟,各種神韻和肢體動作都相當有感染力。另外很想說的是,個人覺得老公和兒子的選角頗為差勁,兩人演技稍嫌生澀僵硬,讓人有點出戲了,可惜。
這種題材在近幾年頻繁地出現,但此片仍能算是中規中矩。時間軸玩得很精采,情節的鋪陳也夠懸疑,讓人的心也跟著揪在了一起,想一探究竟。幾經波折之後,真相終於一點一滴地被拼湊出來了,令人難以承受的結局在欣慰中帶了一絲感傷,克莉絲汀似乎恢復記憶了,但她也必須面對自己鑄下的錯──外遇,她失憶後的那幾年所受的折磨也都是咎由自取,怨不得人啊!由於她的出軌,一個美滿家庭又毀了,夫復何言?人啊,還是該有點感情道德才是。
花絮:在原著小說中,克莉絲汀的日記形式是筆記本,但在此片中改成攝影機。
http://www.imdb.com/title/tt1726592/
2015/04/15
- Apr 12 Sun 2015 03:15
derailed (玩火) 2005
改編自詹姆斯席格(James Siegel)在2003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掌鏡的是瑞典籍的米凱哈夫斯壯(Mikael Håfström),由克萊夫歐文(Clive Owen)、文森卡索(Vincent Cassel)和珍妮佛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等人主演,製作成本是兩千兩百萬美元,上映後在北美進帳三千多萬美元,海外也只有兩千多萬美元,全球票房是五千七百多萬美元。
具有警世意涵的情節,節奏相當緊湊,氣氛的營造也算不錯,人的情緒亦隨之忐忑。古語『無欲則剛』實在是有幾分道理在,人生在世短短數十載,但欲望卻深如谿壑、廣若湖海,諸多罪惡也就依附在欲望周遭蠢動著。電視打開,盡顯社會百態,或許早已見怪不怪,但個人認為不管再怎麼司空見慣,仍須引以為戒。人之惡欲,貪色據其十八,遠此二者,福始至焉。附帶一提,此片情節和我在前年2月看的【桃色名單】(deception)有點相似,我很快就聯想到了。
花絮:原本片名取為"sidetracked"。片廠付給了芝加哥通勤鐵路三萬美元當作顧問費和拍攝費,但很不巧的是,該公司在2005年9月中不幸發生了導致兩死八十傷的脫軌意外,所以儘管此片並沒有火車脫軌的情節,該公司還是希望此片能更改片名,但片廠婉拒了,也依照原定計畫在11月中推出此片。拉羅對尚恩的女兒說的法語經過翻譯後應該是『My name is LaRoche, like a little rock who will soon screw your father from behind.』(我是拉羅區,像一顆很快就將從後面幹翻你老爸的小石頭。)。
http://www.imdb.com/title/tt0398017/
2015/04/12
- Apr 11 Sat 2015 02:35
the fast and the furious (玩命關頭) 2001
前言:【玩命關頭】(the fast and the furious)系列第七作正在全球熱烈上映中,我就想說應該也要來湊湊熱鬧才是,而依我這種古板的性格,當然就是從第一集開始看起囉!
主角是馮迪索(Vin Diesel)和保羅沃克(Paul Walker),導演是羅柏柯漢(Rob Cohen),以三千八百萬美元製作完成,之後在北美狂撈一億四千多萬美元,全球票房在海外挹注了六千萬美元之後是剛好超過了兩億美元,年度排名擠進前廿。如此佳績讓環球對續集產生信心,【玩命關頭2:飆風再起】(2 fast 2 furious)在兩年後就上映了,之後不斷地開枝散葉,大鳴大放地形成了一個系列。
情節不只老套,而是已經到了中二的程度,除了一些精彩刺激的飆車鏡頭之外,幾乎可說是乏善可陳,個人實在看不出布萊恩為何會對唐老大產生認同而願意放他走,難道又是中二最喜歡掛在嘴邊的義氣嗎?我看得都快昏倒了!令人搖頭。
花絮:在保羅(Paul Walker)確定接演之前,馬克華柏格(Mark Wahlberg)、阿姆(Eminem)和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都曾是布萊恩的考慮人選。蜜雅是為艾莉莎杜西庫(Eliza Dushku)量身訂做的角色,但她卻婉拒了,之後莎拉蜜雪兒吉蘭(Sarah Michelle Gellar)、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潔西卡貝爾(Jessica Biel)克絲汀鄧斯特(Kirsten Dunst)等人都曾在考慮之列。
http://www.imdb.com/title/tt0232500/
2015/04/11
- Apr 06 Mon 2015 03:15
North to Alaska (阿拉斯加淘金記) 1960
這是我第四次拜見亨利哈塞威(Henry Hathaway),距離上次(2011年7月看的【大地驚雷】(true grit))已經將近四年。主角是約翰韋恩(John Wayne)、史都華葛蘭傑(Stewart Granger)和卡普西妮(Capucine)等人,而由強尼霍頓(Johnny Horton)演唱的同名主題曲更是曾風靡一時。
改編自拉蒂斯拉斯佛德(Ladislas Fodor)的劇本《birthday gift》,算是少見的西部喜劇片,景色優美之外更是處處妙趣橫生,可以看出哈導(Henry Hathaway)很絞盡腦汁地在打架橋段發揮巧思,善用各種道具以營造歡樂氣氛,但特別令我發噱是雙方不管怎麼打都不會受傷,以現在的角度看來實在是有夠蠢的。另外,女主角安琪也真是風姿綽約、優雅大方,男人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而喬治在發現山姆和安琪互相愛戀之後的激將法真是一絕,著實讓人忍俊不住。男人啊!愛就要勇敢說出來,不然她就要跑掉囉!可別自以為可以像山姆一樣好運啊!
花絮:原本導演的人選是理查佛萊契(Richard Fleischer),他曾向製作人查爾斯費德曼(Charles Feldman)表示想換掉卡普西妮(Capucine),殊不知兩人當時是情侶,所以被換掉的就變成是他囉!溪邊那幢小木屋後來在【西部浪子】(Nevada Smith)和【大地驚雷】(true grit)也都出現過。
http://www.imdb.com/title/tt0054127/
2015/04/06
- Apr 05 Sun 2015 02:55
狗蛋、大兵 1996
執導演筒的是朱延平,由吳奇隆、吳宗憲、翁虹和郝紹文等人主演。
很不知所謂的搞笑片,用了很多老哏,所以我實在笑不太出來,但其中所散發出來的濃濃古早味卻讓我感觸良多,小虎隊所唱的「蝴蝶飛呀」那令人懷念的旋律也一直迴盪在我的腦海中……
幾十年前的台灣,民風相當純樸(或許也可說是愚蠢),儘管物資缺乏,但這座小島上的人民卻刻苦耐勞地生活著,令人敬佩地展望每一個明天。當然,事情並不總是順心如意,但台灣人民在歷經長期殖民和威權統治之後,終於還是慢慢迎來了一個比較公平的未來。儘管民主過程緩如牛步,儘管民生經濟越發艱困,儘管國際情勢日趨不利,但個人在此還是衷心地盼望著,盼望著台灣這座小島上的人民能永遠抱持著四百年前祖先飄洋過海來台的初衷。
附帶一提,片中校長提到的說國語運動算是當時執政的國民黨為了自身統治方便而推行的政策。廣義來說,應是始自1946年的國語推行委員會,此後即如火如荼地在學校內推展開來,洗腦式的愛國教育蠻橫地矇騙著年幼無知的學童,說母語要掛狗牌或罰錢是現在有點年紀的人都有的痛苦回憶。一直要到1980年代末,民主思潮漸起,這項推行數十載的政策才慢慢地無疾而終,隨著歷史洪流消逝。不才小弟我也有幸略知一二,剛進小學時覺得莫名其妙,但整個氛圍就是如此詭異又自然地讓人盲從了。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11254&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4579930/
2015/04/05
- Mar 31 Tue 2015 23:50
陰陽刀 1969
由陶秦掌鏡,主角是凌雲和井莉,當年收穫了四十四萬多港幣,年度排名第四十九。
很明顯是模仿日本武士片的風格,劇本相當紮實,節奏更是行雲流水。晃動的鏡頭凸顯出格鬥場面的激烈,剪接得恰到好處;而王福齡的配樂當然也是居功厥偉,每個抑揚頓挫都入情入景,牽引著觀眾的情緒。
正邪對立分明是武俠片的基本元素,編劇即以鬼頭黨的暴戾殘虐來映襯張七郎的俠義心腸,還特地用了幾個張七郎以寡敵眾的橋段來向觀眾介紹他不僅是武藝非凡,豪爽俐落的自信和剛強不撓的鬥志更是令人佩服。七斗鎮橋段的鋪陳也相當到位,爭奪十二玉美人的諜對諜真的是非常精彩。可惜結尾有小小的美中不足,鬼王根本像雜魚般不堪一擊,雙方沒能來場氣勢磅礡的單打獨鬥。最後,烏雲散去而艷陽高照,男女主角二人相視而笑的鏡頭暈染出一抹淡淡的美感,想必往後將幸福相伴,令人稱羨。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4941&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202134/
201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