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延平掌鏡,主角是豬哥亮、卓勝利、廖峻、澎澎和朱慧珍等人,以誇張逗趣的手法呈現台灣社會沉迷簽賭大家樂的歪風,諷世力道十足,警世意味亦相當濃厚。
1980年代,台灣經濟正值蓬勃發展之際,過慣貧苦日子的台灣人民生活終於逐漸好轉,但對大多數的底層家庭來說,其實也只是好轉到餓不死的程度而已,所以一夕致富一直是底層人民所引頸盼望的痴人說夢。既然領死薪水無法立即致富,那唯一的捷徑就是賭博了,在這種社會風氣流轉過程中,大家樂絕對是必須提到的一環。
說到這項在1980年代盛行於台灣社會的地下賭博,現在有點年紀的人應該都不陌生,鄉巴佬如我也有幸在童年拜見了。長輩們熱衷於求取明牌,將開獎號碼穿鑿附會在各種人事物上,說得煞有介事且荒謬至極,其中最讓我捧腹的當屬浮字了,沒有慧根的我到現在還是看不懂。後來因為人民沉迷大家樂已然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傾家蕩產的例子也是時有所聞,善良風俗正一點一滴受到侵蝕,所以政府毅然決然地停辦愛國獎券。但這完全無法澆熄賭性堅強的台灣人民心中的熱情,六合彩於焉而生,至今聲勢不墜,即使後來政府開辦了公益彩券仍無法遏阻簽賭歪風。
說到底,都是人類妄想不勞而獲的劣根性在作祟罷了,看看現在的公益彩券有多熱銷就可窺知一二。人啊,還是勤儉打拚來得實在,別再傻傻地多繳稅金給政府才是。
花絮:豬哥亮就是因為簽賭大家樂和六合彩而積欠鉅額賭債,可謂戲如人生。演唱主題曲「什麼樂」的蔡秋鳳也在片末客串了車掌小姐一角。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14686&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4554706/
2015/03/26
- Mar 26 Thu 2015 01:45
天下1大樂 1988
- Mar 22 Sun 2015 03:35
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 (女王密使) 1969
儘管只要答應續演龐德就能笑納一百萬美元的優渥片酬,但心意已決的史恩康納萊(Sean Connery)仍然婉拒了,EON無奈之餘也只能著手進行大規模的選角,最後出線的是英俊挺拔的澳洲籍模特兒──喬治拉贊貝(George Lazenby)。他是最年輕的龐德,主演時年僅廿九歲,也是至今唯一非英國出身的龐德。而大螢幕處女作就主演龐德對當時未滿卅歲的他來說應該是莫大的榮耀,但很可惜的是他也就只主演了這麼一集,成了007系列史上最短命的龐德,而且還是在此片上映前一個月狼狽地退出了007製作團隊。何以至此呢?綜合各方說法看來,他之所以被拔掉大概有如下這幾項原因。
首先,他行事莽撞和驕傲自大的作風一直挑動著製作人亞柏特布洛寇利(Albert Broccoli)敏感的神經。再來,他自己也對007系列這種間諜電影類型的前景感到悲觀而猶豫是否要繼續演出龐德,續演【金剛鑽】(diamonds are forever)的合約都簽了,前金也拿了,還有這種發言想必讓EON相當不以為然。最後,唯恐天下不亂的八卦媒體也一直極盡所能地製造有關此片的負面新聞,不只將老拉(George Lazenby)一開始專程跑去找為老康(Sean Connery)打造龐德形象的裁縫師和理髮師的事情揶揄了一番,在此片拍攝期間也時常不安好心地發表一些不利於他的新聞,並嘲諷他沒有辦法達到老康 (Sean Connery)的水準。這種種不良原因加在一起,生出了雙方分道揚鑣的果實。後來他出席倫敦首映會時甚至已經留了長髮和鬍子,EON認為他這種不修邊幅的樣子已經傷害了龐德的形象,之後其他國家的官方宣傳活動就完全沒他的影兒了。
言歸正傳吧!此片是007系列的第六集,相當忠實地改編自伊恩佛萊明(Ian Fleming)在1963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製作成本高達七百萬美元,EON選在耶誕節前一週於全球各國上映,其中在英國狂掃了七十五萬英鎊,榮膺年度冠軍;在北美也奮力開出了紅盤,進帳可以排名年度第九的兩千多萬美元;而全球票房雖然退步至六千多萬美元,但已經是當年度的亞軍了。
楔子很刻意,試圖透過幾個簡單的鏡頭來塑造龐先生的瀟灑和優雅,但絲毫無法掩蓋他無與倫比的豬哥性,由此確定了他真的是龐先生沒錯,故事也正式開始了。在年末上映的此片很應景地以雪地作為主場景,由於老拉(George Lazenby)的演技稍嫌生澀,所以EON加重了他的搏鬥戲分,主角威能全開讓人看得血脈賁張,尤其是龐先生被逮後企圖脫困的橋段,的確是相當精彩刺激的動作場面。結局更是高潮迭起,先是雪崩,最後以長雪橇追逐作結,比較令人傻眼的是龐先生竟然沒有解決魔頭布羅費爾,最後還讓他倒打一耙──殺害了自己的妻子,有那麼一瞬間,我也稍稍地替龐先生感到哀傷。
接著,放一些和製作過程有關的瑣事。EON原本鋪陳了龐德改變容貌是因為想躲避追殺而去做整形手術的橋段,但後來被摒棄了。主角群因為保險規範而不能實地滑雪,所以許多特寫鏡頭其實都是替身(很多都是奧運選手)上陣。儘管老拉(George Lazenby)希望在很多動作橋段都能親自上陣,但由於他曾受傷而延誤了拍攝進度,所以EON後來幾乎都用替身來代替他。飾演崔戈手下的希臘籍演員塔奇斯艾曼紐(Takis Emmanuel)因為不願意排練海灘打鬥橋段而被炒魷魚,遺缺由替身演員比爾摩根(Bill Morgan)補上,但在先拍好的婚禮橋段中還是可以看見希臘人,形成了兩個人演同一個角色的奇怪情況。在山上拍餐廳橋段時,EON都以現金發放片酬工資,之後製作人哈利索茲曼(Harry Saltzman)在一場賭局中贏回不少自己發給老拉(George Lazenby)的片酬,此事一時傳為笑談,但索爺(Harry Saltzman)後來表示自己不會再這樣苛待這個小男孩。老拉(George Lazenby)曾在片場騎著馬閒晃卻不慎造成演M的柏納李(Bernard Lee)的腳骨折,劇組還一時找不到醫生,只好由獸醫臨危上陣。
最後就是一些其他花絮。主題曲「we have all the time in the world」是路易斯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的遺作。片時最長的007系列作,直到2006年才被【皇家夜總會】(Casino Royale)超過。截至目前為止,此片是最後一部以純音樂曲開場的系列作。龐德唯一到過葡萄牙的系列作。四項系列作第一次:實際拍攝場景和情節設定場景都在歐洲、出現M的家、龐德哭哭以及大魔頭和頭號鷹犬都沒被殺掉或逮捕。導演彼得杭特(Peter Hunt)心目中龐德女郎的首選是碧姬芭杜(Brigitte Bardot),但諷刺的是她卻選擇跑去和老康(Sean Connery)演【原野鐵金剛】(Shalako),最後雀屏中選的是因為主演電視影集【the avengers】走紅的黛安娜瑞格(Diana Rigg)。飾演頭號鷹犬邦特的愛爾莎史代帕(Ilse Stepatt)在此片上映沒幾天後不幸因為心臟病發過世,使得劇組原本安排她在續集【金剛鑽】(diamonds are forever)中繼續演出的計畫也被迫取消。經典的開場鏡頭相當獨特,龐德單腳跪地,隨後血完全蓋過了他。龐德被帶進崔科的工廠時,有一個清潔工唱著「Goldfinger」。崔西母親的照片其實就是瑞嬤(Diana Rigg)母親的照片。龐德在潛入律師事務所竊取資料時順手拿起一本花花公子雜誌欣賞其實算是致敬,因為《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真的曾於1963年在該雜誌連載過,也是007系列小說首次登上該雜誌。片尾龐德叫聖伯納犬去拿白蘭地的台詞是老拉(George Lazenby)的即興演出。EON在宣傳【雷霆谷】(you only live twice)時大力強調龐德由老康(Sean Connery)主演,而在宣傳此片時卻對誰主演龐德輕描淡寫地帶過,這一切當然完全都是商業考量。老康(Sean Connery)隨後曾表示他想拍的就是此片這種寫實風格,而不是【雷霆谷】(you only live twice)那種浮誇調調。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最愛的007系列作,甚至在【全面啟動】(inception)中多次向此片致敬。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4757/
2015/03/22
- Mar 16 Mon 2015 02:20
捉鼠記 1974
導演是擅長拍恐怖題材的桂治洪,由劉陸華和恬妮等人主演,當年票房極差,僅進帳十四多萬港幣,年度排名連前兩百都擠不進去。
漫畫式的扒手喜劇,從頭到尾都很瞎鬧,但感覺有點平淡,沒有什麼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反倒是以寫實筆觸描繪出社會底層小人物的辛酸無奈和善良樸實這部分比較令人激賞。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5561&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377016/
2015/03/16
- Mar 15 Sun 2015 02:35
the heat (麻辣嬌鋒) 2013
保羅費格(Paul Feig)在【伴娘我最大】(bridesmaids)獲得巨大成功之後決定繼續拍攝以女性為主角的喜劇電影,由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和梅莉莎麥卡錫(Melissa McCarthy)主演的此片即由此而來,製作成本是四千三百萬美元,在北美狂掃了可以排名年度第十六的一億六千萬美元,而全球票房在海外挹注了七千萬美元之後是來到了兩億三千萬美元。
角色設定和情節鋪陳都很老套,但兩位主角各具不同風格的喜感,好多橋段都令人發噱,一開始穆林捉嫖客和毒販、她的冰箱是軍火庫、她審問毒販時作勢對著他的鼠蹊部開槍和艾許本大腿被插了兩刀等等族繁不及備載,個人覺得是相當可口的的爆米花。
花絮:原本費導(Paul Feig)有意操作續集,但在珊卓(Sandra Bullock)沒有意願的情況下只好作罷。同時軋【竊資達人】(identity thief)和此片讓梅莉莎(Melissa McCarthy)曾頻繁地在波士頓和洛杉磯兩地飛來飛去,而她飾演的穆林在酒吧外拒絕的男人其實就是她的老公。艾許本的畢業紀念冊真的就是珊卓(Sandra Bullock)的高中畢業紀念冊,只是劇組用電腦特效幫她加上了很矬的眼鏡和牙套。
http://www.imdb.com/title/tt2404463/
2015/03/15
- Mar 01 Sun 2015 23:55
遺產伍億元 1970
由井上梅次自編自導,主角是金峰、刑慧、汪萍和郭曼娜等人,當年收穫了四十二萬多港幣,年度排名僅僅第七十五。
劇本相當傑出,印證了至理名言『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情節千迴百轉,相當引人入勝,尤其又裝神弄鬼的,讓膽小的我也看得心驚肉跳。人物性格的刻畫更是淺顯易懂,善良的人們就不談了,有戲的當然是覬覦遺產的壞傢伙們,醜陋陰險的嘴臉讓人覺得可笑又可怕。結尾揭曉了謎底,警世意味甚濃,泯滅良心之徒終歸落得一場空,反而是良善無求的人得到了遺產,何其諷刺啊!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5100&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445830/
2015/03/01
- Feb 28 Sat 2015 03:25
horrible bosses 2 (老闆不是人2) 2014
2011年的【老闆不是人】(horrible bosses)票房開出紅盤,讓新線在三年後就以四千兩百萬美元拍出了這部續集,但很不幸地,此片算是栽了跟頭,北美和海外票房都差不多只有第一集的一半,全球票房勉強超過了一億美元,雖然可能還是賺啦,但續集的可能性降低了不少。
個人到目前為止所看過最新的電影,幾乎是原班人馬,也依然是一部低級下流的黑色喜劇,毫無任何教育價值或省思意涵,就只是一客爆米花。
花絮:塞斯戈登(Seth Gordon)因為檔期衝突而無緣再執導演筒。傑克尼柯森(Jack Nicholson)和湯米李瓊斯(Tommy Lee Jones)都曾是大老闆的考慮人選。珍妮佛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從影生涯中第一次參與續集演出。送到電影院的拷貝帶上寫著"blackstab"。
http://www.imdb.com/title/tt2170439/
2015/02/28
- Feb 25 Wed 2015 02:10
影子神鞭 1971
羅維加倪匡,岳華加鄭佩佩,當年掃進百萬港幣以上,年度排名為第十四。
稍嫌老套的情節鋪陳得還算有模有樣,而且節奏流暢,毫不拖沓累贅,武打套招雖然剪接得不太真實,但仍是相當精彩,許多場景也很有味道,中國關外的蒼茫雪景著實優美。結尾的轉折雖然在意料之中,總歸還算是柳暗花明,但其中有一點略顯誇張了些:真相大白竟然是真凶自己說溜嘴,這種令人傻眼的收尾是羅維最為人詬病之處,個人也實在不敢恭維啊!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9876&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8004/
2015/02/25
- Feb 23 Mon 2015 04:15
weekend at Bernie's (老闆渡假去) 1989
前言:第九百五十部,看來今年可以歡喜迎千了!
算是黑色喜劇,在美國曾經風靡一時,但在台灣卻很冷門,我此前也從未聽說過此片。暑假檔,所以充滿了濃濃的夏日風味,還算稱職的爆米花電影,誇張無厘頭的情節中塞滿了令人捧腹的幽默。
製作成本似乎是一千五百萬美元,在北美進帳了三千萬美元,賺了,而且之後在出租市場相當受歡迎。也因此,續集在四年後上映了,但可惜是標準的狗尾續貂,票房也讓片廠臉都綠了。
花絮:開場沒多久,賴瑞吵著要去海灘,而理查戲謔地回答說他們可以去漂浮在瓊斯海灘的針筒上,這段話應該是在嘲諷紐約和紐澤西州多處海灘於1987年到1988年間突然有大量的廢棄醫療用品到處漂浮,嚇跑了不少觀光客。導演泰德柯契夫(Ted Kotcheff)客串演了理查的爸爸。代替泰瑞奇瑟(Terry Kiser)扮演屍體的替身演員弄得遍體鱗傷。【六人行】(friends)中的瑞秋最愛的電影。
http://www.imdb.com/title/tt0098627/
2015/02/23
- Feb 21 Sat 2015 13:15
7小福 1986
前言:好久沒在白天看電影了,開心中帶了點感傷啊!
1980年代,當時台灣拍電影的技術仍不高明,特別是很多喜劇以現在的角度看來都令人哭笑不得,情節、科白和剪接等等都是如此,但我還是很願意花一個半小時來回味此片,上一次看已經是小學的時候了,忍不住要套用【金舞台】的結尾台詞:『廿幾年咻一下就過去啊,又要跟你講再見囉!』歲月如梭啊!
算是當時台式武打喜劇特有的風格(例如【好小子】系列和【娃娃兵】也都是類似的調調),通篇瞎搞,壞人都愚蠢又不濟事,常常被耍著玩,甚至連小孩也打不贏,有夠胡鬧的,但有些橋段或台詞的確是很爆笑,尤其是蔡頭的演出,真是太逗啦!哈哈!
花絮:邵氏在1988年也推出了一部【七小福】,但講的是于占元訓練七小福的故事,和此片毫無關係。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10651&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6020/
2015/02/21
- Feb 16 Mon 2015 04:50
lifeboat (救生艇) 1944
1943年,當時二戰正如火如荼,因為躲避戰火而移居美國的亞佛列德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並沒有置身事外,他先後找上包括厄尼斯特海明威(Ernest Hamingway)在內等多位作家,希望能將自己這個點子寫成劇本,可惜都未能如願,最後答應他的是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多才多藝的他首次嘗試侷限性場景的題材,時空背景就設定在二戰期間的北大西洋海域,將近一百分鐘的片時,從頭到尾的鏡頭都聚焦在救生艇上,也讓人見識到他精湛的掌鏡功力。他以一艘漂流數日的救生艇比喻曠日持久的戰爭,藉著船上眾人的性格和話語描繪出人性善惡,也以此來隱喻不同出身背景的人有不同人生觀的道理。眾家演員也賣力演出,完美地詮釋了處於戰爭狀態下的人們所表現出來最直接的人性。
因為喪子而發瘋的希格利太太是胖子對戰爭最大聲的控訴,明白指出連平民也不能倖免於難。而出身社會底層的約翰堅決反對搭救德國人威利,或許是困苦的生活經驗使然,他總是武裝自己,對任何人都不信任,認為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當然對威利就抱持著敵意。企業主瑞特則開口閉口都是法律,當慣老闆的他習慣發號施令,自顧自地就當起了船長,這是頗值得玩味的地方;另外,原先基於人道立場而主張搭救威利的他後來對於威利的不知感恩相當憤怒,信任的善意越深,報復的力道就越大,你可以發現他在大夥將威利推下船的過程中使勁地拿著蓋斯的靴子猛打以發洩心中怒氣。而發報員史坦利則是很正直的人,船上的活兒他都身先士卒,體貼熱心的他後來獲得了護士艾莉絲的芳心,淺顯易懂的好心有好報。低調的黑人喬總是置身事外,不願發表任何意見,慣於接受別人的命令,以主之名立過誓的他在約翰強迫他向威利搜身時還是照辦了,這當中或許也諷諭了美國種族不平等依然根深柢固。另外,也有些人因為顧慮自身的事情而對戰爭漸漸無感,例如護士艾莉絲,為情所苦的她甚至希望戰爭能持續下去;而蓋斯則是害怕失去一條腿會連帶失去追求舞者心上人的機會。至於看似最柔弱的專欄作家康妮則在短暫的歇斯底里之後重新振作,甚至還激發了原本已絕望的眾人的求生意志。
另外,特別來提一下威利。孤身一人上了敵方救生艇的他求生意志相當堅強,即使在如此險惡的處境中仍試圖尋求一線生機。城府極深的他第一步是先假裝不會講英語,這樣就能敵明我暗地觀察局勢;再來,藏有羅盤的他假裝善意地為蓋斯開刀以博取敵方眾人信任,接著在敵方想前往百慕達群島卻苦於不知方位時又不以為意地誤導了他們,被識破之後又假裝配合地自願划船;後來在暴風雨將船上的食物和水都沖走之前又暗藏了水,即使面對同是日耳曼人的蓋斯也不願分享,隨後甚至將已經因口渴飢餓而意識模糊的蓋斯推入海中。結果,引發眾怒的他也被眾人推入海中。
個人認為肥仔將人生百態縮影在這艘救生艇上,藉此闡述了諸多哲理,好多橋段都發人深省。本該同舟共濟的眾人在面臨死亡威脅時卻不斷地指責或質疑他人,但在如此惡劣的處境中有這樣的行為完全於事無補,團隊合作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在面對失敗時卻往往流於怪罪他人,這也是人們最大的毛病之一。再來,眾人對威利有點近乎盲目的信賴讓我瞠目結舌般地不敢置信,『防人之心不可無』是面臨利害關係時最基本的人生道理,但鄉愿的他們卻都著了威利的道,只有個性稍嫌極端的約翰還算思路清晰。最後,劫後餘生的眾人都能以更豁達的態度面對往後的日子也是此片最想要傳達的信念:永遠不要放棄希望。
花絮:希導(Alfred Hitchcock)在哪呢?哈哈!報紙上。老史(John Steinbeck)獲得五萬美元的酬勞,但身為自由主義者的他後來對於情節修改過的此片明顯歧視勞工和黑人的傾向頗為不爽,甚至表示不願意掛名。當時和大衛賽茲尼克(David Selznick)簽有合約的胖子被福斯借去拍了此片,也是他唯一在福斯旗下的作品。原本擔任攝影指導的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後來因病退出,職缺由格蘭麥克威廉斯(Glen MacWilliams)補上。胖子因為覺得塔露拉班克海(Tallulah Bankhead)的氣質和此片的氛圍格格不入而認定她是女主角的首選。因為長時間浸泡在冷水和油裡,多位演員都生病了,拍攝進度也因此耽擱了,其中病情最嚴重的是得了肺炎的班嬤(Tallulah Bankhead),胖子就送了一隻他親自命名為Hitchcock的狗給她,希望她可以藉著和狗玩耍運動來恢復健康;而飾演發報員的休梅克朗寧(Hume Cronyn)也是很淒慘,險些溺水不說,肋骨還斷了兩根。唐諾史波托(Donald Spoto)在為胖子寫的傳記中表示班嬤(Tallulah Bankhead)當時對於全身溼透感到不舒服而決定不穿內衣就進到拍攝的大水槽中,每每獲得劇組人員如雷的掌聲。德語配音版要怎麼維持那種緊繃懸疑的氣氛呢?將威利當成自願加入德國海軍的荷蘭人,而他和康妮講的就是荷蘭語。此片在1950年11月中被改編成半小時的廣播劇,班嬤(Tallulah Bankhead)重現了她的精采演出。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7017/
201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