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到好萊塢的第一部片,不消說,儘管導演是美國人了,但成龍的片子就是那調調,劇情都是淺顯易懂的,賣點就是略帶滑稽的武打橋段,此片也是如此。而片尾也是依照成龍電影的慣例,有不少NG鏡頭,還滿好笑的。我想,此片跟成龍以往的片子唯一的差別,就是他的台詞變英語了。另外,此片在劇情設定上,基本上是依循好萊塢警探片的傳統模式,一老一少、一黑一白或一急躁一沉穩,而且都會互相搭救彼此。
之前就在電視上斷斷續續地看過了,今天只是帶著輕鬆的心情想說把此片完整看過一遍好了。全片戲謔感十足,有點胡鬧,克里斯塔克(Chris Tucker)念不停的台詞也算一絕。另外,當然也有一些很爆笑的橋段,例如兩位保鑣載小女孩上學的途中,小女孩渾然忘我地唱著瑪姐(Mariah Carey)的「fantasy」,而那兩位保鑣面面相覷的表情真是笑死我了。
不管如何,顯然美國人還滿買帳的,全美票房高達一億四千萬美金,全球票房更是逼近兩億五千萬美金,後來在2001年和2007年都有續集上映,票房仍舊是嚇嚇叫。
附帶一提,在片中演FBI探員的馬克羅斯頓(Mark Rolston)就是【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中三姊妹的頭頭包格斯,其實還滿好認的。^^y
花絮:雷導(Brett Ratner)是成龍的影迷。克里斯塔克(Chris Tucker)的台詞很多都是自己胡謅的。馬丁勞倫斯(Martin Lawrence)本來是卡特的人選之一。
http://www.imdb.com/title/tt0120812/
2008/05/24
目前分類:1990~1999 (423)
- May 24 Sat 2008 22:25
rush hour (尖峰時刻) 1998
- May 18 Sun 2008 23:35
the parent trap (天生一對) 1998
很有趣的一片,是重拍1961年的【小紅娘】(the parent trap),由琳賽蘿涵(Lindsay Lohan)主演,一人分飾兩角(但有些鏡頭還是需要艾琳麥基(Erin Mackey)來當她的替身),而這也是她的電影處女秀。她當時真是好可愛喔!雖然滿臉都是雀斑,但那種稚氣未脫的清秀著實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誰能料想得到她現在種種荒腔走板的行徑呢?唉!另外,父母分別由丹尼斯奎德(Dennis Quaid)和娜塔莎理查森(Natasha Richardson)飾演。
全片步調輕鬆活潑,把那種小女孩的天真無邪表現得淋漓盡致,有好幾幕我都快笑翻了。另外,導演南茜梅爾斯(Nancy Meyers)的運鏡也頗優秀,以一個個鏡頭為加州的鄉野風情和倫敦的都市榮景做了非常好的詮釋。這片我推,溫馨逗趣啊!^^
另外,此片的配樂也是很讚。例如荷莉初到英國,回家時那曲是La's的「there she goes」;荷莉跟媽媽去婚紗店那曲是披頭四(Beatles)的「here comes the sun」,收在『Abbey Road』中;而兩人在過艾比路時,畫面定格那幕就是完全模仿『Abbey Road』的唱片封面,連路旁的車都停在一樣的位置咧(這段我是真的看出來了^^)!而琳賽(Lindsay Lohan)在史坦佛飯店要走進電梯時哼的那曲是「let's get together」,【小紅娘】(the parent trap)的主題曲。另外,片頭曲是納京高(Nat King Cole)的「L-O-V-E」;而片尾曲是娜塔莉高(Natalie Cole)的「this will be(an everlasting love)」。
附帶一提,其實在1995年也有一部類似劇情的片子叫【1998天生一對】(it takes two),由歐森姊妹(Ashley Olsen & Mary-Kate Olsen)主演。
花絮:本來迪士尼要把片名取為"for now for always",後來又一度改為"petticoats and blue jeans",但最後還是決定不改了stO。雙胞胎的名字─安妮和荷莉是以製片和導演的兩個女兒命名的,而她們也在片中客串了幾幕。為了挑選主演的小女主角,劇組在美英加各地試鏡,導演曾說選小女主角就像是在挑一個"小黛安基頓"(Diane Keaton),後來她選中琳賽(Lindsay Lohan),也親自打電話通知她。而蜜雪兒雀琪坦柏格(Michelle Trachtenberg)原本也是主角的人選之一,湊巧的是,她的生日剛好是10月11日,跟安妮和荷莉一樣。那在女子夏令營中出現的男孩是由琳賽(Lindsay Lohan)的弟弟麥可(Michael Lohan)主演;而在荷莉到機場見到馬丁而開始跳他們兩人的見面舞時,你可以看到琳賽(Lindsay Lohan)的媽媽和她的弟弟妹妹們從旁邊走過去。喬安娜巴恩斯(Joanna Barnes)在片中是演壞女友的母親,而她在【小紅娘】(the parent trap)中就是演壞女人,角色名都叫薇琪。而片中也有很多人名都是跟【小紅娘】(the parent trap)有關,例如夏令營主辦人的姓─科普,就是向在【小紅娘】(the parent trap)中飾演夏令營主辦人的南茜科普(Nancy Kulp)致敬;還有美樂蒂講電話時提到的人名"雷佛蘭摩斯比"也是。尼克在史坦佛飯店看到了十一年沒見的前妻時的反應跟詹姆斯嘉納(James Garner)在【移情別戀】(move over, darling)中的反應一模一樣;有趣的是,詹姆斯(James Garner)在該片中也叫尼克。我們可以從影片中得知雙胞胎的父母是在1986年的1月8日結婚的。
http://www.imdb.com/title/tt0120783/
2008/05/18
- May 14 Wed 2008 04:35
Don Juan DeMarco (這個男人有點色) 1995
導演是傑瑞米雷文(Jeremy Leven),他也就導這一片。另外,卡司很強,有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強尼戴普(Johnny Depp)和費唐娜薇(Faye Dunaway)。稍微來聊一下對演員的感覺好了。馬龍(Marlon Brando),看他那癡肥的模樣,實在很難想像他年輕時的英姿;費(Faye Dunaway),我第一次看她的演出,也沒有年輕時的風韻了;強尼(Johnny Depp),我只看過【開膛手】(from hell),還滿帥氣的。
一個自稱是唐璜的男人,別人都說他有精神病,但他卻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調調。而負責診治他的精神醫生也被他的獨特思維給吸引了。兩人在晤談的過程中,互相影響了對方……
有點悶,由於我又是半夜兩點多開始看的,實在是看到有點想睡。不過,結尾倒是很浪漫。也因此,中文片名實在是教人不敢恭維。片尾曲是布萊恩亞當斯(Bryan Adams)唱的「have you ever really loved a woman」,獲得奧斯卡最佳歌曲的提名,還滿合此片的韻味,很抒情的一曲。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2883/
2008/05/11
- Apr 20 Sun 2008 03:00
mission: impossible (不可能的任務) 1996
幾年前就看過了,我還特地去圖書館借書來看咧!情節緊張刺激,讓我一頁翻過一頁,本來看書很慢的我也只花了三天就看完了。
改編自60、70年代很紅的電視影集【虎膽妙算】(mission: impossible),由阿湯(Tom Cruise)主演,導演則是布萊恩狄帕瑪(Brian De Palma),加上大衛柯普(David Koepp)和勞勃湯恩(Robert Towne)合寫的劇本,再搭以帥氣十足的主題曲,真的是品質保證了。情節之曲折也讓人驚嘆不已,真的很好看。可說是三部系列作中評價最高的了,全球票房更是突破了四億五千萬美金,在當年度排名第三,只輸給【ID4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t Day)和【龍捲風】(twister)。
花絮:全美第一部超過三千家電影院上映的片子。拍伊森從天花板下去要竊取資料那段,本來阿湯(Tom Cruise)的頭都會一直撞到地板,後來他在鞋子裡面放了銅板以保持平衡。伊森在小組成員都被謀殺後打電話回總部講的密碼是"BE11",其實是"1138"的相反字。伊森從頭到尾都沒有開槍。在【保送入學】(risky business)中,阿湯(Tom Cruise)就是在芝加哥的爵克飯店等蕾貝嘉狄摩妮(Rebecca De Mornay)。狄導(Brian De Palma)原本屬意的克萊兒人選是茱莉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彼得格雷夫斯(Peter Graves)是【虎膽妙算】(mission: impossible)的龍頭,在他知道這角色最後會死去之後,他婉拒了電影的邀約。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7060/
2008/04/20
- Apr 09 Wed 2008 01:30
a simple plan (絕地計畫) 1998
由比爾派斯頓(Bill Paxton)、比利鮑伯松頓(Billy Bob Thornton)和布莉姬方達(Bridget Fonda)主演,導演則是山姆萊米(Sam Raimi)。當年推出時頗受好評,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的提名,而比利(Billy Bob Thornton)也獲得最佳男配角的提名,但可惜地雙雙鎩羽而歸。
氣氛很凝重的一片,娛樂性極低,幾乎沒有笑點,有的只是人性的醜陋,看完後,心情也跟著沉了下來。結局的警世意味非常濃厚,有時候人的貪念一起,往往會一錯再錯,也讓事情變得越來越不可收拾,到頭來也只是一場空罷了!
花絮:小布(Brad Pitt)和茱麗葉路易斯(Juliette Lewis)原本是主角的人選,但因檔期衝突而不得不放棄;而艾瑪湯普森(Emma Thompson)也曾是莎拉的人選之一,但她拒絕了。萊導(Sam Raimi)曾向柯恩兄弟(Joel Coen & Ethan Coen)請教雪地取景的技巧。在1994年時,班史提勒(Ben Stiller)原本想導此片,並由尼哥(Nicolas Cage)來主演;但隨著尼哥(Nicolas Cage)的片酬飛漲而影響到預算時,班(Ben Stiller)不得不放棄。比爾(Bill Paxton)的爸爸也客串演了飼料店的客人。
http://www.imdb.com/title/tt0120324/
2008/04/09
- Apr 05 Sat 2008 03:15
54 (54激情俱樂部) 1998
先註記一下,此片是我寫電影心得以來的第一百部片。^^y
中文片名很聳動,但其實沒什麼內容。卡司還不賴,有萊恩菲利普(Ryan Phillippe)、妮芙坎貝爾(Neve Campbell)和莎瑪海耶克(Salma Hayek)等等。
人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常常會迷失自我而不自知,如何在這複雜多變的過程中仍能並保有一顆純真的心,我想才是最重要的。
http://www.imdb.com/title/tt0120577/
2008/04/05
- Mar 30 Sun 2008 02:55
Notting Hill (新娘百分百) 1999
由茱莉亞羅勃茲(Julia Roberts)和休葛蘭(Hugh Grant)主演,兩人都很擅長演愛情文藝片;不過茱姊(Julia Roberts)到後來有稍稍改變戲路,而休哥(Hugh Grant)仍是數十年如一日的憂鬱小生。導演則是羅傑米契爾(Roger Michell),我之前也看過了他導的【命運交錯】(changing lanes),跟此片完全不同調調。
與【新娘不是我】(my best friend's wedding)和【落跑新娘】(runaway bride)並稱茱姊(Julia Roberts)的"新娘三部曲"。我覺得劇情不是很合理,兩位主角認識相愛的過程有點唐突,感覺沒有經過很仔細的雕琢,顯得有點不真實。我不認為很好啦,只能說差強人意。但超過三億五千萬美金的全球票房可不是假的,當年度排名第七咧!
另外我要特別提出來講的是配樂,所用的一些曲子都非常動聽,例如主題曲「she」、德州(Texas)的「in our lifetime」、羅南(Ronan Keating)的「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和仙妮亞唐恩(Shania Twain)的「you've got a way」等等。
花絮:威廉住的房子曾經是此片的編劇理查柯提斯(Richard Curtis)所擁有;而威廉的書店實際上是倫敦的一間古董店。茱姊(Julia Roberts)在片中曾說到她的片酬是一千五百萬美金,那真的就是她演此片的片酬;而她所提到的姬黛指的是麗泰海華絲(Rita Hayworth)在【巧婦姬黛】(Gilda)中的角色。麗緻酒店的場景都是在半夜拍的,以免被房客影響。結尾那一幕,威廉在看的那本書是《戰地情人》(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本來是米導(Roger Michell)預計下一部要導的片,但因為他身體微恙而被約翰梅登(John Madden)取代了。
http://www.imdb.com/title/tt0125439/
2008/03/30
- Mar 29 Sat 2008 02:55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沉默的羔羊) 1991
令人讚嘆的一片!雖然我已經看過很多次了,但離上一次看已經六年有了吧。
改編自《紅色龍》(Red Dragon)的【1987大懸案】(manhunter)因為票房不佳,所以續集胎死腹中。幾年後,Orion買了湯瑪士哈里斯(Thomas Harris)以華盛頓州的綠河連續殺人案為靈感撰寫而成的《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的拍攝版權而拍出此片,原本是要在1990年秋天上映的,但因為Orion想要全力宣傳【與狼共舞】(dancing with wolves)競逐奧斯卡獎而將此片的上映日期延後到1991年的春天;之後,Orion財務出現危機,但仍然花了廿萬美金以此片來競逐奧斯卡獎。
在1992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此片一舉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等五項大獎,是第三部大滿貫的片子,前兩部分別是1934年的【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和1975年的【飛越杜鵑窩】(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而其實這對影藝學院本身也是一項突破:把這幾個大獎都頒給了一部懸疑驚悚片。另外,此片也是第一部在得到奧斯卡最佳影片時就已經可以廣泛租得到的片子。有趣的是,作者表示他從未看過此片,因為他怕這會影響他的寫作。
基本上,此片在劇情上沒有做什麼太大的改變,幾乎完全忠於原著。導演強納森戴米(Jonathan Demme)掌鏡的功力無庸置疑,一個個看似沉靜的畫面卻都隱含著懾人的能量,讓人不自覺地就陷入恐懼的情緒當中,但卻什麼也做不了,只能屏氣凝神地等著下一個畫面,而兩位主角的演出也是無懈可擊。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把冷血殘酷的萊克特醫生詮釋得淋漓盡致,所以儘管他的出場時間不到卅分鐘(大約只有廿五分鐘),影藝學院還是願意把最佳男主角獎頒給他,這也是該獎項有史以來出場時間最短的紀錄;而茱蒂佛斯特(Jodie Foster)也把那生澀的練習生演得恰如其分。一切的一切都很完美,也造就了這部絕佳的驚悚片。必看!
講一些選角的瑣事。金哈克曼(Gene Hackman)本來買下了書的版權,計畫要導此片並主演克勞佛,但最後他放棄了。戴導(Jonathan Demme)接手後,編劇泰德托利(Ted Tally)建議讓茱蒂(Jodie Foster)來演克莉絲,不過戴導(Jonathan Demme)傾向讓蜜雪兒菲佛(Michelle Pfeiffer)來演,但她卻以此片太暴力為由而拒絕了;而梅格萊恩(Meg Ryan)也曾是克莉絲的考慮人選;而在艾瑪湯普森(Emma Thompson)拒絕了邀約後,戴導(Jonathan Demme)感受到茱蒂(Jodie Foster)的誠意而決定由她接演。另外,戴導(Jonathan Demme)是看了安伯(Anthony Hopkins)在【象人】(the elephant man)中的演出而決定讓他主演萊克特醫生,而其實本來好多人都曾是萊克特醫生的考慮人選,包括克里斯多福羅伊(Christopher Lloyd)、勞勃杜瓦(Robert Duvall)、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和傑克尼柯森(Jack Nicholson)等等。而麥可基頓(Michael Keaton)、米基洛克(Mickey Rourke)和肯尼斯布萊納(Kenneth Branagh)都曾是克勞佛的考慮人選。法蘭奇費森(Frankie Faison)和丹巴特勒(Dan Butler)在【1987大懸案】(manhunter)和此片都有演出,但兩人演的角色都不一樣。
而此片是情人節當天在全美上映stO,但票房絲毫不受影響,北美就橫掃了一億三千萬美金,全年度排名第四;全球票房更是突破兩億七千萬美金,全年度排名第五。後來也拍了兩部續集,分別是2001年的【人魔】(Hannibal)和2002年的【紅龍】(Red Dragon),三片都是由安伯(Anthony Hopkins)來主演萊克特醫生。另外,去年上映的【人魔崛起】(Hannibal rising)講的則是萊克特年輕時候的故事,安伯(Anthony Hopkins)在片中只能出聲音了。但若以故事情節的發展順序來排列的話應該是《人魔崛起》(Hannibal rising)、《紅色龍》(Red Dragon)、《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和《人魔》(Hannibal)。
接著來講海報,在茱蒂(Jodie Foster)嘴邊那隻蝴蝶的身體呈現出一個骷髏頭;近看一點,骷髏頭上有三個裸女。而翅膀的圖案其實是威廉布雷克(William Blake)的畫作<偉大的紅龍與日光蔽體的女人>(the great Red Dragon and the woman clothed in the sun)。
另外,片中有些台詞早已成為經典名句,例如萊克特醫生在第一次見到史達琳時對她講的『A census taker once tried to test me. I ate his liver with some fava beans anda nice Chianti.』(曾經有一個調查員想測試我,我把他的肝摻著蠶豆和美酒吃下肚了。),而對馬丁參議員講的『I love your suit!』(我喜歡妳的套裝)則讓我有種毛骨悚然的疙瘩感。
花絮:布魯克史密斯(Brooke Smith)為了要演被綁的參議員女兒而增重廿五磅;另外,由於她在拍片期間跟飾演野牛比爾的泰德拉文(Ted Lavine)很要好,茱蒂(Jodie Foster)都戲稱她是佩蒂赫斯特(Patty Hearst)(跟綁匪產生感情的女人)。約翰克勞佛這角色是依據私家偵探約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所塑造出來的,約翰((John Douglas))花了很多時間來教導飾演此角的史考特葛倫(Scott Glenn);而野牛比爾則是綜合三位連續殺人犯的形象。茱蒂(Jodie Foster)說她跟安伯(Anthony Hopkins)演兩人初見面那幕是沒有彩排的。而萊克特醫生向克莉絲描述他牢房裡的畫時有提到佛羅倫斯的瞭望台(belvedere),而最後克莉絲就是在俄亥俄州的貝維迪爾(Belvedere)找到野牛比爾。也就是說,兩人的初見面,萊克特醫生就把答案告訴克莉絲了。萊克特醫生最後跟克莉絲的對話中特別強調"簡單"(simplicity)這個字,其實是雙關語:要她把事情想得簡單點,還有就是找一間叫"simplicity"的服裝公司。安伯(Anthony Hopkins)形容萊克特醫生的聲音就像是楚門柯波帝(Truman Capote)和凱薩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的結合;以舌頭發出嘶嘶聲也是他自己想到的;另外,他為了演好萊克特醫生曾下了很大的功夫,例如:參訪監獄、研究連續殺人犯的檔案資料、出席聽證會。而飾演野牛比爾的泰德拉文(Ted Lavine)甚至真的跑到變裝酒吧去揣摩學習。而劇組也曾幫茱蒂(Jodie Foster)和史考特(Scott Glenn)準備了連續殺人犯在虐殺被害人的錄音帶,但茱蒂(Jodie Foster)不想聽,而史考特(Scott Glenn)聽了之後很後悔,因為他忘不掉他所聽到的。全片幾乎都在匹茲堡拍的,包括片中囚禁萊克特醫生的巴爾的摩精神病院或曼菲斯辦公大樓的牢籠。本來製片是要劇組到蒙大拿州拍一些倒敘鏡頭,但戴導(Jonathan Demme)並不同意這樣做。劇組、導演和一些主要演員都曾到FBI在維吉尼亞州的訓練中心上了一些課程;FBI也有協助此片的拍攝,不過對克莉絲單槍匹馬闖入野牛比爾的住處這一橋段頗不認同,但戴導(Jonathan Demme)堅持這是此片的高潮戲,刪不得。野牛比爾在做女裝打扮時聽的那首歌是「goodbye horses」,【驚魂記】(psycho)也用過。第一位被害人比摩嘴裡的繭其實是糖果。萊克特醫生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螢幕壞蛋第一名;而克莉絲則被選為螢幕英雄第六名,是排名最高的女性角色。片中有六位演員都當過導演,包括安伯(Anthony Hopkins)和茱蒂(Jodie Foster)等等。
http://www.imdb.com/title/tt0102926/
2008/03/29
- Mar 22 Sat 2008 19:45
daylight (十萬火急) 1996
這是我第一次看老史(Sylvester Stallone)在【第一滴血】(first blood)系列之外的演出,而且除了老史(Sylvester Stallone)之外,我也只認識飾演隧道警衛的史丹蕭(Stan Shaw)(他就是【蛇眼】(snake eyes)裡面的拳王,一開始看到,我還想了幾分鐘。stO),其他演員就幾乎都不認識了。
劇情是有點扯,特效也做很大,但感覺還不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史(Sylvester Stallone)穿過風扇那一段,真是驚險刺激啊!讓人也不禁為他捏把冷汗。而這種災難片最難拿捏的就是溫馨橋段的程度,做太多顯得矯情,做太少又不夠感人。我想,此片在這方面掌握得還不錯,也把人性描繪得恰如其分。還不錯,不會很悶,雖然也沒什麼笑點就是了。而片尾那兩棟世貿雙子星大樓的畫面還真是讓人有滄海桑田之感。另外,配樂也滿好聽的,顯得氣勢磅礡。
另提,我是下午看的,看完後剛好接下去看總統大選的開票。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6040/
2008/03/22
- Mar 16 Sun 2008 19:15
the hand that rocks the cradle (推動搖籃的手) 1992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三台總是會播一些電影,此片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看到的,我自己也很驚訝我對結局竟然還記憶猶新,畢竟也過了十幾年了。
片名是直接取自詩人威廉羅斯華萊士(William Ross Wallace)的作品,詩的內容是在讚揚母親的偉大,其中的『The hand that rocks the cradle is the hand that rules the world.』(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操縱世界的手)說得真是有道理;而情節其實是參考【辛普森家族】(the Simpsons)的某一集。
有點悶,但這種片能歡樂到哪呢?我是認為整個劇情張力和驚悚感都營造得不錯,最後有幾幕還真的讓我看到起雞皮疙瘩咧!嚇死我了!人有時候真的是很可怕,含恨在心又不顯露出來,這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片中的馬特太太就是如此。另外要說的是,此片還稍稍地替黑人朋友發聲呢!
全美票房將近九千萬美金,當年度排名第十二,還不錯,可以看看!導演是頗有名氣的柯蒂斯漢森(Curtis Hanson)。但可能會稍稍降低觀賞興致的是片中的演員都不是很有名氣,其中現在還比較有名的竟然是演配角的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而此片也是瑪德琳利瑪(Madeline Zima)的螢幕處女秀,當時她只有六、七歲。
花絮:片中角色打電話報的地址真的就是那棟房屋的地址。飾演小嬰兒喬伊的其實是一男兩女的三胞胎,而喬伊這名字是以此片的製作人和編劇他們倆的兒子來命名的;而女兒艾瑪這名字是以他們倆飼養的狗來命名的stO。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曾是麥可的考慮人選。蕾貝嘉狄摩妮(Rebecca De Mornay)本來極力爭取【虎克船長】(Hook)的女主角,但輸給茱莉亞羅勃茲(Julia Roberts),所以她試著去找其他更邪惡的角色(我覺得她長得很像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有人也這樣覺得嗎?^^)。
http://www.imdb.com/title/tt0104389/
2008/03/16
- Mar 15 Sat 2008 01:50
the Ghost and the Darkness (暗夜獵殺) 1996
自從1月底看了【大白鯊2:神出鬼沒】(jaws 2)之後就再也沒看動物災難片了,直到今晚我才又看了這部【暗夜獵殺】(the Ghost and the Darkness)。
根據英國工程師約翰派特森(John Henry Patterson)上校的著作改編而成,情節離奇到令人不敢相信這是真實故事。1898年,兩隻嗜殺為樂的獅子在非洲草原上橫來直去,嚴重地影響英國在東非地區鐵路興建的進度,工人被獅子咬死超過百人,到最後,工人全都落跑了。於是派特森(John Henry Patterson)上校決心要鏟除這兩隻魔鬼……
為求真實,劇組開拔到南非駐紮了四個多月,並找來一台1890年的蒸氣火車頭。另外,獅子也是真的,雖經過嚴格訓練,但仍讓劇組在拍攝期間戰戰兢兢的,尤其是得和牠們對戲的方基墨(Val Kilmer)和麥可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
一開場那壯闊的非洲草原,給人一種欣欣向榮的感覺,雖然還未開發,但美好的未來就在眼前了,搭以傑瑞高史密斯(Jerry Goldsmith)獨到的配樂,真是令人感動啊!但當劇情進入獵獅段落時,傑瑞(Jerry Goldsmith)也很稱職地把那股肅殺氣氛完美地呈現出來。驚心動魄的劇情,搭以完美的配樂,我想,一部蠻荒狩獵的佳作也就是這樣了吧!個人覺得此片不管是氣氛的營造還是劇情的鋪設都好過去年上映的【嗜血狂獅】(prey)。
花絮:職業獵人雷明頓是虛構的角色,事實上,這兩隻食人獅都是派特森(John Henry Patterson)上校在九呎遠的距離所獵殺的;而這兩隻食人獅的皮和頭骨本來也是派特森(John Henry Patterson)上校所擁有的,但他在1924年以五千美金的代價賣給芝加哥的博物館,而肯亞政府積極想要得到這兩隻食人獅;派特森(John Henry Patterson)上校在東非建造的那座橋在二戰時被德軍給摧毀了;另外,薩佛的獅子或許因為環境異常而沒有鬃毛,這兩隻食人獅也是如此,而牠們會吃人可能是因為當時那裡爆發牛瘟,也可能是因為牠們的下顎有不正常的缺陷而無法正常獵食。那兩隻獅子演員也在【森林泰山】(George of the jungle)出現過。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6409/
2008/03/15
- Mar 09 Sun 2008 15:35
earthly possessions (末路迷情) 1999
一個年輕逃犯搶劫銀行,挾持了一個女人質,此片演的就是兩人在逃亡途中的種種……
改編自安泰勒(Ann Tyler)的小說,由蘇珊莎蘭登(Susan Sarandon)和史蒂芬杜夫(Stephen Dorff)主演,算是所謂的電視電影,是HBO自己錄製播出的,但在某些國家也曾上映或租得到。
夏綠蒂因為厭煩了原本枯燥的生活,所以被傑克挾持的過程中並沒有很想逃跑的意圖,又覺得老公似乎一點也不在乎自己,而對傑克產生若有似無的感情。試想,若她的老公能對她被挾持表示一點點擔心,是不是她就會想脫逃回家,而不是跟著傑克茫然地逃亡?人總是想逃離原有的框框,總覺得自己擁有的不夠好、不夠多,而羨慕別人擁有的,但有時這只是生在福中不知福罷了!還算不錯,推!
拍攝地點是紐約市和紐澤西州,因為蘇珊(Susan Sarandon)拍戲時習慣離家近一點,以便照顧小孩。
http://www.imdb.com/title/tt0171259/
2008/03/09
- Mar 09 Sun 2008 02:55
primal fear (驚悚) 1996
一個少年被控謀殺主教,紅牌律師馬丁自願替他辯護,但隨著牽扯出來的案情越來越複雜,馬丁也開始覺得事有蹊蹺……
改編自威廉迪爾(William Diehl)的小說,由李察吉爾(Richard Gere)主演,他實在很適合演商界或法界菁英,在此片中的演出也堪稱精采;但我想所有的風采都給艾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搶走了,精湛的演出使他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真令人不敢相信這是他的電影處女秀。
劇情有點曲折,拐彎抹角的,牽涉的旁案也多,要很用心地看才不至於看不懂。但當然主線只有一條,就是少年謀殺主教這一案。節奏略顯緩慢,或許會使人有些不耐,但急轉直下的結局倒是令人驚訝萬分,真的是意想不到啊!看著片尾李察(Richard Gere)茫然的臉,真不知他到底是勝訴還是敗訴。唉!有點灰暗的結局。很棒,強力推薦!
花絮:麥特戴蒙(Matt Damon)曾試鏡要演少年一角;而李奧(Leonardo DiCaprio)和威爾惠頓(Wil Wheaton)則都婉拒了這角色。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7381/
2008/03/09
- Mar 02 Sun 2008 16:05
normal life (絕命鴛鴦) 1996
由路克派瑞(Luke Perry)和艾希莉賈德(Ashley Judd)主演,導演是約翰麥克諾頓(John McNaughton),【瘋狗馬子】(Mad Dog and Glory)和【野東西】(wild things)也都是他導的。
令人傷感的一片,有時候看著心愛的人自甘墮落而自己又束手無策時,真的很難受,所以會想盡一切辦法去達成她的心願,但這通常會誤入歧途。回過頭來說,或許兩人也都想過"正常生活",只是兩人想的時間點沒有交集……
另外稍微提一下,此片是艾希莉(Ashley Judd)少有的激情演出,她現在幾乎不可能再接這種有裸露鏡頭的片了。而且此片的知名度真的很低,要不是我在光南亂逛發現,我也不知道有此片,連在網路上找張海報圖也好難。stO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7202/
2008/03/02
- Mar 01 Sat 2008 01:05
free money (搶劫大行動) 1998
一開始看到片名那麼有氣勢,我還以為是一部緊張刺激的犯罪片,我也抱著這種想法來觀賞,但沒想到竟是一部毫無內容可言的雜片stO。從頭到尾既不刺激、也不搞笑,真可說是平凡無奇,白白浪費了不錯的演員陣容: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唐納蘇德蘭(Donald Sutherland)、馬丁辛(Martin Sheen)、查理辛(Charlie Sheen)和蜜拉索維諾(Mira Sorvino)等人,總而言之,完全不推。
花絮:巴德跟萊利一起看的電影是1969年的【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由保羅紐曼(Paul Newman)跟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主演。
http://www.imdb.com/title/tt0120678/
2008/03/01
- Feb 01 Fri 2008 16:35
snake eyes (蛇眼) 1998
一場拳擊賽,爆滿的一萬四千名觀眾,但國防部長卻在這時遭到暗殺……
尼哥(Nicolas Cage)和蓋瑞辛尼斯(Gary Sinise)主演,導演則是布萊恩狄帕瑪(Brian De Palma),稍微介紹一下他導過的名片:【剃刀邊緣】(dressed to kill)、【疤面煞星】(scarface)、【鐵面無私】(the untouchables)、【角頭風雲】(Carlito's way)、【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黑色大理花懸案】(the black dahlia)等等。
雖然是有點小格局的片子,但在導演出色的運鏡加持下,讓這部片變得更有看頭。在這部片中,他用了很多長鏡頭,尤其是片頭,一鏡到底,超過十分鐘,這不管是對導演或演員都是很大的挑戰,真是令人讚嘆。過程相當懸疑,有如推理小說一般的情節,或許有人覺得有點悶,但我持相反意見,我反而覺得此片的氣氛營造是一絕,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結尾似乎略顯草率。不過整體來說仍算是不賴的一片啦!推!
這陣子,我一直在複習尼哥(Nicolas Cage)的片子,這已經是第四片了,前三片分別是【絕地任務】(the Rock)、【空中監獄】(con air)、【變臉】(face/off)。同樣的,【蛇眼】(snake eyes)我也在高中時就看過了,尼哥(Nicolas Cage)在片頭那些戲謔般的演出真是讓我笑死了!stO
花絮:片尾那個頒獎給尼哥(Nicolas Cage)的市長真的是大西洋市的市長。本來的結局是大浪會湧進整個賭場。
http://www.imdb.com/title/tt0120832/
2008/02/01
- Jan 26 Sat 2008 17:00
face/off (變臉) 1997
高中就看過了,今天看還是覺得很扯!比【絕地任務】(the Rock)或【空中監獄】(con air)更扯!這就是我對【變臉】(face/off)的感想了,在尼哥(Nicolas Cage)的這三部片中,我對這部的評價也最低。劇情是很炫、很吸引人沒錯,但過度的不真實也讓人有點不耐,不過吳宇森的片子就是如此,有很多特效跟誇張且略顯荒誕的情節,習慣就好。我對這些誇張的特效或打鬥鏡頭沒什摩特別的感覺,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尼哥(Nicolas Cage)跑到醫院講往事給瓊艾倫聽(Joan Allen)那段,還滿感人的。
另外,這片也是我這個月看的第四部尼哥(Nicolas Cage)的片子了。
花絮:一開始尼哥(Nicolas Cage)對演個惡棍並沒多大興趣,但他一得知劇情後就欣然接演了。本來主角預定是阿諾(Arnold Schwarzenegger)跟老史(Sylvester Stallone),而且故事背景是設定在未來;但吳宇森認為胖屈(John Travolta)跟尼哥(Nicolas Cage)更適合,而且把故事背景設定在現代。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9094/
2008/01/26
- Jan 25 Fri 2008 01:25
sliding doors (雙面情人) 1998
前陣子在上課時上到羅伯特佛羅斯特(Robert Frost)的詩作<未走之路>(the road not taken),內容是在說人生常常要面臨抉擇,選定了一條路,就不太可能再回頭去走另一條路了,而走了那條路之後會變得如何,那條沒走的路又如何如何,我想這沒人能說個準。如果如果,當初當初……
於是我想起好久好久以前,應該是高中吧,我曾經去錄影帶出租店租過此片,其實當初會想看這部片,完全只是因為我那時很喜歡葛妮絲派楚(Gwyneth Paltrow)。到現在,我的審美觀依然沒有改變,仍然覺得她美得冒泡,只是隨著年紀增長,就比較沒有當初那麼"迷戀"罷了,而劇情我也早就不復記憶了。今晚,我把買了好久的VCD拿出來再欣賞一次,只是這一次,我的年紀多了快十歲了……
海倫是一個公關經理,她到公司才發現她被炒魷魚了,她垂頭喪氣地要搭地鐵回家,這時導演就把劇情分成兩條線來敘述了:有搭上地鐵的海倫和沒有搭上地鐵的海倫,分別都有不同的劇情發展。鏡頭是切來切去的,看的時候要專心一點才行^^。最後,不管是有沒有搭上地鐵的海倫,都會遇見詹姆斯,但過程結果卻是大相逕庭。一種看似前景光明,但最後卻悲劇收場;另一種是一直被蒙在鼓裡,但最後似乎是個好結局。我不太懂導演到底想表達什麼,兩種結果差有點多耶!讓我感到一點點的小惆悵,那我們的人生也像這樣因而有不同的遭遇嗎?我想了一下,答案好像是肯定的……
如果要用一首歌來表達我看完這部電影的感想,我想就是水叮噹(aqua)的「turn back time」(http://0rz.tw/c73up)了,蘭妮(Lene Grawford Nystrom)那略帶稚氣的嗓音,真的有唱出那股無奈感。另外,此片中還有一些歌曲也搭得很有感覺,例如葛妮絲在改頭換面那段,搭了桃子聯盟(peach union)的「on my own」,很棒,真的給人一種重新振作的感覺;而片尾放了蒂朵(Dido)的「thank you」,一抹意猶未盡蔓延著,相信你看完也會跟我有一樣的感覺的。每個人都希望能倒轉時光,特別是在遺憾造成時。但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盡可能的讓自己的人生變得完美。這片我推,看完之後或許多多少少能得到一些領悟。
講些花絮:葛妮絲(Gwyneth Paltrow)講的英國腔令人驚豔,媒體也多感佩服,別忘了,她是個道地的美國人。一開始,海倫打翻水而沾濕的書是哈波李(Harper Lee)《梅岡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導演跟皇后(queen)的布萊恩梅(Brian May)是好朋友,他曾請布萊恩(Brian May)幫他為這部電影寫首歌,於是布萊恩(Brian May)寫了「another world」,但之後因某些因素而沒用在電影裡,最後布萊恩(Brian May)把這首歌收錄在自己的專輯裡。
http://www.imdb.com/title/tt0120148/
2008/01/08
- Jan 18 Fri 2008 01:50
con air (空中監獄) 1997
氣勢極其磅礡的一片,由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主演,另外還有約翰庫薩克(John Cusack)和約翰麥可維奇(John Malkovich),導演則是賽門衛斯特(Simon West),這片是他的電影處女作,第二部是【將軍的女兒】(general's daughter),兩部片的類型差真多@@,但我對這兩片的評價都不錯。^^y
尼哥(Nicolas Cage)繼【絕地任務】(the Rock)之後又一動作片鉅作,全球票房突破兩億美金,更加奠定他的動作片巨星的地位。現在想想,當時我讀高中,班上很多人都很喜歡他的動作片,這片想當然我也已經在課堂上看過了,十年有了。
劇情是極盡誇張之能事,再扯也不過如此了,雖然一開始的鋪設有點草率,但也沒差啦,主要劇情有雕琢到就好,我就不贅述了。而在看過一連串大爆炸場面後,我想每個人都血脈賁張了,也因此,結尾那段急轉直下的溫馨就顯得很有感染力,背景音樂搭配的是崔夏宜爾伍(Trisha Yearwood)的「how do I live」,真是讓人感動的一幕啊!還有,演女兒的蘭德莉歐布萊特(Landry Allbright)真是太可愛了,當時她才七歲。
講點花絮。這是第一部由傑瑞布魯克海默(Jerry Bruckheimer)製作而沒有唐辛普森(Don Simpson)的片。「how do I live」在被奧斯卡提名最佳歌曲的同時也被金酸苺提名最差歌曲,結果是兩個獎項都沒得。而當飛機在林納機場重新起飛後,一群犯人狂歡高歌的曲子是林納史金納(Lynyrd Skynyrd)的「sweet home Alabama」,該團的三名團員在1977年的10月20日墜機身亡,這事件賈蘭有提到。根據卡麥隆跟女兒的通信內容,他假釋的那一天是7月14日,這也是巴士底監獄被攻破那天。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8880/
2008/01/18
- Jan 06 Sun 2008 01:00
happy, Texas (一籠傻鳥) 1999
重拍法國在1978年的同名老片【一籠傻鳥】(cage aux folles, la),光看片名,就知道不會是太正經的片子。說真的,也實在是很瞎搞的一片,但有些橋段或對白還滿好笑的,看看笑笑也不錯啦^^!話說回來,胡搞歸胡搞,此片可是獲得日舞影展的喜劇類評審團大獎咧!
特別要提的是,那些小女孩真是太可愛啦!^^
http://www.imdb.com/title/tt0162360/
2008/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