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704 aqotwf.JPG  

『戰爭是殘酷的』,這種話我們已經都聽到麻痺了,但卻他媽的是事實,可惜未曾身陷其中的人還是無法深刻地去體會其意涵。而說到戰爭小說,一定不能不提埃里希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以一戰為背景寫成的《西線無戰事》(im westen nichts neues)。個人也在兩週前將原著又重看了一遍,全書可說是沒有情節,就只是透過小兵保羅的口白來突顯戰爭的荒謬。路易斯麥爾史東(Lewis Milestone)忠實地將此書的觀點轉換成電影,結局無聲無息的,沉默無語的畫面卻有著最喧囂的沉痛控訴,更像是在嘲笑觀看這齣鬧劇的人們……

環球在1929年經濟大蕭條的幾個月後大膽地砸下一百廿萬美元來製作此片,實在是相當大的賭注,所幸後來是叫好又叫座:賺進三百多萬美元,也憑此片拿下廠史第一座奧斯卡最佳影片(當時還稱為最佳製作獎),之後也被美國電影學會當作瑰寶般地選為百年百大電影和十大史詩電影之一。

花絮:麥導(Lewis Milestone)的第一部有聲電影,也為自己再拿下一座奧斯卡最佳導演,更是第一部贏得最佳影片的有聲電影。美國的電影審查制度直到1934年才開始轉趨嚴格,所以此片極具暴力的情節才能一刀不減地上映。開場時寫在黑板上的句子是荷馬(Homer)的著名史詩《奧德賽》(Odýsseia)。拍攝工作曾遭政府衛生稽查員強制暫停,除非戰壕內的衛生設備達到標準。臨演超過兩千人,很多都是在一戰當時流亡美國的德裔族群。結局是在後製時才拍的,當時所有的演員早就解散了,所以保羅那隻手其實是麥導(Lewis Milestone)的。飾演卡欽斯基而聲名大噪的路易斯沃漢(Louis Wolheim)原本預定要演麥導(Lewis Milestone)下一部電影【the front page】,但卻不幸於開拍前死於胃癌。小道格拉斯法班克斯(Douglas Fairbanks Jr.)和原著作者老雷(Erich Maria Remarque)都曾是主角的考慮人選。札蘇皮茲(Zasu Pitts)原本飾演保羅的媽媽,但她出場時觀眾卻笑聲連連,所以麥導(Lewis Milestone)後來用貝芮兒墨瑟(Beryl Mercer)來取代了她。麥導(Lewis Milestone)沒有用任何的配樂,因為他想保持此片的嚴肅性,但可惜的是很多電影院在放映時都自己在旁加上音樂伴奏,因為他們不習慣沒有背景音樂。後來發光發熱的大導演佛列德辛尼曼(Fred Zinnemann)曾在此片當臨演,但後來卻因態度不佳被炒魷魚;而之後也享有盛名的喬治庫克(George Cukor)則是被僱用來教臨演講一些方言,讓觀眾能更融入角色。班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禁止此片在義大利上映,後來直到1956年才解禁;德國當時尚未執政的納粹黨用盡各種手段(包括在電影院放老鼠和臭氣彈)來阻止此片上映,因為他們認為此片在嘲笑德國人懦弱,當時只能在德國和一些鄰國(如法蘭西、瑞士和荷蘭)往來的火車和公車上才有得看,而後來同樣直到1956年才解禁;但諷刺的是,隔壁的波蘭卻認為此片最能代表德國(這會不會就是二戰最早遭到納粹德國攻打的原因呢)。飾演保羅的盧埃裡斯(Lew Ayris)後來在二戰期間堅決反戰,但他演出的電影卻因此遭到抵制。此片的無聲版本直到2003年才在布里斯托首映,更直到2011年才在美國電視上播放。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0629/
2012/10/21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克拉克.周 的頭像
    克拉克.周

    漫步在月球陰暗面的克拉克周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