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573.jpg  

改編自法比安努里(Fabien Nury)於2010年至2012年間連載的圖像小說《la mort de Staline》,由英、法和比利時所共同製作的作品,算是群戲,導演則是亞曼多伊安努奇(Armando Iannucci),在英國收穫了五百萬歐元,在法國則僅進帳一百萬歐元,全球票房大約是兩千四百多萬美元。

相當優異的政治諷刺喜劇,題材極為敏感,節奏不疾不徐,氛圍詼諧逗趣(有些橋段著實令人發噱啊^^),以塗抹著黑色幽默的荒唐風格呈現出約瑟夫史達林(Joseph Stalin)於1953年死後蘇聯高層權力鬥爭的過程,不過情節當然並沒有完全按照史實,事件的時間和人物的身分都有錯置的情形,也招來了不少批評,但伊導(Armando Iannucci)大方地表示此片是電影而不是紀錄片,他只是盡力地根據有限的史料去想像當時可能發生了什麼事情。儘管真相在蘇聯的密封下仍難以完全透視,但此片想必也多少重現了當時的場面而帶有還原歷史的象徵意義。

開頭以幾個橋段簡單明瞭地展示了約瑟夫(Joseph Stalin)有多麼令人害怕,而他的劊子手拉夫連季貝利亞(Lavrentiy Beria)又有多麼兇殘,每個人都努力地揣摩他的心思且不敢稍有違逆,因為或許一個不小心,人頭就要落地了。但權傾一時的約瑟夫(Joseph Stalin)終究也迎來了自己的死期,他的左右手們立刻就開始拉幫結派,他們都有各自的盤算,檯面上鉤心鬥角,檯面下亦暗潮洶湧,若不扳倒對手,可能就是自己遭殃。

曾在約瑟夫(Joseph Stalin)的授意下策畫整個大清洗的拉夫連季(Lavrentiy Beria)在權力真空後相當活躍,但他張牙舞爪的霸道態度卻讓其他人感覺受到威脅而聯合起來對付他。成為眾矢之的拉夫連季(Lavrentiy Beria)隨即被秘密處死,而原本居於劣勢的尼基塔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一躍而起掌握了權力,頗富謀略的他成為了這場鬥爭中的大贏家(不過他並沒有笑到最後,因為他在掌權多年後也被列歐尼德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發動政變推翻掉了,真的是怎麼來的就怎麼去啊!)。

全片令人在微笑之餘亦不免感到驚駭,儼然是一齣令人恐懼的喜劇,觀眾笑了大半場,可是最後卻看到了兇殺案,像是冷不防被針扎了一下,心跳彷彿稍稍加快了,一股不適感也自內心深處翻騰地湧上來。伊導(Armando Iannucci)以幾十年前的蘇聯高層權鬥來諷諭現今的民主國家政局其實也是爾虞我詐且紛亂難解,並藉此提醒人們要仔細地選擇公僕並嚴格地監督他們,相當具有警世意味,可謂是以古喻今。

花絮:片中大多數的文字其實是拉丁字母而不是西里爾字母。在俄羅斯、哈薩克、亞塞拜然和吉爾吉斯等國被禁映,但在今時今日想完全阻絕鄉民非法下載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這些國家其實也早就不知有多少人看過此片了。約瑟夫(Joseph Stalin)和拉夫連季(Lavrentiy Beria)是蘇聯權力核心裡少見的喬治亞裔人。

http://www.imdb.com/title/tt4686844/
2021/01/21

arrow
arrow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