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768.jpg  

改編自瓊恩琳西(Joan Lindsey)於1967年發表的同名小說(我在兩天前拜讀了stO),算是群戲,導演則是彼得威爾(Peter Weir),製作成本是四十四萬多澳幣,在澳洲收穫了超過五百萬澳幣。

澳洲電影的經典傑作,為澳洲新浪潮電影鋪出了一條通往國際的康莊大道,其中不只巧妙地隱喻了當時英國殖民澳洲的歷史背景(殖民體制改變而引發民心動盪),還露骨地將澳洲社會的階級差距濃縮在一所女校裡(女孩們的家庭背景貧富懸殊),可謂是以小況大的表現手法。威導(Peter Weir)相當忠實地呈現了原作,安靜的文字被化為生動的影像,其運鏡風格頗為獨到(低位仰拍的鏡頭特別令我印象深刻),寫實地描繪出南澳的風土民情,懸岩雄偉壯觀的特殊景致散布著一片詭異氣氛,而不時響起的笛聲則繚繞出一股神祕氣息。

開頭摘錄了艾德嘉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的詩作《夢中之夢》(a dream within a dream)裡的『All that we see or seem is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我們所見與好像發生的一切都只是夢中之夢),彷彿就此為此片定下了深奧朦朧的基調,全部都似真又像假,以現實的情境去詮釋超現實的概念。遠離塵世的孤絕荒野,同時停擺的手錶,空間與時間好像在剎那間定格了,整個故事的意境有如抽象派畫作般充滿了玄妙縹緲的藝術感。

故事時空設定在1900年的澳洲維多利亞州,原本運作正常的蘋園女校因為一起失蹤案而遭遇經營困難且最終倒閉似乎象徵了傳統禮教的崩毀,而探險欲望或許暗指著性意識解放,長期遭受壓抑的女孩們在極度嚮往自由的心態驅使下不斷地往高處爬去(封閉的女校與曠闊的荒野形成強烈鮮明的對比),這種冒險的舉動帶來了難以預料的後果,女孩們似乎受到了大自然的催眠而在光天化日下失去了蹤影。

正值錦瑟年華的米蘭達回眸一笑後就此和兩個同學一起消失得無影無蹤暗示了青春的消逝,而性格古板的教師麥克勞也跟著失蹤則意味著性情的解放,自一開始就瀰漫開來的迷霧直到最後也沒有消散,警方付出了許多努力,媒體也帶來了許多關注,可惜整起事件的真相終究是撲朔迷離,難以名狀的懸疑感最後也變成了令人膽寒的驚悚感。結局呈現開放性(沒有答案的問題往往令人感到如鯁在喉),無人知曉那些女孩到底去了哪裡,直到一百多年後的今日仍舊是一樁懸案……QQ

花絮:製作人派翠西亞拉佛爾(Patricia Lovell)在1973年只花了一百美元就買下了翻拍版權,坦承自己很害怕懸岩的她後來只在1985年再去過一次且很快就離開了。由於原作者瓊恩(Joan Lindsey)有導演決定權,所以威導(Peter Weir)曾去她的農場拜訪她,他問了她故事是真的嗎或她認為那些女孩到底去哪裡了等許多問題,但她都沒有給出明確回答。原本預定撰寫劇本的是大衛威廉森(David Williamson),但他因為抽不開身而向製作人推薦了克里夫格林(Cliff Green)。原本預定要演校長的是薇薇安墨堅特(Vivien Merchant),不過她後來因為家庭原因而被迫退出。原本預定要主演米蘭達的是英格麗梅森(Ingrid Mason),但後來威導(Peter Weir)決定回頭找安露易絲蘭柏特(Anne-Louise Lambert),而她則被說服去演小角色蘿莎蒙。蘋園女校的拍攝地點為馬丁戴爾大宅。製作人發現東部州的女孩大多太過世故且時髦而不適合演出1900年的古人,後來他們發現南澳洲的女孩比較適合。故事是發生在維多利亞州,不過劇組主要是在南澳洲進行拍攝工作,總共耗時六週。瓊恩(Joan Lindsey)對於人們一直詢問真相到底為何感到不耐,因為她當時其實有在最後一章寫出真相,不過出版社要求她將其刪掉,於是她在過世前將這分十二頁的內容交給經紀人約翰泰勒(John Taylor)並要他在她死後將其出版,《the secret of Hanging Rock》在她死後七年問世了,真相是她們穿越到不同的時空了(難怪出版社當時會勸她刪掉這一部分,因為整個神秘浪漫的氛圍都被破壞啦!stO)。

http://www.imdb.com/title/tt0073540/
2023/04/28

arrow
arrow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