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湯姆提克威爾(Tom Tykwer)自編自導,主演蘿拉的則是法蘭卡波坦特(Franka Potente),製作成本是三百五十萬馬克,當年在德國囊括兩千多萬馬克,風光地坐上年度冠軍寶座。
雖然拍攝手法相當前衛而具有實驗性,但是故事架構明顯模仿了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的【機遇之歌】(przypadek),片時僅僅八十分鐘,內容分成三個段落(開頭模仿【辛普森家庭】(the Simpsons)風格的卡通真是讓人忍俊不住啊^^"),不過其實是在同樣的一段時間內,這種時間重置而過程不同的表現形式傳神地解釋了何謂『蝴蝶效應』,加上節奏強烈的電子音樂從旁襯托,還有蘿拉一頭紅色的亂髮和全身溼黏的汗水,無一不告訴觀眾情況有多麼緊急。
不過情節其實很簡單,蘿拉的混混男友搞丟了要交給老大的十萬馬克贓款,所以蘿拉必須在廿分鐘內為他奔走救急,鬼才提導(Tom Tykwer)以非線性敘事手法來呈現這個在刺激之餘也略顯單調的故事,真可謂是神來之筆,也令人忍不住開始思考,如果人生也可以像玩電動遊戲失敗後按下啟動鍵就重新開始的話,相信在那麼多個平行時空中,人的命運也會像蘿拉與其男友那樣有著不同的結果(淒慘落魄就再重來,幸福順利就按存檔,讚啦!)。
這樣的情節在視聽娛樂外也帶有生命省思,因為人們其實一直在不同的時間或地點做出不同的判斷或決定,猶如走到岔路上就要做出選擇那樣而最終走向截然不同的命運。在正常情況下,人們一旦做出錯誤判斷或決定就幾乎會導致悲劇(就像第一次和第二次那樣)stO;不過若是運氣好一點的話,再大的困難也能夠迎刃而解(就像第三次那樣)@@。儘管人生會有什麼發展幾乎是由先天的資質和後天的努力所構成,不過相信很多人也不敢否認其實有些事情純粹只是看運氣如何罷了……
花絮:借電話卡給曼尼的老婦由飾演曼尼的莫里茲布列楚(Moritz Bleibtreau)的母親所客串演出。開頭用了三百個臨演排出片名。唸開頭旁白的是在德國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敘述者漢斯帕許(Hans Paetsch)。開頭的詩作取自湯瑪斯艾略特(T.S. Eliot)的《Little Gidding》。旋轉的運鏡風格偷師自【迷魂記】(vertigo),因為提導(Tom Tykwer)是亞佛列德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的粉絲。提導(Tom Tykwer)以紅黃兩色來表示危險,紅色跟蘿拉有關(例如她的頭髮和電話),黃色跟曼尼有關(例如電話亭和超市)。蘿拉僅有廿分鐘籌錢,她賭輪盤也是押20號。就是那個男人偷了蘿拉的電動腳踏車。傑森布倫(Jason Blum)在米拉麥克斯任職時曾錯過採購此片的機會,他說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在看到此片票房大好後曾氣得將點燃的香菸往他的臉上丟。小泉歡晃表示此片是〈薩爾達傳說:魔吉拉的面具〉的創作靈感來源。
http://www.imdb.com/title/tt0130827/
2024/08/03
- Aug 03 Sat 2024 22:15
Lola rennt (蘿拉快跑) 1998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