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智多星"的布區卡西迪(Butch Cassidy)和"神槍手"日舞小子(Sundance Kid),美國西部拓荒時期赫赫有名的兩個搶匪,1969年這部【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就是根據這兩人的故事改拍成電影,由保羅紐曼(Paul Newman)飾演布區卡西迪,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演日舞小子,這也是他們倆第一次合作。第二次是1973年的【刺激】(the sting),聽說可能會有第三次,兩個老頭子囉!年長十一歲的保羅(Paul Newman)說只要不演勞勃(Robert Redford)他爸爸,啥都好談。^^" 

導演是喬治羅伊希爾(George Roy Hill),他用非常詼諧逗趣的風格來詮釋這兩個惡名昭彰的大盜。片頭那記錄片式的畫面把氣氛營造得不錯。保羅(Paul Newman)騎著腳踏車載著女主角嬉戲的那段讓我印象深刻,背景音樂是「raindrops keep falling on my head」,很好聽耶,搭在這裡真的讓人覺得很讚呢!保羅(Paul Newman)就像個大男孩一樣,那畫面讓人感到浪漫溫馨,那旋律令人久久無法忘記。http://0rz.tw/b401Y

炸火車那段蠻好笑的,接著就切入正題了:兩人開始逃亡。在兩人逃亡的過程中,導演常以遠鏡頭來呈現美國西部的廣闊草原啊、沙漠啊、山谷的,都顯得非常壯觀。而由於導演多用戲謔的手法來呈現,有時甚至讓人忘了他們倆是正在逃亡的搶匪咧!『who are those guys?』每次他們講這句話時就讓我發噱,哈哈!中間有一段以定鏡來推進情節,好像在看故事書一樣,搭配俏皮的音樂,還滿有趣的。後來他們帶著女伴遠走他鄉,仍然惡性不改,但導演也讓觀眾看到他們不同於搶匪的一面。最後,導演用最委婉的方式呈現結局,看完時我也略顯惆悵咧!

片廠花了六百萬美金製作,但北美票房就超過了一億美金,真是噱翻了!而除了票房開出紅盤之外,此片也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原創歌曲、最佳原創配樂、最佳攝影和最佳混音等七項大獎,最後是囊括了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原創歌曲和最佳原創配樂等四項大獎。

拍攝期間,布區卡西迪(Butch Cassidy)的妹妹經常來拜訪劇組,並會說些布區的軼事給劇組人員聽,還稱讚保羅(Paul Newman)演她哥哥演得很傳神咧!而女主角凱薩琳羅絲(Katharine Ross)後來跟導演處得不怎麼好。另外,片中所有玻利維亞的戲都是在墨西哥拍的。結局也跟事實不同。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4115/
2007/03/04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好萊塢最有身價的單身漢-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和珍妮佛羅培茲(Jennifer Lopez)主演,根據艾莫李歐納(Elmore Leonard)的暢銷小說改編拍成,導演是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還滿有名的,【性、謊言、錄影帶】(sex, lies and videotape)、【永不妥協】(Erin Brockovich)、【瞞天過海】(ocean's eleven)系列都是他導的。

老實說還不錯,講搶劫犯和美艷聯邦女警的故事,娛樂性還滿夠的,荒唐逗趣的劇情加點愛情元素,還不賴啦!也入圍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剪接兩個獎項。

片廠砸了五千萬美金左右,全球票房則是七千八百萬美金左右。

http://www.imdb.com/title/tt0120780/
2007/02/23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衝著保羅紐曼(Paul Newman)跟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我很早就想看這部片了,昨天終於有機會一睹風采。

【刺激】(the sting)在1974年第四十六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抱走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等七項大獎。導演是喬治羅伊希爾(George Roy Hill),【虎豹小霸王】 (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也是他導的。

真人真事改編,故事背景是1930年代的美國,描述兩位騙徒因朋友被殺而聯手報復的過程。情節我就不多說了,精彩曲折,娛樂性十足,不愧是當年大片,票房也將近一億六千萬美金,真是嚇死人的數字,不要忘記了,當時是1973年。有續集,只是演的人全換了。

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在劇中的打扮還頗俊俏,布萊德彼特(Brad Pitt)果然滿像他的!而當時已中年的保羅紐曼(Paul Newman)仍不減風采,演技深受肯定的他,在片中的角色也是帥氣十足,讓我更想看【鐵窗喋血】(Cool Hand Luke)了。另外一提,這部片中有一個演員,名叫哈羅高德(Harold Gould),片中扮相跟保羅紐曼(Paul Newman)有點像,我一開始還認錯@@",不知有沒有人也這樣認為呢?

而開場音樂相信是大家都聽過的旋律,就是黑人音樂家-史考特傑普林(Scott Joplin)在1902年的作品「the entertainer」,輕鬆的開場曲,讓人心情整個好了起來。這是某位外國小女孩彈奏的,不要跟我說你沒聽過這旋律stO。

接下來我來說些在IMDb上看到的。本來強尼這角色是要給傑克尼柯森(Jack Nicholson)的,但他拒絕了,也促成保羅紐曼(Paul Newman)跟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的第二次合作。其中讓我覺得最好笑的是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直到2004年6月才第一次看了這部電影stO,真是服了他。而勞勃蕭(Robert Shaw)在拍片當時扭傷了腳,所以他在片中就順勢跛腳演出。另外,保羅紐曼(Paul Newman)在片中秀的玩牌技巧是替身代演的。

http://www.imdb.com/title/tt0070735/
2007/02/21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演是約翰麥克諾頓(John McNaughton),雖然不太吸引我,但我衝著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還是看了。

不適合耍狠的比爾莫瑞(Bill Murray)演起黑道老大,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卻演一個很膽小的警察,但老實說,他那中年發福的體型倒還滿適合演這種角色的。而當年才廿三歲的烏瑪舒曼(Uma Thurman)正值青春美麗咧!基本上不太推薦,因為劇情略顯荒唐,而結局略顯離譜。但如果你只是想看看笑笑,那這部不錯。北美票房是一千一百多萬美金。

另外一提,片尾曲很好聽,是黑人爵士歌手路易斯派馬(Louis Prima)的「just a gigolo / I ain't got nobody」,滿符合劇情的。

花絮:本來片廠是要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演黑道老大,但他堅持要演那膽小的警察。據說原本的劇情是黑道老大打贏了,但觀賞試映的的觀眾無法接受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打輸比爾莫瑞(Bill Murray),所以那一段就重拍了。

http://www.imdb.com/title/tt0107473/
2007/02/19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殘酷大街】(mean streets)是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成名作,由哈維凱托(Harvey Keitel)和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主演。三人的友誼也持續至今。

這是馬蒂(Martin Scorsese)第一次和老伯(Robert De Niro)合作,兩人只差一歲,同樣是在紐約皇后區("小義大利區")長大,因此認識之後一拍即合,陸續合作了八部電影之多,其中多是名作:除了此片外,另外還有1976年的【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1977年的【紐約紐約】(New York New York)、1980年的【蠻牛】(Raging Bull)、1983年的【喜劇之王】(the king of comedy)、1990年的【四海好傢伙】(goodfellas)、1991年的【恐怖角】(cape fear)、1995年的【賭國風雲】(casino)。

一般來說,此片可視為馬蒂(Martin Scorsese)的自傳電影,他不用想劇本,他只要把他年輕時和朋友的一些回憶轉換成畫面,當然,也包括結局那頗具震撼性的情節。

片中哈維(Harvey Keitel)演的查理一角,實際上就是馬蒂(Martin Scorsese)自己的寫照,而老伯(Robert De Niro)演的那瘋瘋顛顛的強尼小子,就是馬蒂(Martin Scorsese)以一個朋友的形象塑造出來的。馬蒂(Martin Scorsese)的好片很多,但如果沒看過【殘酷大街】(mean streets)就太可惜了。

故事寫的是一群義裔年輕人在"小義大利區"內的事,看似平常,但卻讓人了解1960年代的皇后區是什麼個樣。影片開場樂是美國女子團體Ronettes的「be my baby」,加上一些花絮鏡頭,讓人感覺親切;畫面帶著查理走進東尼的酒吧,響起了滾石(rolling stones)的「tell me」,戲謔感十足;去討錢打架那段配了美國女子團體Marvelettes的「please Mr. Postman」,這首歌後來木匠兄妹(Carpenters)有重唱過。整部片讓人深深地沉浸在那超過四十年的音樂氛圍之中,也讓人一頭栽進了1960年代的美國紐約。

一開始勞勃(Robert De Niro)想演查理,但馬蒂(Martin Scorsese)把這角色給了哈維(Harvey Keitel),他也演得很棒,當年也頗帥氣咧!而當時正英俊性格的勞勃(Robert De Niro)則演了強尼小子,我很喜歡勞勃(Robert De Niro)在片中的演出,很自然,或許有點太過,但仍不失本質。演東尼的大衛普洛沃(David Proval)也讓我印象深刻,有好幾段他都很搶眼。而馬蒂(Martin Scorsese)自己和他媽媽也都親自參與演出,雖然戲份極少。馬蒂(Martin Scorsese)拍這部片時也向同鄉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Coppola)借了點錢去討好"小義大利區"的居民,雖然如此,他也僅拍了一些景而已,大部分的時間,他都在洛杉磯拍攝,再行剪接。一開始劇本寫出來時是叫"season of the witch",後來改成"mean streets"似乎比較符合劇情,這詞還是出自雷蒙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咧!查理、東尼和麥可三人去看的電影是【搜索者】(the searchers)。

http://www.imdb.com/title/tt0070379/
2007/02/17

2011/10/28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演是法蘭克歐茲(Frank Oz),他導的通常都是輕鬆喜劇,但這次卻導了這部情節緊湊的竊盜片,於2000年5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婁開拍,總共花了將近七千萬美金。而光是看卡司就讓人窒息了: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和艾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票房也一如預期地開出紅盤,全球掃進一億一千多萬美金。

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演一個從沒失手過的神偷,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則演一個掮客,艾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則是演一個菜鳥偷兒,劇情節奏頗慢,可說是浪費了如此卡司,但結尾的轉折點不賴,加以前面實在頗沉悶,讓人加深了對結局的印象,在道義上也給了一點點啟示。

傳聞艾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的角色本來是要給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的,但他拒絕了。而艾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也說他接接演的理由就是要讓他的名字可以跟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和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放在一起,可見對兩位前輩的推崇。

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和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都演過同一個角色-維多柯里昂,也雙雙獲得奧斯卡獎。而這是他們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合作,也是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最後一部電影,我們都知道他在2004年的7月1日過世了。聽說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最後和導演處得不好,以致於他的戲都是由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導的,不知是真是假?

http://www.imdb.com/title/tt0227445/
2007/02/12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