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1930~1939 (3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0476 ds.JPG  

去年11月初,我第一次拜見了馬克斯兄弟(Chico & Harpo & Groucho & Zeppo Marx)的作品,而今晚,我選擇了【鴨羹】(duck soup)。

真是有趣,不愧是四兄弟最負盛名的作品,也分別在1998年和2000年被美國電影學會列入百大電影和百大喜劇。四兄弟用極度詼諧的口吻來諷刺政治,節奏非常明快,葛羅喬(Groucho Marx)的妙語如珠、奇科(Chico Marx)的插科打諢和哈波(Harpo Marx)誇張逗趣的演出令人印象深刻,鏡子那段尤其精彩,真是太經典了,幾十年來不知被多少人模仿過了。嗯,雖然我這個門外漢似乎無法完全參透這種零邏輯喜劇的精髓,也是要來湊湊熱鬧,見識見識。

而片中有幾句台詞相當有趣,例如法亞佛萊一見到提斯戴夫人時說的『You know, you haven't stopped talking since I came here? you must have been vaccinated with phonograph needle.』(從我來到這裡,你就沒有停止講話,你一定是用留聲機的針接種疫苗。);而法亞佛萊在調侃大使特蘭提諾時講的『The headstrongs married the armstrongs, and that's why darkies were born.』(強壯嫁給任性,所以就生下了老子。)其實是在暗指1931年一首叫「that's why darkies were born」的流行曲。

但戲謔之餘也是讓人有所感觸,政治真是一種現實的東西。人民無法發聲的專制極權國家就不提了,但在很多看似自由平等的民主國家也是常有不公不義的事情發生。舉例來說,儘管整台國家機器被少數特定族群控制著,但多數族群中會有人巴結權貴以分得一官半職,有人則接受籠絡以分得一杯羹,雖然剩下來的仍是相對多數,但他們之中卻還是有人蠢到被帶有特定目的的教育和媒體洗腦而不知道自己正在被剝削,這真是令人無奈啊!而這種謬況在東南亞某個蕞爾小國和某個寶島小國身上發生了,科科!

花絮:一般被認為是四兄弟最經典的作品,但上映後的票房還滿慘的,飽受經濟壓力的派拉蒙決定不再和他們續約;他們也隨即投入米高梅的懷抱,並接連拍出了經典的【歌劇之夜】(a night at the opera)和【賽馬場的一天】(a day at the races)。是派拉蒙在1958年將電視播映權賣給環球的七百多部片子之一,也是小弟澤波(Zeppo Marx)最後一次和大哥們合作。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認為四兄弟在影射他而禁止此片在義大利上映,據說四兄弟聽到這消息後非常地開心。而當被問到此片有何政治意涵時,葛羅喬(Groucho Marx)只淡淡地說『What significance? We were just four Jews trying to get a laugh.』(什麼意涵?我們只是四個想博君一笑的猶太人。)。葛羅喬(Groucho Marx)曾對片名作出如下解釋:『Take two turkeys, one goose, four cabbages, but no duck, and mix them together. After one taste, you'll duck soup the rest of your life.』(拿兩隻火雞、一隻鵝和四顆甘藍菜,但不要鴨子,然後把他們混在一起,嚐一口之後,你的後半輩子就輕輕鬆鬆了。)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3969/
2011/01/28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444 mb.jpg  

前言:第一次聽到馬克斯兄弟(Chico & Harpo & Groucho & Zeppo Marx)這名號是在皇后(queen)的專輯名稱,前幾個星期在光南看到後毫不猶豫地就下手了。

四兄弟第一部在好萊塢拍成的片子,也是他們唯一一部全部用藝名當角色名的片子,也超越了個人在2008年10月初看的1933年的【金剛】(king Kong)而成為到目前為止所看過年代最久的片子。很典型的零邏輯笑鬧喜劇,誇張逗趣的演出俯拾皆是,雖然普遍被認為是四兄弟的經典之一,也在2000年被美國電影學會列入百大喜劇之一,但我必須承認自己並不覺得很精采(但或許多多少少也因為當時的我有一點昏昏欲睡)。

花絮:四兄弟第一部沒有瑪格麗特杜蒙(Margaret Dumont)的片子,因為她似乎無法表現出片中女角該有的性感。葛羅喬的台詞『Gary Cooper is much taller than me.』(賈利古柏比我高多了)在西班牙配音版本中變成了『Charlton Heston is much taller than me.』(查爾頓海斯頓比我高多了),但其實海伯(Charlton Heston)在此片上映時才七歲而已。四兄弟被抬下船時,他們的父親就坐在後面的木箱上。是派拉蒙在1958年將電視播映權賣給環球的七百多部片子之一。

後記:在用了將近三年的飛利浦牌DVD播放器壞掉之後,我大概過了兩個月才在10月底買了一台大同牌的,而直到這次回家才第一次用這台大同牌的來看電影。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2158/
2010/11/07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英俊瀟灑的詹姆斯史都華(James Stewart)和甜美迷人的珍亞瑟(Jean Arthur)主演,而最突出的配角當然是李昂納巴利摩(Lionel Barrymore);導演則是大名鼎鼎的法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

七十年前的片子了,當時就獲得非常高的評價,至今仍被認為是一部經典之作。個人也認為此片寓意頗深,富涵人生哲理。卡導(Frank Capra)從一對成長環境迥異的青年男女戀愛開始鋪陳,慢慢地描繪出兩種不同型態的生活方式,但其實戀愛的部分著墨並不多,個人認為卡導(Frank Capra)只是藉此來闡述他的人生哲學。就如中文片名,人生就像是一場夢一樣,人一來到這世上就像被某些事情所羈絆著,所以才有一句諺語說『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如果真是這樣,為何不多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呢?就像某個咖啡廣告所說的,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才是。雖然說人們活在世上就是要工作沒錯,但我想此片的寓意是希望人們都能快樂過活,而不是只汲汲營營於錢財。錢很好用沒錯,錢越多越好沒錯,但這世上也有錢買不到的東西啊!我沒什麼特殊才能,很明白自己這輩子不會賺什麼大錢,但其實我並不會覺得沮喪,對我來說,錢夠用就好了,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人生一大樂事,不是嗎?

接著來說一些當年開拍前後的瑣事。卡導(Frank Capra)1937年在紐約宣傳【消失的地平線】(lost horizon)時去看了舞台劇(1936年12月中上檔,之後一共演了八百卅幾場。),之後他就對劇本很有興趣,於是他希望哥倫比亞的老闆──哈利柯恩(Harry Cohn)可以買下它,但卻遭到拒絕。而柯董(Harry Cohn)之所以會拒絕有幾個原因,首先,他對這個題材不太有信心(儘管摩斯哈特(Moss Hart)和喬治考夫曼(George Kaufman)的劇本贏得了1937年的普立茲獎),也覺得廿萬美金這個價格太貴了,但其實主要還是因為他和卡導(Frank Capra)在【消失的地平線】(lost horizon)的拍攝過程中因為意見相左而交惡。後來兩人之間又發生了不愉快,甚至鬧到對簿公堂,訴訟在1937年11月落幕,但書是哥倫比亞買下劇本版權,而且必須由卡導(Frank Capra)來掌鏡。此片後來在1938年4月底開拍,花了兩個月就拍成了,製作成本是一百六十幾萬美金;9月初在紐約上映時,舞台劇在百老匯甚至還沒下檔呢!而上映當時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這部詼諧喜劇也撫慰了人心,光北美就橫掃了兩百一十幾萬美金,是當年度最賣座的片子;加上海外也進帳了三百一十幾萬美金,總計五百卅萬美金的全球票房真是讓哥倫比亞笑得合不攏嘴囉!

另外,當年的奧斯卡獎也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由於當時卡導(Frank Capra)是影藝學院的主席,所以很多製作人和導演都將矛頭指向他,認為他的身分讓人不禁質疑獎項提名的結果。而最後此片是獲得影藝學院提名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和最佳女配角(史普琳拜因頓(Spring Byington))等七項大獎,最後則是抱回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項。而這也是卡導(Frank Capra)在五年內第三次獲得最佳導演,前兩次分別是1934年的【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和1936年的【富貴浮雲】(Mr. Deeds goes to town)。

花絮:當時一部片子所用的膠捲大概是八千呎,而此片呢?卅二萬九千呎。舞台劇只有十幾個角色,而此片卻用了一百五十三個角色。在片中出現多次的曲子「Polly Wolly doodle」後來在【錦囊妙計】(pocketful of miracles)和【日落黄沙】(the wild bunch)也都出現過。老巴(Lionel Barrymore)當時是真的因為關節炎而不良於行,所以編劇就特地為他改了劇本,讓他可以拄著柺杖演出,而他甚至必須每小時打一針來舒緩疼痛。卡導(Frank Capra)是看了老史(James Stewart)在【navy blue and gold】的演出而決定用他,這也是他們的第一次合作。當時才十五歲的安米勒(Ann Miller)曾說她覺得跳芭蕾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甚至常常在片場暗自難過哭泣,但她沒讓任何人知道;不過老史(James Stewart)察覺到了,他曾給她幾盒糖果,希望她能開心點。那隻烏鴉在卡導(Frank Capra)後來所有的片子都出現過。片中提到了美國當時有四十八州,嗯,第四十九個和第五十個加入聯邦政府的州是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都是在1959年;而第四十八個加入聯邦政府的州是亞歷桑納州,1912年的事了。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0993/
2009/08/15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的是太胡鬧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說耶,反正就一連串的誤打誤撞,拼湊出一部詼諧逗趣又帶點無厘頭的片子,所有的事都是因為一隻花豹而引起的,哈哈!有些橋段和台詞還真的是滿好笑的,整個感覺和我2月初所看的【老處女與毒藥】(arsenic and old lace)有點類似。據說這類型的片子一直到1950年代都還相當風行,但以今日的眼光看來卻是很難置信的。

導演是西部片巨擘──霍華霍克斯(Howard Hawks),而男主角是當時仍未走紅的卡萊葛倫(Cary Grant),女主角也是沒什麼票房吸引力的凱薩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她也是出資者之一,甚至沒有領片酬。),兩人的合作似乎注定此片不會賣座。果不其然,雷電華大約砸了一百萬美金左右,但此片票房卻讓片廠臉都綠了,霍導(Howard Hawks)覺得很失望,認為自己拍得不好,後來他也被開除了(但事實上,經過了幾十年,此片已成為他的代表作之一。);而赫嬤(Katharine Hepburn)也因此被媒體貼上了"票房毒藥"的標籤,隨後也因為不想拍【mother Carey's chickens】而買斷自己的合約。

來講點當時演員們在片場的瑣事。老葛(Cary Grant)演喜劇演得相當得心應手,但這對赫嬤(Katharine Hepburn)來說真是苦手,雷電華還特別僱用了一些喜劇演員來教她,例如演警長的渥特卡特萊(Walter Catlett)。霍導(Howard Hawks)請他多加指導她,但他說除非赫嬤(Katharine Hepburn)親自來問他,不然他不會自己說。於是赫嬤(Katharine Hepburn)請霍導(Howard Hawks)讓他的戲份多一點,這樣她才能常常向他請教。而霍導(Howard Hawks)是以默片演員哈洛羅伊(Harold Lloyd)的形象來塑造大衛一角,據說哈洛(Harold Lloyd)也曾是被請來教赫嬤(Katharine Hepburn)的人選之一。老葛(Cary Grant)對那隻花豹相當戒慎恐懼,和牠對戲的其實都是替身;赫嬤(Katharine Hepburn)後來在自傳中提及,她為了抓弄他,曾從通風口放一隻花豹布偶進他的化妝室,她說老葛(Cary Grant)跑出來的速度像閃電一樣stO。而很愛那隻花豹的赫嬤(Katharine Hepburn)在拍片期間都和牠玩在一起,但據說有一次她穿了一件比較亮眼的戲服,或許是刺激到牠了,牠竟然冷不防地撲向她的背,訓練員馬上以鞭子嚇退花豹才救了她。自此之後,這隻花豹不再那麼自由了(牠本來可以在片場逛大街),而她也變得謹慎起來。

花絮:據說編劇之一的達德利尼柯斯(Dudley Nichols)的劇本是在暗指赫嬤(Katharine Hepburn)和約翰福特(John Ford)的緋聞,但多方消息來源卻顯示他們之間根本沒有曖昧,儘管他們曾一起出現在他的遊艇上,但其實他老婆也在那裡。而有趣的是,達德利(Dudley Nichols)和合寫劇本的海格王爾德(Hagar Wilde)後來卻談起戀愛了。原本的劇本中,寶貝是一隻黑豹。那隻叫喬治的狗在【瘦子】(the thin man)和【驚人事蹟】(the awful truth)也都有演出。大衛踩裂了蘇珊的裙子這點子其實是老葛(Cary Grant)根據自身經驗想出來的,霍導(Howard Hawks)覺得很讚,就用了。大衛到蘇珊的公寓找她,看到花豹就嚇得急忙跳到桌子上,這情景後來在【殘酷大街】(mean streets)曾被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巧妙地"致敬"過了。大衛在被蘇珊的姑媽問到為何穿著女浴袍時回答了『Because I just went gay all of a sudden!』,被廣泛地認為是美國電影中第一次出現『gay』這個字。大衛在警察局提到了米老鼠和唐老鴨,而當時華德迪士尼(Walt Disney)的作品就是由雷電華來發行。而蘇珊假裝他們是搶劫犯,她說大衛的綽號是Jerry the Nipper,其實這是在暗指老葛(Cary Grant)在【驚人事蹟】(the awful truth)的角色。他們倆為了哄花豹從屋頂下來而唱的曲子是「I can't give you anything but love」。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9947/
2009/07/30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編自舞台劇,導演是亞奇梅奧(Archie Mayo);萊斯利霍華(Lesile Howard)和亨佛萊鮑嘉(Humphrey Bogart)也都在片中繼續演出他們在舞台劇的角色,女主角則是貝蒂戴維斯(Bette Davis)。萊斯利(Lesile Howard),很令人惋惜地死於二戰戰火中;很難想像貝蒂(Bette Davis)可以演出這麼天真浪漫的少女,哈哈,尤其在看慣了她演那種城府極深的叼菸大嬸之後;另外,這也是讓亨佛萊(Humphrey Bogart)一炮而紅的一片。

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這恐怕永遠沒有人能理個透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解釋,但總難免失之偏頗。畢竟,沒有人的遭遇是一模一樣的。而片中那失意的作家以他認為最好的方式來詮釋自己生命的意義,很明顯太過消極了,或許他已經看破人生了!但個人還是認為不該如此喪志,不管如何,生命是寶貴的。就像西方諺語『上帝為你關上一扇窗,就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所說的,不是嗎?

花絮:杜克曼提這一人物主要是以約翰迪林傑(John Dillinger)為形象塑造的。本來杜克一角要由艾德華羅賓森(Edward Robinson)來演,但萊斯利(Leslie Howard)堅持要亨佛萊(Humphrey Bogart);後來亨佛萊(Humphrey Bogart)為了感謝萊斯利(Leslie Howard)給他這個機會,特別將他和洛琳白考兒(Lauren Bacall)的女兒取名為Leslie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8096/
2009/03/12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拓荒時期,中西部非常落後,交通也極不方便,只能仰賴驛馬車做交通工具,途中又容易遭受印第安人的攻擊,種種的困難在後來才慢慢改善。所以嚴格說來,此片也可算是公路片,但當然沒有筆直的柏油路,有的只是艱險的荒漠沙路。改編自厄尼斯特海考克斯(Ernest Haycox)的短篇小說《stage to Lordsburg》,而其實他也是參考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的《脂肪球》(boule de suif)寫成的,七個身分背景完全不同的人搭上同一輛驛馬車,此片演的就是旅途上的種種。

西部片的經典之作,約翰韋恩(John Wayne)和導演約翰福特(John Ford)的第一次合作,兩人後來多次合作,簡直成了西部片的代名詞。女主角則是當時頗紅的克萊兒崔佛(Claire Travor),她的片酬高達一萬五千美金;對照組是約翰(John Wayne),他的片酬只有三千六百美金,但演完此片後,他就變成超級巨星囉!另外來片綠葉:提姆荷特(Tim Holt),三天前我剛看了【碧血金沙】(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而他在此片中是演那個護送驛馬車的騎兵中尉,其實我沒有認出來,我是看了imdb才知道的,因為他在兩片中的樣貌實在差太多了!

讓人驚嘆的一片,美國西部廣大荒涼的沙漠景觀盡收眼底,福導(John Ford)愛用的紀念碑山谷一景也首次在大螢幕上亮相,那壯闊無邊的景象真是讓人嘆為觀止!而此片最吸引人的橋段當然就是驛馬車被阿帕契族印第安人追殺那段,福導(John Ford)運用高明的剪接手法,將這一段拍得氣勢磅礡,荒漠揚起黃沙滾滾,驛馬車上的幾個男人挺身奮勇抵抗,隱含著美國人即使遭遇困難也毫無所畏地勇往直前的深刻寓意。

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和最佳配樂等等七項提名,但最後僅抱回了最佳男配角──湯瑪斯米契(Thomas Mitchell)和最佳配樂兩項大獎。

花絮:賈利古柏(Gary Cooper)和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是另外一組男女主角的人選。片中的阿帕契族其實是由納瓦荷族飾演,他們也樂得有臨演可以當。約翰(John Wayne)戴的那頂帽子是他自己的,他後來戴著它拍了廿年的西部片,一直到1959年的【赤膽屠龍】(rio bravo)才拿下來,因為它已經壞了,但他還是把它珍藏在家裡。歐森威爾斯(Orson Welles)曾說他在構思【大國民】(citizen Kane)時曾反覆觀看此片大約四十次以吸取靈感。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1971/
2008/11/23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33年的片子,比我之前看的【隱形人】(the invisible man)還要早上映,是我到目前為止看過年代最久的片子了。

本來雷電華是請艾德加華勒斯(Edgar Wallace)來寫劇本,但他在1932年2月就不幸過世了,雖然後來在海報上也有列出他的名字,但其實整個構想應是出自於導演之一的梅里安庫柏(Merian Cooper),而由詹姆斯克里曼(James Creelman)和他的妻子露絲羅斯(Ruth Rose)合作完成。另外,片名也一換再換,舉凡"the beast"、"the eighth wonder"、"the ape"、"king ape"和"Kong"都曾在考慮之中。

由梅里安(Merian Cooper)和厄尼斯特蕭德塞克(Ernest Schoedsack)聯手導演,而男女主角分別是布魯斯卡柏(Bruce Cabot)和費芮(Fay Wray),布魯斯(Bruce Cabot)在喬伊麥克里(Joel McCrea)因要求過高片酬而被拒絕後得到此角,而費(Fay Wray)則是在珍哈露(Jean Larlow)拒絕後得到此角,並堅持她的角色要是個金髮美女,還親自挑選假髮。^^

很天馬行空的情節,鋪陳得也還算不錯,滿吸引人的。一開始稍嫌沉悶,但詭譎氣氛一直瀰漫著,金剛出現的那一剎那真是讓人血脈賁張,實在是太刺激了!而最後牠爬上當時剛建好、也是全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帝國大廈那一幕也早已成為影史上的經典鏡頭。整部片充滿特效,由威利斯歐布萊恩(Willis O'Brien)親自操刀,儘管以今日的眼光來看,不管是布景還是怪獸都顯得有點假,但這已經是七十幾年前的片子了,當時的技術能做到這樣已經是很難得的事了。

本來的預算是卅幾萬美金,後來因為後製實在太花錢了,整個預算暴漲至六十七萬美金,也讓雷電華陷入破產危機。米高梅也看好此片,表明願意出一百零七萬美金來向雷電華收購此片,但雷電華的總裁還是決定自己推出此片。後來當他看到首映當週的盛況後就知道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此片已經引起了轟動。紐約人把電影院內外擠得水洩不通,首週末就進帳九萬美金,這是當時的最高紀錄,最後囊括了超過一百七十萬美金的票房,讓當時瀕臨破產邊緣的雷電華起死回生。這樣看來,當時想用超過預算四十萬美金的價錢收購此片的米高梅還真是眼光獨到呢!

另外,此片也是第一部有自創配樂的電影(因為之前的電影都是拿一些經典樂曲來當配樂),由麥克斯史坦納(Max Steiner)負責操刀,還真的滿符合氣氛的。

1933年底,此片大賣沒幾個月,雷電華就趁勝追擊地推出續集【金剛之子】(the son of Kong),但口碑不好。後來,此片也數度重映。1976年第一次重拍,女主角換成了潔西卡蘭芝(Jessica Lange),而金剛爬的摩天大樓也變成當時剛落成沒幾年的世貿雙子星大樓。2005年再度重拍,女主角又改由娜歐蜜華茲(Naomi Watts)飾演,而金剛則再度攀上了帝國大廈。

花絮:由於兩位導演曾是摔角選手,他們把一些摔角技巧用進金剛跟暴龍的打鬥中;另外,他們倆也客串演出了擊落金剛的飛機駕駛,而其他飾演飛機駕駛的臨演則獲得了十美金的酬勞。其實本來金剛把水手們搖落山谷後,他們並沒有死,他們是活活被一隻大蜘蛛吃掉了,但因為太殘忍了,試映時讓觀眾看得驚叫連連,甚至引起了騷動,所以後來這一段就被剪了。金剛的吼聲其實是導演用獅跟虎的吼聲混合出來的。關金剛的那面大牆後來在【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也有被用到。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4216/
2008/10/06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30年代是好萊塢恐怖片的第一個高峰,其中又以環球為代表片廠,而導演詹姆斯惠爾(James Whale)算是箇中翹楚,【科學怪人】(Frankenstein)和【科學怪人的新娘】(bride of Frankenstein)也都是他導的。而演隱形人的是克勞德雷恩斯(Claude Rains),不過我要是不查資料也不知道是他演的,他直到結尾才真正露臉stO,這樣能算是男主角嗎?哈哈!女主角則是葛蘿莉亞史都華(Gloria Stuart),就是【鐵達尼號】(Titanic)的老蘿絲啦,不過她當時才廿三歲,還是個妙齡少女;而1910年出生的她,今年已經滿九十八歲了!^^

這是我到目前為止看過最老的一部片了,改編自英國作家赫柏特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在1897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述英國的某個鄉下出現了一個隱形人,他到處搗亂,後來還引起了整個國家的恐慌和不安……

人真的可以隱形嗎?以現今的科技來說當然是不可能的,但以後呢?誰也沒能說個準。不過若真的有人能隱形,我看造成的恐慌大概就像此片這樣吧,大家嚇都嚇死了。而這也是赫柏特(Herbert George Wells)極力想闡述的論點,他認為科技無止盡的發展將衍生出更多的問題。在他的小說中就充滿了類似的論述,例如:外星人入侵、太陽消失和人種變異等等因為科技進步而帶來的反效果。我又想,人總是有那麼一點點惡念,當你可以肆無忌憚地為所欲為時,有多少人還能保有那人類本來的純真呢?唉!荀況還真是有先見之明,這麼早就看清事實了。

花絮。波利斯卡洛夫(Boris Karloff)原本是環球屬意的隱形人人選,但惠導(James Whale)說希望找一個"聰明一點"的聲音,而他的第一人選就是克勞德(Claude Rains)。在DVD的幕後花絮中,克勞德(Claude Rains)的女兒說有一次她跟爸爸一起去看這部電影,當天很冷,她爸爸的帽子跟圍巾幾乎遮住整個臉,結果那售票員聽出了他的聲音而讓他們免費進場了。

附帶一提,此片我是在光南買的,當時是亂逛看到的,對此片也是一無所知,只覺得題材滿有趣的就買了。沒想到這竟然算是恐怖片,因為我覺得其實並沒有很恐怖啦,不過嚴格說,全片籠罩在一股詭譎的氛圍中,是有點讓人怕怕的沒錯。而在此片上映後的七十幾年間,類似的隱形人題材也又拍了很多,但我除了2000年由凱文貝肯(Kevin Bacon)主演的【透明人】(hollow man)之外也都沒聽過了,因為其他片的年代也都太久遠了,實在很難獲得什麼資訊,下次逛光南時再仔細找找看好了。^^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4184/
2008/09/25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朗費羅迪茲本來住在淳樸的鄉下,不料有一天,一個富翁親戚突然過世了,把兩千萬美金的遺產全部都留給了他;於是,他來到了紐約市,想當然,他成為了全紐約市的焦點人物。一個報社女記者為了搶獨家新聞而接近他,但事情的發展往往跟預想的不一樣啊!

1936年的片子,距今已超過七十年了,改編自克雷倫斯柏汀頓凱倫(Clarence Budington Kelland)的短篇小說《大禮帽》(opera hat),由賈利古柏(Gary Cooper)和珍亞瑟(Jean Arthur)主演,又是兩個冥誕都超過一百歲的人^^,稍微提一下好了。賈利(Gary Cooper),第一次認識他是在大三的課堂上,老師讓我們看【日正當中】(high noon),他演一個警長;而他在此片中的演出實在是精采,也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儘管最後敗給保羅茂尼(Paul Muni),但仍然讓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於珍(Jean Arthur),我就是第一次看她的演出了,不過她的笑容還真有感染力,也為此片增色不少。導演則是法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他也以此片繼【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之後再奪第二座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上映時間正值經濟大蕭條後開始復甦之時,全片給人一種輕鬆逗趣的調調,但卻又不失寓意。當時卡導(Frank Capra)拍了一系列類似這種樂觀又顯嘲諷的片子,自是獨樹一幟。簡單的小故事卻蘊含著大道理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最後法庭的橋段,卡導(Frank Capra)以此來表達他的人生觀,對一些自稱專業的虛偽之徒著實是一大諷刺。很棒!大推!而在2002年上映的【凸槌大亨】(Mr. Deeds)就是重拍此片的。

照例,我要提一下我認出來的綠葉^^:傑姆森湯瑪斯(Jameson Thomas),他在此片中是演富翁的姪子,而在【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中,他是演女主角的未婚夫。

花絮來囉:整部片的預算高達八十萬美金,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大數目。而為了等賈利(Gary Cooper)的檔期,劇組遲了半年才開工,哥倫比亞也多花了十萬美金。原本女主角的人選是卡蘿倫巴(Carole Lombard),但她在劇組開工前三天退出了,跑去拍【妙管家】(my man Godfrey),劇組只好先拍沒有女主角的鏡頭。之後,哥倫比亞的老闆-哈利柯恩(Harry Cohn)原本堅持不讓珍(Jean Arthur)來演女主角,但卡導(Frank Capra)最後說服他改變了主意:他叫他只聽她的聲音,不要看她的臉(這啥?她不是也頗正點嗎?)。而珍(Jean Arthur)最喜歡的男演員就是賈利(Gary Cooper)。另外,哥倫比亞原本希望能由原班人馬主演續集,但最後賈利(Gary Cooper)還是沒有加入,男主角換成詹姆斯史都華(James Stewart),這部片是【史密斯遊美京】(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原本卡導(Frank Capra)想把貝比朗讀朗費羅的情詩那段剪掉,因為他認為很蠢,但珍(Jean Arthur)不這麼認為;之後卡導(Frank Capra)加進了朗費羅撞倒垃圾桶這一個點子來製造笑果,也沖淡了這多愁善感的一段。編劇-勞勃李斯金(Robert Riskin)認為此片是他的最愛。珍(Jean Arthur)直到1972年和卡導(Frank Capra)一起出席影展時才第一次看了此片stO。朗費羅一直無法用"柏汀頓"這名字來寫韻文,這就是作者的名字。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7996/
2008/02/17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2008年的第一天,我看了【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雖然我早在當兵時就看過了,差不多是一年半前。而這部片也是我到目前為止看過最老的片了。

在1935年第七屆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此片一舉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五項大獎,是奧斯卡史上第一部榮獲大滿貫的影片。由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和克勞黛考爾白(Claudette Colbert)主演,導演則是有"好萊塢最偉大的義大利人"美譽的法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他導的名作也非常地多,諸如【富貴浮雲】(Mr. Deeds goes to town)、【失去的地平線】(lost horizon)、【浮生若夢】(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史密斯遊美京】(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群眾】(meet John Doe)、【老處女與毒藥】(arsenic and old lace)和【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等等。

而此片是改編自薩繆爾霍普金斯亞當斯(Samuel Hopkins Adams)的短篇小說《night bus》,敘述一個為了情郎與父親鬧翻而逃家的富家千金,偶然在公車上認識了一個剛被炒魷魚的報社記者,兩個社會背景大相逕庭的人在路上發生的種種,造就了一部經典。

整部片的對白也相當逗趣,尤其是克拉克(Clark Gable)的台詞,看完這部片,你很難不欣賞他,雖然我一直覺得他的鬍子有點老氣@@;而不算頂美的克勞黛(Claudette Colbert)也把那任性的富家千金演得唯妙唯肖。這兩個冥誕都超過一百歲的人,在螢幕前還真的滿相配的。另外,此片有好多場景都一直被模仿,例如女主角露大腿攔車、用被單在兩張床之間搭起"耶利哥牆"等等。不多說了,總之就是一部經典。

花絮:克勞黛(Claudette Colbert)從頭到尾只有四套戲服:一開始的女睡袍、旅行時的套裝、克拉克(Clark Gable)給她的睡衣和最後的新娘禮服。片子一開始,在邁阿密公車站,克拉克(Clark Gable)的朋友們喊他"king",這真的就是他的綽號。克拉克(Clark Gable)在拍脫衣服那段時,把內衣脫下來後就不再穿了,當時的人就覺得不穿內衣比較酷,許多內衣商店的生意一落千丈,聽說當時還有一些內衣製造商打算控告哥倫比亞^^"。由於克勞黛(Claudette Colbert)拒絕在鏡頭前更衣,所以導演想出了"耶利哥牆"這點子。導演要求克勞黛(Claudette Colbert)露大腿拍攔車那幕時,她拒絕了,最後是用替身才拍成。在一些公車電影相繼失敗之後,康斯坦絲班奈特(Constance Bennett)和瑪娜洛伊(Myrna Loy)都拒絕了這劇本,只有克勞黛(Claudette Colbert)接受了,因為導演答應給她兩倍的片酬,還有她的戲份可以在四星期內拍完;但其實克勞黛(Claudette Colbert)很不喜歡這部片,甚至沒有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而當她獲頒最佳女主角獎時,她人在火車上,正要去旅行,劇組趕在她沒離開前攔截到她,趕忙載她到頒獎會場,而她就穿著旅行裝上台領獎stO。勞勃蒙哥馬利(Robert Montgomery)拒絕男主角的邀約,還說這是他看過最差的劇本。哥倫比亞在此片還未上映前的財務出現問題,但上映後就沒這問題了。此片一般被認為是"脫線喜劇"的原型。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5316/
2008/01/01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