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嘉自導自演,另一主角是石天,編劇則是黃百鳴。

嗯,沒什麼好寫的,完全沒有邏輯,根本不知道在演什麼,從頭到尾都是胡搞瞎搞的情節。雖然有些橋段是滿好笑的,但個人還是認為沒什麼看頭。而主題曲「瘋狂大老千」和插曲「孤星淚」都是甄妮唱的。

票房是三百一十幾萬港幣,當年排名第十九。

來聊天好了。我們都知道,麥嘉、黃百鳴和石天三人合資創立了奮鬥,接連拍了【新貼錯門神】、此片和【鹹魚番生】等幾部小賣座的片子。而當時主要是代理西洋片的雷開泰眼看著西洋片市場越來越難做,遂有意自行拍些粵片;但整個粵片市場幾乎被邵氏和嘉禾給壟斷了,想殺出重圍談何容易。於是雷開泰相中表現亮眼的奮鬥,力邀他們加盟;雙方一拍即合,奮鬥也改名為新藝城。在得到了雷開泰大量的資金挹注之後,新藝城三傑盡情揮灑,後來果真大放異彩,接連拍出了幾部大賣座的片子,其中當然要數【最佳拍檔】系列最有名囉!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6076&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165286/
2009/04/08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吳耀漢和岑建勳這對搭檔真是絕配,處處妙趣橫生,雖然有些現在看來都是老梗了,但我還是笑翻了!而女主角應該算是葉德嫻和于嘉希。除此之外,客串演出的還有好多熟面孔,在此就不一一列名了,有請您自個兒來瞧瞧囉!主題曲則是詹永俊的「豪情在我心」,滿動聽的。

票房剛好超過了兩千萬港幣,在當年度排名第七。這樣亮眼的數字讓劇組馬上就投入續集的工作中,而續集【雙龍出海】也很誇張地在四個月後就上映了。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6554&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088105/
2009/04/06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跟成龍以往的片子一樣,雜耍式的武打,略顯誇張的情節,不過有一些橋段是真的滿好笑的,尤其是那個法國計程車司機,哈哈!另外,此片也小小地酸了法國人一下,令人莞爾。最美中不足的絕對是結局,也實在是太胡鬧了!真令人無言。

稍微列一下配角好了,有真田廣之、工藤夕貴、張靜初、娜歐蜜雷諾(Noémie Lenoir)和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等人。我想特別提一下波導(Roman Polanski),聽說他很喜歡此系列,而當他得知劇組將到巴黎取景後,他主動地要求劇組給他一個小角色,嗯,劇組當然是樂意之至。

用的音樂有幾首還滿不錯的,例如強叔(Elton John)的「sorry seems to be the hardest word」和王子(Prince)的「do me, baby」,而最讓人驚喜的我想要算是在夜總會那首「Bonnie and Clyde」了。

北美就灌進一億四千萬美金,跟製作成本打平了,而海外又掃進一億一千多萬美金,總計將近兩億六千萬美金的全球票房在當年度可以排第廿名。第三集還能有這樣的數字,看來第四集是一定會有的了。

花絮:史蒂芬席格(Steven Seagal)和尚克勞范達美(Jean-Claude Van Damme)原本都是反派的人選。雷導(Brett Ratner)本來希望泰國武打明星東尼嘉(Tony Jaa)、寶萊塢天后──艾希瓦婭蕾(Aishwarya Rai)、鞏利和姚明都能加入卡司,但可惜四人都婉拒了。製作高層規定拍片中手機響要罰款廿美元,後來全數捐給慈善機構。在醫院那段,很明顯是抄【教父】(the godfaher)。在李和健二拿刀格鬥那段,李拿的是日本傳統武士刀,而健二拿的是中國傳統武士刀。

http://www.imdb.com/title/tt0293564/
2009/03/31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前一陣子都在看世界棒球經典賽,雖然有一些國家打得意興闌珊,但還是滿刺激的。最後是日本擊敗了南韓,連續兩屆都獲得冠軍,真是太驚人了!

艾爾帕西諾(Al Pacino)跟老伯(Robert De Niro)主演,其他合演的還有饒舌歌手五角(50 cent)和卡拉古吉諾(Carla Gugino)等人,而飾演兩人長官的布萊恩丹尼希(Brian Dennehy)就是【第一滴血】(first blood)中的警長,還滿好認的。

我承認是衝著兩位阿伯才看的,但說實在的並不是很好,勉強還算及格。情節有點瑣碎,也交代得不清不楚,說懸疑也不是很懸疑,整個感覺就是很單調。雖然到後來有轉折,但卻不會讓人覺得吃驚,好像本來就該如此似的,這點是滿失敗的。

花了六千多萬美金製作,但票房也只到七千八百多萬美金。附帶一提,這是我到目前為止所看的最新的片子了,也是兩位阿伯的第三次合作,前兩次分別是1974年的【教父2】(the godfather: part II)和1995年的【烈火悍將】(heat)。

http://www.imdb.com/title/tt1034331/
2009/03/26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世界棒球經典賽的八強賽開始了,日本在松坂大輔的掌廚下煮了碗清湯給古巴,南韓也順利贏了墨西哥,兩國將再次交手……

老布(Bruce Willis)主演的戰爭片,但我認為導演將每個人的戲份分配得很平均,沒有刻意安排太重的個人英雄主義,這點我認為還滿不錯的,太重的個人英雄主義常常會讓片子的訴求失焦而搞得像純娛樂片似的。不過儘管此片是在控訴非洲國家內亂的殘酷,但礙於票房壓力,還是硬安插了一個女主角,莫妮卡貝露琪(Monica Bellucci);個人認為她在此片中實在是沒什麼發揮,就只是個商業考量的角色設計罷了。整部片的情節鋪陳還算紮實,加上漢斯齊默(Hans Zimmer)出色的配樂加持,個人認為是很有感染力的一片,我還滿感動的。

但看完後,我的心情實在五味雜陳,我在想,為什麼一樣是人,有些人就生在舒適安穩的先進國家,而有些人卻必須生在水深火熱之中的落後國家,難道這就是命運嗎?在這個世界上,最落後的地區當然就是非洲,直到如今還是如此;雖然其他先進國家已不斷地提供人道救援,但非洲國家人民的苦難似乎沒有停止的跡象。為什麼會這樣呢?追根究柢還是因為這些人道救援都只是治標而沒有治本。因為很多非洲國家直到現在還是內亂頻傳,索馬利亞竟然成為海盜的棲息地,辛巴威似乎毫無底限的貨幣貶值,或者其他一些政府軍隊跟反叛軍隊殺紅了眼的國家,這種種亂象,受苦受難的到頭來也都是最無辜的平民。我不知道我究竟該有什麼想法,我只是個無名小卒,完全沒有能力去改變這種情況。但我衷心希望,這個世界上不要再有戰爭,而人類能不分種族地和平共處,皇后(queen)的「the miracle」所描述的世界和平之日能盡快到來……

在北美和海外的票房都是四千多萬美金,總計是八千六百多萬美金。

花絮:老布(Bruce Willis)跟導演安東尼福奎(Antoine Fuqua)不和,並且都在殺青後發誓再也不跟對方合作。

http://www.imdb.com/title/tt0314353/
2009/03/17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編自舞台劇,導演是亞奇梅奧(Archie Mayo);萊斯利霍華(Lesile Howard)和亨佛萊鮑嘉(Humphrey Bogart)也都在片中繼續演出他們在舞台劇的角色,女主角則是貝蒂戴維斯(Bette Davis)。萊斯利(Lesile Howard),很令人惋惜地死於二戰戰火中;很難想像貝蒂(Bette Davis)可以演出這麼天真浪漫的少女,哈哈,尤其在看慣了她演那種城府極深的叼菸大嬸之後;另外,這也是讓亨佛萊(Humphrey Bogart)一炮而紅的一片。

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這恐怕永遠沒有人能理個透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解釋,但總難免失之偏頗。畢竟,沒有人的遭遇是一模一樣的。而片中那失意的作家以他認為最好的方式來詮釋自己生命的意義,很明顯太過消極了,或許他已經看破人生了!但個人還是認為不該如此喪志,不管如何,生命是寶貴的。就像西方諺語『上帝為你關上一扇窗,就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所說的,不是嗎?

花絮:杜克曼提這一人物主要是以約翰迪林傑(John Dillinger)為形象塑造的。本來杜克一角要由艾德華羅賓森(Edward Robinson)來演,但萊斯利(Leslie Howard)堅持要亨佛萊(Humphrey Bogart);後來亨佛萊(Humphrey Bogart)為了感謝萊斯利(Leslie Howard)給他這個機會,特別將他和洛琳白考兒(Lauren Bacall)的女兒取名為Leslie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8096/
2009/03/12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角是梅伯(Mel Gibson)跟西西史派克(Sissy Spacek)。我覺得梅伯(Mel Gibson)當時真的太年輕了,感覺不太搭,他自己也承認了這點;西西(Sissy Spacek),我是第一次看她的演出,她不美,但很有那種堅毅女性的氣質。而演他們孩子的兩位童星也很可愛,但可惜的是,我去查了資料後發現他們倆後來都沒有繼續待在這個圈子。演反派的是史考特葛倫(Scott Glenn),這也是我第二次看他演反派了,第一次是在【都市牛仔】(urban cowboy)。

很能激勵人心,讓我覺得人想做出點什麼事情的話,還是要有點執著才行,這也是我必須向湯姆學習的吧。雖然有些橋段顯得有點矯情,但給人的感動還是很深刻,尤其是結尾那玉米滿車的畫面。而除了畫面給人的感動之外,我想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的配樂也該記上一筆。

當年的北美票房是一千一百多萬美金,也入圍了最佳女主角和最佳配樂等四項奧斯卡獎,但可惜空手而歸。

http://www.imdb.com/title/tt0088007/
2009/03/09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第二屆世界棒球經典賽開打了,不過台灣因為連輸給南韓和中國而早早就打包了,實在讓人無言。剛剛看完日本跟南韓的比賽,日本簡直殺紅了眼,第七局就將南韓給收拾掉了!

許氏兄弟又一部!同樣由許冠文自編自導,一貫的調調,就是無厘頭。但有些笑點或許是後來被用太多次了,所以我不覺得好笑;整個情節的鋪陳也稍嫌單調,或許時代背景不同吧!其他合演的還有喬宏、田俊、石天、程小東、康嘉欣和艾綺蓮等人。

當年票房高達四百五十幾萬港幣,僅僅輸給好萊塢大片──【沖天大火災】(the towering inferno)(台灣片名是火燒摩天樓)的五百七十幾萬港幣而屈居第二。

照慣例,許冠傑為此片寫了同名主題曲「天才與白痴」,另外還有「天才白痴錢錢錢」、「天才白痴夢」和「天才白痴往日情」等等,詞曲都滿滑稽的,哈哈!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5631&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100776/
2009/03/08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我第一次看史賓瑟崔西(Spencer Tracy)和凱薩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合演的片子,當年被影藝學院提名了最佳劇本,去年也被美國電影學會票選為浪漫喜劇類的第七名(我想是因為太過戲謔了而無法被選進法庭類stO)。長期合作的兩人實在是默契十足,相當有吸引力,北美票房達到三百萬美金。而雖然喬治庫克(George Cukor)用比較詼諧逗趣的調調來呈現,幾個法庭上的論辯橋段都很有看頭,但其實討論的主題還滿嚴肅的。個人認為此片的中文片名實在取得很不到位,沒有把刻意的雙關給表達出來。亞當的肋骨是指夏娃,就是女人;另外,也是指亞當檢察官的律師老婆亞曼達,哈哈!

男女平等是近年來相當受關注的議題,因為這個世界長久以來都是由男性主導,也因此,自古以來已不知有多少人獻身婦女運動,就只求個男女平等。不可否認地,男女不平等的情形由來已久,不管是傳統的家庭觀念還是在職場,女性多多少少總是被忽視,甚至被輕視。男女當然有差異,有些地方女性就是贏不了男性,舉個最明顯的例子:體格上的差異。而對任何自然界生物(包括人)來說,力量就代表一切;誰的拳頭大,誰說話就大聲。這種弱肉強食的刻板印象已根深柢固地深植於人心,給人一種印象就是:男性比女性強。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撇開前述無法改變的差異不講,男性真的有什麼地方特別強過女性嗎?我看倒也未必。

時至今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女性在各行各業都有很傑出的表現,即使是在最爾虞我詐的政界,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領導人,例如英國之前的首相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美國近幾任國務卿:歐布萊特(Madeleine Albright)、萊斯(Condoleezza Rice)和剛上任的柯林頓(Hilary Clinton);還有德國現任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和冰島剛上任的總理西于爾札多蒂(Jóhanna Sigurðardóttir)等等。雖然現在仍是男性主導居多,但只要男女互相尊重,這個世界將因此而變得更和諧不是嗎?就像後來亞曼達做得太過火了,亞當生氣也是理所當然。同樣地,反之亦然。

花絮:飾演被告的茱蒂哈勒戴(Judy Holliday)在跟凱薩琳(Katharine Hepburn)對戲時不斷發抖,據說那不是演的,她是真的很緊張。據說凱薩琳(Katharine Hepburn)曾要求庫導(George Cukor)多聚焦在茱蒂(Judy Holliday)身上,因為她很期待這位菜鳥的演出,並希望哥倫比亞能用茱蒂(Judy Holliday)來當【絳帳海堂春】(born yesterday)的女主角,她如願了。而茱蒂(Judy Holliday)後來也以此角奪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嗯,該說她慧眼獨具嗎?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1090/
2009/03/02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黛咪摩爾(Demi Moore)一人分飾兩角,住在普羅旺斯的瑪莉和住在紐約的瑪莎,兩個人都認為自己是真實的,而對方是她的夢中人物。本來一切都相安無事,一直到兩個人都遇見了心愛的男人……

有點悶,除了結局給人的一點點豁然開朗之外,幾乎從頭到尾都沒什麼高低起伏。另外,結局好像呼應了奧地利精神分析醫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看法,他認為成年人的情緒困擾都是由於幼年不愉快的生活經驗所造成的,但這種早期決定論後來遭受了一些抨擊。

這樣的悶片,可以想見一定沒什麼人進電影院;果不其然,北美票房只有七十幾萬美金。

還有,代理片商也真是難為了,為了吸引人,還得將略帶文藝氣息的此片取個煽情的片名。激情?謊言?個人覺得既不激情,也沒什麼謊不謊言。

http://www.imdb.com/title/tt0160644/
2009/03/01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