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742.jpg  

改編自戴維斯葛魯柏(Davis Grubb)於1953年發表的同名小說,是查爾斯勞頓(Charles Laughton)最後一次掌鏡,由勞勃米契(Robert Mitchum)擔綱演出,最大的配角則是默片偶像莉蓮吉許(Lillian Gish),製作成本將近八十萬美元,可惜票房慘澹。於1992年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進保存名單裡,於2001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百大驚悚電影,如今已被奉為經典之作。

推出當時招來諸多負評,也讓演而優則導的勞導(Charles Laughton)決定不再執導演筒,1962年就去世的他大概怎麼也想不到這部當初被嫌甲流瀾的作品會在幾十年後翻轉情勢為他贏回遲來的讚譽。他當時是偷師默片形式來塑造情境,而運鏡風格則大致遵循黑色電影,其別出心裁的表現手法影響了許多後輩。情節明顯帶有嚴肅的宗教感化啟示,也清晰傳達深刻的生命救贖意涵,並在嚴正地譴責犯罪行為的同時隱晦地批判了現實環境,而善惡與智愚的鮮明對比則令人感慨萬千。

老婦人艾希毫不懷疑遠道而來的哈利鮑威爾是別有用心(令人看到都快翻白眼了stO),她天真地相信了他所說的一切並努力地將他和班的遺孀薇拉送作堆;而柏蒂在發現河裡的薇拉屍體後頓時變得手足無措(那一幕也太恐怖了吧@@),他偏執地覺得警方會誤以為人是他殺的而怕到不敢通報。這兩種行為(盲目相信與缺乏勇氣)都是人之常情,明白揭示了邪惡會在愚昧無知的助長與軟弱畏縮的縱容下肆意地殘害他人的道理,警世意味相當濃厚。

幼小脆弱的約翰與珍珠為了躲避強悍霸道的哈利的追殺而搭著船順流而下,兄妹倆匆忙慌亂地逃離了遮風避雨的家,無依無靠地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兩人在河面上飄蕩著,不曉得該往何方去,而哥哥約翰時時刻刻都照顧著妹妹珍珠,其所展現的意志力與責任感令人激賞不已。天空懸掛著一彎新月,河面則閃爍著粼粼波光,岸邊不知兩人艱難處境的各種動物則代表了絲毫不受影響的天地,畫面之美麗令人陶醉,而意境之哀怨則令人感傷。

如果哈利鮑爾是蠻橫且狂妄的惡魔(於2003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五十大反派),那麼瑞秋庫柏絕對就是無私且堅韌的天使,她拿著槍勇敢地獨力對抗他,兩人隔門對峙並唱著同一首聖歌的場景頗具震撼力。善惡二元對立且一觸即發,當然,善最終戰勝了惡(一如哈利自己所胡謅的善惡對抗寓言,實在諷刺啊!)。無微不至地付出關懷的瑞秋讓一直武裝著自己的約翰逐漸卸下了心防,也讓極度渴望得到關愛的露比最終敞開了心扉,這樣的結局相當感動人心。耶誕節到了,處處洋溢著溫馨喜悅的氣氛。^^

花絮:勞導(Charles Laughton)最初是想找賈利古柏(Gary Cooper)和貝蒂葛萊寶(Betty Grable)來飾演哈利與瑞秋,可惜兩人雙雙婉拒(前者認為飾演反派會破壞他苦心建立的剛正形象)。約翰卡拉丁(John Carradine)和勞倫斯奧利佛(Laurence Olivier)也都曾是哈利的考慮人選。伊瑟巴利摩(Ethel Barrymore)、珍達威爾(Jane Darwell)和海倫海斯(Helen Hayes)等人都曾是瑞秋的考慮人選。水中屍體一幕由藝術導演希爾亞布朗(Hilyard M. Brown)操刀。原本柏蒂是由艾梅特琳恩(Emmett Lynn)飾演,但後來勞導(Charles Laughton)決定以詹姆斯葛里森(James Gleason)來取代他並補拍之前有他的鏡頭。勞勃(Robert Mitchum)曾向勞導(Charles Laughton)建議要實地拍攝,無奈他負擔不起這麼高的花費,而且他其實也比較想在攝影棚內就好。勞勃(Robert Mitchum)常常醉醺醺地去到片場,而且行為暴躁古怪,很難預測他會有什麼舉動。製作人保羅葛雷哥萊(Paul Gregory)大方地允諾要給每個核心工作人員(例如攝影師)此片票房紅利的百分之一,不料票房卻悽慘無比。哈利的原型為連續殺人犯哈利鮑爾斯(Harry Powers)。攝影師史坦利寇特斯(Stanley Cortez)曾恭維勞導(Charles Laughton)和歐森威爾斯(Orson Welles)是他合作過的導演中唯二懂得燈光運用的。史蒂芬金(Stephen King)表示這是他覺得最可怕的電影。當時的一萬美元大約等於今日的十一萬美元。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8424/
2023/01/14

arrow
arrow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