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喬治布雷蕭(George Bradshaw)於1962年發表的《practise to deceive》,由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和彼得奧圖(Peter O'toole)主演,導演則是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製作成本大概是六百萬美元,可惜北美票房只開出四百四十萬美元,福斯簡直賠死了。
算是犯罪喜劇,看點是奧黛麗(Audrey Hepburn)的紀梵希服裝展示、花都巴黎的旖旎風光以及藝術偵探和千金小姐的浪漫戀曲,情節簡單明瞭,氛圍輕鬆愉悅,無奈節奏過於緩慢,超過兩小時的片時不時令人感到不耐@@。另外,宣傳海報也設計得很糟,奧黛麗(Audrey Hepburn)明明穿了那麼多套高貴優雅的服裝,可是卻偏偏畫了一套令人無言搖頭的,而且她根本也沒穿過這套。stO
男主角竊取雕像的方法在荒謬中略帶新意(在閉館時躲進工具室,以磁鐵吸取鑰匙來開門,用迴力鏢觸發警報器,預測警衛們會不堪其擾而關掉警報器。),警衛發現雕像遭竊後的慌亂反應也令人發噱(那個愛偷喝酒的實在太有喜感了,尤其是當他在雕像底座上發現自己的酒瓶時那個表情真是笑死我了!^^"),而女主角也發揮了關鍵的作用(偽裝成清潔婦以掩人耳目地帶走雕像)。對男主角來說,偷雕像只是藉口,抱得美人歸才是重點;對女主角來說,偷雕像本是重點,不料卻順勢談了戀愛。
花絮:前製時片名是取為【Venus rising】。惠導(William Wyler)本來想將此片拍成【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的續集而打算找葛雷哥萊佩克(Gregory Peck)來主演。渥特馬修(Walter Matthau)是藝術品收藏家李蘭的首選,不過製作人認為其所開出的廿萬美元片酬過高而決定改找片酬較低的喬治史考特(George C. Scott),他也在開拍前頻繁來到片場,誰知開拍當天他卻午餐後才出現,惠導(William Wyler)決定開除他,因為有彼得(Peter O’Toole)和休葛里菲斯(Hugh Griffith)兩個酒鬼已經夠煩而無法再忍受第三個,據說奧黛莉(Audrey Hepburn)聽到他被開除時很難過。休(Hugh Griffith)因為行為古怪(例如裸體在飯店走廊上拿著『do not disturb』(別打擾)的牌子到處晃)而遭到解雇。奧黛莉(Audrey Hepburn)是唯一有台詞的女角。父女倆互叫『papa』和『Nicole』成為雷諾汽車流行一時的廣告詞。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0522/
2024/08/23
- Aug 23 Fri 2024 23:40
how to steal a million (偷龍轉鳳) 1966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