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史(Sylvester Stallone)自編自導自演,擔綱演出的還有傑森史塔森(Jason Statham)和李連杰等人,而阿諾(Arnold Schwarzenegger)、老布(Bruce Willis)和米基洛克(Mickey Rourke)也都友情客串地軋上一角。
很刺激沒錯,但不得不說劇本實在是了無新意(甚至可以說是差勁),簡直味同嚼蠟,結局會是怎樣早就在預料之中。另外,這類型的片子可以想見會有主角威能的設定,但老史(Sylvester Stallone)試圖用灰暗的取鏡和狂轟爛炸來帶過就令人感覺太草率了。嗯,雖然我也看得滿爽的,但實在不怎麼推薦啊!雞肋無誤!
獅子門砸了八千萬美元,而北美票房在幾位肌肉棒子的號召下突破了一億美元,海外更是海撈了一億七千多萬美元,總計兩億七千多萬美元的全球票房可以排進年度前卅名。而這亮眼的數字也讓整個劇組緊鑼密鼓地投入續集的拍攝中,預計是要在2012年上映。但我實在納悶,這一集的情節就這麼疲弱了,續集還會有搞頭嗎?但我想這並不在片廠的考量範圍內,科科!
http://www.imdb.com/title/tt1320253/
2011/01/25
- Jan 25 Tue 2011 04:15
the expendables (浴血任務) 2010
- Jan 23 Sun 2011 17:30
貓頭鷹 1981
比我想像中的好笑太多了,雖然全無邏輯,但我還是笑翻了。幾乎從頭到尾都在惡搞古龍的小說,也調侃了一些名人和經典電影(例如影集【虎膽妙算】(mission: impossible)、【大白鯊】(jaws)、李小龍、【異形】(alien)和【星際大戰】(star wars)),而其他還有好幾個橋段也都很爆笑(例如大白鯊被打、客棧打架、他們去找唐棠、在貓公子巢穴的各場打鬥等等),結局更是無厘頭,哈哈!真是讓人笑開懷啊!
秦沛出品,姜大衛自導自演,爾冬陞編劇,可謂是三兄弟聯手啊!而另外兩個主角則是衛子雲和曾志偉,但最令我發噱的是飾演貓公子就是張帝。
被認為是香港無厘頭電影的鼻祖,但或許太前衛了,當時的人還無法接受這麼瞎搞的情節,使得此片的映期只有八天,也只收了一百五十多萬港幣,年度排名僅僅是第八十二。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6230&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082712/
2011/01/23
- Jan 22 Sat 2011 04:10
good luck Chuck (倒數第二個男朋友) 2007
主角是神似波士頓紅襪的賈許貝奇特(Josh Beckett)的丹庫克(Dan Cook)和標準美人胚子的潔西卡艾巴(Jessica Alba),導演則是剪而優則導的馬克海費瑞奇(Mark Helfrich)(原來我看過很多他剪接的片子耶,例如【尖峰時刻】(ruch hour)系列、【扭轉奇蹟】(the family man)和【真愛囧冤家】(four Christmases)等等。)。
可以算是愛情喜劇,標準的爆米花電影,但如果扣掉一些養眼橋段後其實還滿沒看頭的stO,寓意也不深,很多橋段也顯得低級,感覺就只是胡拼亂湊的情節。但或許也別太苛求了,這些你在看之前都已經多少預料到了,不是嗎?
而片中所用的音樂都還不賴,我查到的有下列幾曲。片頭曲是汽車(the cars)的「you might think」;他們在玩轉筆遊戲的那曲是奧莉薇亞紐頓強(Olivia Newton-John)的「physical」;而輪到查理轉時的那曲是外國人(foreigner)的「I want to know what love is」;歐吉桑在凱特婚禮上唱的那曲是迪凡諾(Divinyls)的「I touch myself」;查理瘋狂地和女人做愛的那曲是丹地沃荷(the Dandy Warhols)的「good luck Chuck」;查理和凱姆在她家準備溫存的那曲是莎朗瓊斯和彈跳王(Sharon Jones & the dap-kings)的「you're gonna get it」;查理裝病而都用電話和凱姆連絡的那曲是感覺(the feeling)的「love it when you call」;四個歐吉桑合唱的那曲是傑斯(Jay-Z)和碧昂斯(Beyoncé Knowles)合唱的「crazy in love」;片尾曲是烈焰紅唇(the flaming lips)的「I was zapped by the lucky super rainbow」和之前就出現過的「love it when you call」。
片廠花了兩千五百萬美元左右,而全球票房逼近了六千萬美元,以這樣的情節來說,不錯了啦!
花絮:原本的片名是the warm-up guy。海報很明顯是在模仿滾石雜誌在1980年為約翰藍儂(John Lennon)和小野洋子所拍的經典封面。女主角的人選原本是珍妮佛樂芙海威(Jennifer Love Hewitt),但她因檔期無法配合而不得不放棄。查理和史都華工作的大樓叫Seltaeb,事實上,就是beatles的反寫。我們可以從查理的駕照知道他的生日是1972年9月11日。
http://www.imdb.com/title/tt0452625/
2011/01/22
- Jan 19 Wed 2011 23:55
おもひでぽろぽろ (兒時的點點滴滴) 1991
我所看的第三部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上一部是2008年7月初看的【風之谷】(風の谷のナウシカ)),改編自岡本螢和刀根夕子合著的漫畫,由高畑勳導演,男女主角則分別由柳葉敏郎和今井美樹配音,官方英文片名是【only yesterday】。其實我六年前還在實習時就看過了,而今晚,我是和朋友一起看的。
長年住在東京的妙子早已習慣都市的熙來攘往,但一趟山形縣之旅卻改變了她,大自然的清新蓊鬱和農村人家的純樸率真一點一滴地沁入她的心靈,讓她對自己的人生有了另一番領悟。嗯,很細膩的筆觸,讓人心有戚戚焉的情節,一抹淡淡的哀愁也隨著妙子的童年回憶而漸漸浮上我的心頭。年紀越大就越是會回憶,想著那天真無邪的童年,更加覺得自己長大後所面臨到的現實是多麼地殘酷。儘管回憶中有很多快樂、悲傷、失望和後悔,它都回不來了,但它也不會遠去,它其實一直靜靜地躺在你心裡的某個角落,無論何時,你都可以翻箱倒櫃地拿出來回憶一番。無論如何,人都要向前看才行,要為自己的未來努力才行,希望我的人生能慢慢地穩定下來,不只是工作,感情也是……
片中用了很多日本1960年代的老歌和異國民謠,充滿濃濃的懷舊風格;而片尾曲「愛は花,君はその種子」其實是翻唱自貝蒂米勒(Bette Midler)的「the rose」,詞由高畑導所填,真是優美的旋律,讓人也不免感到惆悵啊!
http://dorama.info/drama-1673.html
http://www.imdb.com/title/tt0102587/
2011/01/19
- Jan 18 Tue 2011 02:45
going the distance (真愛零距離) 2010
還不賴啦,將遠距離戀愛的相處模式很完整地呈現出來,節奏也掌控得還不錯,但雙方第一天見面就上床這種發展模式或許還是因為文化差異而讓人感到誇張不真實,而一些露骨又顯低級的橋段和對白或許也讓人很難接受。但總歸來說,個人還是認為及格了,可以看看囉!
真是讓人心有戚戚焉的情節啊!因為在好幾年前的大學時代,我也談過一次遠距離戀愛(台灣南北兩地),無奈當時的我很不成熟,使得對方漸漸沒了意願,後來也分得很難看,唉!真是令人感慨啊!儘管如此,我還是要感謝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因為它使我的下一段戀情變得更好了。嗯,遠距離戀愛真的很難,雙方分隔兩地,想見面時多半都未能如願,少則一星期、多則幾個月才能見上一面。而久不見面對感情的維持絕對是一大阻礙,但我始終相信只要雙方真心相愛並互相信任,短暫的分離並不算什麼,只要想到能在往後的幾十年和對方在一起,那就有撐下去的動力了。當然,只要其中有一方撐不下去或開始欺瞞,那這段遠距離戀情也差不多得結束了。
個人到目前為止所看過最新的片子,編劇喬夫拉圖利普(Geoff LaTulippe)取材自製作人之一的大衛紐斯戴特(David Neustadter)真實的遠距離戀愛經驗,由茱兒芭莉摩(Drew Barrymore)和緋聞男友賈斯汀隆(Justin Long)主演,導演則是拍紀錄片起家的娜妮特柏斯坦(Nanette Burstein)。
新線花了三千兩百萬美元製作完成,但北美連兩千萬美元都收不到,所幸海外進帳了兩千多萬美元,讓全球票房得以超過四千萬美元。而台北市是在去年9月初上映的,映期超過一個月,票房還突破一千萬新台幣呢!
http://www.imdb.com/title/tt1322312/
2011/01/18
- Jan 15 Sat 2011 18:15
給爸爸的信 1995
元奎掌鏡,由李連杰擔綱演出,搭配的女主角是梅艷芳,合演的還有謝苗、柯受良、于榮光和符鈺晶等人。當年囊括了一千五百多萬港幣,排名第廿三。
其實情節鋪陳得還滿不錯的,尤其是前半段,有幾幕相當感人,例如李夏託孤、小胖奮不顧身保護排成媽媽字樣的螞蟻以及鞏固和小胖分開這幾段。而打鬥場面是很刺激沒錯,但卻因特效或鋼索用太多而使整個畫面變得稍嫌誇張,實在是有點美中不足,可惜了。
後記:我看完就出門和朋友去吃晚餐了,回來才寫了這篇短短的心得。
附帶一提,昨天在課堂上讓學生看【馬蓋先】(MacGyver)第一季第四集【膽大心細】(the gauntlet),他們看得還滿入迷的耶,但是也一直問我為什麼馬蓋先有那麼多膠帶就是了。stO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7971&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3153/
2011/01/15
- Jan 12 Wed 2011 01:05
Miss Congeniality 2: armed and fabulous (麻辣女王2:美麗的要命) 2005
我是在2008年8月初看【麻辣女王】(Miss Congeniality)的,但沒想到卻隔了將近兩年半才在今晚看了續集……
喜感十足的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獨挑大樑,而馬克勞倫斯(Marc Lawrence)的劇本當然也是功不可沒。其實還算是不賴的爆米花電影,如果你不太苛求的話,情節還滿流暢的,但或許不怎麼好笑就是了。而且我覺得片時太長了,竟然將近兩個小時,這種題材應該只要一百分鐘左右就能搞定才是啊!
音樂也很不錯喔!我查到的如下。葛蕾絲在練習射擊時看到長官抱著一箱愛慕信來那曲是艾卡和蒂娜特納(Ike & Tina Turner)的「proud Mary」;葛蕾絲在家裡洗手做羹湯等情郎那曲是史泰普歌手(the Staple singers)的「I'll take you there」(後來在片尾也又再度響起);葛蕾絲脫口秀那曲是卡爾卡爾頓(Carl Carlton)的「she's a bad mama jama」(後來在片尾也又再度響起);葛蕾絲飛抵賭城那曲是粉紅佳人(Pink)的「trouble」;她們倆被佛曼載往飯店那曲是艾絲泰羅(Esthero)的「wikked lil' grrrls」;她們倆耍帥的走過馬路但卻被叭那曲是俄亥俄玩家(the Ohio players)的「fire」;她們倆闖進人妖秀那曲是佩蒂拉貝爾(Patty LaBelle)的「new attitude」;佛曼接到珍娜的電話那曲是麗莎明妮莉(Liza Minnelli)的「cabaret」;她們倆親自上場表演那曲是出現過的「proud Mary」;她們倆試圖從人妖秀逃走那曲是塞爾瑪休斯頓(Thelma Houston)的「don't leave me this way」,她們倆趕到金銀島賭場追捕兩兄弟那曲是蜘蛛餌(spiderbait)的「black Betty」;葛蕾絲把柯林斯撞下池塘那曲是娜塔莎貝汀菲爾(Natasha Bedingfield)的「I'm a bomb」。
片廠花了四、五千萬美元左右,而北美和海外票房都差不多就五千萬美元,全球票房剛好破億美元,這成績看似不錯了,但其實還不到第一集的一半呢!而這樣直接減半的數據或許也讓片廠卻步了,看來第三集是不太可能有了!
花絮:2004年5月中,劇組在賭城金銀島賭場外取景時遇到沙塵暴而不得不停工。當時還是珊卓(Sandra Bullock)老公的傑西詹姆斯(Jesse James)在片頭客串演了比腕力輸掉的人。飾演媽媽的艾琳布雷南(Eileen Brennan)其實比飾演兒子的威廉薛特納(William Shatner)還要小一歲。片中所謂的FBI賭城總部那棟大樓其實是聯邦法院。
http://www.imdb.com/title/tt0385307/
2011/01/12
- Jan 09 Sun 2011 04:10
lethal weapon (致命武器) 1987
久仰大名的一片,今晚,我和弟弟在客廳一起拜見了……
主角是梅爾吉勃森(Mel Gibson)和丹尼葛洛佛(Danny Glover),導演則是理查唐納(Richard Donner)(想不到我在兩年多前就看過他導的【刺客戰場】(assassins)了)。聊一下。當時年方而立的梅伯(Mel Gibson)還真是俊俏啊!加上他本身就一副痞痞的調調,演起個性古怪的馬丁瑞格斯想必是駕輕就熟;而老葛(Danny Glover)當時只是不惑之年,扮老演出年屆半百的羅傑莫塔也算稱職。一黑一白的搭配其實並不新鮮,兩人從互看不順眼到相知相惜也是固定的發展模式之一,但我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馬丁這個角色。在1980年代,動作片的代表人物是阿諾(Arnold Schwarzenegger)和老史(Sylvester Stallone)等一夫當關的肌肉棒子,所以像馬丁這種因為喪妻而意志消沉的普通人就顯得更貼近現實,而這種平民英雄的另一個代表人物當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約翰麥克連啦!
嗯,回到正題吧!開場的鋪陳反差相當大,在巴比海姆斯(Bobby Helms)溫馨的「jingle bell rock」之後接著而來的是懸疑的配樂,一躍而下的金髮美女也立即帶給觀眾極大的震撼,令人不自覺地想起1947年自帝國大廈八十六樓觀景台一躍而下的伊芙琳麥克海(Evelyn McHale)死後被勞勃威利斯(Robert Wiles)所拍下的那張照片。接著唐導(Richard Donner)用了幾個鏡頭來向觀眾介紹兩位主角,但略顯緩慢的節奏卻讓人感到稍稍不耐。不過這之後就幾乎沒有冷場了,幾個和毒販火拚的橋段都十分驚險刺激,讓人也不禁大呼過癮。嗯,的確是警匪動作片的經典之作,該有的爆破還是搏鬥場面都沒少,加上兩位主角不時會來上一句令人發噱的台詞,雖然某些橋段(例如最後馬丁和約書亞一對一的搏鬥)的鋪陳是稍嫌刻意,但或許就別太苛求了!而片尾曲則是蜜月套房(honeymoon suite)所演唱的同名主題曲「lethal weapon」,搭得相當好啊!
華納砸了一千五百萬美元,但北美就掃進當年度排名第九的成績──六千五百萬美元,海外也毫不遜色地進帳了五千五百萬美元,總計全球票房是一億兩千萬美元。而這樣的票房也讓片廠很有信心地投入續集的拍攝中,三部續集分別陸續在1989年、1992年和1998年上映了,而我也將照著計畫來拜見這個系列。
花絮:李歐納尼莫伊(Leonard Nimoy)曾是導演的人選之一,但他當時正在拍【三個奶爸一個娃】(3 men and a baby),而且他也不太想拍動作片。潔琪史汪森(Jackie Swanson)是真的從卅五呎高的地方往下跳。傳奇替身演員達爾羅賓森(Dar Robinson)在此片大多數的特技鏡頭都完成後不幸死於摩托車交通意外。總共死了廿六人。
http://www.imdb.com/title/tt0093409/
2011/01/09
- Jan 08 Sat 2011 05:00
four Christmases (真愛囧冤家) 2008
耶誕節和元旦我都沒有回家,今晚終於回家了,而且也又一如往常地獨自一人半夜在客廳看電影。
可以算是塞斯戈登(Seth Gordon)的大螢幕導演處女作,主演的是身材差距很大的文斯范(Vince Vaughn)和瑞絲薇斯朋(Reese Witherspoon);但真正令我驚訝的卻是配角,兩人的父母親分別由勞勃杜瓦(Robert Duvall)、西西史派克(Sissy Spacek)、強沃特(Jon Voight)和瑪莉史丁柏根(Mary Steenburgen)飾演,他們全都拿過奧斯卡獎。
人實在是該多花時間和家人相處才是,近一、兩年都在外地工作的我對此特別有感觸,年紀越大就會越想家啊!像布雷和凱特都甚少和家人相處,卻在一個耶誕節裡趕場似地跑了四攤,也對自己和對方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情節鋪陳得還不差啦,滿有趣的,可惜結尾的轉折有點牽強,但我想還是瑕不掩瑜,此片仍可算是很不錯的溫馨小品。
製作成本是八千萬美元,但北美就狂掃了一億兩千萬美元,雖然海外只收了稍嫌遜色的四千三百多萬美元,但總計一億六千多萬的全球票房還是讓片廠笑開懷啦!
花絮:在澳洲和紐西蘭的片名是叫four holidays,而在荷蘭、挪威、阿聯和南非是叫anywhere but home。文斯(Vince Vaughn)在看過戈導(Seth Gordon)的紀錄片【遊戲之王】(the king of Kong: a fistful of quarters)之 後向片廠推薦他來當導演。瑞絲(Reese Witherspoon)在拍晚餐橋段時不小心被陶盤砸傷臉而縫了五針,也讓她因此休息了三天。
http://www.imdb.com/title/tt0369436/
2011/01/08
- Jan 07 Fri 2011 19:00
神話 2005
情節實在是太天馬行空了,甚至已經可以說是荒謬,雖然古今時空交錯的鋪陳和取鏡還算不錯,但還是無法彌補已經失控的情節。而且幾位演員的表現其實並不怎麼出色,配音也顯得很突兀,讓此片的可看性更低了。
由成龍、梁家輝和南韓國民美女金喜善主演,導演則是唐季禮。製作成本高達一千五百萬美元,但在香港只收了一千七百萬港幣,海外似乎也沒有很突破性的進帳,應該是賠了!
花絮:艾希瓦婭蕾(Aishwarya Rai)是印度公主的預定人選,但因為她當時剛好在度假而無法參與演出。後來由瑪麗卡沙拉瓦特(Mallika Sherawat)接演,但也傳出了她是因為肯裸露才獲得演出機會的謠言。
後記:其實我下午就開始看了,但看到一半有朋友來訪,後來又返回工作崗位,所以一直到晚餐吃完後才接著將此片看完。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10958&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365847/
20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