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5 瘦.JPG  

在千禧年的【孤男寡女】票房長紅之後,想必杜琪峰、劉德華和鄭秀文都很希望能再度合作,這個願望在隔年就達成了。三人在2001年帶來的這部浪漫喜劇票房更勝一籌:超過四千萬港幣,在當年只輸給周星馳的【少林足球】而屈居第二,隨後也獲得台港兩地電影獎的多項提名,但無奈還是難逃陪榜命運。

因緣際會又同病相憐的兩人在朝夕相處下漸生情愫,但自慚形穢的肥佬不敢向慢慢變得窈窕美麗的Mini表達愛意,他默默地為她付出,甚至去當沙包賺錢,只為了幫她圓夢,這種不求回報的愛真是令人感動(雖然有點矯情stO),我也幾度看得眼眶泛淚。最後也算是勵志,減肥成功的肥佬終於也變成配得起Mini的型男了,更讓我看清了現實──努力的人才能被愛慕。而杜導也不忘戲謔一番,讓被拋棄的黑川和工藤變得暴飲暴食而重蹈肥佬和Mini的覆轍,但我怎麼覺得這麼一鬧有點沖淡了令人沉溺的浪漫呢?若正經一點是否會比較好呢?另外不得不說的是,華仔的「我的胖侶」(中文版是「為愛瘦一次」)和鄭秀文的「終身美麗」(中文版是「不能承受的感動」)都搭得好棒啊!甜蜜的旋律在心頭暖暖流淌,讓人不自覺跟著哼了起來,也感染了幸福的心情。

但我沒忘記這是電影,再怎麼浪漫也只是電影,在現實生活中這麼浪漫的事是不太可能發生的。而此片所呈現的或許只是外表的差距,肥佬起初曾因為外表和慢慢變得窈窕美麗的Mini相差太多而避不見面,我想這可以延伸探討到其他現實條件,外表可能只占一部分,個性或工作(薪水多寡),乃至於家世才更是男女決定交往與否的考慮項目。我有時會想,我愛一個人到底是看她的外表多還是內在多呢?或許一開始是先看外表,但相處之後有了情感就會開始去在乎兩個人的心靈契不契合。話說回來,每次好像都是我覺得契合,但對方卻不這麼想,哈哈!

花絮:主要在橫濱取景,中華街、海洋塔和山下公園都入鏡了。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9425&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286797/
2013/10/28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844 tgh.jpg  

前言:看到一半停下來和即將辛苦去上班的媽媽聊天,接著才繼續看完。

有點兩光的超級英雄電影,我索性拿來當作湊數的。主角是塞斯羅根(Seth Rogen)和周杰倫,製作成本竟然超過一億美元(真不知道是花到哪裡去了),但好在北美有逼近一億美元的數字,而海外甚至收了一億三千萬美元左右,兩億兩千多萬美元的全球票房在當年可以擠進前卅名。

花絮:2001年,米拉麥克斯買下此片拍攝權,當時高層希望由凱文史密斯(Kevin Smith)來掌鏡,主角也預定是傑克吉倫霍(Jake Gyllenhaal)。2008年末,原本加藤要由周星馳來演,但最後因為和編劇塞斯(Seth Rogen)在意見上的分歧而退出。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原本要演大反派,但最後因故退出。

http://www.imdb.com/title/tt0990407/
2013/10/27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843 tngtfops.JPG  

ZAZ加萊斯利尼爾森(Leslie Nielsen)簡直就是搞笑的代名詞,此片改編自他們自己的電視影集,從頭到尾就是瞎搞胡搞,處處妙趣橫生,相當幽默詼諧的爆米花電影。

當年在北美進帳將近八千萬美元,年度排名第八。而這佳績也讓ZAZ對續集充滿信心,【站在子彈上的男人】(the naked gun 2½: the smell of fear)在三年後上映,票房甚至高過此片。再三年後的1994年,【脫線總動員】(naked gun 33⅓: the final insult)也上映了,但票房就下滑了。於是,此三集成了一個專屬於老尼(Leslie Nielsen)的搞笑系列。

花絮:波德瑞克(Bo Derek)曾是珍的第一人選。法蘭克提到他在公園射殺了持槍強劫犯這橋段應該是在調侃【緊急追捕令】(dirty Harry)。一開場就出現好多個伊斯蘭世界的領導人,例如烏干達的伊迪阿敏(Idi Amin)、巴勒斯坦的亞西爾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利比亞的穆亞瑪格達費(Muammar Gaddafi)和沙烏地阿拉伯的奧薩瑪賓拉登(Osama bin Laden)等人再加上蘇聯的米哈伊爾戈巴契夫(Mihail Gorbachev)。法蘭克第一次去拜訪議員時他正在餵日本鬥魚吃小魚,在李小龍的【死亡遊戲】中也有相似橋段。法蘭克在議員家弄壞的那幅畫是湯瑪斯庚斯博羅(Thomas Gainsborough)在1770年畫成的《藍衣少年》(the blue boy),真本現在好端端地擺在加州聖馬利諾的亨廷頓圖書館。片尾的棒球賽是加州天使在主場迎戰西雅圖水手,但一開始看起來很像是芝加哥小熊的主場──瑞格利球場,而大部分的場景其實都是在洛杉磯道奇的主場──道奇球場拍的。當時已退休的瑞吉傑克森(Reggie Jackson)和傑強史東(Jay Johnstone)都有在片中客串。

http://www.imdb.com/title/tt0095705/
2013/10/24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842 lb.JPG  

前言:今晚應該算是補完計畫,我好像在大二時看過了(但忘記有沒有看完),想不到也已經是超過十年的事情了。

很淺的勵志電影,講一個女孩一開始為了想挽回前男友而選讀哈佛法學院,但最後卻在不服輸的苦讀之中找到了自己的志向。結尾的法庭戲很吸睛,但也要算是主角威能全開才有如此的戲劇效果啦!

瑞絲薇斯朋(Reese Witherspoon)的成名作,那身略顯滑稽的粉紅套裝也成了她的註冊商標。成本一千八百萬美元的此片在北美掃進九千多萬美元,而全球票房在海外挹注了四千多萬美元之後是突破了一億四千萬美元。這樣的紅盤當然會讓片廠想繼續操作續集,【金法尤物2:白宮粉緊張】(legally blonde 2: red, white & blonde)在兩年後就上映了,票房也依然亮眼。2007年4月底,舞台劇版本上演,到隔年10月中下檔為止,總共演了將近六百場;2009年,第三集問世,但瑞絲(Reese Witherspoon)沒有參與演出。

花絮:原本想賣給環球來發行,遭拒後賣給了米高梅。瑞絲(Reese Witherspoon)的合約中註明她可以拿走艾兒所有的戲服。艾兒從頭到尾換了四十種髮型。瑞絲(Reese Witherspoon)為了演好艾兒可說是使出渾身解數,花了兩週和女生會成員相處,觀察女人購物,甚至也到法學院見習了一天。劇組原本是想到芝加哥大學取景,但校方因為顧慮此片中教授對女學生有非分之想的橋段而婉拒了。法學院入學考試的滿分是180,艾兒考了179。開頭梳頭髮的不是瑞絲(Reese Witherspoon),她當時早已在英國拍【不可兒戲】(the importance of being honest)。開頭在草地上摔角的那一群男生其實全是加州理工學院的學生。片尾艾兒在法庭外拒絕沃納的告白和畢業典禮這兩幕都不在原本的劇本中,是觀賞試映的觀眾認為應該要拍出艾兒對沃納復仇的橋段,而片廠當然樂意從善如流。

http://www.imdb.com/title/tt0250494/
2013/10/23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841 鐵.JPG  

很明顯是向007系列致敬的作品,不管情節設定還是配樂風格都有其影子,代號009的艾絲儼然就是女版詹姆斯龐德。一開始的情節曲折迂迴,節奏亦顯明快,警匪雙方的鬥智相當精采,懸疑氣氛漸濃。但個人覺得唯一美中不足之處是艾絲在魔女黨總部裡偷偷調查的橋段,不怎麼寫實,顯得有點胡鬧滑稽,而且節奏一下子放慢也讓人感覺有點繁複累贅。好在結尾收得還算不賴,娛樂性仍屬上乘。

羅維導演,獨挑大樑的是當時邵氏力捧、年僅廿歲的的何莉莉,票房開出紅盤,所以隔年原班人馬又一起合作了續集【鐵觀音勇破爆炸黨】。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4621&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1356/
2013/10/19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840 醉.jpg  

前言:昨晚看到後半段時不支倒地,等到今天下午下班才繼續看完。

成龍的成名作,戲謔武打的戲路自此開始,醉八仙很有想像力,以當時角度看來應該很新潮。

當年囊括六百七十幾萬港幣,全年僅輸給【賣身契】而屈居第二。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5923&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080179/
2013/10/18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839 返.JPG  

王晶編劇,曾志偉導演,這兩者加起來是什麼意思呢?大概就是胡搞瞎搞的意思。嚴格說來,連雞肋都稱不上,童玲的身材很辣將會是我對此片僅有的印象。

恰好是個人在部落格寫電影心得以來所看的第一百五十部1980年代的電影,當年票房突破八百萬港幣,可以排進年度前五十名。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7168&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121265/
2013/10/16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838 gd.JPG  

如果每天過的都是同一天,那你會怎麼想?很多人應該會說:『不用如果,我現在就是這樣了......』的確,很多人覺得自己現在過的每一天都一樣,忙碌、苦悶、枯燥、無奈,但或許可以改變自己的心境去看待,認真地過每一天,真誠地對待每一人,樂觀地計畫未來,這樣的話,是不是比每天哀嘆要好得多呢?

以戲謔嘲諷的口吻娓娓道出寓意頗深的情節,2000年被美國電影學會列為百年百大喜劇,2008年再被列為奇幻類的前十大佳片。由哈洛雷米斯(Harold Ramis)自編自導,主角是比爾莫瑞(Bill Murray)和安蒂麥道威爾(Andie MacDowell),在北美囊括了七千萬美元,年度排名第十三。

http://www.imdb.com/title/tt0107048/
2013/10/12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837 大.JPG 

早期的香港武俠片多依循傳統的舞台劇形式,武打套招和場景也都顯得虛假不真實而讓人覺得滑稽。1966年,胡金銓揉合了日本武士片和中國武俠片的風格,以創新的攝影技巧和優異的剪接手法完美地呈現出武打橋段的緊湊逼真,一改以往狹隘的格局,如大地驚雷般地為香港武俠片打開了更寬廣的視野。人聲鼎沸的客棧頓時刀光劍影、莊嚴肅穆的廟宇儼然狼狽為奸、即使是小橋流水的秘密隱身處也暗藏殺機,這些醒目的反差恰如新瓶裝的陳年佳釀,在在都令人陶醉。而自謙不懂武術的胡導也在武打橋段加進京劇的配樂,可謂是匠心獨具,以鑼聲鼓點來加強決鬥場面的戲劇張力,慢慢凝聚起來的肅殺氣氛也讓人不由得屏氣凝神。毫無疑問,此片是極具歷史意義的新里程碑,正式開啟了香港武俠片的新時代,也捧紅了岳華、陳鴻烈和鄭佩佩等主角。

但話說回來,將近半世紀前上映的此片當時所開拓的是一條如此嶄新的道路,但以今日的角度看來似乎無法完全理解,仍有一些小缺點讓人很難忽略,在此個人厚顏地提出一些淺見,但也必須強調並非以今非古,事實上,個人對香港古典武俠片還滿著迷的呢!首先,人物實力的強弱設定有點胡鬧,主要反派──索命五虎的身手並不如響亮名號般了得,領頭的玉面虎也只是一開始讓人感覺深不可測,但在最後和金燕子的交手中卻只能狼狽竄逃。再來,醉貓在還沒和師兄交手前也是自嘆弗如,未料過招後卻幾乎是一路占盡上風,僅在最後差點因為婦人之仁而喪命。最後,片名和情節不怎麼搭,因為金燕子的戲分很重,比起醉貓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的片名似乎有點虧待她了,哈哈!以上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或許失之偏頗,但我也只是想記錄自己看完當下的感想。

花絮:此片和隔年張徹掌鏡的【獨臂刀】被譽為香港新武俠電影的始祖。邵氏不滿意此片的票房,隨後更嫌棄胡導的下一部劇本,使得他轉而遠赴台灣尋求新發展,驚天動地的【龍門客棧】於焉而生。金燕子的哥哥是兩江總督,這官職初設於清康熙年間(前身是順治年間設置的三省總督),但看人物的服裝打扮應是屬於明代,所以這可以算是一個漏洞了。香港第一代俠女鄭佩佩就是以此片的金燕子一角走紅,當時她甚至還未滿廿歲。有趣的是,胡導在兩年後推出了【金燕子】,由鄭佩佩夥拍王羽和羅烈,但和此片其實一點關係也沒有。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4504&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059079/
2013/10/11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836 v.JPG  

可以算是亞佛列德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中晚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主角是英俊挺拔、將近知命之年的詹姆斯史都華(James Stewart)和美豔豐滿、正值花信年華的金露華(Kim Novak)。派拉蒙砸了兩百多萬美元才拍成,當時剛推出時是褒貶參半,不管是票房還是影評都沒能告捷,但隨著時光荏苒,此片漸漸獲得各方讚賞,地位不斷提高,絕對是不可不看的經典心理驚悚片。

希導(Alfred Hitchcock)的運鏡相當精采,尤其是透過光線明暗的對比來製造懸疑感這部分相當成功,不斷旋轉的鏡頭似乎也真的讓人逐漸感到眩暈,鐘塔橋段令人激賞,看得我好像也有懼高症了。而卡蘿塔的畫像也是令人毛骨悚然,射出銳利目光的雙眸簡直懾人魂魄。另外,柏納赫曼(Bernard Herrmann)以理查華格納(Richard Wagner)的「Tristan und Isolde」為靈感所譜出來的配樂也是功不可沒,驚悚氣氛的營造太高明了。而情節其實很簡單,但蓋上了希導(Alfred Hitchcock)的神秘面紗之後就有如月暈般朦朧。一開始節奏頗為緩慢,所以稍稍令人感到沉悶,我也一直猜著這樣的情節會有什麼走向。而這樣的窒息感一直到梅琳自殺後就完全宣洩了,自此節奏加快且氣氛更顯詭譎,在史考蒂找到茱蒂之後更可說是吊盡觀眾胃口,戛然而止的結局也令人茫然不知所以。

人太重感情有時反而會讓自己陷入悲傷的回憶中而意志消沉,鍥而不捨的史考蒂最後終於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和梅琳神似的茱蒂,希導(Alfred Hitchcock)也在此時向觀眾揭曉謎底。滿懷歉疚且早已動了真情的茱蒂為了和史考蒂再續前緣而處處迎合他,她希望他能愛上真正的她,而不是她所假扮的梅琳。何其諷刺啊!茱蒂和梅琳都是她,但他卻只愛梅琳。最後,史考蒂在發現真相後暴怒地歸咎於茱蒂,而茱蒂也在良心的譴責下嚐到苦果。悲傷哀悽的結局,令人不勝唏噓,對人性也有了更多的感觸……

花絮:希導(Alfred Hitchcock)在哪?開場沒多久後穿著灰色西裝走過蓋文的造船廠的人。皮耶波利歐(Pierre Boileau)和湯瑪斯納斯傑克(Thomas Narcejac)在得知希導(Alfred Hitchcock)曾經試圖買下他們的前一部作品《celle qui n'était plus》(she who was no more)之後特地為他寫了《d'entre les morts》(from among the dead),他改編後將主場景從巴黎移到舊金山,並且更改了結局。艾力克柯柏(Alec Coppel)和山繆泰勒(Samuel Taylor)一起掛名編劇,但其實他對最終確定版的劇本是連一個字的貢獻也沒有,會掛名編劇完全只是合約的關係;而山繆(Samuel Taylor)也只是根據希導(Alfred Hitchcock)給的情節大綱就著手撰寫劇本,壓根沒看原著或者是艾力克(Alec Coppel)的初版劇本。每個鏡頭的時間平均是六秒多。希導(Alfred Hitchcock)原本想要薇拉麥爾斯(Vera Miles)來演女主角,但因為她懷孕而作罷。希導(Alfred Hitchcock)後來將發行權買回去當作給女兒的遺產,所以有好長一段時間,觀眾都無緣拜見此片、【擒兇記】(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怪屍案】(the trouble with Harry)、【後窗】(rear window)和【奪魂索】(rope)等五部電影,一直到1984年才重見天日。希導(Alfred Hitchcock)在此片中所展現的旋轉聚焦鏡頭是他在某場宴會中感到頭暈時得到的靈感,據說本來在【蝴蝶夢】(Rebecca)就要用了,但無奈當時技術還不夠而作罷。瑪琳的服裝是希導(Alfred Hitchcock)和服裝設計師艾迪絲海德(Edith Head)特別商量後決定的,他們決定讓她渾身散發詭異感,例如讓金髮的她穿灰色套裝,還有白色長外套加黑色圍巾。就單單一個瑪琳凝視外婆畫像的極短橋段,據說希導(Alfred Hitchcock)拍了一週,只為了找出最好的光影效果。希導(Alfred Hitchcock)的太座說她很喜歡此片,除了瑪琳走向舊金山灣那一幕,因為她覺得露嬤(Kim Novak)看起來太大隻了;而雖然批評僅只於此,但希導(Alfred Hitchcock)在往後多年都一直認定她不喜歡此片。那座西班牙式建築其實沒有鐘塔,那是用攝影特效。惡夢橋段的動畫和卡蘿塔的畫像都是約翰法倫(John Ferren)所畫。茱蒂住的帝國酒店其實就是現今坐落於舊金山市中心的維爾提勾酒店,劇組所取景的501號房據說仍大多保留著當時的擺設。希導(Alfred Hitchcock)唯一一部兇手沒有受到制裁的作品,米琪在收音機聽到蓋文被抓是刻意拍給歐洲市場用的。希導(Alfred Hitchcock)對此片上映當時的挫敗感到懊惱,並歸咎於老邁的老史(James Stewart)無法吸引觀眾,後來甚至再也沒有和這位他曾經最愛的演員合作過了;而事實上也有很多人認同老史(James Stewart)不適合這個角色,因為他真的比露嬤(Kim Novak)年長太多了;但老番癲的希導(Alfred Hitchcock)後來自己又說露嬤(Kim Novak)也不適合。

http://www.imdb.com/title/tt0052357/
2013/10/05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