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631.jpg  

改編自派屈克漢彌爾頓(Patrick Hamilton)於1938年發表的同名舞台劇本,由查爾斯鮑伊爾(Charles Boyer)、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與約瑟夫考登(Joseph Cotten)等人主演,導演則是名聲卓著的喬治庫克(George Cukor),製作成本是兩百萬美元,上映後在北美和海外都進帳了兩百多萬美元,全球票房就收在四百六十幾萬美元,而米高梅的獲益是九十四萬美元左右。美國電影學會於2001年將其列為百年百大驚悚片之一,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亦於2019年將其納入保存名單中,足證此片在幾十年後仍備受讚譽並已被奉為經典。

拍攝風格稍像黑色電影,而情節模式則近似哥德小說,懸疑氣息緩緩釋放,驚悚意味亦時時浮現,對白寫得極為精緻,寫實地刻畫了強勢主導與弱勢畏怯兩種性格的人相處的情況,過程實在吊人胃口,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與最佳改編劇本的提名也算是一分肯定了。忽明忽暗的煤氣燈象徵著整起事件的離奇古怪,搖曳的火焰則比喻了寶拉脆弱的精神狀態,其意境之描繪頗富藝術性,而這個意象表達手法後來一直被模仿,在心理學研究上還發展出『煤氣燈效應』這個專有名詞,涵義是操縱他人的心理使其對現實認知感到困惑並進而產生自我懷疑。

全片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絕對是英格麗(Ingrid Bergman)那收放自如的精湛演技,她將精神耗弱又神經兮兮的可憐模樣詮釋得入木三分,影藝學院也滿心讚佩地為她送上了一座小金人;查爾斯(Charles Boyer)則將工於心計的冷酷氣質演得維妙維肖,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相較之下,戲分不多的約瑟夫(Joseph Cotten)就真的顯得有點暗淡了。而由保羅赫德斯欽斯基(Paul Huldschinsky)所主導的布景與道具也都布置得很精巧,拿下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即為證明。另外,那幢豪宅的確令人感到不舒服,倫敦時常瀰漫不散的濃霧也在夜裡氤氳著一抹詭異陰冷的氣氛,而這些都應該歸功於庫導(George Cukor)高明的運鏡功力。

故事大約發生在1874年,維多莉亞(Victoria)女王時代的舊日風光重現在觀眾眼前,而淺薄的真相被深沉的詭計所遮掩,一時也瞞過了觀眾。心懷不軌的葛雷哥萊虛情假意地對心理有創傷的寶拉求愛,因為他想進到她阿姨留給她的豪宅內找出他夢寐以求的稀世珠寶。城府極深的他自從住進豪宅後就以細膩的手段誘導並操控著她,他不只常以言語暗示她好像有點健忘,而且還不時嘲諷她對周遭異狀的質疑純屬幻覺,甚至刻意讓女傭覺得她久病乖僻,終於成功地讓她也開始懷疑自己的精神狀態不太正常。

謎底在發現事有蹊蹺的警探鍥而不捨地調查下揭曉了,最後在閣樓上的橋段可謂有著畫龍點睛之妙,寶拉將此前鬱積在心裡的壓力完全宣洩了出來,她俯視著被綁在椅子上的葛雷哥萊並對著他大聲嚷嚷且故意嘲諷,很多古典戲劇裡最後都有這種正義痛擊邪惡的橋段,其中無疑帶有道德教化與罪惡警惕的意涵。結尾戛然而止,不過或許寶拉終於遇到會真心待她的如意郎君了吧!^^"

先來提一些跟選角與拍攝有關的傳聞或瑣事。率先買到電影翻拍版權的哥倫比亞打算讓旗下的艾琳鄧恩(Irene Dunne)和查爾斯(Charles Boyer)再次演對手戲,可惜後來他們將翻拍版權賣給了米高梅,而這時海蒂拉瑪(Hedy Lamarr)一度成為女主角的考慮人選,但最終接演的是米高梅從大衛賽茲尼克(David O. Selznick)那裡借來的英格麗(Ingrid Bergman)。大衛(David O. Selznick)聽到前來商借英格麗(Ingrid Bergman)的米高梅要讓查爾斯(Charles Boyer)掛頭牌時表達出強烈的不滿,他甚至不想出借她了,是她堅定地請求他讓她接演,而庫導(George Cukor)也建議採用此前【費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用過並獲得成功的三明治掛名的方式(女主角的名字列在兩位男主角之間),這才讓他改變了主意;另外,據說當時業界有傳聞葛莉兒嘉森(Greer Garson)是米高梅借不到英格麗(Ingrid Bergman)時的替代人選。情節鋪陳與角色設定都跟原作有不少差異。編劇之一約翰范德魯坦(John Van Druten)建議庫導(George Cukor)找莫伊娜麥吉爾(Moyna MacGill)的女兒來試鏡,因為他們一家在二戰中成了難民而不是很好過,後來他們選了此前毫無演出經驗的安潔拉蘭斯柏里(Angela Lansbury),沒想到她這大銀幕處女秀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英格麗(Ingrid Bergman)曾親自進到精神病院去學習如何揣摩角色,性格強韌的她起初也很擔心演不好個性怯懦的寶拉,但她後來對自己的表演感到相當滿意。查爾斯(Charles Boyer)與英格麗(Ingrid Bergman)兩人在片場第一天見面時就拍了月台上那段深情的吻戲,這讓她覺得很不自在;因為兩人差不多一樣高,所以劇組用了一些方法讓他看起來比她高。查爾斯(Charles Boyer)盼望已久的兒子在拍攝期間出生,劇組人員還開香檳為他慶祝了一番。安潔拉(Angela Lansbury)在剛開拍時還未滿十八歲而不能拍抽菸戲,劇組在她滿十八歲那天為她開了個小派對,然後大家就去拍那場抽菸戲了。

最後是一些花絮。寶拉讀的是夏綠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的《Villette》。由於這個舞台劇本於1940年就被翻拍成電影過了,所以米高梅推出此片後很積極地想銷毀該片,可惜最終沒能成功(據說很多漏網之魚是因為貼的片名標籤是在百老匯演出時的劇名【Angel Street】),不過該片至今也真的沒啥知名度了;當時在英國上映時,片商為了不讓觀眾以為又是重拍而將片名改成【the murder in Thornton Square】。當年唯一同時獲得奧斯卡男女主角提名的電影。英格麗(Ingrid Bergman)是第一個首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就擊敗其他此前都已被提名過的眾家對手的人,而且算是有點爆冷,當年比較熱門的是芭芭拉史丹威(Barbara Stanwyck),不過後來她很親切地表示自己也是英格麗(Ingrid Bergman)的粉絲。於1946年被改編成一小時的廣播劇,查爾斯(Charles Boyer)與英格麗(Ingrid Bergman)聯袂獻聲;於1947年再度被改編成半小時的廣播劇,查爾斯(Charles Boyer)也再次為男主角獻聲。米高梅曾起訴在自己的節目上嘲諷此片的傑克班尼(Jack Benny),但後來覺得勝算不高就撤回了訴狀。首次在電視上播放要等到1957年10月中在洛杉磯地區。飾演廚師的梅維提(May Whitty)是第一個被英國王室封為爵士的演員(1918年),將近百年後,飾演傭人的安潔拉(Angela Lansbury)也受封為爵士(2014年)。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6855/
2021/09/15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gaslight 煤氣燈下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克拉克.周 的頭像
    克拉克.周

    漫步在月球陰暗面的克拉克周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