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1950~1959 (7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0354 aatr.jpg  

相當經典的愛情故事,李奧麥卡利(Leo McCarey)重拍自己在1939年的【love affair】,這次主演的是兩位英國人──卡萊葛倫(Cary Grant)和黛博拉寇兒(Deborah Kerr)。以今日的角度來看,情節設定或許稍嫌老套、略顯做作(這我稍後會說明),但不可否認的,這的確是很迷人的一片,後來也獲得影藝學院提名了最佳歌曲、最佳配樂、最佳攝影和最佳服裝設計等四個獎項,但可惜全落了空。

前半段相當幽默風趣,感覺像是愛情喜劇;但後半段風格丕變,兩人愛得蕩氣迴腸,也夠讓人感動的了。萍水相逢的兩人卻漸漸地互相吸引,也約定了半年後再見,但沒想到兩人在約定之日卻陰錯陽差地因為一件意外而沒能見到面,唉!真是令人難過,尼奇在帝國大廈頂樓苦等泰莉那一橋段實在是太悲情了,讓人彷彿也能感受得到他的失落。而車禍受傷的泰莉不願拖累尼奇而消失在他面前,她希望等到復原後再去找他,而這期間她也買下了他所有的畫,這樣的善解人意真是讓人為她感到不捨;另一方面,尼奇也仍然難以忘懷泰莉,在劇院偶遇之後,他依約帶著祖母的遺物來送給泰莉,原本是花心大少的他能轉變成癡情怨男也實屬不易,可以看出他是真心悔改了。而戛然而止的結局也讓人感到意猶未盡,但心上一塊大石也終於放了下來,嗯,兩人終於冰釋了誤會而相知相守。另外,片中如同名主題曲「an affair to remember(our love affair)」、「you make it easy to be true」和「tomorrow land」等幾首曲子以及優美的配樂也都搭得入情入景,讓人深深地融入片中的氛圍。

接著我就來說說比較不認同的點。首先,兩人都各自有伴侶這一情節設定實在是令我感到失望,如果短短幾天的浪漫邂逅就足以令他們倆放棄了此前經營已久的感情,那我很懷疑他們倆到底是怎麼看待此前那段經營已久的感情呢?嗯,我對這樣的情節設定總是不以為然。再來,泰莉的男友在得知她的心另有所屬之後還是很呵護她,我也認為這實在太矯情了,天底下會有這樣死心蹋地的男人?我不否認有,但必定是少數中的少數,偏偏在一些愛情電影中卻很喜歡這樣演。接著,泰莉因為不想拖累尼奇而消失在他面前也著實讓我捏了一把冷汗;怎麼說呢?試想,如果尼奇在她復原之前就娶了別人那怎麼辦?他們之間又算什麼呢?情侶不就是該相互扶持嗎?我認為泰莉如果向尼奇說明一切,他也會甘之如飴地陪著她才是。最後,雖然有點苛求,但我還是不得不說,老葛(Cary Grant)比寇嬤(Deborah Kerr)年長了十七歲(五十三對卅六),這樣的年齡差距實在太大了,感覺就很不搭,或許找一個和寇嬤(Deborah Kerr)年齡相近的男演員來演會更好。嗯,這四點是我比較不能接受的,單純就兩個失意的中年男女在船上互相吸引,這樣來鋪陳應該就可以了。

花絮: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曾是泰莉的第一人選。據說兩位主角在拍攝時常常即興演出,有些甚至被採用了(哈哈!我好想知道是哪些部分喔!)。而此片也是兩位主角三次合作中的第二次,第一次是1953年的【dream wife】,而最後一次則是1960年的【綠苑春濃】(the grass is greener)。在和攝影師的爭執之後,泰莉向尼奇建議他們最好各走各的所比的手勢其實艾琳鄧恩(Irene Dunne)在和老葛(Cary Grant)合演的【驚人事蹟】(the awful truth)中就表演過了。兩人約定半年後在帝國大廈見面的時間是開演後五十九分鐘半,剛好是此片片長一百一十九分鐘的一半。寇嬤(Deborah Kerr)所有的演唱都是對嘴的,歌聲的主人是瑪妮尼克森(Marni Nixon),而她此前就曾在【國王與我】中為寇嬤(Deborah Kerr)捉刀過了。寇嬤(Deborah Kerr)分別在【國王與我】(the king and I)和此片中重演了兩次鄧嬤(Irene Dunne)在【Anna and the king of Siam】和【love affair】的角色。諾拉伊佛朗(Nora Ephron)編導的【西雅圖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le)的創作靈感就是來自此片,不僅重現了此片幾個鏡頭,也用了此片的主題曲,結果就是美國人再度瘋狂地購買此片的錄影帶,而錄影帶的熱賣或許也催生了華倫比提(Warren Beatty)賢伉儷主演的【愛你、想你、戀你】(love affair)。寶萊塢電影【mann】也是受到了此片的啟發。

附帶一提,這是我相隔半年以來再度觀賞老葛(Cary Grant)的演出,至於寇嬤(Deborah Kerr)就是初次拜見了,而我手邊也都還有一些他們倆各自主演的片子。另外,在看了此片後,我覺得去年9月中看的【愛‧從心開始】(last chance Harvey)其實根本是在向此片"致敬",因為情節的鋪陳實在是太像了!而且甚至連男女主角很不搭的年齡差距也重現了!科科!

http://www.imdb.com/title/tt0050105/
2010/02/02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352 tdftsor.JPG  

大學時就看過了,但我忘記了確實的時間,而當時的我對二戰其實並沒有很深的認識,所以看得一知半解。而幾年後的現在,雖然對二戰也還是不甚了解,但再度拜見此片的我已經幾乎都能看得懂了。

導演是西部片巨擘──亨利哈塞威(Henry Hathaway),而主演厄文隆美爾(Erwin Rommel)的是詹姆斯梅森(James Mason),演他老婆的則是潔西卡坦蒂(Jessica Tandy)。個人認為此片算是很忠實地呈現了厄文隆美爾(Erwin Rommel)在二戰後期的種種,其中夾雜了很多真實的畫面,讓人也不禁為那個瘋狂失控的年代感到無奈。

二戰是人類史上至今規模最大的戰爭,不管是從所投入的人力物力,還是死傷的人數來看都是如此。一般認定二戰是從1939年9月1日開始,在這一天凌晨,德意志大軍入侵波蘭。1940年6月25日,法蘭西向德意志投降,狂人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得意地在艾菲爾鐵塔前留下足跡。真是驚人!開戰後短短十個月內,德意志已經如閃電般地占領了整個西北歐,而此前號稱擁有全世界最強陸軍的法蘭西在和德意志的對決中只撐了一個半月就被擊倒了,這應該也是雙方一開始都始料未及的。說到底,德意志鐵蹄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踩遍西北歐各國的主要原因當然不是因為老希(Adolf Hitler)天生神力,而是在於他們擁有很多非常優秀的軍事人才,其中,老隆(Erwin Rommel)也算得上是一號人物。

1941年2月,德意志因為打腫臉充胖子的盟友──義大利在北非戰場的失利而不得不插手,而統率德意志大軍前來助陣的就是老隆(Erwin Rommel)。他到北非之後帶給英國人很大的麻煩,也為自己贏得了"沙漠之狐"的美譽。1942年6月,他甚至已經攻進了埃及,正準備拿下亞歷山卓港,進而奪取中東油田之際,卻因後勤補給失調而逐漸敗退。隨後整個局面也因為美國的參戰而產生了變化,德意志已經開始撐不住西戰線和北非戰線了,而瘋狂的老希(Adolf Hitler)還是很強硬地要求將領們必須死守,但其實很多人是和他意見相左的,這也是二戰期間有這麼多謀刺他的計畫的原因之一。

而此片所演的應該就是那麼多暗殺計畫中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了,1944年7月20日,克勞斯馮史陶芬堡(Claus von Stauffenberg)上校將裝有定時炸彈的皮箱放在老希(Adolf Hitler)的腳邊,可惜還是功敗垂成,厚實的桌腳救了他一命。這情節很熟悉是吧?沒錯啦!就是【行動代號:華爾奇麗雅】(Valkyrie)。嗯,言歸正傳。暗殺計畫失敗後,很多人遭到處決,知情不報(或甚至被認為也參與其中)的老隆(Erwin Rommel)也被算在內,在老希(Adolf Hitler)的威脅之下,為了不株連家人,他選擇服毒自殺。但老希(Adolf Hitler)也知道如果自己逼死這位戰功彪炳的將領的消息曝光一定會激起民怨,對自己的領導威信更是一大打擊,於是決定為他舉行國葬,並虛偽地公開惋惜他因傷而為國捐軀,而主持葬禮的是他的長官──卡爾馮倫德施泰特(Karl von Rundstedt)。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3461/
2010/01/30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17年3月,俄國發生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Nicholas II Romanov)被迫退位,他和他的家人被臨時政府安置在西伯利亞的托博爾斯克。1917年11月,俄國又發生十月革命,尼古拉二世(Nicholas II Romanov)一家人被布爾什維克(俄國共產黨)逮捕,之後被軟禁在葉卡特琳堡。1918年7月中,布爾什維克秘密警察暗殺了尼古拉二世(Nicholas II Romanov)一家人和僕人等十一人,還在屍體上潑了強酸和汽油,企圖毀屍滅跡。

1991年,尼古拉二世(Nicholas II Romanov)一家人的屍體終於重見天日,在葉卡特琳堡郊外的樹林中的一處廢棄礦坑被挖掘出來,但只有九具屍體,也就是說,還有兩具屍體不知去向(後來證實是執行暗殺任務的布爾什維克秘密警察為了混淆視聽而刻意將兩具屍體移往他處)。俄國科學家認為是阿列克謝(Alexei Romanov)皇儲和瑪莉亞(Maria Romanova)女大公,但美國科學家卻認為是阿列克謝(Alexei Romanov)皇儲和安娜絲塔西亞(Anastasia Romanova)女大公。2007年8月底,俄國考古學家在葉卡特琳堡附近發現了兩具屍體,經過DNA鑑定後,證實是阿列克謝(Alexei Romanov)皇儲和瑪莉亞(Maria Romanova)女大公。至此,這將近百年的懸案終於塵埃落定,再也沒有懸念了。

而在慘事發生後的幾十年間,由於尼古拉二世(Nicholas II Romanov)一家人的屍體尚未被挖掘出來,所以當時並無從證實任何事情,也因此,不斷有人宣稱自己就是某某女大公,其中最有名的當屬1920年的安娜安德森(Anna Anderson),她在自殺未遂後宣稱自己就是安娜絲塔西亞(Anastasia Romanova)女大公。事實上,也就是她,使得安娜絲塔西亞(Anastasia Romanova)女大公逃過一劫的傳說聞名於世。而根據安娜安德森(Anna Anderson)的宣稱而引發靈感所杜撰出來的作品也不算少,此片就是其中之一。

男女主角分別是尤伯連納(Yul Brynner)和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暗諷了當時一些騙子假冒女大公企圖詐取錢財的荒唐行徑,但其實主要還是著墨於將軍和冒牌女大公的愛情。個人早就久仰此片大名,一星期前在光南看到也是毫不猶豫就買了。感覺節奏有點凌亂瑣碎,一幕一幕的,銜接性實在不怎麼好,和期待其實落差滿大的,不過戛然而止的結局倒是還不錯。

票房高達四百卅幾萬美金,也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和最佳配樂兩項大獎,最後褒嬤(Ingrid Bergman)抱回了她第二座最佳女主角獎,但她沒有親臨現場,替她代領小金人的是她的摯友卡萊葛倫(Cary Grant)。而這也可算是她的甜蜜復仇,怎麼說呢?因為她在1949年拋家棄子和羅貝托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私奔後一度被好萊塢封殺,而此片正是她再度回歸好萊塢的第一部作品。另外講個題外話,老尤(Yul Brynner)在當年也靠著【國王與我】(the king and I)拿下了最佳男主角。^^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8947/
2009/08/26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50年6月25日,北韓人民軍司令官金日成在得到蘇聯總書記約瑟夫史達林(Joseph Stalin)的同意之後向南韓發動攻擊,韓戰正式爆發。隨後美國總統哈利杜魯門(Harry Truman)也下令全面作戰,美國駐日空軍立即投入韓戰,而第七艦隊也駛進基隆港和高雄港協防台灣海峽。一般認為韓戰爆發是中國國民黨的中華民國政府得以繼續在台執政的關鍵因素,因為中共的參戰激起了美國的危機意識,否則以當時美國總統老杜(Harry Truman)對蔣家的壞印象來看的話,他根本就不會想理蔣介石。這說來話長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查資料。韓戰爆發之後,雙方戰火猛烈,一直到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戰協定才告結束。而由於韓戰剛好介在二戰和越戰之間,所以比較不受重視,甚至被稱為"被遺忘的戰爭",真是諷刺!而這個情形在電影界也可以得到佐證,以二戰和越戰為主題的電影不計其數,相較之下,以韓戰為主題的電影就少多了。

好吧,扯了那麼多,來講此片吧stO。改編自詹姆斯米切納(James Michener)的小說,由威廉赫登(William Holden)主演,搭配的女主角是葛麗絲凱莉(Grace Kelly),導演則是馬克羅柏森(Mark Robson)。而此片相當逼真的特效鏡頭也獲得了奧斯卡獎最佳特效的肯定,另外也入圍了最佳剪接。

韓戰1953年中才結束,而此片在1954年底就上映了,讓記憶猶新的觀眾能對韓戰再做一次省思。此片娛樂性雖然不高,但其實寓意頗深,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和以往充滿個人英雄主義的片子大不相同。一個非職業軍人卻必須在戰場上負起如此重責大任,這其實是對美國自許為世界警察的批判;當然,也一針見血地直指戰爭的殘酷,此片演的也不過只是冰山一角罷了。說實話,前半段還滿悶的,感覺太平淡了,一直到後半段才慢慢緊張起來,其中尤以哈利墜機後的那一小段最為刺激,但結局也讓人不勝唏噓!為什麼美國人要去打一場和他們自己的國家沒有直接關係的戰爭呢?這疑問後來在越戰又浮現了……

花絮:威廉(William Holden)的弟弟死於二戰,而他的同袍都認為哈利這角色很像他。而聽說威廉(William Holden)會同意接拍此片是因為導演沒有更改小說結局。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6806/
2009/04/29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角是貝蒂葛萊寶(Betty Grable)、洛琳白考兒(Lauren Bacall)和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光這卡司就夠吸引人了。票房也果然還不錯,有七百卅萬美金。另外,查了一下,此片有入圍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

先說說導演尚尼古拉斯科(Jean Negulesco)的運鏡,非常特別。首先,他用了很多遠鏡頭,使得人在螢幕上看起來很小,根本看不清楚表情,這是很少見的。還有,他也用了很多長鏡頭,根據計算,整部片只有兩百多個鏡頭;也就是說,每個鏡頭平均持續了廿秒以上,這即使是在1950年代也很少見,更遑論現在了。

開頭的樂隊演奏實在是有點讓人摸不著頭緒,而且很久,我一度還以為是不是播錯片了stO。查了一下才發現是阿佛列德紐曼(Alfred Newman)為1931年的【street scene】所作的曲,後來在1941年貝蒂(Betty Grable)主演的【I wake up screaming】、此片和1957年的【君子協定】(gentleman's agreement)也都再度用上。

好吧,回到正題。算是很有趣的題材,三個處心積慮想嫁有錢人當老公的模特兒,裝闊住進了豪華公寓,只為了能釣個凱子,但到頭來卻對愛情有了不一樣的領悟。一開始感覺還滿有趣的,但後來卻漸趨平淡,她們改變想法的鋪陳很薄弱,我看不出來她們究竟為何會突然改變了想釣凱子的想法。結局是滿戲謔的,但也僅止於此,好像沒有給我什麼特別的感覺。另外,聽說妮可基曼(Nicole Kidman)買下了此片版權並計畫重拍,嗯,這我倒是滿期待的。

花絮:夏琪說她最愛老男人了,例如【非洲皇后】(the African Queen)的男主角,哈哈!誰呢?亨佛萊鮑嘉(Humphrey Bogart),洛琳(Lauren Bacall)的老公,大她廿五歲。而在還沒成名之前,洛琳(Lauren Bacall)就是個模特兒,她的工作也就像片中演的那樣,為客人展示服裝。在緬因州的小木屋時,洛可說她最愛哈利詹姆斯(Harry James)了,哈哈!當時,那是貝蒂(Betty Grable)的老公。據說在拍攝時,貝蒂(Betty Grable)向福斯高層說她不願意履行剩下的五年合約,而福斯為了懲罰她,就在設計海報時將她的名字放在瑪麗蓮(Marilyn Monroe)之後。而此片也是貝蒂(Betty Grable)最後一部賣座的片子,她最後兩部片【three for the show】和【how to be very, very popular】的票房都慘兮兮,其中【how to be very, very popular】還是瑪麗蓮(Marilyn Monroe)不願意演的。此片的情節跟1932年的【the Greeks had a word for them】和1941年的【情定邁阿密】(moon over Miami)很像,這兩片也都有貝蒂(Betty Grable),其中【情定邁阿密】(moon over Miami)還是她的賣座片之一。同年上映的【戰地軍魂】(stalag 17)中的野獸很迷戀貝蒂(Betty Grable)。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5891/
2009/04/16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拍攝地點則是在加拿大的班夫和傑士伯這兩個國家公園,而那條河就是班夫國家公園內的弓河。片中幾個順流而下的橋段都很有看頭,也讓演員們吃盡了苦頭。雖然有幾個鏡頭剪接得稍嫌假了點stO,但弓河兩岸的景色仍讓人嘆為觀止,瑕不掩瑜啦!

時代背景應該是十九世紀中後期的淘金熱,困苦的環境讓當時的人們對淘金趨之若鶩。我發現自己還滿愛這種美國拓荒或淘金時期的題材,片中人物總是必須在困苦的環境中力求生存,即使面對印第安人的威脅仍然得挺起胸膛抵抗,這種刻苦奮鬥的精神我覺得還滿令人感動的。還有就是這類題材總是會帶到一些讓人驚嘆的大自然景觀,也不禁要感嘆人類的渺小。反觀台灣,礙於當時的政治環境,很可惜地,沒能留下太多老文化。

勞勃米契(Robert Mitchum)和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的第一次合作,但其實他們倆早在1940年代就認識了,因為勞勃(Robert Mitchum)在洛克希德飛機公司工作時和瑪麗蓮(Marilyn Monroe)的第一任丈夫──詹姆斯道爾蒂(James Dougherty)曾是同事。另外,據說導演奧圖普里明傑(Otto Preminger)和瑪麗蓮(Marilyn Monroe)都認為劇本不夠好而不太想拍,但礙於跟片廠的合約而不得不拍。然而,此片的票房相當亮眼,北美就橫掃將近四百萬美金,並且禁得起時代考驗而成為西部片的經典之一。

而片中所用的曲子也都很棒,其中當然首推同名主題曲「river of no return」,波濤洶湧的弓河就像是載著人們無限的哀愁似地滾滾東流;其他如「one silver dollar」、「I'm gonna file my claim」和「down in the meadow」也都很動聽。四首曲子全由李昂納紐曼(Lionel Newman)作曲而肯達比(Ken Darby)作詞。

花絮:勞勃(Robert Mitchum)在拍攝期間因持有大麻而遭到逮捕。瑪麗蓮(Marilyn Monroe)在片中穿的牛仔褲和馬褲後來都拍賣掉了。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7422/
2009/02/15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編自巴西的真實事件,1948年被拍成廣播劇,而此片劇本就是再根據廣播劇改寫的,由去年辭世的查爾頓海斯頓(Charlton Heston)和艾蓮娜帕克(Eleanor Parker)主演。

有些鏡頭看起來假假的,讓人也忍不住會心一笑,因為一看就知道是合成的。不過仔細想想,以當年的電影技術來說已經夠好的了,尤其是螞蟻大軍的畫面,還真的給人一股震懾感。但坦白說,螞蟻出現前的情節其實讓人有點不耐,稍嫌冗長了點,導演花了太多時間在鋪陳夫妻兩人之間的情感變化,而這樣的內容竟然佔了大半的時間stO,這是我認為最大的缺點了。螞蟻大約在開演一小時後才現身,整個節奏也隨著螞蟻的出現而開始變得緊湊,雖然氛圍並沒有恐怖到讓人繃緊神經,但滅蟻過程也實在是夠刺激的了!不過戛然而止的結局倒是讓人有一點錯愕,腦海中瞬間閃過『啊?結束了?』的念頭stO。而且其實我早就知道結局了,因為【百戰天龍】(MacGyver)已經"致敬"過了,在1985年第一季的第六集。

花絮:飾演行政官的威廉孔拉(William Conrad)在1948年的廣播劇中可是演連尼根呢!抹在連尼根身上的油其實是糖漿,而查爾頓(Charlton Heston)在拍攝那天吃盡了苦頭,因為每一隻蟲都想往他身上爬。連尼根把香水潑到妻子身上是查爾頓(Charlton Heston)的即興演出,而艾蓮娜(Eleanor Parker)竟還能接著演了下去。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7264/
2009/02/13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三時看過了,算算也將近六年了,當時也感覺還滿好看的,更因此認識了賈利古柏(Gary Cooper)和葛麗絲凱莉(Grace Kelly)。

一個小鎮的警長在退休當日結婚了,但沒想到他從前所逮捕的惡棍出獄了,並結夥前來尋仇,所有的鎮民都勸警長離開,但他毅然決然留下來,準備對抗這些惡棍……

一共拍了四個星期,導演是鼎鼎大名的佛列德辛尼曼(Fred Zinnemann),而編劇是卡爾佛曼(Carl Foreman)。講一下當時的一個小插曲,由於他這個劇本和約翰柯寧漢(John Cunningham)刊在雜誌上的故事《the tin star》很像,所以片廠也買下該故事的版權以防被告。而他這個劇本其實大有意涵,因為他在1951年被非美調查委員會列為黑名單,所以他用這個劇本來諷刺約瑟夫麥卡錫(Joseph McCarthy)等參議員的卑劣行為和譴責美國大眾的無知和姑息,整個小鎮就如同是美國的縮影;但儘管此片當年在北美非常賣座,卻很少人能聽出他這段弦外之音。而此片上映後,卡爾(Carl Foreman)也就像警長離開小鎮一樣被迫離開了美國,旅居歐洲。

再來講一下當時選角時的瑣事。片廠的男主角第一人選是葛雷哥萊畢克(Gregory Peck),但他覺得此片和他演過的【霸王血戰史】(the gunfight)太相像而婉拒了;而其他曾拒絕此角色的還有蒙哥馬利克里夫(Montgomery Clift)、查爾頓海斯頓(Charlton Heston)和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另外,亨利方達(Henry Fonda)因被列入黑名單而無法接演男主角。製作人史坦利克雷瑪(Stanley Kramer)在看了葛麗絲(Grace Kelly)演出的一齣舞台劇後決定用她當女主角。另外,我認出了一片綠葉,湯瑪斯米契(Thomas Mitchell),【驛馬車】(stagecoach)中的醫生。

西部片的經典之一,但跟傳統西部片不同的是,此片被獵殺的對象竟然是警長。而一定要提的是,此片片中的時間跟觀眾現實的時間是同步的,這也算是影史上的創舉了,看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心情也跟著緊繃了起來。對人性有相當深入的刻畫,當警長孤立無援地站在那空無一人的街道上那一幕實在是諷刺至極;最後的槍戰還滿刺激的,美中不足在最後的結局似乎顯得有點滑稽。

製作成本只有七十五萬美金,但北美票房卻將近四百萬美金,是年度第八名;而全球票房更爆衝至一千八百萬美金,真是賺翻了!另外,此片也獲得了奧斯卡多項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剪接、最佳原創配樂和最佳原創歌曲等七項大獎,而最後是抱回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剪接、最佳原創配樂和最佳原創歌曲等四項大獎。講一下瑣事。賈利(Gary Cooper)並沒有親自領獎,而是由約翰韋恩(John Wayne)代替他領獎;另外,「high noon(do not forsake me, oh, my darlin')」是第一首出自非歌舞片而獲得最佳原創歌曲的曲子。

花絮:辛導(Fred Zinnemann)很堅持不將此片彩色化,但還是事與願違,後來泰德特納(Ted Turner)的電視公司做了。李凡克里夫(Lee Van Cleef)沒有任何台詞,而這也是他的螢幕處女秀。跟羅伊布里吉斯(Lloyd Bridges)拍打架戲時,賈利(Gary Cooper)剛好背痛,所以他拍得很辛苦;而羅伊(Lloyd Bridges)的兒子在看到他爸爸被淋水那幕時忍不住大笑,使得劇組又必須重拍,而根據羅伊(Lloyd Bridges)事後的說法,賈利(Gary Cooper)雖然很不舒服,但仍表現得像個紳士。本來警長是要叫做"Will Doane",但因演旅館老闆娘的凱蒂朱雷多(Katy Jurado)不能很流利地發出此名字的音,所以就改叫"Will Kane"。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說這是他最愛的電影,他在兩屆總統任內一共看了十七次。約翰韋恩(John Wayne)非常不喜歡此片,儘管他是代領小金人的人;扯的是,一直到1971年,他接受花花公子雜誌專訪時還在批。stO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4706/
2008/12/07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我第一次看比利懷德(Billy Wilder)導的片子,真是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了!一般被認為是以二戰戰俘營為主題的開山祖師,也是少數沒有女主角而我也覺得好看的一部片了。stO

先來講點懷導(Billy Wilder)跟派拉蒙之間的八卦。首先,一位派拉蒙高層為了能在西德有好一點的票房而建議懷導(Billy Wilder)應該把戰俘營的守衛設定成波蘭人,但身為猶太後裔的他斷然拒絕,因為他的母親跟繼父都是死在集中營內,他甚至還要求該位高層要向他道歉;當然,那位高層從沒向他道歉。再來,此片的製作成本只有一百多萬美金,但全球票房卻高達一千萬美金,讓派拉蒙撈了不少銀子,他也希望能多分一點紅利,沒想到派拉蒙卻跟他說因為他上一部片讓片廠賠了不少錢,所以這些損失要從他在此片的紅利中扣減。種種因素讓他悶了一肚子火,在合約到期後就頭也不回地離開派拉蒙了。

再來是關於男主角方面。本來塞夫頓這角色是為查爾頓海斯頓(Charlton Heston)量身訂做的,但角色的性格後來做了點修改,懷導(Billy Wilder)認為他不適合而做罷。而寇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說他是第二人選,但他對舞台劇劇本沒什麼印象而婉拒了邀約。而第三人選的威廉赫登(William Holden)本來一點都不想演塞夫頓,他甚至連劇本都不想看,後來是派拉蒙說服他至少看看劇本;而他看完後覺得塞夫頓太自私刻薄了,他希望能把他演得更善良一點,但他幾次跟懷導(Billy Wilder)溝通都遭到拒絕,他更沒有意願演出了,但不知為何派拉蒙還是硬把他推上去了。

好,回到此片。試想,整間戰俘營房的人都認為你是告密者,而你明明知道自己不是,但又不知該做何解釋,這時你會怎麼做呢?你一定很想找出真正的告密者,但這需要一點聰明才智,當然,還要加上一點運氣才行……

改編自很賣座的舞台劇,一共在百老匯演了將近五百場,後來很多在舞台劇做演出的演員也都繼續在此片中演出他們的角色。整部片的場景也是簡單到不行,從頭到尾幾乎都是在他們被囚禁的編號17號的戰俘營中,故事背景大約是在1944年耶誕節前幾天,"突出部之役"正如火如荼進行之時。沒有炫目的聲光特效,也沒有漂亮的女主角stO,但娛樂性並沒有因此而減少,此片早已被公認是經典之作,不管是情節或導演掌鏡的功力,幾乎都沒有可以讓人挑剔的地方。想想看,一群臭男人擠在一起,只能苦中作樂,懷導(Billy Wilder)試著用比較詼諧幽默的手法來呈現戰俘營中的苦悶,這也是他所擅長的:拿悲慘的題材來開玩笑,而片中幾位綠葉也演得十分逗趣。除此之外,他也默默地讓人都能感受到每個戰俘潛藏在內心的那股愛國情操,大家都嫉惡如仇,知道有告密者都同仇敵愾地想將他揪出來。輿論是很嚇人的,有時很容易變成多數暴力,片子的結尾帶了點諷刺意味。想當然爾,笑到最後的永遠是美國人,而德國佬只有吃鱉的份。

在奧斯卡獎方面,此片獲得了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等三項提名,但最後只有威廉(William Holden)獲獎。值得一提的是他拿過小金人後講的得獎感言實在有夠性格的,因為他就只講了『Thank you.』(謝謝)兩個字,堪稱奧斯卡獎史上最短的得獎感言了!而他一生被提名過三次最佳男主角,但僅此一次獲獎,不知道他後來對懷導(Billy Wilder)有什麼想法呢?哈哈!

而他們大夥在戰俘營房中歡度耶誕節所唱的那首曲子叫「when Johnny comes marching home again」,聽來還滿心酸的!另外再附帶一提,查了IMDb才發現飾演安全官的彼得格拉維斯(Peter Graves)也有演【最佳拍檔女皇密令】,真是讓我大吃一斤啊!@@

花絮:懷導(Billy Wilder)在片場都穿著他最好的鞋子,因為他認為他也要跟劇組和演員們一樣踩在泥濘上才有資格指揮他們。片頭旁白提到一位德國音樂家跟他們的獄官同名,那是指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而野獸迷戀的那位女演員是貝蒂葛萊寶(Betty Grable)。戰俘營是根據一位真的被囚禁於其中長達三年的美國飛官所描述的來設計,他後來被派拉蒙僱用成為龍套演員。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6359/
2008/11/05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紐約長堤的工會長期被黑道把持,每個人都敢怒不敢言,只好一直忍氣吞聲。後來泰瑞獨自挺身反抗,為大家掙脫了這個枷鎖……

由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獨挑大樑,合演的有李古柏(Lee Cobb)、洛史泰格(Rod Steiger)、卡爾馬登(Karl Malden)和伊娃瑪莉森(Eva Marie Saint)。當原本的編劇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他後來名列好萊塢黑名單而被拔掉)和伊力卡山(Elia Kazan)拿劇本給哥倫比亞高層看時,那些大頭還怕工會報復而猶豫要不要接受。後來的劇本是巴德蕭柏(Budd Schulberg)改編自紐約太陽報記者馬肯強森(Malcolm Johnson)的系列報導,算是真人真事改編。此片上映後,美國全國總工會不得不正視這個棘手的問題,後來也開除了一些仍由黑道把持的地區工會。本來片名是要叫"waterfront",但因為跟某部電視劇同名而改為"on the waterfront"。預算是一百萬美金,但票房卻超過一千萬美金。

先來講一些跟演員有關的花絮吧。本來片廠想要讓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tra)或蒙哥馬利克里夫(Montgomery Clift)來演男主角,但後來認為馬龍(Marlon Brando)更有票房吸引力而選用他。而馬龍(Marlon Brando)一開始是拒絕此角色的,因為他對卡導(Elia Kazan)在非美調查委員會的證詞感到不以為然,但後來卡導(Elia Kazan)刻意讓剛嶄露頭角的保羅紐曼(Paul Newman)來試鏡,藉以刺激馬龍(Marlon Brando)來接演此角。而這也是馬龍(Marlon Brando)連續四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提名,也是第一次獲獎,這時他才卅歲,而當他從貝蒂戴維斯(Bette Davis)手中接過小金人時講的第一句話極為風趣:『that's much heavier than I imagine.』(比我想像的還要重耶!)。這座小金人後來不知何故遺失了,之後竟出現在倫敦某拍賣公司的拍賣單上stO。片廠本來要找葛麗絲凱莉(Grace Kelly)演伊蒂,但她決定要拍【後窗】(rear window)而婉拒此角。後來此角的人選在伊莉莎白蒙哥馬利(Elizabeth Montgomery)和伊娃(Eva Marie Saint)之間作抉擇,結果最後由伊娃(Eva Marie Saint)雀屏中選,也是她的螢幕處女作,而且馬上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其實她可以被列為女主角,但製作人為了增加她被提名的機率而把他列為女配角,此舉還真的奏效了。片廠本來是要讓勞倫斯提爾尼(Lawrence Tierney)來演查理的,但由於他要求的片酬太高而作罷。

一部寫實的經典名片,讓人頗有感觸,每個工作場所或多或少有一些比較惡劣的人只想著怎麼占人便宜。你讓他,他可能就得寸進尺;你不讓他,他可能就會陰你。說穿了,小人是惹不起的,你或許是對的,但很多時候會為你招來厄運,因為你不知道小人會用什麼方法來陷害你。所以我很佩服泰瑞這種敢言直行的作為,令人欽佩。而最經典的橋段莫過於兩兄弟在計程車後座的對話,其中泰瑞說的『You don't understand! I coulda had class. I coulda be a contender. I could've been somebody, instead of a bum, which is what I am.』(你不懂!我本來可以往上爬的,我可以有競爭力的,我可以成為大人物,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是個沒用的人。)也已經成為經典名句。但關於這橋段也有一些八卦,在馬龍(Marlon Brando)和片廠的合約中,他只須工作到下午四點,因為他要去看精神醫師。所以洛(Rod Steiger)在這一段中有一些獨鏡是自己完成的,以致於他其實對馬龍(Marlon Brando)這樣的行為不太能釋懷。而配樂也非常棒,由知名的李歐納柏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操刀,也是他配樂的電影中唯一非音樂片的。

另外,此片也獲得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男主角、三個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等多項提名,最後是奪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配角等多項大獎,差點就繼【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之後再度完成大滿貫了。

花絮:馬龍(Marlon Brando)和卡導(Elia Kazan)的片酬都是十萬美金,但卡導(Elia Kazan)另可分得百分之廿五的票房紅利。很多臨演都是紐澤西的碼頭工人。伊娃(Eva Marie Saint)掉手套是不小心的,但馬龍(Marlon Brando)竟然接著即興演出,卡導(Elia Kazan)覺得不錯,就用了。在原本的劇本中,泰瑞不是碼頭工人,他是一個離過婚的資深記者。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7296/
2008/09/10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公主因厭煩每日固定又煩悶的行程,而在半夜偷溜出去,巧遇了正在當地做採訪而急需稿子的記者-喬,兩人一起在羅馬城玩了一天……

1953年的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獎,由奧黛莉赫本(Audrey Hepburn)和葛雷哥萊畢克(Gregory Peck)主演。在此之前,奧黛莉(Audrey Hepburn)只是個小有名氣的舞台劇演員,因獨特的氣質讓派拉蒙相中而有機會主演電影,儘管她在片中的演出略顯生澀,但卻演活了初見世面的安公主,讓她第一次獨挑大樑就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實屬不易,當時她才廿四歲。而葛雷哥萊(Gregory Peck)在當時已經是個大明星了,雖然這角色似乎像是陪襯的,儘管如此,他英俊挺拔的外表還是讓人很難忽視,加上為了愛情犧牲麵包的表現,最後步出長廊那一幕也顯得昂首闊步(擁有公主的初吻也夠得意了吧^^"),他的螢幕形象始終是如此地正直。

導演則是鼎鼎大名的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他是入圍最多次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導演。講一些瑣事吧!此片原本是要給法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導的,他屬意由卡萊葛倫(Cary Grant)跟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主演,不料他的公司出現財務危機而做罷。而喬治史蒂文斯(George Stevens)是第二人選,但他也拒絕了。於是片廠找上了惠導(William Wyler)。他在這之前的兩部片是劇情比較緊繃的【千金小姐】(the heiress)和【大偵探故事】(dective story),正想轉換心情來拍拍久未嘗試的輕鬆喜劇,儘管因他屬意的珍西蒙絲(Jean Simmons)因檔期衝突而未能加入,這個計畫險些胎死腹中,他還是欣然答應了。而且他也急於到國外拍片,因為可以節稅。但拍片期間,他卻因為自由主義立場受到一些干擾而顯得很焦慮。而當時派拉蒙有一些資產被凍結在義大利,種種因素造就了這第一部在義大利拍成的美國電影。

我想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聽過此片,看過的人也都曾陶醉在其中,讓人想到羅馬去玩一趟,感受感受男女主角遊城的樂趣,羅馬也因此增添了一點浪漫氣息(雖然完全不是如此@@)。而我三年前在實習時就看過了,但今天再複習一次還是覺得很好看,那股感動令人難以忘懷。其中,我要特別提出來講的是那偉士牌的摩托車,在當時似乎是羅馬街上最拉風的交通工具。我家以前也有一台,是我媽媽娘家給我爸爸的嫁妝,小時候的我常常站在前座,像小飛俠一樣,唉!都已經是廿年前的事了,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而由於我前陣子才看了【富貴浮雲】(Mr. Deeds goes to town),總覺得兩片劇情走向有點類似: 都是記者想挖新聞,最後卻情不自禁地墜入愛河。

花絮:羅馬的夏天非常熱,而當地居民又常常把片場周圍擠得水洩不通,加上當時有選舉活動正在進行,其實整個拍片過程並不順利。另外,由於是黑白片,所以羅馬的古蹟才沒有喧賓奪主。預算是一百五十萬美金,但美國票房就五百萬美金了,全球票房更突破千萬美金。而此片取得成功也多少要歸功於當時英國的瑪格麗特公主(Princess Margaret)紛紛擾擾的新聞。這故事原本是達爾頓川柏(Dalton Trumbo)想出來的,但因當時著名的黑名單事件而無法掛名(即使此片贏得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獎),當時掛名編劇的是他的朋友-伊安麥克拉倫杭特(Ian McLellan Hunter),直到1993年才由他的老婆代為受獎,但他早已在1976年過世了。還衍生出一段小插曲,因為伊安(Ian McLellan Hunter)的兒子不願放棄這座獎,所以1953年的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獎有兩個人拿。另外,片子拍成後,派拉蒙把整部片的戲服都送給奧黛莉(Audrey Hepburn)當結婚禮物,然而過沒多久,奧黛莉(Audrey Hepburn)就取消了她和詹姆斯漢森(James Hanson)的婚約。本來喬這角色是為卡萊(Cary Grant)設計的,但他認為自己比奧黛莉(Audrey Hepburn)年長太多,不適合片中角色而拒絕了;好笑的是,十年後他們合作了【謎中謎】(charade),卡萊(Cary Grant)也很讚許奧黛莉(Audrey Hepburn)。而葛雷哥萊(Gregory Peck)一開始不太想演這個有點像配角的男主角,但之後他改變主意了;而當他來到義大利時,由於和老婆的婚姻亮起了紅燈而顯得心情低落,但想不到的是,他也在此認識了他的第二任、也是最後一任老婆-薇洛妮帕賽尼(Veronique Passani),兩人就一直相守到2003年他過世。而他的手被真理之口咬掉這點子是他自己想到的,奧黛莉(Audrey Hepburn)也覺得很驚訝,這一幕只拍了一次就完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啊)。還有拍最後兩人在車內準備要分離那幕時,奧黛莉(Audrey Hepburn)擠不出眼淚,連惠導(William Wyler)都開始抱怨了,最後奧黛莉(Audrey Hepburn)適時的真情流露,這一幕也拍得很成功。而兩人在爭論詩是誰寫的那段,答案是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不是濟慈(John Keats)。片子拍完後,葛雷哥萊(Gregory Peck)跟製片說奧黛莉(Audrey Hepburn)會贏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請製片將她的名字放大一點,製片照做了,而她也真的得獎了。那些大使館員都是由義大利真正的貴族擔任臨演,他們也把片酬捐給慈善機構;而片尾那些記者也都是真的。最後,特別要講的是,報社主管的台詞有提到蔣介石夫人喔!仔細聽吧!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6250/
2008/02/28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伊力卡山(Eila Kazan)和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的第一次合作,據說是田納西(Tennessee Williams)懇求他來導的。本來福斯想製作此片,但可惜未如願,最後是由華納製作。主演的是費雯麗(Vivien Leigh),另外還有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金杭特(Kim Hunter)和卡爾馬登(Karl Malden)。另外,艾利克斯諾斯(Alex North)的爵士配樂也相當優秀。

聊個天。費雯麗(Vivien Leigh),只能說她簡直是在演自己了,患有躁鬱症的她,自己的人生就是一齣悲劇。唉!而在此片之前,我在大學課堂上有看過她的【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和【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馬龍(Marlon Brando),繼出道作【男兒本色】(the men)後的第二部電影演出,也是真正讓他走紅的一片,精湛的演出讓他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這時他才廿六歲。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演出是在【教父】(the godfather),那時他已經接近五十歲了,唯一不變的是那呢喃似的說話方式stO。另外,我想特別提出來講的是卡爾馬登(Karl Malden)的年紀,1912年出生的他,今年已經九十六歲高齡了,四位主角中他年紀最大,沒想到卻也將是最後辭世的。最後是卡導(Eila Kazan),他可是捧紅馬龍(Marlon Brando)跟詹姆斯狄恩(James Dean)的人啊!光這點就夠了吧^^!而這也是我第一次看他導的片。

再來是花絮。由於在百老匯的精湛演出,使得潔西卡坦蒂(Jessica Tandy)原本也是電影版的女主角人選,但片廠選中了奧莉薇亞德哈維蘭(Olivia de Havilland),因她提出的片酬太高而作罷,最後這角色給了較具票房魅力的費雯麗(Vivien Leigh);她也是四位主要演員中唯一沒有參與百老匯舞台劇演出的。而她演出布蘭琪後,好像走不出陰影,精神狀況更加惡化了。唉!另外,當時的她只有卅七歲,所以必須化妝來讓自己看起來更老些。約翰嘉菲爾(John Garfield)拒絕演出史丹利,因為他認為女主角的戲份太多了。片中飾演公車職員的米奇庫恩(Mickey Kuhn)也有演【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但並沒有資料記載費雯麗(Vivien Leigh)是否仍認得他,畢竟已過了十二年。儘管馬龍(Marlon Brando)把史丹利演得入木三分(狂喊『史黛拉』的鏡頭讓人印象深刻),但他其實很討厭這角色的個性。原先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也有意要導此片,他的女主角人選是貝蒂戴維斯(Bette Davis)。

整部片的氛圍非常凝重,節奏也略顯沉悶緩慢,幾乎沒有什麼笑點,有的只是冷嘲熱諷的對話,讓人的心情為之一沉,悲劇中的悲劇。我無法理解史丹利為何要如此地對待布蘭琪,如果史丹利能多一點包容心,或許就不會釀成悲劇了。雖然布蘭琪自己也是不太檢點,但看她那歇斯底里的可憐樣,讓人想討厭也難啊!建議要有一點年紀再觀賞此片,才不會完全一頭霧水@@。就像我想要多寫些,但由於人生歷練不夠,只能宣告詞窮了。

而後來此片發行DVD時的封面是四位主要演員中最年輕的馬龍(Marlon Brando),壯碩的身材,加上一臉的桀驁不馴。但最囧的就是,也只有他在當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是空手而歸的(其他三人皆獲獎)stO。另外,此片和【螢光幕後】(network)是唯二贏得三個演員獎的片子。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4081/
2008/02/23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了stO,好長的一片,將近三個小時。根據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的小說改編而成。他真的是滿有想像力的,寫了很多異想天開的題材,除了《環遊世界八十天》之外,其他較知名的還有《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遊記》、《海底兩萬里》等等,很多當時不可能的事現在都做得到了,該說他預知未來嗎?^^

這本書我看過兩遍,分別是宏文館跟寂天兩個版本。僕人帕斯帕度的名字是被翻譯成"萬事通",還滿有趣的。故事背景是1872年,福格先生在俱樂部中跟人打賭可以在八十天內環遊世界一周,內容講的就是福格和萬事通在旅途中所發生的事情。這部片在劇情上稍稍做了修改,但那種冒險的氣氛並沒有因此打折扣,結尾還給觀眾讀者好好地上了一課地理常識咧!值得一看啦!

男主角福格是由大衛尼文(David Niven)所飾演,僕人帕斯帕度由墨西哥演員-坎汀福雷斯(Cantinflas)飾演,我覺得兩人的扮相跟書中描述都還滿像的,而女主角則當時才廿二歲的莎莉麥克琳(Shirley MacLaine)。

此片製作成本高達六百萬美金,而在北美則囊括了四千萬美金。另外,此片也入圍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彩色)、最佳剪接、最佳原創配樂、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服裝設計等八項大獎,最後也抱回了最佳導演、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服裝設計等三項大獎。

花絮:總共用了將近七萬名臨時演員、七萬多套服裝;搭了一百四十個景,拍攝地點遍及十三個國家;出現的動物數量也是影史紀錄,羊將近四千隻、北美野牛超過兩千頭、驢子將近一千頭、馬八百匹、五百多隻猴子,和公牛、象、駝鳥、臭鼬,總數量將近九千;另外,整個劇組全球走透透,一共飛了超過四百萬英哩。葛雷哥萊畢克(Gregory Peck)本來有角色的,但被製作人換掉了。歐森威爾斯(Orson Welles)因為沒能客串而感到苦惱。其實很多頗知名的演員都有客串演出,但我只認得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在美國某商店中一直背對鏡頭彈著鋼琴的人就是他。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8960/
2007/08/17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