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1960~1969 (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0753 千.JPG  

一開始還滿懸疑的,四處搶劫的千面魔女身分成謎,但情節在她執意冒充女探員紀瑛之後就有點走進死胡同了,而且其實中段應該就有暗示她的真面目就是毛莉了,所以看到最後似乎也就不怎麼驚訝了。另外,個人實在覺得親熱戲放得很刻意,把格調都降低了。算是虎頭蛇尾,如果把千面魔女的身份一直隱藏到最後才揭曉那應該滿有看頭的啊!

由金霏、丁紅和陳亮主演,導演則是韓籍的鄭昌和,檔期僅僅一週,但也囊括了五十幾萬港幣,年度排名第卅一。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4976&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429009/
2013/02/18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750 frwl.JPG  

007系列的第二集,我2006年當兵時就在電視上斷斷續續地看完了,所以今晚其實算是補完計畫。

娛樂性十足,個人認為比第一集還好。魔鬼黨從中搞鬼,企圖引起英國和蘇聯互相猜忌之後順勢坐收漁翁之利,而且還要報諾博士之仇。當然最後的結局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邪不勝正,但龐德的主角威能變小,也使情節變得相當驚心動魄。雖然他最後還是成功地拿到了解碼器,而且抱得美人歸,但其實過程相當狼狽。精蟲衝腦到做愛被偷拍也不知道,簡直是蠢到不行,而且還兩度被拿槍指著頭,沒被斃了真的只能說是主角威能。在火車包廂裡和葛蘭的搏鬥贏得有點取巧,靠著多功能工具箱才驚險保命;而在飯店房間裡更是囧爆了,他老兄以為解決葛蘭之後就可以開始爽了,毫無危機意識,自己險些被克洛普中校幹掉就算了,連好不容易到手的解碼器也差點丟失,最後竟然還要靠仰慕他的塔妮亞出手相救(該說人帥真好嗎)。綜合以上,我開始懷疑他真的有受過情報員的專業訓練嗎?科科!

和第一集一樣改編自伊恩佛萊明(Ian Fleming)的同名小說,製片、編劇、導演和主角都是原班人馬,在此就不多提了;龐德女郎則是來自義大利的妲妮雅拉畢昂奇(Daniela Bianchi),曾是1960年環球小姐亞軍的當時她只有廿二歲,真的滿豔的!而且不只是花瓶;演葛蘭的勞勃蕭(Robert Shaw),扮相真是有型;而演女魔頭的洛蒂藍亞(Lotte Lenya)也是讓人印象深刻。

製作成本是兩百萬美元,但上映後在全球囊括逼近八千萬美元,比第一集成長了兩千萬美元,而片尾也已預告將有第三集。

花絮:第一集和此片是1964年過世的伊恩(Ian Fleming)生前唯二看過的系列作,而原本不太信服老康(Sean Connery)能演好龐德的他在看完此片後也就不再有意見了。老康(Sean Connery)和洛伊絲麥斯威爾(Lois Maxwell)都認為此片是007系列作中最棒的。隨著冷戰氣氛漸濃,兩位製作人不希望龐德的主要敵人是蘇聯,所以換成魔鬼黨。據說亞佛列德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原本是007系列的導演人選,他打算讓卡萊葛倫(Cary Grant)演龐德而葛麗絲凱莉(Grace Kelly)演女間諜,但這想法在【迷魂記】(vertigo)票房失利後就被摒棄了,而此片最後的直升機追逐橋段就是在向希導(Alfred Hitchcock)的【北西北】(North by Northwest)致敬。而楊導(Terence Young)在拍攝此橋段時傷到了手,但隨後立即吊著繃帶回到工作崗位。約翰巴瑞(John Barry)從此片開始成為系列作的配樂操盤手,此後斷斷續續地直到1987年,總共十一集。片廠原本屬意的龐德女郎是艾嘉安德森(Elga Anderson),但因為聽聯美說她很難搞而作罷,後來選中畢嬸(Daniela Bianchi),但用芭芭拉傑佛(Barbara Jefford)幫她配音。克洛普中校的第一人選是卡提娜帕辛諾(Katina Paxinou)。蘇聯女間諜的名字其實就是直接取自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Nikolay Romanov)的二女兒──塔季揚娜羅曼諾娃(Tatiana Romanova)。波蘭籍的佛拉戴薛博(Vladek Sheybal)對於接演棋王其實有點猶豫,但在好友老康(Sean Connery)的鼓勵之下答應了,最後證明是對的,此角對他的演藝事業有非常大的助益。原本片廠是希望尤妮絲蓋森(Eunice Gayson)飾演的希薇亞當龐德的固定女友,而且每一集都出現,但最後她只出現在第一集和此片而已。一開始的西洋棋布景就花了十五萬美元。兩人做愛被偷拍的橋段在英國審查時遇到一些困難。在伊斯坦堡的火車站拍攝時竟然有三千五百名鄉民聚集圍觀。原本是把實驗室白老鼠塗成下水道老鼠,但他們只是在原地舔舐彼此;換成真的下水道老鼠後,他們卻又亂跑,最後這個橋段跑到馬德里才完成。葛蘭一直到假裝成政府探員和龐德接洽時才第一次開口,裝出一付英國上流階級口音,而當他向龐德說出魔鬼黨的計畫時就變成愛爾蘭低下階級口音。龐德和葛蘭的火車包廂搏鬥拍了三週。Q原本由彼得柏頓(Peter Burton)飾演,此片換成了戴斯蒙勒威林(Desmond Llewelyn),他後來一演就是十七集。佩卓亞曼德里茲(Pedro Armendáriz)接演此片時已經罹患癌症(很可能是在核試爆頻繁的猶他州沙漠地帶拍【成吉思汗傳】(the conqueror)時感染的),劇組在他的健康狀況還允許的狀況之下更特別先拍攝他的部分,但到後期還是不得不使用替身。而他在完成工作的一個月後,在癌症的步步進逼下追隨好友厄尼斯特海明威(Ernest Hamingway)的腳步自殺了。

http://www.imdb.com/title/tt0057076/
2013/02/12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709 dn.JPG  

『Bond, James Bond.』這大概是全世界最瀟灑的自我介紹了!創意全無但意義非凡,告訴了世人一個道理:『人帥真好』stO

1950年代,正值美蘇冷戰,曾經擔任記者的伊恩佛萊明(Ian Fleming)憑著自己在二戰時的工作經驗創造出秘密情報局(軍情六處)的情報員──代號007的詹姆斯龐德這個角色,後來他更躍上大螢幕,自此風靡全球至今,先後接演的是史恩康納萊(Sean Connery)(第一集到第五集和第七集)、喬治拉贊貝(George Lazenby)(第六集)、羅傑摩爾(Roger Moore)(第八集到第十四集)、提摩西達頓(Timothy Dalton)(第十五集和第十六集)、皮爾斯布洛斯南(Pierce Brosnan)(第十七集到第廿集)和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第廿一集到第廿三集,持續中。)。

改編自伊恩(Ian Fleming)的同名小說,導演是特倫斯楊(Terence Young),主角則是蘇格蘭出身的老康(Sean Connery)。英國EON和美國聯美的共同製作,據說只用一百萬英鎊就拍成了,但上映後卻有很亮眼的成績,全球票房逼近六千萬美元,雖然是系列作中票房最低的,但後來幾集就如倒吃甘蔗般地一路長紅,也讓這個系列歷久不衰,今年適逢五十週年,第廿三集【空降危機】(skyfall)也正在全球熱映中,而且看樣子會繼續拍下去。

光聽到帥氣的主題曲(約翰貝瑞(John Barry)改編自蒙蒂諾曼(Monty Norman)所寫的「good sign, bad sign」)就讓人熱血沸騰了,身體也忍不住隨著旋律搖擺,真是太讚了!很有想像力的情節,探討的是從當時到現在一直都很熱門的核能(就像是預言似的,此片殺青後半年多就爆發了古巴飛彈危機。)。龐德奉命調查同僚為何失蹤,多次遇險卻總是能全身而退,前半段還算合情合理,但在克拉布島的橋段就帶點主角威能而稍嫌誇張了點。而雖然當時的影評是褒貶各半(據說伊恩(Ian Fleming)本人覺得是大災難),但隨後系列作越拍越多,而且越來越叫好叫座,所以此片的地位也就跟著水漲船高了。

先講一些選角的八卦。伊恩(Ian Fleming)原本很不希望由老康(Sean Connery)來主演龐德,因為龐德是英格蘭人,但他是蘇格蘭人;龐德出身上流社會,但他卻出身勞工階級。兩位製作人是以【北西北】(North by Northwest)來當早期幾部007系列作的模板,事實上,龐德的第一人選就是主演該片的卡萊葛倫(Cary Grant)。製作人哈利索茲曼(Harry Saltzman)和亞柏特布洛寇利(Albert Broccoli)堅持導演一定要是英國人,這樣才能瞭解007的世界,幾經波折後選了楊導(Terence Young);而他們倆本來也已經在試鏡中選了年輕的模特兒彼得安東尼(Peter Anthony)來主演龐德,但因為他極度缺乏戲胞而不得不作罷;最後選定身材高大但走路姿勢卻很優雅的老史(Sean Connery),有趣的是起初聯美還不要他來演呢!據說龐德女郎在開拍前兩週都還沒決定人選,而他們倆在看到約翰德瑞克(John Derek)為妻子俄蘇拉安德雷斯(Ursula Andress)所拍的濕身照之後決定找她,原本不是太有意願的她在好友寇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的鼓勵之下接演了,以週薪一千美元的酬勞拍了六週,之後更拿下金球獎最佳新人呢!原本洛伊絲麥斯威爾(Lois Maxwell)是要演色誘龐德的美女,而尤妮絲蓋森(Eunice Gayson)則是演秘密情報局長的秘書,但後來她們互換了角色。

花絮:本來是要以《Thunderball》來為系列作打頭陣,但是因為有法律問題而作罷,最後是選了情節最簡單易懂的此片。第一部到牙買加拍攝的電影,當時牙買加還只是西印度群島聯邦的一個省而已。據說在最原始的劇本中,諾博士是一隻猴子,後來大幅修改成有一位船業鉅子想炸巴拿馬運河,但這些點子最後都被屏棄不用。1963年5月在美國上映時是和【the young and the brave】合映。在義大利上映時還引來梵蒂岡發特別聲明譴責其道德淪喪。約翰史提爾斯(John Stears)以一千英鎊的酬勞協助設計諾博士的堡壘微模型,但之後的系列作他就正式拿到特效監製的合約。老康(Sean Connery)戴著假髮演他所擔綱的六部007系列作。1962年1月16日,老康(Sean Connery)歷史性地成為首任龐德,劇組所拍的第一個橋段是龐德走出金士頓機場時拿帽子遮住臉來躲避女攝影師的拍照。經典的開場鏡頭──槍管裡龐德拿著槍轉身的身影由莫利斯賓德(Maurice Binder)設計,但那其實是替身,老康(Sean Connery)直到【霹靂彈】(Thunderball)才親自上陣。主角以背影登場,旁邊有多位配角襯托,最後主角才正面面對鏡頭,然後自我介紹,這樣的拍攝手法很明顯是在向威廉狄特爾(William Dieterle)的【錦繡山河】(Juarez)致敬。老康(Sean Connery)非常怕蜘蛛,所以蜘蛛在他身上爬的橋段有用一片玻璃隔開,但這樣真的太假了,最後只好再用替身補拍了幾個鏡頭。唯一一部龐德有唱歌(「under the mongo tree」)的系列作。龐德在諾博士的地下碉堡駐足觀看的畫作是法蘭西斯科哥雅(Francisco Goya)在1961年被偷的《威靈頓公爵》(duke of Wellington),但後來在1965年又找回來了。龍戰車的原型是伊恩(Ian Fleming)1956年在巴哈馬伊納瓜島上所看到沼澤用吉普車。蓋嬸(Eunice Gayson)和安嬸(Ursula Andress)的角色都是由妮基范德奇(Nikki Van der Zyl)配音。負責布景的肯亞當(Ken Adam)拿了兩萬英鎊的酬勞,而他傑出的表現也有伯樂賞識:史坦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招攬他加入【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的劇組。龐德女郎在片中穿的白色比基尼在2001年情人節由安嬸(Ursula Andress)親自以三萬五千英鎊的價格拍賣掉了。

http://www.imdb.com/title/tt0055928/
2012/11/04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84 t3wog.jpg  

改編自強納森史威夫特(Jonathan Swift)經典的諷刺小說《格列佛遊記》(Gulliver's travels)(我一週前才剛拜見原著),掌鏡的是傑克薛爾(Jack Sher),男女主角則分別是克溫馬修斯(Kerwin Mathews)和茱恩索本(June Thorburn),小童星雪莉艾爾布羅尼(Sherry Alberoni)也是滿搶戲的。劇組遠赴英格蘭和西班牙取景,定格動畫技術和視覺特效則由雷哈利豪森(Ray Harryhausen)操刀。

以當時的技術來看,特效實在是非常精緻逼真,大小人國的一切栩栩如生,格列佛的冒險過程也相當引人入勝,但其實強納森(Jonathan Swift)並非只是在寫冒險小說而已,若對當時英格蘭的政治有點了解的話,可以很容易地發現他是在諷刺人性的醜陋,並將自己從政時的悲慘遭遇和所見所聞巧妙地轉換成故事情節。可惜此片對原著的精髓僅僅輕描淡寫帶過而沒有太多著墨,所以評價不高,感覺只是一部冒險動作片罷了!

http://www.imdb.com/title/tt0053882/
2012/08/21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66 飛.JPG  

在張徹諸多經典之中,相信此片也是能排得上名號的,劇本相當傑出,當年進帳了七十七萬多港幣,年度排名第十三。

而卡司之堅強自然也不在話下,瀟灑帥氣的羅烈演出浪跡江湖又豪放不羈的少俠是最適合不過的了,俊俏又帶點傲慢的臉龐只要沉默不語就足以迷倒眾生了;第一代俠女鄭佩佩發揮機會不多,但和羅烈的感情對手戲還算精采,在一派陽剛豪情之中增添了一絲悱惻柔情。整體來說,情節鋪陳得相當不錯,倒是結尾楊青單槍匹馬狙殺青龍寨主焦雷的橋段讓人稍微感到錯愕,焦雷竟然除了射飛刀之外什麼都不會?個人認為這是小小的美中不足啊!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5006&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4337/
2012/06/20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61 十.JPG  

徐增宏自編(改編自白羽的小說)自導,由羅烈和井莉主演,當年進帳了六十多萬港幣,年度排名第廿六。

邵氏武俠片總是有一種朦朧的古典美,就像是美國西部片一樣地迷人,但也不得不說很多以今日的角度來看其實都陷入了窠臼,而無限上綱地強調師父恩重如山也顯得過於矯情(甚至可以說是在灌輸封建思想)。結局令人惆悵,愚忠愚孝的喬茂辜負了捨命相救的袁玉蓉;突如其來的滂沱大雨就像愁緒般不斷落下,袁承烈和俞劍平廿幾年來的恩恩怨怨彷彿也隨著淅瀝的雨水悲情地消逝了……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4965&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4973/
2012/05/28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27 oe.jpg  

前言:星期天去逛光南時入手,我當時就決定要在今晚來朝聖了。

前半段由於節奏過於緩慢而顯得有點沉悶,讓人看了也昏昏欲睡;終於,在演了一個小時左右之後,他們開始行動了,令人有了期待,整個計謀也的確令人驚訝(雖然還是陰錯陽差地被識破了),但竟然只用短短幾分鐘就帶過了,之後復歸沉悶。儘管令人稍稍感到失望,但畢竟是朝聖之旅,而結局也頗富寓意,一夥人瞎忙一場,到頭來仍是一場空啊!

卡司很強,由當時以亨佛萊鮑嘉(Humphrey Bogart)為首的鼠黨(the rat pack)團員主演,領銜的是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狄恩馬丁(Dean Martin)和小山米戴維斯(Sammy Davis Jr.)(個人深深懷疑吳耀漢的造型是學他的),導演則是路易斯麥爾史東(Lewis Milestone)。而故事的原由有兩個說法,都相當有意思:一個是當時在加油站當員工的傑克羅素(Jack Golden Russell)在替老辛(Frank Sinatra)加油時將劇本交給他;另一個是擔任助理導演的吉柏特凱(Gilbert Kay)從一個加油站員工那裡聽到故事,他隨後告訴鼠黨(the rat pack)之一的彼得洛佛(Peter Lawford),彼得(Peter Lawford)買下版權後希望由威廉赫登(William Holden)來主演,但在老辛(Frank Sinatra)表示感興趣之後,彼得(Peter Lawford)就決定不讓肥水落入外人田。四十年後,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重拍了此片,卡司同樣是星光熠熠,票房更是驚人,到目前為止也已經拍了兩部續集。

花絮:東尼柯蒂斯(Tony Curtis)、傑奇葛里森(Jackie Gleason)和密爾頓柏利(Milton Berly)都曾被邀演。老辛(Frank Sinatra)說小山米(Sammy Davis Jr.)一開始必須和其他團員分開住,因為當時拉斯維加斯幾個主流旅館都禁止黑人入住,之後他親自去跟沙堡老闆商量後才破例。此片上映前,似乎有記者把片名誤聽成oceans of love而有了錯誤報導。在德語配音版中,老辛(Frank Sinatra)的角色名改為法蘭克歐遜,可以想見是為了吸引更多以為他只是歌手的觀眾。鼠黨(the rat pack)團員在此片拍攝期間通常在下午醒來,然後晚上在拉斯維加斯各大賭場登台演出,所以此片的拍攝工作大多是在半夜到日出之間進行。被始亂終棄的阿迪兒向丹尼丟了一盤糖果是即興演出,但卻捕捉到老辛(Frank Sinatra)等人最自然的驚訝表情。莎莉麥克琳(Shirley MacLaine)利用拍【公寓春光】(the apartment)的空檔客串演出酒醉女子,據說華納因此送給她一輛車,而她只淡淡地說這是暫離該片場到拉斯維加斯來看看鼠黨(the rat pack)朋友的藉口。據說劇組當時要向內華達州克拉克郡借垃圾車曾遇到一些困難,幸好最後還是搞定了。只有五呎五吋的小山米(Sammy Davis Jr.)要求在垃圾車腳踏板加裝木板,這樣他才踩得到。拉斯維加斯真的有一家媒體叫KLAS,後來被霍華休斯(Howard Hughes)買走。仔細看結尾他們落寞地走回家那個橋段,沙堡的招牌上可以看到鼠黨(the rat pack)五位團員的名字。理查布恩(Richard Boone)唸了東尼喪禮的頌詞。幾位主要卡司都彼此熟識,所以他們常有即興演出的科白。十一羅漢只有兩個橋段有一起出現:一開始在亞塞柏斯家和後來去打保齡球時。

後記:第八十四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落幕了,最大贏家應該要算是法國默片【大藝術家】(the artist)。

http://www.imdb.com/title/tt0054135/
2012/02/28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22 heh.jpg  

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獨挑大樑,導演則是他欽點的泰德波斯特(Ted Post),也是他自己新成立的製片公司的開張之作(和聯美合資),花了一百八十幾萬美元拍成,進帳了將近七百萬美元!

情節主軸是被冤枉的傑德庫柏追捕曾對自己動用私刑的一夥人,節奏明快,毫不拖泥帶水,氣勢磅礴且頗具感染力的配樂也是功不可沒,個人認為是娛樂和意涵兼具的佳作!

在美國舊西部時代,法律正義還無法涵蓋所有的土地,也因此各地宵小猖獗,而執法者為了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往往會採取嚴刑峻法。這樣的過程中當然就會有人只犯了一點小錯就被處以絞刑,而法官和警長就代表兩種不同的觀點,法官堅持亂世要用重典以殺雞儆猴,而警長則認為判刑要符合比例原則,兩人多次言詞交鋒,但最後都各退一步地向彼此妥協來讓法律能繼續發揮作用。個人認為情理法是缺一不可,只重情就顯得鄉愿,只重理也不通人情,只重法就有人治的疑慮,能在三者間取其平衡點是最好的了!

花絮:1967年,正當東木伯(Clint Eastwood)忙著【荒野大鑣客】(a fistful of dollars)、【黃昏雙鑣客】(for few dollars more)和【黃昏三鑣客】(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三部曲的英語配音工作時拿到了此片的劇本,雖然經紀公司希望他去演大製作的【麥坎納淘金記】(Mackenna's gold),但他還是決定以四十萬美元的片酬和百分之廿五的紅利接演了此片。塞吉奧李昂內(Sergio Leone)曾是導演的人選,但他當時已投入【狂沙十萬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的拍攝而婉拒了。聯美高層向東木伯(Clint Eastwood)建議由約翰司圖加斯(John Sturges)和勞勃阿德里奇(Robert Aldrich)等一些有豐富西部片導演經驗的人選,但他獨排眾議地將導演筒交給執導過自己主演的電視影集【rawhide】的波導(Ted Post),並且把多位在該電視影集合作的演員帶進此片。1967年6月,此片在新墨西哥州拉斯克魯塞斯開鏡。據說有一次製作人李歐納費里曼(Leonard Freeman)來到片場並開始發號施令,而波導(Ted Post)也不甘示弱地準備和他正面槓上,但這時東木伯(Clint Eastwood)介入了,他告訴製作人如果再來的話,整個拍攝工作將會停擺,所以這位製作人也只能摸摸鼻子走人。一開始的私刑是在格蘭德河畔拍的。法官是以艾塞克帕克(Issac Parker)為形象塑造而成的角色,他當時在阿肯色州史密斯堡的聯邦法院管轄範圍涵蓋了奧克拉荷馬州和印第安人保護區。艾德貝格利(Ed Begley)和英格史蒂文斯(Inger Stevens)的最後一次合作,兩人在1970年4月底先後死於心臟病和用藥過量。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1747/
2012/02/12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583 獨.JPG  

香港影史上第一部票房突破百萬港幣的電影,改編自倪匡的武俠小說,描繪出嶄新風格的暴力美學,捧紅了王羽,也讓張徹名揚國際。兩年後,原班人馬再度合作續集──【獨臂刀王】,票房更是驚人,不到兩週的檔期就橫掃了將近一百卅萬港幣,年度排名也僅僅以些微差距輸給【神龍猛虎闖金關】(MacKenna's gold)(台灣片名是麥坎納淘金記)而屈居亞軍。

這是我第一次拜見張徹的作品(當然是先看他的成名作),偷師美國西部片和日本武士片的他所呈現出不同於以往的獨創性著實驚人,也進而奠定了他香港新一代武俠片大師的地位。雖然情節非常公式化,而且武打套招以今日的角度看來也略顯虛假,但方剛不屈服於現實的鬥志相當令人感動,他為救同門父兄而不惜千里赴會的勇氣也實在令人佩服,而王福齡氣勢磅礴的配樂也是功不可沒。戛然而止的結尾饒富寓意,爭什麼呢?一切都將煙消雲散啊!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4705&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1597/
2011/11/13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566 宋.jpg  

『是非分明,善惡有報。』是中國戲劇中很公式化的罐頭情節,這次邵氏把《貍貓換太子》這個的虛構故事搬上大螢幕,主題是宮廷鬥爭,真的是滿精采的。但個人認為唱詞兒的橋段實在是太多了,看到後來都有點上火了!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4417&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059738/
2011/09/28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533 tg.JPG  

約翰韋恩(John Wayne)晚期的代表作之一,改編自查爾斯波蒂斯(Charles Portis)在1968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掌鏡的是西部片大師亨利哈塞威(Henry Hathaway),合演的還有金達比(Kim Darby)和葛倫坎貝爾(Glen Campbell),另外我還認識的是飾演強盜頭頭的勞勃杜瓦(Robert Duvall)。順便一提,此片是我繼前年7月初看了【龍虎盟】(El Dorado)以來相隔兩年後再度拜見老韋(John Wayne),雖然片中的他已經垂垂老矣,但仍不失巨星風采,嗜酒、言行輕佻和略顯踉蹌的走路姿勢都是他的招牌,舉手投足盡是瀟灑,真不愧是西部片的代名詞,影藝學院也為此送來了他生涯唯一的一座小金人。

一開始就響起了同名主題曲「true grit」(入圍了奧斯卡最佳歌曲),節奏也相當明快,毫不拖泥帶水,娛樂性相當高。誓報殺父之仇的小女孩、職責在身的巡警和見錢眼開的老警長,哈哈!這一湊,造就了這一部經典,雖然西部片到這時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但那遼闊無邊的原野風光還是令我嚮往不已,我也想騎著馬馳騁在那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啊!

雖然故事場景是設定在阿肯色州和奧克拉荷馬州,但劇組主要是在科羅拉多州取景,上映後為派拉蒙在北美賺進了一千四百多萬美元,年度排名第八。1975年,續集【莽龍怒鳳】(Rooster Cogburn)上映了,和老韋(John Wayne)搭配的女主角竟然是凱薩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1978年,此片第一次重拍;2010年,柯恩兄弟(Joel & Ethan Coen)又再一次地把這段故事拍成【真實的勇氣】(true grit)。

花絮:據說老韋(John Wayne)原本希望凱倫卡本特(Karen Carpenter)還是他的女兒愛莎(Aissa Wayne)來演瑪蒂。莎莉菲爾德(Sally Field)也曾是瑪蒂的考慮人選。主演【失嬰記】(Rosemary's baby)而走紅的米亞法羅(Mia Farrow)也曾是瑪蒂的考慮人選,但和她合作【滄海孤女恨】(secret ceremony)的勞勃米契(Robert Mitchum)跟她說哈導(Henry Hathaway)非常難相處,所以她要求製作人哈爾瓦利斯(Hal Wallis)將導演換成捧紅她的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老瓦(Hal Wallis)拒絕了,年輕的米亞(Mia Farrow)也因此而辭演了,但她後來表示這是自己所犯下最大的錯誤之一。桑德拉洛克(Sondra Locke)也曾是瑪蒂的考慮人選,但她因為不想被定型而婉拒演出。塔絲黛維德(Tuesday Weld)也是婉拒演出瑪蒂。而最後接演瑪蒂的是當時已經廿一歲的金(Kim Darby),但其實瑪蒂的年齡設定是十四歲;另外,警長的年齡設定大約是四十歲左右,但老韋(John Wayne)當時都六十一歲了。貓王(Elvis Presley)曾是德州巡警的考慮人選,但由於他的經紀人開出來的片酬太高而讓片廠卻步。儘管編劇馬奎瑞特羅勃茲(Marquerite Roberts)曾被列入黑名單,老韋(John Wayne)仍然認為這是他所見過最棒的劇本了,他特別喜愛警長在埋伏時對小女孩述說年輕往事那一段。老韋(John Wayne)後來發現和金(Kim Darby)一起工作是一件很難過的事情,因為他認為她是他所合作過最差的女演員了。而老韋(John Wayne)對合作對象有意見也不是新聞了,據說他曾拿著一把上膛的槍去追丹尼斯霍柏(Dennis Hopper),也曾警告杜瓦伯(Robert Duvall)如果再和哈導(Henry Hathaway)吵架就要揍他。據說哈導(Henry Hathaway)對葛倫(Glen Campbell)的演出相當失望,甚至說只是希望他唱主題曲才會用他。在原野上和強盜火拚的整個橋段都是由吉姆柏克(Jim Burk)代替老韋(John Wayne)上陣。另外也有傳聞說其實最後一幕也是由吉姆(Jim Burk)騎著馬跳過了柵欄,但金(Kim Darby)卻說他的確親自上陣了。而那匹載著老韋(John Wayne)跳過柵欄的馬是他的愛馬,當時兩歲;老韋(John Wayne)一直到拍大螢幕遺作【英雄本色】(the shootist)都還騎著牠,也從不讓任何人騎牠,這情況一直到老韋(John Wayne)死後才由勞勃韋納(Robert Wagner)破了例。德州巡警的姓──Boeuf在法語中是牛肉的意思。後來各界普遍認為老韋(John Wayne)拿小金人是影藝學院欣賞他從影四十年來的優秀演出而給的同情獎,一些影評家也都認為他的表演太過火了,甚至連他自己也覺得該得獎的是李察波頓(Richard Burton)。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5126/
2011/07/10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415 ta.JPG  

比利懷德(Billy Wilder)相當經典的愛情喜劇(也是我相隔一年半以上才再度拜見他執導的片子),主演的是傑克雷蒙(Jack Lemmon)和莎莉麥克琳(Shirley MacLaine)。

此片一般是被歸類為愛情喜劇,但我看也只是指結局,其餘部分簡直就是一部醒世錄,道盡了世態炎涼。巴斯特是再普通不過的上班族,為了升遷而將自己的公寓借給多位上司做偷情之用。下屬為了升遷而揣摩上意,再加一點奉承,這其實是很稀鬆平常的,大家也心照不宣。有時你做得要死要活,比不上他人拍一下馬屁。你說這不公平,但很抱歉,現實幾乎就是這樣,由不得你。

嚴格說來,題材相當普通,但演員們的出色的發揮和懷導(Billy Wilder)掌鏡的功力就彌補回來了。特別要提的就是結局,據說那經典的台詞是上鏡前幾分鐘才決定的,相當地有意思,兩人不接吻也不擁抱,巴斯特只是說『我愛妳』而庫柏力克回以『發牌吧』,然後兩人相視而笑,這種操作方式在現在的愛情片中是絕對看不到的(現在的愛情片一定是熱情擁吻),但卻可以讓人的心情從後半段的鬱悶轉變為欣喜!另外,如果真要挑缺點的話,個人覺得就是片時太長了,竟然超過兩個小時,可以想見情節行進的節奏過於緩慢,有一些橋段還滿平淡的,其實這種題材應該一百分鐘左右就可以搞定了。

聯美花了三百萬美元,但北美就掃進九百萬美元,海外也進帳了一千多萬美元,全球票房大約是兩千五百萬美元。另外,影藝學院也很捧場地送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等十項提名,此片最後也大豐收地抱回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剪接和最佳藝術指導等五項大獎。

花絮:據說男女主角的片酬一樣都是十七萬五千美元。最後一部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黑白片。懷導(Billy Wilder)和戴蒙(I. A. L. Diamond)從很多東西上得到此片的靈感,包括大衛連(David Lean)導的【相見恨晚】(brief encounter),還有經紀人詹寧斯朗(Jennings Lang)因為和渥特汪格(Walter Wanger)的明星老婆瓊安班納(Joan Bennett)偷情而被他開槍打中腿和鼠蹊的醜聞,以及戴蒙(I. A. L. Diamond)的朋友發現分手的女友在自己床上自殺等等。懷導(Billy Wilder)說他一開始就希望老雷(Jack Lemmon)來演巴斯特,老雷(Jack Lemmon)幾年後接受訪問時也這麼說。懷導(Billy Wilder)執導過兩部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主演的片子──【七年之癢】(the seven year itch)和【熱情如火】(some like it hot),據說他很瞧不起她的明星派頭和工作態度,所以在此片中小小地惡搞了她。麥嬸(Shirley MacLaine)一開始拿到的劇本只有四十頁,因為懷導(Billy Wilder)不想讓她知道故事怎麼發展,但她卻認為是因為劇本根本就還沒完成stO。另外,她其實是利用拍【十一羅漢】(Ocean's eleven)的空檔來拍此片。拍巴斯特在中央公園長椅上過夜那段,懷導(Billy Wilder)必須不斷地噴防凍劑來讓老雷(Jack Lemmon)不感到寒冷。巴斯特想看電影但卻一直廣告,那些電影包括【大飯店】(the grand hotel)和【驛馬車】(stagecoach)。耶誕舞會那段是在1959年12月23日拍的,懷導(Billy Wilder)說這樣拍到的畫面最真。玩撲克牌那段其實是臨時加上去的,因為麥嬸(Shirley MacLaine)當時正在學怎麼玩。巴斯特被庫柏力克姊夫打那段,為了捕捉最自然的表情,懷導(Billy Wilder)故意打破木板來嚇麥嬸(Shirley MacLaine)。庫柏力克穿的羊毛外套其實是懷導(Billy Wilder)老婆的。聯美希望葛羅喬馬克斯(Groucho Marx)來演醫生,但懷導(Billy Wilder)不要,他想用盧傑可比(Lou Jacobi),但無奈盧(Lou Jacobi)演的百老匯音樂劇的製作人卻不肯放人;後來懷導(Billy Wilder)在【愛瑪姑娘】(Irma la douce)才用了他。保羅道格拉斯(Paul Douglas)本來預定要演薛德雷部長,但卻不幸在此片開拍前去世了。而其實"薛德雷"這個名字在懷導(Billy Wilder)另外很多片子也都出現過,包括【日落大道】(Sunset Blvd.)、【the big carnival】和【kiss me, stupid】。配樂其實是阿道夫杜伊西(Adolph Deutsch)改編自1949年由查爾斯威廉斯(Charles William)所譜寫的「jealous lover」。1968年底,尼爾賽門(Neil Simon)將此片改編成百老匯音樂劇,一共演了一千兩百多場;今年4月底又再度在百老匯上演。

http://www.imdb.com/title/tt0053604/
2010/07/23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羅紐曼(Paul Newman)擔綱演出,也是我相隔將近三年以來再度看他的演出@@,改編自渥特泰維斯(Walter Tevis)的同名小說,早已被公認是一部經典之作。

講一個年輕人在撞球桌上明瞭了人生道理的故事。有時我們常會自恃天分而輕視他人,一旦失敗也都認為只是自己不小心而已,會為自己找藉口。嗯,有這種不服輸的個性是很好,但若無法看清事實,那就注定是個天生的輸家罷了;若無法正視自己,那所做的一切也不過都只是意氣之爭或困獸之鬥而已。而這說來容易,要做到卻也不簡單。人總是很容易一頭栽進去,贏就還想贏更多,輸就想扳回一城,這樣下去根本沒完沒了,但人不可能總是贏啊!懂得在適當的時機收手,才會是個贏家。或許我沒完全看懂,但還是感到惆悵,也對艾迪在失去莎拉之後才醒悟感到惋惜。人生就是一場賭博沒錯,但賭之前總得先知道自己有多少籌碼才行,一定要照著自己的腳步來賭,絕不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這樣才不會後悔莫及啊!

再來講一些選角時的瑣事。老紐(Paul Newman)一開始是婉拒接演的,因為當時他即將投入和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合作的【怨女癡男】(two for the seesaw);因此,導演勞勃羅森(Robert Rossen)隨後找上了巴比達林(Bobby Darin)。但無巧不巧,沒想到後來玉婆(Elizabeth Taylor)卻被【埃及豔后】(Cleopatra)給纏住了,這表示老紐(Paul Newman)可以接演了,而他也在看完一半的劇本後欣然接演。但卻沒人想到要告訴巴比(Bobby Darin)這個消息,他竟然是在一個慈善賽馬會上才得知自己已經被取代了。金露華(Kim Novak)曾在賴瑞金(Larry King)的節目上說她當時婉拒了女主角的邀約,後來女主角由派波蘿莉(Piper Laurie)飾演。附帶一提,蘿嬸(Piper Laurie)在演完此片後就息影而過著相夫教子的平淡生活,一直要到1976年的【魔女嘉莉】(Carrie)才再度在大螢幕上露臉,並且再度獲得奧斯卡的提名。在這十五年間,她只零星地演了一些電視劇。

福斯花了兩百萬美金製作完成,但對於要不要宣傳此片卻感到猶豫,而李察波頓(Richard Burton)在上映前就事先放給當時在百老匯駐演的演員們觀賞,獲得了一致好評,這情形也讓福斯像吃了定心丸似地開始宣傳此片,最後,此片在北美灌進了三百八十萬美金。而隨著票房長紅,也順勢帶起了撞球的流行。另外,此片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兩個最佳男配角(其中傑奇葛里森(Jackie Gleason)只出現大概廿分鐘左右)等九項提名,但最後卻只獲得最佳攝影和最佳藝術指導等兩個技術獎項,一些主要大獎則大多敗給了【紐倫堡大審】(judgment at Nuremberg)和【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其中,喬治史考特(George Scott)在競逐最佳男配角輸給【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的喬治傑基里斯(George Chakiris)之後,正式開啟了他和影藝學院長年的紛爭,九年後他甚至拒領了主演【巴頓將軍】(Patton)而獲得的最佳男主角獎。

附帶一提,此片的續集【金錢本色】(the color of money)在1986年上映,仍然是改編自渥特(Walter Tevis)的同名小說,由老紐(Paul Newman)和阿湯(Tom Cruise)主演,掌鏡的是鼎鼎大名的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

花絮:小說翻拍的版權轉了好幾手,其中也包括老辛(Frank Sinatra),但可惜都沒能拍成;後來輾轉被羅導(Robert Rossen)的女兒買下,於是年輕時曾經親身經歷過這種撞球騙徒歲月的羅導(Robert Rossen)決定要付諸實行,後來他和薛尼卡羅(Sidney Carroll)合力完成了劇本。而據說老紐(Paul Newman)此前幾乎完全不懂撞球,他花了好多時間練習;而他和老葛(Jackie Gleason)幾乎親自演出了片中所有的桿法,除了難度很高的挫球之外,此高超桿法由身兼此片技術指導的前世界冠軍──威利莫斯康尼(Willie Mosconi)親自操刀。其實,當艾迪在準備和明尼蘇達胖子的第一次比賽時,他的夥伴正坐在這位前世界冠軍的肖像前;而大約十分鐘後,你可以在鏡頭前看見這位前世界冠軍軋了一個叫威利的插賭者角色。在艾迪和柏特去肯塔基州找芬德利比賽時,你可以聽見賽馬播報員提到有一匹馬叫做stroke of luck,這原本是福斯想要的片名,因為高層們認為the hustler這個片名會給人負面的聯想。此片是最早使用『bastard』(混蛋)這個字的好萊塢主流電影之一。

http://www.imdb.com/title/tt0054997/
2009/12/19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概一個月前,我在統聯車上看到了【決戰猩球】(planet of the apes),由於我不習慣在車上欣賞電影(感覺觀影品質會下降),所以我只約略瞄了幾分鐘,又由於我早就知道【決戰猩球】(planet of the apes)是重拍的版本,所以我在前陣子入手了此片。今晚,半夜兩點多我剛好醒過來,乾脆就爬起來看了此片。

一開始的鋪陳稍嫌緩慢(人猿竟然在開演半小時後才露臉),讓人感到了些許不耐,但隨著人類和人猿出現之後,就不再有冷場了,會讓人想一直往下看到底發生什麼事,很有想像力的情節,相當耐人尋味。三位太空人降落在某個未知的星球,沒多久後卻發現這是一個由人猿所統治的星球,而人類退回了原始時代,就像是野獸一樣,只能生活在荒山叢林裡。哇!真是驚人啊!這和我們現在所認知的世界根本完全相反了。在我們所認知的世界裡,生物性本能(力量)稍弱的人類因為具有高度智慧而發展出高度文明,進而宰制了地球,但這種優勢能一直維持嗎?誰也不敢打包票。幾千幾百年後,此片所演的內容成真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誰知道人類何時會失去這種優勢呢?畢竟具有高度智慧的人類似乎也具有極端的劣根性,幾千幾百年來的人類史簡直就是一部鬥爭殺戮史,為了私利而自相殘殺在人類史上也是屢見不鮮。

而儘管有太多未知的東西值得我們去探索,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是否也該去反思,自己有沒有好好地對待這個孕育了萬物的地球呢?尤其在這個自然環境已被過度開發的世界,我們實在一刻也不能等待了,再繼續這樣無止盡地消耗自然資源,地球末日終將有來臨的一天。另外,個人認為此片所想表達的意涵也相當廣泛,除了人類自取滅亡的警惕之外,似乎也隱喻了種族歧視(人猿都位居高位,而黑猩猩都只擔任守衛等職務。)、知識矇蔽(有智慧和權力的人因為私利而故意矇騙他人)和虐待動物等等議題,在在都發人深省。戛然而止的結局就像一記告誡著人類的警鐘,最後一幕也實在相當震撼,半露出土的自由女神就像是在嘲笑著自取滅亡的人類……

由查爾頓海斯頓(Charlton Heston)獨挑大樑,而我另外還認識的演員是曾演出【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的金杭特(Kim Hunter),她在此片中是演人猿心理學家奇拉,不過因為畫了人猿妝,所以沒看IMDb之前,我也不知道是她。stO

福斯大手筆地砸了將近六百萬美金下去製作,而北美票房也衝破了三千萬美金,讓福斯笑開懷囉!除了演員們的努力之外,傑瑞高史密斯(Jerry Goldsmith)懸疑詭譎的配樂和莫頓哈克(Morton Haack)拿捏得宜的服裝設計也都應該記上一筆,兩人更雙雙入圍奧斯卡獎,雖然最後都沒能獲獎。而約翰錢伯斯(John Chambers)幾可亂真的人猿妝也可說是立了大功,影藝學院還特別頒給他一座榮譽獎。而也因為這麼好的票房,福斯先後在1970年到1973年之間連續四年推出了續集,但可惜票房是每況愈下。另外,2001年重拍的【決戰猩球】(planet of the apes)是由提姆波頓(Tim Burton)掌鏡,馬克華柏格(Mark Wahlberg)主演,全球票房高達三億六千多萬美金。

花絮:其實在原著小說中,人猿的生活水平是介於1950年代和1960年代之間,但因為預算有限,所以就設定了一個更原始的生活型態了。據說老高(Jerry Goldsmith)帶著猩猩面具撰寫配樂。根據統計,此片花了史上最多的化妝費用,高達卅幾萬英鎊,是全片製作費用的百分之十七;而整個化妝團隊的成員也超過了八十人。老錢(John Chambers)在二戰時常為毀容的士兵化妝而練就了一手好本領,他也曾在洛杉磯的動物園花了好幾個小時觀察猩猩的面部表情。拍攝期間,老海(Charlton Heston)大部分的時間都為感冒所苦,但劇組覺得他的沙啞嗓音反而更有味道,因此不等他康復就一直拍下去了。而他也是製作人亞瑟傑可布(Arthur Jacobs)心中的第一主角人選,老白(Marlon Brando)則被當成後備。猩猩的村莊是以西班牙建築大師──安東尼奧高第(Antonio Gaudi)的模型為藍圖所設計的。所有的人猿演員都被要求即使在休息時間也要帶著人猿頭套(因為穿脫實在太費時了),肉絞成液態來食用,水用吸管來喝。褒嬷(Ingrid Bergman)相當後悔沒有接演奇拉,也因此失去了和老海(Charlton Heston)合作的機會。演諾娃的琳達哈里森(Linda Harrison)當時正和製作人理查札努克(Richard Zanuck)交往,老札(Richard Zanuck)後來和原配離婚娶了她。『Get your stinking paws off me, you damned dirty ape.』(放開你的臭爪子,你這隻骯髒的人猿。)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經典名句。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3442/
2009/11/30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約翰韋恩(John Wayne)和勞勃米契(Robert Mitchum)主演,而當時還很年輕的詹姆斯肯恩(James Caan)也有滿吃重的演出;兩個女主角應該算是夏琳霍特(Charlene Holt)和蜜雪兒凱莉(Michele Carey)(當時還滿正的,身材真好。);導演則是大名鼎鼎的霍華霍克斯(Howard Hawks)。

因為情節類似的緣故,此片多少被認為是【赤膽屠龍】(rio bravo)的重拍版(霍導(Howard Hawks)總是否認,但後來【黑道當家】(get shorty)很壞心地惡搞了這個梗。),雖然有點老套,但還是很有娛樂性。柯爾和他的警長朋友合力對抗地方惡霸,雙方幾次交手過程都鋪陳得相當精采,真的是滿有看頭的。尤其是最後一次交手,柯爾和警長的計策真的是太棒了,結局也是大快人心啊!而除了情節吸引人之外,尼爾森利鐸(Nelson Riddle)的配樂同樣功不可沒,同名主題曲「El Dorado」也是由他操刀,曲入其景啊!

個人其實還算滿喜歡看西部片的,不只是槍戰格鬥的情節吸引人,主要也是這類型的片子都會有不少當時美國西部的壯闊風景,滿讓人心馳神往的。此片是在亞歷桑納州和猶他州拍的,仙人掌竟然比人還高,哇!

1966年11月就試映了,但不知何故,最先上映的國家卻是日本,時間是12月中。一直到1967年中才在美國本土上映,當時老韋(John Wayne)還很沮喪此片和他的另一部片【萬里奪金記】(the war wagon)幾乎同時上映。而儘管此片上映後獲得了許多惡評,甚至被認為是跟不上流行的題材,票房仍然開出了紅盤,掃進了六百萬美金。

來點花絮。據說老韋(John Wayne)在看過劇本之後想演警長,但沒有如願;而由於他年事已高,所以跑步的鏡頭都是用替身;儘管是演出一個較年長的角色,但他仍拒絕戴灰色的假髮;另外,保守派的他在拍片期間和政治立場偏自由派的艾德華艾斯納(Edward Asner)處得不太好。勞勃(Robert Mitchum)在一次訪談中提到,他在霍導(Howard Hawks)找上他時問了情節,但霍導(Howard Hawks)說情節不重要,因為卡司很強;洗澡橋段據說就是他自己的主意;而他老哥──約翰(John Mitchum)也軋了酒保一角。詹姆斯(James Caan)說他和老韋(John Wayne)有一次在休息時下西洋棋,他認為老韋(John Wayne)作弊,兩人因而起了爭執,最後是勞駕了勞勃(Robert Mitchum)介入調停。還有一件變羅生門的趣事,就是警長跛腳要撐柺杖,但我們可以發現一件很不協和的事:他兩邊都撐。一種說法是,這是勞勃(Robert Mitchum)自己的失誤,後來老韋(John Wayne)故意在對戲時提起這件事來調侃他,霍導(Howard Hawks)很愛,所以就用了。而勞勃(Robert Mitchum)的說法卻大不相同,他說是霍導(Howard Hawks)想看撐哪一邊比較好而請他做的,他有拒絕,但還是照做了;而霍導(Howard Hawks)後來卻認為不太好,於是他建議加進柯特和警長的對話來化解這個不協和。畫了片頭那些風景畫的歐拉夫維耶戈斯特(Olaf Wieghorst)也客串演了賣槍的瑞典佬。密西西比唸的那首詩是艾德加艾倫坡(Edgar Allan Poe)所寫的<El Dorado>,總共有四段,但密西西比從頭到尾只哼了三段,內容比較消極的第二段(悲嘆年邁的騎士找不到埃爾多拉多)被跳過了。白天劇組是直接在小鎮上取景,但晚上就移到棚內拍了。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1619/
2009/07/01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老套的情節,但就是能賞你個痛快!四位長期離家的兄弟在母親過世後回家參加喪禮,卻發現早已人事全非:父親慘遭謀殺,家裡的農場也已經變成大地主的了,母親可算是抑鬱而終。於是身為大哥的約翰決定將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搞個清楚,接下來就有請您自個兒來看看囉!娛樂性還滿高的。

大多是在墨西哥取景,那風景令人嚮往,真希望自己也能像個牛仔一樣騎著馬奔馳在那一望無際的荒野上,哈哈!搭上那壯闊的配樂,真是帥呆了!

導演是亨利哈塞威(Henry Hathaway),也算是西部片的巨擘,跟約翰韋恩(John Wayne)也合作過不少次,此次還因約翰(John Wayne)被診斷出肺癌而晚了幾個月才開鏡,而他為了證明自己在開完刀後仍是一尾活龍還堅持不用替身。演他的三個弟弟的分別是狄恩馬丁(Dean Martin)、厄爾霍里曼(Earl Holliman)和小麥可安德森(Michael Anderson Jr.);而唯一的女角瑪莉由瑪莎海爾(Martha Hyer)飾演;還有演惡霸兒子的丹尼斯霍柏(Dennis Hopper)。算是部大卡司的製作,北美票房也高達六百萬美金。

花絮:在美國西部歷史中真有一位凱蒂艾爾德(Katie Elder),綽號Big Nose,是個妓女stO,也是西部傳奇人物約翰哈勒戴(John "Doc" Holliday)的女友。聽說約翰(John Wayne)在得知湯米寇克(Tommy Kirk)是同性戀後炒了他魷魚,他的角色由麥可(Michael Anderson Jr.)取代。當約翰(John Wayne)被拉下水時,你隱約可以聽見有人在叫爸爸,哈哈,那是他在旁觀看的三歲兒子。

http://www.imdb.com/title/tt0059740/
2009/02/23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約翰福特(John Ford)晚期的經典,也是他導的最後一部黑白片,由約翰韋恩(John Wayne)和詹姆斯史都華(James Stewart)擔綱主演,女主角則是薇拉麥爾斯(Vera Miles)。北美票房是三百廿萬美金,但似乎沒賺。

寓意頗深,闡述人類社會從力強者勝發展到文明法治的歷史過程。現代人事事都講法治,但在以前法治觀念尚未發芽時,人們是以什麼當準則呢?誰說的話算數呢?很簡單,誰的拳頭大,誰說的話就算數。儘管你很不服,你想反抗,但反抗的下場通常很慘,所以久而久之地,大家都噤若寒蟬而臣服於武力威嚇之下。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因為你無力反抗時,就只有接受,不管你多不情願,你還是得接受。

即使在今日這法治的社會裡,這種比誰的拳頭大的事情還是存在,這在生物圈裡頭是不可能消失的。弱肉強食,很殘酷,但你必須承認,它仍然存在。但慘痛的歷史不能被遺忘,台灣也是這樣一路披荊斬棘走過來的,那些遭受迫害的人不該被遺忘,他們都是威權統治下的受害者。而令人無奈的是,有些當時的加害者現在還是都穿著西裝、打著領帶在擔任公職……

片中的史塔德參議員表面上是個贏家,名利雙收,還娶了個美嬌娘;而唐納芬看似是個輸家,沒了名利,也失去心愛的女人。但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唐納芬也是贏家,儘管他是個沒人知曉的無名英雄,但若沒有他做史塔德的後盾,史塔德講的法治都只是空談,他也是讓西部走向文明法治的英雄之一,這其實算是個還滿容易懂的隱喻。說穿了,要講法治,不能沒有武力當後盾。看看美國,他常常出面調停世界上各地區的紛爭,為何別人服他呢?難道是因為他比較講道理?不不不,那到底是為什麼呢?因為,他擁有全世界最強的武力……

另外,惡棍利柏提的名字其實是個嘲諷。他叫"liberty"(自由),還真是人如其名,他個人的自由放大到極限,結果就是帶給別人困擾。隱喻著個人自由過度擴張時,其實就將帶給別人困擾。

再來,聊點美國的地理歷史吧。雖然片中並未明確地指出時間和地點,但我們從巨人柱仙人掌和台詞所出現的一些俚語等現象可以推測應該是科羅拉多州或亞歷桑納州。而由於片中教室內懸掛的美國國旗有卅八顆星,所以我們可以知道此片所成立的州應該至少要是第卅九州以後。而科羅拉多州是在1876年加入聯邦成為第卅八州,所以這不合;而加入聯邦的第卅九州是地理景觀和此片所描述的天差地遠的北達科他州,這也不可能;而亞歷桑納州則遲至1912年才加入聯邦成為第四十八州,感覺也很牽強。哈哈!講半天,都不符合。stO

最後是花絮。塞吉奧李昂內(Sergio Leone)很推崇福導(John Ford),曾說此片是他最喜歡的福導(John Ford)的片。而關於此片為何會是黑白的,有很多說法。福導(John Ford)說這樣可以增加緊張感;但有些劇組人員卻說是派拉蒙想壓低製作成本;還有一個說法是,由於兩位男主角當時都已經五十多歲了,要扮年輕演出比他們實際年齡小卅歲的年輕小夥子著實不容易,而把電影製成黑白的,可以讓他們的皺紋比較不明顯。而惡棍利柏提在酒吧中賭牌時,手上拿的牌型是黑桃A、梅花A、黑桃8、梅花8和已不可考的第五張牌,這牌型被稱為"死亡之牌"(dead man's hand),這個美國西部歷史上著名的典故源自傳奇人物──蠻牛比爾(Wild Bill Hickok),他在1876年8月2日被仇家暗殺身亡時,手上拿的正是這樣的牌型。

http://www.imdb.com/title/tt0056217/
2008/12/30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稱"智多星"的布區卡西迪(Butch Cassidy)和"神槍手"日舞小子(Sundance Kid),美國西部拓荒時期赫赫有名的兩個搶匪,1969年這部【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就是根據這兩人的故事改拍成電影,由保羅紐曼(Paul Newman)飾演布區卡西迪,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演日舞小子,這也是他們倆第一次合作。第二次是1973年的【刺激】(the sting),聽說可能會有第三次,兩個老頭子囉!年長十一歲的保羅(Paul Newman)說只要不演勞勃(Robert Redford)他爸爸,啥都好談。^^" 

導演是喬治羅伊希爾(George Roy Hill),他用非常詼諧逗趣的風格來詮釋這兩個惡名昭彰的大盜。片頭那記錄片式的畫面把氣氛營造得不錯。保羅(Paul Newman)騎著腳踏車載著女主角嬉戲的那段讓我印象深刻,背景音樂是「raindrops keep falling on my head」,很好聽耶,搭在這裡真的讓人覺得很讚呢!保羅(Paul Newman)就像個大男孩一樣,那畫面讓人感到浪漫溫馨,那旋律令人久久無法忘記。http://0rz.tw/b401Y

炸火車那段蠻好笑的,接著就切入正題了:兩人開始逃亡。在兩人逃亡的過程中,導演常以遠鏡頭來呈現美國西部的廣闊草原啊、沙漠啊、山谷的,都顯得非常壯觀。而由於導演多用戲謔的手法來呈現,有時甚至讓人忘了他們倆是正在逃亡的搶匪咧!『who are those guys?』每次他們講這句話時就讓我發噱,哈哈!中間有一段以定鏡來推進情節,好像在看故事書一樣,搭配俏皮的音樂,還滿有趣的。後來他們帶著女伴遠走他鄉,仍然惡性不改,但導演也讓觀眾看到他們不同於搶匪的一面。最後,導演用最委婉的方式呈現結局,看完時我也略顯惆悵咧!

片廠花了六百萬美金製作,但北美票房就超過了一億美金,真是噱翻了!而除了票房開出紅盤之外,此片也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原創歌曲、最佳原創配樂、最佳攝影和最佳混音等七項大獎,最後是囊括了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原創歌曲和最佳原創配樂等四項大獎。

拍攝期間,布區卡西迪(Butch Cassidy)的妹妹經常來拜訪劇組,並會說些布區的軼事給劇組人員聽,還稱讚保羅(Paul Newman)演她哥哥演得很傳神咧!而女主角凱薩琳羅絲(Katharine Ross)後來跟導演處得不怎麼好。另外,片中所有玻利維亞的戲都是在墨西哥拍的。結局也跟事實不同。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4115/
2007/03/04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