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jpg  

由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擔綱演出,導演則是高爾韋賓斯基(Gore Verbinski),製作成本是兩千兩百萬美元,可惜北美只收了一千兩百多萬美元,海外更是只進帳六百多萬美元,全球票房甚至不到兩千萬美元,大概是賠了。

故事沉重又無奈(如此尖銳的角度想必刺痛了許多人QQ),貼切傳神地描繪出一個中年男子所遇到的生活困境(大多數人的苦惱都來自工作與家庭吧),情節有點語焉不詳,節奏也稍嫌遲緩,所以多少會讓人感到沉悶,不過其中所刻畫的父子親情相當細膩(父母對小孩還是盡量以關懷鼓勵代替冷漠責罵吧),而且寓意亦非常令人感動:人們應該時時刻刻保持樂觀隨和的態度(全身負能量於己於人都沒啥意義),並且以破釜沉舟的精神去面對事情(不要不緊的半調子態度常常只會苦吞敗果),必須如此方能有所成。

韋導(Gore Verbinski)借大衛之口講出了許多人的心聲:『做什麼都不順,任何人都跟我作對,老天對我真不公平。』反正,就是這類的抱怨。人們在不順遂時難免會這麼想,有時候可能是運氣太差了,但很多時候其實是自身的問題,只是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承認是自己的問題並勇敢地去面對,而是為自己找藉口並怪罪天地或其他人,一旦落入這種思維,人就會變得憤世嫉俗,別人也就會避而遠之,更甚者還會變成『一个怨全庄,全庄怨一个。』的情況。

說到底,一味地怨天尤人是無濟於事的(即使現實真的很不公平),唯有自立自強才有改變的可能(必須試著扭轉自己的命運),就如同鮑勃席格和銀色子彈樂團(Bob Seger & the silver bullet band)演唱的「like a rock」所欲表達的意涵:想要獲得一點成就,必須拿出岩石般的意志並嚴格地鞭策自己才行。人生的確很艱苦,但是在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之後,自己就會變成越來越堅強的人。不目中無人,也不妄自菲薄,做事全力以赴,讓身體流出汗水並沾滿泥巴,以辛勤的想法去對抗安逸的念頭,這才是人生的真諦。

花絮:派拉蒙其實想把故事舞台設定在加拿大。當年芝加哥在2月完全沒下雪,所以劇組被迫要人工造雪。

http://www.imdb.com/title/tt0384680/
2022/08/16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05.jpg  

劇場版第十四作,票房為卅二億日圓(獲益為十八億日圓左右),年度排名第十七,觀影人次則為兩百七十幾萬。

這一回的犯罪舞台設定在飛行船上,巧妙地將恐怖組織紅暹羅貓盜竊細菌並藉此恐嚇大眾以及怪盜基德偷竊寶石這兩條線交纏在一起,懸疑氣氛濃烈,誤導觀眾的幌子也擺弄得很像樣(不過算是致敬了【終極警探3】(die hard with a vengeance)),幾次轉折也頗具戲劇性,可惜動作冒險成分過多而邏輯推理成分過少(期待柯南電影版有較高的推理性著實太苛求了stO)。主題曲「over drive」由garnet crow所演唱,嗯,沒給我什麼特別感覺。@@

花絮:至今唯一沒有任何人死亡的系列作。

http://dorama.info/drama-4155.html
http://www.imdb.com/title/tt1636815/
2022/08/12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04.jpg  

【噤界】(a quiet place)在全球狂撈了三億多美元,導演約翰卡拉辛斯基(John Krasinski)在派拉蒙的催促下開始努力地撰寫續集劇本,此片的製作成本大幅增加至六千萬美元,不過在新冠病毒疫情仍未消退而順延一年上映的情況下還是有所斬獲,北美收進一億六千萬美元,海外再添上一億三千多萬美元,全球票房逼近了三億美元,年度排名第十五。前兩集都這麼賺,那麼繼續拍攝續集也是很合情合理的舉動,第三集暫定會在2025年上映。

此片算是延續了第一作的模式,氣氛依然營造得極為驚悚懸疑,可說是標準的換湯不換藥,片時也很有技巧地壓在一百分鐘內,節奏顯得相當緊湊。故事先回顧怪物來襲那天的情境,整個小鎮瞬間變成了死城(其實全美國甚至全世界都是如此),刻意用當時的悠閒和樂來對照後來的蒼涼孤寂。然後時間軸又拉回到一年多後,母子四人被迫逃亡,途中竟然還偶然遇到了以前的朋友艾密特。故事隨後分成了兩條敘事線(伊芙琳和兩個兒子以及艾密特與蕾根),情節的變化性增加了,在情感渲染與恐怖侵襲兩方面也取得了平衡。

主題直接寫在宣傳海報上了,沉默已經無法保證安全,所以人們必須勇於反擊才得以生存。末日世界即是無法律狀態,人們在這種極端情境中往往會變得自私,都已自顧不暇了,也就無力再幫助他人(更甚者還欺壓他人),而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更顯得互助合作有多麼可貴。母子三人對抗怪物的過程相當精彩,儘管不斷遭遇危險,但是一家人始終互相扶持,由此揭示了家庭的重大意義與人性的光明面向,這也是末日故事中常常會強調的重點。

年少的馬克斯和蕾根最後都站了出來,他們藉著超音波壓制住怪物而後動手擊斃牠們,這樣的結局展現出令人激賞的勇氣與意志。無論如何,人們都不應該放棄,而應該奮戰到最後一刻,末日故事大概都帶有如此的意涵。結尾戛然而止,他們往後會再有什麼遭遇,就在續集中見分曉囉!


花絮:第一作的嬰兒由凱德伍華(Cade Woodward)飾演,此片的嬰兒則是由他的弟弟狄恩(Dean Woodward)飾演。

http://www.imdb.com/title/tt8332922/
2022/08/07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03.jpg  

【全面攻佔】(London has fallen)系列第三作,仍然由傑拉德巴特勒(Gerald Butler)擔綱演出,不過導演又換成瑞克羅曼沃(Ric Roman Waugh),製作成本也又降至四千萬美元,北美收入近七千萬美元,海外也賺進七千多萬美元,全球票房總計為一億四千多萬美元,是系列三作以來首度不到一億五千萬美元。另外,第四作現正籌備中,片名似乎是【night has fallen】。

動作場面含糊,故事架構鬆散,情節套用公式而毫無新意,就像聽一個只會照著課本唸的老師上課那樣令人覺得枯燥乏味。stO

花絮:女主角由蕾妲米契爾(Radha Mitchell)換成派波佩拉柏(Piper Perabo)。那場領袖高峰會是取用了2017年在德國漢堡舉行的場次影帶再進行電腦合成。

http://www.imdb.com/title/tt6189022/
2022/08/04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02.jpg  

改編自希拉蕊聖喬治桑德斯(Hilary Saint George Saunders)與約翰帕瑪(John Palmer)於1927年發表的《the house of Dr. Edwardes》,由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與葛雷哥萊佩克(Gregory Peck)聯合主演,導演則是鼎鼎大名的亞佛列德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製作成本大約是一百七十萬美元,上映後在北美囊括將近五百萬美元,年度排名第三。

相當傑出的心理驚悚片,運鏡明顯帶有黑色電影的風格,以解離性失憶症為主題(是首批談論心理分析的電影之一),對人的精神狀態有著深入的探討,其中對夢境的解析著實令人咋舌(當然是有點誇大潛意識分析的療效了,不過在任何情況下似乎只要提到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都會讓人覺得很有學問。@@),由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繪製的超現實夢境增添了奇異的藝術性,讓米克洛斯羅札(Miklós Rózsa)獲得奧斯卡最佳配樂的配樂則營造出緊張的氛圍,此兩者適切地輔助了希導(Alfred Hitchcock)的運鏡,不只暈開了情節的懸疑,也加深了故事的內涵。

男主角到底是誰呢?他到底有沒有殺死愛德華醫生呢?如果他沒有,那麼真兇又到底是誰呢?這些疑問都吊足了觀眾的胃口。醫生與警察都亟欲查出真相,醫生想探求心病原由,警察則是想找到實際證據,雖然方法不同,但是目的一樣,可謂殊途同歸。女主角愛上了男主角,所以她相信他沒有殺人,於是她帶著他挖掘回憶,希望能找出潛藏於他內心中的病因,過程堪稱曲折離奇。英俊的葛雷哥萊(Gregory Peck)演起軟弱困惑的失憶症者毫不含糊,而健美的英格麗(Ingrid Bergman)演起睿智堅定的心理醫生也很有說服力,反正俊男美女不管怎麼演,大家都覺得好看。^^"

真兇是誰令人瞠目結舌,觀眾直到最後才明白,其實動機就只是最原始的利害關係罷了,簡單的事實被濃厚的迷霧所掩蓋,所以人們才會看不清真相。結尾激發出勇氣,藝高膽大的康絲坦當面質問真兇,並且分析現實狀況與心理邏輯來震懾住他,迫使他把槍口轉向了自己(也瞄準了觀眾,希導(Alfred Hitchcock)真的很敢挖苦觀眾啊!stO),然後就出現了這部黑白片中唯一的彩色(紅),這個運鏡還真是創意十足啊!

花絮:希導(Alfred Hitchcock)出現在哪呢?帝國大廈的電梯裡第一個走出來的人。希導(Alfred Hitchcock)力勸製作人大衛賽茲尼克(David O. Selznick)買下原著的翻拍版權,成交價為四萬美元。希導(Alfred Hitchcock)很仰慕薩爾瓦多(Salvador Dalí),也覺得此片應該使用他的作品,但大衛(David O. Selznick)原先並不同意這個做法。希導(Alfred Hitchcock)的男主角首選是卡萊葛倫(Cary Grant),第二人選則是約瑟夫考登(Joseph Cotten);大衛(David O. Selznick)則是希望由約瑟夫(Joseph Cotten)與桃樂絲麥奎爾(Dorothy McGuire)來搭檔主演。開頭所引用的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句子取自《凱薩大帝》(Julius Caesar)。希導(Alfred Hitchcock)對葛雷哥萊(Gregory Peck)做不出他要的表情變化感到失望。希導(Alfred Hitchcock)原本希望約瑟夫馮史登堡(Josef von Sternberg)來拍攝夢境橋段,最後他決定自己操刀,總共拍了廿分鐘,不過大衛(David O. Selznick)在看過毛片後又找了威廉柯麥隆曼澤斯(William Cameron Menzies)來重拍,並且將長度劇減至兩分鐘。葛雷哥萊(Gregory Peck)相當喜愛米克洛斯(Miklós Rózsa)的配樂。割眼睛明顯致敬了路易斯布紐爾(Luis Buñuel)的【安達魯之犬】(un chien Andalou)。希導(Alfred Hitchcock)原本建議片名取為【hidden impulse】。當時打破了倫敦的票房紀錄。當年奧斯卡五部最佳影片中兩個唯一:被提名最佳特效以及沒有男女主角被提名。麥可契科夫(Michael Chekhov)唯一的奧斯卡提名。希導(Alfred Hitchcock)後來於1948年與1951年導了兩次此片的一小時廣播版。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8109/
2022/07/30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01.jpg  

由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與山繆傑克森(Samuel L. Jackson)聯合主演,導演則是麥克斯佛萊(E. Max Frye),製作成本是一千七百萬美元,可惜北美票房連一千萬美元都沒有,肯定是賠了。

算是黑色喜劇,大開敏感的黑白種族玩笑,最傳神的部分就是描繪了那些自以為高尚的白人虛偽做作的嘴臉(律師夫妻的自鳴得意、警察局長的惺惺作態以及警察唐尼的愚蠢魯莽等等),但是整體說來還是稍嫌枯燥,情節套用了公式(那些體面白人都道貌岸然,而白人罪犯卻善良真誠。),結局也老調重彈(黑白各自省思之後和解了),實在沒什麼新意啊!stO

花絮:安德魯告訴艾默斯不要將他們倆的名字放在一起,他指涉的就是美國在1928年至1960年最紅的廣播節目【Amos 'n' Andy】,這個節目被許多黑人團體認為帶有極端的種族歧視傾向。

http://www.imdb.com/title/tt0106266/
2022/07/27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00.jpg  

我在部落格寫電影心得以來所看的第一千七百部電影,大長篇系列的第十一集,劇本原作於1989年10月在《月刊コロコロコミック》開始連載,當時是和【大耳鼠·愛莉活動大寫真】(チンプイ エリさま活動大写真)同場共映,東寶的獲利超過了十九億日圓,觀影人次達到三百八十萬,年度排名第七。

主題很明顯是環保(我對情節稍有印象,一定是在小時候就看過了。^^y),說教意味甚濃(不過當然還是有笑點啦,例如胖虎一直被誤認成猩猩以及哆啦A夢一直被誤認成貍。),相當嚴厲地批判人類是破壞地球環境的罪魁禍首,而沒有人類的動物星球卻是一片祥和快樂,人類的確該思考如何在保護環境與進步發展中找到平衡點才行。主題曲是武田鐵矢演唱的「天までとどけ」,歌詞頗具深意,人類的確是渺小又迷惘啊!

花絮:原作中出木杉是有登場的,但在此片中完全被刪掉了,這個情況是首次發生。

http://www.imdb.com/title/tt1147520/
2022/07/23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99.jpg  

李小龍返回香港發展後所拍的第二部作品,同樣由羅維執導,劇本也仍舊由其跟倪匡合寫,狂掃四百四十幾萬港幣,再度打破香港影史紀錄。

李小龍於1970年代初一再刷新香港票房紀錄,而他在這兩年多裡所完整拍攝的四部作品中又以此片最為知名,歸根究柢來講,就是因為故事凝聚出中華民族鬱積已久而渴望揚眉吐氣的奮發情緒。雖然這樣的操作手法難免帶有剝削電影的味道,但是撇開這點不談的話,情節還真是令人義憤填膺又血脈賁張,而李小龍的拳腳功夫也氣勢萬鈞又行雲流水,可謂兼具了力與美。

故事背景設定在1920年代時淪為日本租界的上海,那時孱弱的中國面對兇悍的列強總是顯得勢單力薄,日本人在此耀武揚威並處處羞辱中國人,而且其他國家的態度也是如出一轍(例如『華人與狗不得入內』這種針對性標示),如此憋屈窩囊的處境正是中國清末至二戰這段期間的寫照(對於漢奸噁心嘴臉的描繪還真是栩栩如生啊),羅導即以此為引信,點燃了中國人滿腔的怒火,觀眾都很期待看到主角挺身而出痛擊惡霸,彷彿也為自己出了一口怨氣一樣。

被設定為霍元甲徒弟的陳真是倪匡為李小龍量身打造的角色,面對蠻橫無理的日本人,他勇敢地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其武藝膽識與精神意志都足為國民表率,如今已被中國人視為抗日英雄,『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這句經典台詞著實鏗鏘有力啊!此外,情節也鋪陳得頗為迂迴曲折,陳真前去虹口道場踢館後就被通緝了,後來他又碰巧聽見師父其實是被毒死的,於是他獨自暗中偵查,過程懸疑詭譎而引人入勝。最後陳真為了不連累師兄弟而一肩擔起所有責任,書讀得不多的他犧牲了兒女私情而保全了團體大義,其捨己為人的悲壯胸懷實在令人讚佩。

整個故事也清楚明白地告訴觀眾,面對野蠻霸道的強權時,一味地吞忍退讓只會使其更加得寸進尺而已,適時適當地予以回應才是比較正確的做法,一百年前的中國面對大日本帝國是這樣,現在的台灣面對中共也是這樣,殷鑑不遠啊!

花絮:據說李因為此片的民族意識型態過於敏感而決定不再和羅導合作。李首次在電影中使用雙截棍。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5299&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8767/
2022/07/17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98.jpg  

由雅各賽德倫(Jakob Cedergren)獨挑大樑,導演則是古斯塔夫穆勒(Gustav Möller),製作成本僅僅五十萬歐元,當年代表丹麥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2021年被美國翻拍,主角是傑克葛倫霍(Jake Gyllenhaal)。

穆導(Gustav Möller)和埃米爾奈佳德亞柏森(Emil Nygaard Albertsen)合寫的劇本實在太優秀了,雅各(Jakob Cedergren)精彩動人的演出也很令人激賞,這種接近單人演出的簡單形式竟然能夠拉扯出如此驚人的戲劇張力,根本可以直接當作此類題材的教學範本了。高竿之處在於觀眾和男主角其實處於同樣的境地,因為兩者都難以確實掌握報案現場的狀況,令人膽顫心驚的懸疑感也氤氳而生。片時不到一個半小時,但是節奏拿捏得宜,氣氛也顯得緊繃壓抑,從頭到尾可謂毫無冷場。

風格算是犯罪驚悚,但是內容明顯偏向社會省思,故事透過一則求救電話探討著一些現代社會問題,例如政府失能導致民眾受苦與生活壓力大造成情緒偏差,口吻嚴肅且無奈。現代政府的職責深重遼闊,而需要幫助的民眾也都期盼政府能伸出援手,無奈政府再怎麼神通廣大還是會有能力未逮之處;再來,現代生活步調明顯比以前更緊湊,也造成人們心理壓力變大,甚至像伊本那樣罹患精神疾病,身為警察的亞斯格也是因為和老婆的感情觸礁而將怨氣發洩在人民身上。

另外,其中亦隱晦地指出心存成見就容易判斷錯誤的人性通病,亞斯格未詳加查證就自以為是地做出判斷,最後才發現自己完全搞錯了而感到羞愧難當,他向伊本坦承自己故意槍殺了一個少年並表達了懊悔之意,希望能勸阻她自殺。結局短暫的空白令人焦慮,就在觀眾以為她已跳橋自殺時卻猛然得知她獲救了,亞斯格的告解拯救了伊本的性命。人都會犯錯,但是只要能幡然悔悟並做出彌補,或許也能得到一些認同吧。

花絮:故事靈感來自你管上一個女性的報案電話聲音檔,當時綁架她的人就坐在旁邊。導演、製作人和攝影師等人皆是丹麥國立電影學院的畢業生,彼此也都認識。總共拍了十三天。

http://www.imdb.com/title/tt6742252/
2022/07/13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97.jpg  

改編自真人真事,分別由劉德華與葉德嫻飾演李恩霖與鍾春桃,導演則是許鞍華,製作成本大約是六千萬港幣,上映後在香港就囊括了兩千七百多萬港幣,在台灣和中國也都開出紅盤。另外,不只在商業市場上有所收穫,在各大影展上更是屢獲殊榮,先是葉德嫻笑納威尼斯影展最佳女主角,稍後又收下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與最佳女主角,最後甚至斬獲了香港金像獎大滿貫,這麼多的讚譽已足以證明此片有多麼優秀。

被歸為新浪潮作品,實在是美麗又感傷的故事,釋放出紮實綿密的情緒感染力道,雖然情節有點沉重,但是過程無疑充滿了溫馨。編導皆為女性,兩人合作表達出溫柔體貼的心意,陳淑賢的劇本深沉細膩,許導則以其獨到的鏡頭語言傳達出自己對香港現況的關注,不譁眾取寵也不煽情渲染,平凡無奇的橋段卻能夠醞釀出真摯動人的情意。此片以老人為主角,語重心長地探討老人安養這個嚴肅的社會議題,具有人道關懷精神的良苦用心獲得了各界的讚賞。

由情同母子的葉劉二人(現在不知道有沒有因為港中爭議而產生疙瘩@@)來飾演情同母子的少爺跟家傭真的是再適合不過了,相識多年且感情深厚的兩人根本就不是在演戲了,而是貼切地詮釋出內心對彼此的真摯感情,彷彿有一股暖流穿過心頭般,兩人自然質樸的表演實在令人感動。我一直都覺得,人世間最珍貴的東西無疑就是人與人之間親暱的情感(其他東西在達到某個程度後就不再是值得執著的了),人生路途上著實有著許多艱難(經濟匱乏與身體不適等),但是若有人情相伴,相信心境上也會開闊許多(因為縱使經濟無虞或身體健康,孤獨總是令人難受。stO)。

台灣亦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超過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廿),許多家庭都面臨著照養老人的問題而迫切地需要政府的協助,而這就是政府存在的意義之一。許導也藉此隱晦地批判某些人對年老的父母不聞不問(金姨只掛念她從未出現過的兒子,卻不明白時常前望探望她的女兒才是真正關心她的人。),子女間表現出來的責任心高低有別,許多家庭都有這樣的情況,諷刺意味十足。

情節引人愁思,令我又不由自主地想起祖母過世當晚的回憶,半夜兩點多聽到電話鈴聲響起時心中不祥的預感,接起電話時聽到安養中心告知異常消息時難以言喻的心情,和父親在醫院見到她最後一面的情景,她在人生終了前的最後一刻對著我們父子倆所說的話語與痛苦掙扎的動作,一幕幕都彷彿歷歷在目,正所謂『不思量,自難忘。』。生老病死其實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但是當真正面對時卻又往往無法坦然接受(對生者與死者都是如此),唉!QQ

花絮:劇組主要是在九龍的深水涉拍攝。羅傑的家真的就是李恩霖位於美孚新邨的家。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14729&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2008006/
2022/07/10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