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6.jpg  

改編自藤澤周平的兩則短篇小說──《隱劍鬼爪》(隠し剣 鬼の爪)與《雪明り》(前者我在昨晚看完了,而後者無中譯就沒辦法了。),山田洋次的『武士三部曲』第二彈,由永瀨正敏與松隆子等人主演,票房將近十億日圓,年度排名落在五十幾。

藤澤筆下的武士並不像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樣瀟灑豪邁而常常顯得抑鬱憂愁,他以不同於以往的角度來描寫低階武士的日常生活與真實情感,因為他認為武士其實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冰冷僵硬的機器。片時有點長──一百卅一分鐘,所以節奏稍嫌緩慢,氣氛也略顯沉滯,不過就像是必須靜靜品味的美酒一般,淺酌入喉之後才會嚐到香醇的味道,而這也正是山導的作品中最令人稱道的地方,他總是能藉由一些瑣事來凸顯出人的無奈與苦悶而引起觀眾的共鳴。

如果把武士看做一分工作的話,那麼觀眾就可以很輕易地理解到,被認為必須注重榮譽與服從命令的武士在職場上也會遭遇許多不如己意或力不從心的事情,身為低階武士的片桐當然就更是如此。在幕末急速西化的過程中,時常對新式武器感到苦惱的他仍兢兢業業地學習並表現出正直負責的態度,心心念念著父親的教誨與母親的慈祥,義無反顧地保護自家女傭(因為喜歡她^^),苦口婆心地勸降昔日好友(因為不想殺他@@),由此即可看出他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好男人,在親情、愛情與友情等方面都做到了仁至義盡。

結局令人欣慰,片桐用師父傳授的的密技隱劍鬼爪暗殺了卑劣的上司堀(這種人真是標準的衣冠禽獸),還和心愛的希惠互訴衷情(兩人之間單純真摯的愛情實在令人羨慕),與其當個窩囊的武士而因為階級限制無法和希惠結為連理,他寧願當個普通的商人而能夠自由自在地和希惠相知相守……

http://www.imdb.com/title/tt0442286/
2022/11/11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25.jpg  

改編自達許漢密特(Dashiell Hammett)於1930年發表的同名小說(中文書名被臉譜取為《馬爾他之鷹》,我在昨晚拜讀完畢。),由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自編自導,獨挑大樑的是亨佛萊鮑嘉(Humphrey Bogart),搭配的女主角則是瑪莉亞斯特(Mary Astor),製作成本是卅七萬五千美元,在北美掃入近百萬美元,在海外撈進八十萬美元,全球票房達到一百七十幾萬美元。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於1989年指定將廿五部電影收入國家圖書館中保存,這些是首批進入保存名單的電影,而此片正列於其中,美國電影學會則先後於1998年、2001年與2008年將此片選為百年百大電影、百年百大驚悚電影與十大類型(懸疑)十大佳片,這種種榮耀即已證明此片有多麼優異。

黑色電影的經典之作(被奧斯卡提名為最佳影片),甚至被認為是該類型的濫觴,與其原著在推理小說史上的崇高地位遙相輝映,我一直認為將冷硬派偵探小說拍成黑色電影真的再適合不過了,因為書裡那種處處充滿死亡威脅的可怖氛圍在螢幕前變得更容易感受到。孤僻謹慎的偵探、故作天真的美人、虛張聲勢的掮客、城府深沉的商賈與暴戾狂妄的保鑣等等,由這些角色構築出一個灰暗現實的故事,真相在撲朔迷離中漸漸清晰明朗,過程令人膽戰心驚,結局則令人心有餘悸。有些黑色電影會有節奏跳躍過快且出場人物過多而導致觀眾理解困難的情況,不過此片完全沒有這個問題,不只節奏流暢明快,人物也不多並各具特色,情節更是幾乎忠於原著(被奧斯卡提名為最佳改編劇本)。

當年才卅五歲的休導(John Huston)首次執導演筒就表現得相當出色,更別說他還寫了劇本,其中甚至將段落或場景安排得很詳細,如此才華著實令人嘆服,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與最佳改編劇本的提名已經是很大的肯定了;亨佛萊(Humphrey Bogart)無疑是當時的超級明星,而黑色電影正是他賴以成名的類型,他先後飾演了山姆史貝德和菲利普馬羅這兩個在冷硬派偵探小說裡最為崇高的角色,也為他的演藝生涯寫下了重要的一章;瑪莉(Mary Astor)戲分不多,不過她卻將那個聰慧狡黠又故作單純的神祕女郎詮釋得恰到好處。

馬爾他之鷹隱喻著誘人的龐大利益,各路人馬都想要得到它,所以它的周邊布滿了致命的危險,史貝德因為接受了布麗姬歐香奈西的委託而被捲入其中,他費了一番工夫弄清了整個情勢,然後且看且走。私家偵探就是在槍口下討生活,想要溫飽甚至生存就必須使出渾身解數且沉著地應對,所以他時時刻刻都表現得冷酷強悍,就算心裡有點害怕也依然故作鎮定。冷硬派偵探是男人無腦的浪漫,每個男人或多或少都幻想著自己就是那個硬漢,不過喔,想像一下是可以啦,親身體會就免了吧。stO

眾所周知,黑色電影的風格相當鮮明,不管在畫面呈現或故事敘述等方面都是如此,不斷出現的陰影畫面自然而然地營造出懸疑感覺與絕望意味,而情節則偏向虛無主義,看著角色們在對抗爭奪的過程中喪命且最終一無所獲,觀眾總會不自覺地感到鬱悶或惆悵。世界持續運作,時間不斷流轉,人們始終就像螻蟻般汲汲營營,想想也令人感到五味雜陳。

結局令人無言,幾個人追逐著一隻價值連城的老鷹雕像,終於好不容易地弄到手了(它現身的那一刻還真是有戲劇力啊)。什麼?假的!真是令人洩氣,既然這裡沒搞頭了,那大家就解散吧。房間裡只剩下史貝德和布麗姬了,他沒有逞英雄,也沒有被美色沖昏頭,他理智地將她交給了警方(她那絕望的眼神還真是哀怨啊QQ),想要在爾虞我詐的江湖中走跳,必須抱持這種防衛思維才能明哲保身。他跳出了這個是非漩渦,退回了以前的生活,繼續當他的私家偵探,遊走於法律邊緣和暗巷裡,因為他明白,太過感情用事很可能會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中……

先來講一些前製與拍攝時的瑣事。希尼格林史崔(Sydney Greenstreet)重達三百五十七磅,他穿的服裝和坐的椅子都是特別訂做的。休導(John Huston)在拍攝布麗姬表現緊張的橋段前都會要瑪莉(Mary Astor)在片場附近先跑動一下。傑克華納(Jack L. Warner)很討厭看到別人抽菸,而亨佛萊(Humphrey Bogart)和彼得羅瑞(Peter Lorre)偏偏就故意要抽更多來唱反調,兩人甚至慫恿瑪莉(Mary Astor)和希尼(Sydney Greenstreet)一起抽,此舉讓傑克(Jack L. Warner)氣到把休導(John Huston)叫到辦公室並威脅他如果不能制止演員亂搞的話就要炒掉他,不過他後來以抽菸可以氤氳出緊張氣氛來說服了這個火冒三丈的大老闆。渥特休斯頓(Walter Huston)故意踉蹌得很笨拙,所以他的導演兒子必須不斷地喊卡重拍。瑪莉(Mary Astor)於拍攝當時和休導(John Huston)打得火熱,而她的放蕩形象在業界相當出名。馬爾他之鷹雕像道具由佛列德塞克森頓(Fred Sexton)所刻,模樣是取自克尼普豪森之鷹,總共做了八隻,兩隻鉛的,六隻塑膠的,現仍存三隻,據說拍賣價值會超過一百萬美元,其中一隻現在在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手上。華納原本想將片名取為【the gent from Frisco】,因為1931年已經拍了一部【the Maltese falcon】,不過休導(John Huston)很堅持要用【the Maltese falcon】,所以華納也就不再強求。

最後則是花絮。原作者達許(Dashiell Hammett)曾在平克頓偵探事務所任職過,他以自身經驗描寫情節並塑造角色,例如布麗姬就是取自他的秘書佩姬歐圖(Peggy O'Toole)和一個曾雇用他去辭掉管家的女人。葛蕾蒂絲喬治(Gladys George)的掛名排在第三位,但是她的戲分卻少得可憐。舞台劇出身的希尼(Sydney Greenstreet)在好萊塢的初登場,也是他唯一獲得奧斯卡提名的演出。被美國電影學會選入百年百大台詞的『the stuff that dreams are made of』(由夢想編織而成)其實是取材自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的《暴風雨》(the tempest)。於1943年至1950年間三度被改編成廣播劇。於1956年才首次在電視上播映。由於票房很棒,所以華納想拍續集(片名取為【three strangers】),不過達許(Dashiell Hammett)提醒華納他們買了翻拍版權並不代表他們擁有那些角色,華納只好將該片的角色都改掉。此片最後一位辭世的演員就是飾演威瑪的小艾力夏庫克(Elisha Cook Jr.),他在1995年走完了他九十一歲的人生。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3870/
2022/11/05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24.jpg  

改編自尤奈斯博(Jo Nesbø)於2008年發表的同名小說,由雅斯肯尼(Aksel Hennie)、尼可拉科斯塔瓦爾道(Nikolaj Coster-Waldau)和希諾薇麥考迪倫德(Synnøve Macody Lund)等人主演,導演則是摩頓帝敦(Morten Tyldum),製作成本是三千萬挪威克朗,當年在挪威收穫了該國影史最高的九千萬挪威克朗,全球票房則是逼近兩千萬美元。

原本以為是情慾流動的上流社會糾葛,殊不知是刀刀見骨的商場情報刺探,情節相當獵奇(男主角根本是金剛不壞之身吧@@)且充滿懸疑意味,不過口味有點重,結局也順利得令人驚訝(主角猜中警探愛面子的心態倒是頗為高明啦),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女主角很美吧!^^"

花絮:尤(Jo Nesbø)首部被改編成電影的作品。由於預算有限而採用了一些【龍紋身的女孩】(män som hatar kvinnor)的畫面。在超過五十個國家上映,是挪威電影的最高紀錄。頂峰在此片還在製作時就買下了重拍版權。

http://www.imdb.com/title/tt1614989/
2022/11/01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23.jpg  

算是群戲,不過泰勒羅素(Taylor Russell)明顯是主角,導演則是亞當羅比泰(Adam Robitel),製作成本僅僅九百萬美元,不過卻能在北美收進五千七百多萬美元,在海外更是掃入將近一億美元,全球票房超過了一億五千萬美元,標準的小兵立大功。續集【密弒遊戲2:勝者危王】(escape room: tournament of champions)在去年上映,不過票房下滑很多。

看似逃脫遊戲,實則殺人計畫,節奏很流暢,情境很逼真,毫不廢話地就進入了正題。被聚集在一起的人都是萬中選一的幸運兒,但是似乎有人還想再看看他們之中到底誰才是最幸運的那一個,於是被困住的他們必須通力合作去突破一道道關卡(也可以說是人性考驗)以逃出生天。有點像是B級片,娛樂性是還算足夠啦,不過也就僅止於此了,我的感想大概是:前提略顯含糊,結尾稍嫌疲軟,給人一種什麼都推給所謂『幕後黑手』的粗糙感。

花絮:片名起先取為【the maze】。每一道關卡其實都針對他們各自所經歷的劫難來設計的,著火房間是亞曼達,冰凍房間是傑森,顛倒房間是柔伊,毒氣房間是丹尼,迷藥房間是班,擠壓房間是麥克。設計密室逃脫關卡的公司叫米諾斯──一個希臘神話人物。

http://www.imdb.com/title/tt5886046/
2022/10/29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22.jpg  

改編自楚門柯波帝(Truman Capote)在1958年發表的同名中篇小說,由奧黛莉赫本(Audrey Hepburn)擔綱演出,搭配的男主角是喬治佩柏(George Peppard),導演則是布雷克艾德華茲(Blake Edwards),製作成本是兩百五十萬美元,全球票房則大約是一千四百萬美元。美國電影學會也在2012年將其收入了保存名單中。

無疑是奠定奧黛莉(Audrey Hepburn)高貴優雅形象的經典作品,當時卅歲出頭的她穿著紀梵希洋裝那美麗的姿態著實令人難忘,荷莉也成為她最知名的角色之一。故事在一派戲謔中點綴了一抹哀愁,就好像人們偶爾會在熱鬧歡樂的場合裡卻感到孤單寂寞那樣,在令人陶醉的主題曲「moon river」(不只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歌曲,後來於2004年還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百大電影歌曲第四名。)輕柔的旋律與深情的詞句催化下更是令人不禁感到五味雜陳。雖然情節有點違背常情,不過正是這種浮誇的設定強調了真實世界的勢利,也襯托出真摯情感的可貴。

荷莉愛慕虛榮又揮霍無度,光是看到蒂芬妮商品就能讓她的心情變好,她打算要釣金龜婿,是個標準的拜金女;而保羅則是個鬱鬱不得志的作家,他為了糊口還得當貴婦的小白臉。兩人處境相似,不過心境卻不同,他一直在找尋一個願意真心相待的心靈伴侶,而她則懷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而不願承認自己內心深處其實也很渴望有一個真正愛她的人能作伴。而除了男女主角之外,其他角色性格也塑造得很鮮明,其中最有喜感的大概就是荷莉樓上的房客了,也為這個略顯惆悵的故事點綴了一點詼諧。

溫馨的結局令人感動,其所蘊含的寓意也淺顯易懂:再多價值連城的珠寶也比不上一分真誠純潔的感情,相濡以沫也好,同病相憐也罷,人們在困境中所付出的情意常常是一片衷心而不帶一絲虛偽的(其實是因為全身上下什麼都沒有了stO)。人生短短數十載,與其在花花世界中迷失自我,不如在茫茫人海中尋找真情。順帶一提,我在十幾年前就看過了,今晚算是補完計劃,當時我才廿幾歲,不太能體會出故事的意涵,如今我已年過四旬,終於多少能感受到現實的苦澀了。QQ

花絮:楚門柯波帝(Truman Capote)以六十五萬美元的價格賣出翻拍版權,但他後來發現將其改編成劇本的喬治艾索洛(George Axelrod)賺得更多時感到很懊惱。莎莉麥克琳(Shirley MacLaine)和金露華(Kim Novak)都曾婉拒主演。史蒂夫麥昆(Steve McQueen)被邀演男主角,但他卻受限於合約而無法接演。楚門(Truman Capote)原本希望由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來主演,但她的演戲教練勸她不要接這個有點像應召女的角色。約翰法蘭肯海默(John FrankenHeimer)原本已經準備執導演筒了,但奧黛莉(Audrey Hepburn)接演後堅持要換導演。東尼柯蒂斯(Tony Curtis)曾向艾導(Blake Edwards)請纓主演,但因為奧黛莉(Audrey Hepburn)當時的老公梅爾法拉(Mel Ferrer)不同意而作罷。奧黛莉(Audrey Hepburn)的片酬高達七十五萬美元,是當時片酬最高的女演員。楚門(Truman Capote)是以他住在紐約時的朋友卡蘿葛麗絲(Carol Grace)為形象來塑造荷莉。據說楚門(Truman Capote)曾毛遂自薦主演。原著裡故事發生在1943年,此片則是1960年。荷莉戴的眼鏡是奧利佛高史密斯而不是雷朋。「moon river」原本要取為「blue river」,但因為作詞者強尼墨瑟(Johnny Mercer)想起已經有同名曲了而改掉,是亨利曼奇尼(Henry Mancini)為奧黛莉(Audrey Hepburn)量身訂做的,因為她不太會唱歌,所以整首曲子只有一個八度音。在鋼琴上彈奏「moon river」時完全不需要用到黑鍵。荷莉只有十九歲左右。荷莉從頭到尾只有一次以真名稱呼保羅──在圖書館借書時,其他時候她都叫他佛雷德。膠捲意外損害導致某些外景戲必須重拍。當年提名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的五部作品中唯一沒被提名最佳電影。米奇魯尼(Mickey Rooney)飾演的日本人角色在1990年代後常常被指稱是種族歧視。飾演派對客人的臨演都是艾導(Blake Edwards)的朋友。那件黑色洋裝在2006年以八十萬七千美元拍賣了出去。蒂芬妮在2017年以六十三萬英鎊在拍賣會上買走了寫有奧黛莉(Audrey Hepburn)親筆註記的劇本原稿。

http://www.imdb.com/title/tt0054698/
2022/10/24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21.jpg  

【國家寶藏】(national treasure)的續集,原班人馬再次一同尋寶,製作成本拉高到一億三千萬美元,上映後在北美和海外都橫掃兩億美元以上,全球票房超過了四億五千萬美元,年度排名高居第九。縱使前兩集都非常賣座,不過十幾年過去了,第三集依然處於只聞樓梯響的階段,感覺粉絲的期待感也逐漸消失了吧!@@

標準的換湯不換藥,節奏流暢到讓人頭上冒出三條線,主角像是吃了無敵星星的超級瑪利一樣,什麼線索都能信手拈來,什麼謎題都能迎刃而解,什麼難關都能逢凶化吉,但是仔細想想就覺得其實這樣也好,因為如果將他們弄錯的部分也都統統演出來的話,那麼片時可能就會超過四個小時,所以我突然覺得迪士尼真的很貼心,他們很明顯地只想要觀眾的鈔票,所以就盡力地幫觀眾省下了時間(@@?)。

總歸來說,娛樂性還算可以,無奈合理性明顯不足,儘管尋寶過程相當驚險刺激,不過我看到後半段還是有點昏昏欲睡,因為情節實在太過老套了stO!這樣的故事只拍一次會令人覺得精彩新奇(一些關於歷史人事的杜撰儘管錯得離譜卻相當具有想像力),同樣的格式再拍一次的話就會令人覺得了無新意。

花絮:劇組在拉什莫爾山進行拍攝工作導致山丘市高中每年都會在當地舉辦的畢業舞會無法如期舉行,為了補償他們,迪士尼負擔了舞會移到他處的全部費用,並且提供獎學金給畢業生代表。一般認為總統的秘密書第四十七頁的內容就是要當作續集的題材,可惜至今看似已胎死腹中。送到電影院的拷貝帶上寫著『cinnamon』(肉桂)。

http://www.imdb.com/title/tt0465234/
2022/10/20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20.jpg  

由當時尚未成名的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領銜主演,女主角和第一男配角分別是琳達漢米爾頓(Linda Hamilton)和麥可賓(Michael Biehn),導演則是詹姆斯柯麥隆(James Cameron),製作成本僅僅六百四十萬美元,上映後在北美收穫了三千八百多萬美元(年度排名第廿一),在海外則賺進四千萬美元,全球票房總計是七千八百多萬美元。由於票房不錯,此片強力地帶動了流行趨勢,隨後也衍生出多部續集(票房與口碑都大爆發的系列第二作也讓此片的歷史地位跟著水漲船高),美國電影學會於2001年將其列為百年百大驚悚電影之一,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亦於2008年將其收入保存名單中。

劇本由後來結為夫妻的柯導(James Cameron)與蓋兒安赫德(Gale Anne Hurd)所合寫(其實後者只是大概給點意見而已),而前者的運鏡功力亦極為優異,一舉贏得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與最佳編劇,也讓當時都還未滿卅歲的兩人聲名鵲起,雖然時間邏輯有點弔詭(擔任領袖的兒子派部下回到過去搭救他的母親,結果這個部下和他母親發生關係而變成他的父親?這是不是有一點牽強呢?嗯,我覺得不只是有一點而已矣,任何人聽到都會想要大笑吧!stO),不過在科幻設計與氛圍營造上的造詣實在太過精湛,所以也就毫無疑問地演變成瑕不掩瑜的情況了。

內容揉合了科幻與動作等元素,敘事手法純熟,推進節奏快速,不管在情節的鋪陳或鏡頭的呈現上都頗有質感,兼具了精緻的藝術感與豐富的娛樂性,其獨特的時空觀點、炫目的電腦特效、入情入景的配樂、驚險刺激的動作場面與冷峻寂寥的末日情境也都相當令人著迷,無疑已在電影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記。每次看柯導(James Cameron)的作品都會讓我再度認知到他真的是曠世奇才,年紀輕輕就能在編劇和導演兩方面都取得非凡的成就,這就是所謂的『英雄出少年』吧。

接下去來說說三個主要演員。當年在健美界已登頂的阿諾(Arnold Schwarzenegger)轉戰電影圈後還未取得成功,已卅幾歲的他演技略顯生硬,不過就正好適合演出這個冷酷強悍又沉默寡言的改造人(被美國電影學會列為百年五十大反派之一),他渾身散發出陽剛氣息,穿越時空而來的出場亦令人印象深刻,皮衣皮褲加墨鏡的造型充滿了男子氣概,面無表情地講出『I'll be back』也實在很酷,此片絕對是他的成名作,也自此奠定他動作片巨星的地位。而女主角琳達(Linda Hamilton)雖然不算美,但是仍恰如其分地詮釋出角色所需要的堅毅性格;麥克(Michael Biehn)則是稱職地扮演了綠葉,其憂鬱又剛強的氣質亦令人難忘。

時空背景設定在1984年與2029年,來自未來的死亡威脅令人瞠目結舌,無辜枉死的性命則表示人生無常,故事亦由此塑造出一股神秘的恐懼感。改造人腦中已被輸入獵殺莎拉的指令,它猶如來自未來的死神,也彷彿象徵著恣意妄為的邪惡。而凱爾則像是這片黑暗裡的一點微光,雖然力有未逮,但是仍盡其所能地引導著茫然無措的人們走向逃出生天的出口。兩人分別代表了末日的絕望與希望,有如為情節塗抹上宗教色彩與哲學思維,也加深了故事的意涵。

結尾堪稱高潮迭起,改造人鍥而不捨地追殺莎拉,凱爾也不辱使命地保護著她,兩人似乎無論如何都擺脫不了它的糾纏。被卡車輾過,它只是有點跛腳而已;被火燒,它只是外皮損壞罷了;被引爆,它還是可以繼續運作;那麼到底要怎麼做才可以摧毀它呢?原來是用機器將它壓軋破壞。這段層遞式的描述堪稱是說故事的範本,也將從頭到尾蓄積的能量全部釋放出來而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力道,而充滿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意味的結局埋下了續集的伏筆,令人好奇故事接下來會如何發展。

先來說一些構思與選角的傳聞。威廉威許爾(William Wisher)貢獻了一些莎拉對白的創作。派拉蒙一度有意製作,但是他們認為柯導(James Cameron)不足以勝任導演,所以堅持要親自掌鏡的柯導(James Cameron)就回絕了。柯導(James Cameron)原本的構想中回到過去的改造人和人類都不只一個,但後來多方考量下決定簡單一點就好。柯導(James Cameron)說故事靈感來自他做的惡夢,他後來將以象徵性的一美元將劇本賣給對興致盎然的蓋兒(Gale Anne Hurd),條件是必須由他親自掌鏡;他後來也曾表示【奇幻人間】(the outer limits)、【the driver】和【衝鋒飛車隊】(mad Max 2)是靈感來源。拍攝工作因為阿諾(Arnold Schwarzenegger)還忙於【毀天滅地】(Conan the destroyer)而延後好幾個月,福斯高層在這時給了柯導(James Cameron)撰寫【異形2】(aliens)劇本的工作。阿諾(Arnold Schwarzenegger)原本是要演凱爾,但柯導(James Cameron)覺得很難再找到比他壯的人來演改造人,所以就直接讓他演改造人了。吉娜戴維斯(Geena Davis)、蘿珊娜亞奎特(Rosanna Arquette)和莉亞湯普森(Lea Thompson)都曾試鏡爭演女主角。麗莎藍格洛斯(Lisa Langlois)曾被邀演女主角,但她當時還有其他試鏡要準備,她幾經猶豫還是決定退出,這決定日後也讓她後悔不已。黛博拉溫格(Debra Winger)曾試鏡成功,但她後來改變主意而決定婉拒。珍妮佛傑森李(Jennifer Jasin Leigh)因為年紀太輕而無緣主演女主角。

接著再說一些有關製作和拍攝的瑣事。阿諾(Arnold Schwarzenegger)非常投入角色,不只勤練槍械操作,還刻意不和另兩位主角互動。柯導(James Cameron)和阿諾(Arnold Schwarzenegger)兩人為了那句經典台詞吵得很兇,後者說改造人應該是講『I wil be back』比較自然,不過前者很堅持,後者也只好屈服。阿諾(Arnold Schwarzenegger)的替身是彼得肯特(Peter Kent),後者後來長期擔任前者的替身。劇組必須常常大半夜在外面拍攝,加上根本沒拿到許可,所以整個過程的壓力都很大。改造人闖進武器店的橋段是最後才補拍的,而且是柯導(James Cameron)自掏腰包。創世紀(genesis)的鍵盤手東尼班克斯(Tony Banks)曾被邀寫配樂,但他正忙於【starship】而婉拒了。柯導(James Cameron)最先是找勞勃波汀(Rob Bottin)來擔任化妝設計師,但他正準備投入【突變第三型】(the thing)而婉拒,柯導(James Cameron)隨後找上迪克史密斯(Dick Smith),他則覺得力有未逮而婉拒,不過他轉而向柯導(James Cameron)推薦了他的朋友史丹溫斯頓(Stan Winston),沒想到這兩人特別地合拍,變成好友的兩人此後又合作了【異形2】(aliens)和【魔鬼終結者2】(the terminator: judgment day)等經典作品。

最後則是一些花絮。凱爾當時廿六歲,莎拉則是十九歲。阿諾(Arnold Schwarzenegger)首次演出恐怖片及飾演反派。改造人總共亮相了廿一分鐘,阿諾(Arnold Schwarzenegger)只有十幾句台詞。兩個系列唯一:1.85:1的圖像縱橫比以及有正面裸露。獲得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盛讚。

http://www.imdb.com/title/tt0088247/
2022/10/15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19.jpg  

【古惑仔】系列的外傳,由陳小春和梁詠琪領銜主演,導演則是葉偉民,當時囊括六百七十幾萬港幣,年度排名勉強擠進了前五十。

雖然有許多橋段連接得很不合情理,不過還真的將山雞刻畫成用情專一的純情男,看著看著就令人感到有一抹惆悵掠過心頭。不斷的陰錯陽差讓互相意愛的山雞和阿芝無法相守而只能留下永遠的遺憾,人生往往就是如此不圓滿,有很多事情再怎麼強求也是沒辦法的。QQ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8724&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244884/
2022/10/12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18.jpg  

由麥可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擔綱演出,導演則是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製作成本是五千萬美元,不過在北美只收進了四千八百多萬美元,好在海外添上了六千萬美元,也拉抬全球票房超過了一億美元。

娛樂性十足,創意感無限,芬導(David Fincher)真不愧是懸疑大師,竟然能夠將一個這麼故弄玄虛的劇本導得如此有聲有色(當然麥可(Michael Douglas)逼真傳神的精彩演出也是功不可沒),觀眾一開始就像是欣賞超現實主義畫作般完全看不懂,不過後來慢慢地會被牽著走而覺得其中必定有著不為人知的天大陰謀或血海深仇,觀眾大概怎麼也想不到最後芬導(David Fincher)會像調皮的小孩般嬉皮笑臉地走上前來告訴你這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惡作劇而已,放輕鬆啦,祝你生日快樂喔,啾咪!嗯,講得這麼輕描淡寫,不過被整的人就像是啞口食苦瓜般無奈啊!

尼可拉斯在那幾天裡有如玩了一場真人線上遊戲(不過整個過程給人的感覺很不真實,因為那間公司怎麼可能將那麼多情境掌握得那麼好呢?實在有點違背常理啊!),他血脈賁張又提心吊膽,搞不懂到底是什麼人要致他於死地。故事非常荒謬,不過其重點在於讓觀眾身歷其境般地體會到尼克慌張失措的感覺,試想,光是在螢幕前看著就有點坐立難安了,若是自己親自下場體驗的話,那想必也會像尼克一樣起痟了吧!結局給人的評價不一,應該有人會覺得很新奇而喝采,不過也絕對有人會覺得太胡鬧而幹譙,端賴性格而定(對我這種古板的人來說,其實有種被捉弄而不悅的感受。@@)。

花絮:1993年時曾預定由強納森莫斯托(Jonathan Mostow)來掌鏡,男女主角則分別為凱爾麥克拉克蘭(Kyle MacLachlan)和布莉姬芳達(Bridget Fonda)。安德魯凱文渥克(Anderw Kevin Walker)其實也是編劇之一,只是他並沒有掛名。茱蒂佛斯特(Jodie Foster)原本被安排演尼克的姊妹,但她後來覺得將這個角色改成女兒會更好,可惜芬導(David Fincher)和麥可(Michael Douglas)都很反對這個改變,她也就因此退出了;後來這個角色被改成男性,而傑夫布里吉斯(Jeff Bridges)曾被詢問演出意願。消費者娛樂服務處的標誌是著名的潘洛斯三角(不可能物體之一)。尼克所做的測驗是明尼蘇達多項人格問卷。尼克被丟包在墨西哥的墓地是向【bring me the head of Alfredo Garcia】致敬。芬導(David Fincher)後來多次在受訪中表示自己對拍了此片並不感到驕傲,他老婆也說他根本不該執導此片。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9174/
2022/10/09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17.jpg  

改編自山本周五郎於1959年發表的短篇小說集《紅鬍子診療譚》(赤ひげ診療譚)(我在9月底陸續將原作中的八則短篇看完了),算是群戲,不過由三船敏郎擔綱主演,而第一男配角是加山雄三,導演則是黑澤明,東寶的獲益高達三億六千萬日圓,是當年的國片冠軍,年度排名則為第五。

黑導的最後一部黑白電影(與原作可謂相互輝映啊),繼【大鏢客】(用心棒)之後再度將三船扶上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寶座,照理說這又是兩人一次成功的合作,不過當時大概誰都沒料到這就是他們倆的最後一次共事了(此後甚至可說是形同陌路),所以箇中原由著實費人猜疑(在兩人都已過世廿幾年後的今日仍是眾說紛紜),也為此片增添了不少話題性。片時超過了三個小時(嚴格說來是將幾部短片合成一部長片),加上嚴肅的情節裡缺少了娛樂性,所以對觀眾而言的確是一大挑戰,不過其珍貴的藝術價值與深刻的道德意涵無疑值得人們推崇讚賞,亦足見黑導有多麼認真地看待自己身為電影人的社會責任。

雖然片名是三船所飾演的『紅鬍子』,但是他的戲分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台詞就顯得更少了),因為整個故事其實是以加山所飾演的保本登為主視角,不過兩人的演出風采也都或多或少被其他配角奪走了,香川京子飾演的狂女、根岸明美飾演的阿邦、山崎努飾演的佐八、二木輝美飾演的阿豐、頭師佳孝飾演的長次與飾演幫傭的幾位女演員等等,每個人都傳神地展現了精湛的演技,令人能真切地感受到窮苦人的辛酸悲慘與奮發振作。

這也是黑導繼【靜靜的決鬥】(靜かなる決闘)之後再度描摹仁心仁術的醫者超凡入聖之形象,從他大致忠於原著的情節即可明顯看出他相當認同『紅鬍子』新出去定大夫的人生價值觀而希望借其之口來散播良善的種子,他專注地勾勒每一個飽受折磨的生命,由此細膩地刻畫出身體的痛楚與心靈的創傷,也字字血淚地道出人生百態與世間疾苦,更鞭辟入裡地剖析了善惡對錯,使整個故事充滿了人道關懷精神與社會正義意識。在黑導從容不迫的鏡頭下,無數窮苦人在絕望與束縛中堅韌不拔地尋找著希望與解脫,縱使淒慘落魄也絕不灰心喪志,努力生活的勇氣與為他人著想的心意亦不禁令人熱淚盈眶並省思再三。

人多半會因為沒有親身經歷而無感於別人的苦痛,所以似乎也唯有弱勢者才能真正體會到弱勢者的感受(正所謂『同病相憐』),如果自己未曾親身經歷卻仍能同情別人的苦痛,那麼就至少可以將之視為一種善意,新出大夫大概就是以這種人溺己溺的情操在對待病人的吧!他真誠高尚的善意慢慢地感動了周遭的人,每個人都受到薰陶而變得更好,也將他的善意傳播得更廣,就連起初不情不願地來到療養院的保本最終也從中領悟到了『施比受更有福』的真諦!

花絮:三船是真的將鬍子染成紅色(可惜畫面是黑白的而看不出來)。阿豐的遭遇其實取自費奧多爾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的《被侮辱與被損害者》(humiliated and insulted)。前前後後耗時兩年才拍完,而佐八瀕死前的橋段是最早拍的,黑導用以為整部片立下基調。黑導在拍完此片後就解除了與東寶的專屬合約而決定尋求國外能提供更多資金的機會。

http://www.imdb.com/title/tt0058888/
2022/10/02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