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保羅沃克(Paul Walker)、史蒂夫贊恩(Steve Zahn)和莉莉索比斯基(Leelee Sobieski)等人主演,導演則是約翰達爾(John Dahl),製作成本是兩千三百萬美元,但北美票房尚不及此,海外也只再收進一千四百多萬美元,全球票房三千六百多萬美元想必是讓福斯失望了。虧本的福斯可能為了多少撈回一點而先後在2008年和2014年推出了直接發行DVD的續集,但很明顯就只是掛名續集的平庸作品而已。
可以歸類為砍殺電影,片名很明顯是反諷,達導(John Dahl)真的頗擅長利用公路荒野情境來營造驚悚氛圍,多首狂野的搖滾樂也像是調味般不時響起,雖然傑佛瑞亞伯拉罕斯(J.J. Abrams)和克雷塔沃(Clay Tarver)合寫的劇本架構不是很嚴謹,但主角們慌亂恐懼且不知所措的無助感倒是很傳神地表達了出來。一個其實不算很嚴重的惡作劇卻讓自己和朋友都陷入了危險之中,故事充滿警世意味(惡作劇有可能惹禍上身),但情節還是稍微流於牽強俗濫了(真兇怎麼認出兄弟倆的車的?他怎麼抓到夏綠蒂的?他怎麼讓瓊斯成為代罪羔羊的?他也太神通廣大了吧?而且,這樣就要殺人是不是太過火了?@@)。
喜歡捉弄別人的人其實不少,程度輕重不一,但有些會令人印象深刻。性格比較古板的我並不會對別人做一些過頭或沒品的惡作劇,但當然也多少體驗或看過他人所做的惡作劇,有時我是相當不以為然的,也常常暗自祈求天公伯應該給這些人相對等的教訓,而這些喜歡惡整別人的人如果有受到教訓的話應該就會有所收斂了吧!(但願啦stO)
花絮:情節和【決鬥】(duel)有點相像。拍攝時的片名是【squelch】。席維斯史特龍(Sylvester Stallone)曾是鏽鐵釘的考慮人選。鏽鐵釘的聲音其實是出自在【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裡演水牛比爾的泰德拉文(Ted Lavine)。當時才十七歲左右的莉莉(Leelee Sobieski)並沒有真的喝下那些酒(?),因為她還不到美國可以喝酒的年齡──廿一歲。莉莉(Leelee Sobieski)分別拍了跟哥哥和弟弟調情的兩個橋段,但最後都被刪掉了。劇組拍了五個結局,其中只有這個最終版是真兇繼續逍遙法外,而原本結尾是他的卡車撞到水塔後起火但水澆熄了火,這樣就比較能解釋他為何能逃走,但劇組卻受迫於時間而無法拍這段。
http://www.imdb.com/title/tt0206314/
2020/05/28
目前分類:2000~2009 (447)
- May 28 Thu 2020 00:30
joy ride (致命玩笑) 2001
- May 05 Tue 2020 00:50
名探偵コナン 探偵たちの鎮魂歌 (名偵探柯南:偵探們的鎮魂歌) 2006
劇場版第十作,票房終於止跌回升而再度攀上了卅億日圓(獲益超過了十七億日圓),年度排名第十七,觀影人次則剛好突破了兩百五十萬。
系列開拍迎來了十週年,這次開了大派對,很多警探都出現了,服部平次和怪盜基德也都前來共襄盛舉。故事設定真的很假,眾偵探被藏鏡人威脅要替他查案,這脫離現實太多了,他們推理的過程也像是按圖索驥而已,一切更是順利得理所當然(因為如果他們推理錯誤的話,主角群全部都會死掉,這樣就沒有續集了,很不方便。Orz)。謎底也很浮誇,三個大學社團同學去搶銀行已經很扯了,沒想到他們還會使用步槍長距離狙擊啊?身為推理小說重症者的大叔我也不禁翻了白眼@@。主題曲則是B'z的「ゆるぎないものひとつ」,算是稍微呼應了情節。而讓我比較驚訝的是,這次新一和小蘭竟然沒有來上一段固定的兒女情長戲碼。stO
花絮:系列前九作都為光彥配音的大谷育江因為身體微恙而休息,幫她代班的是折笠愛。B'z成為第一個三度演唱主題曲的歌手。最後一部發行VHS的系列作,後面都改成DVD了。
http://dorama.info/drama-1817.html
http://www.imdb.com/title/tt0498536/
2020/05/05
- Apr 12 Sun 2020 03:15
the departed (神鬼無間) 2006
前言:此片是我自2007年開始在部落格寫電影心得以來的所看的第一千五百部電影,總共花了十三年多才到達這個里程碑,不知何時才能迎來兩千呢?
【無間道】在2002年橫掃了香港影壇,立刻就吸引了好萊塢的注意,華納隨即夥同布萊德格雷(Brad Grey)和布萊德彼特(Brad Pitt)於隔年初花了一百七十五萬美元向寰亞買下了重拍版權。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麥特戴蒙(Matt Damon)、傑克尼柯森(Jack Nicholson)、馬克華柏格(Mark Wahlberg)和薇拉法蜜嘉(Vera Farmiga)等人主演,導演則是鼎鼎大名的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製作成本高達九千萬美元(大概有一半是演員們的片酬),北美票房最後是收在一億三千多萬美元,而全球票房則是逼近了三億美元,兩者都擠進了年度前十五名。
【無間道】是香港警匪片的經典,此片雖然也不差,但由於身為重拍版,起步已經居於劣勢了,而且故事韻味也稍稍遜色,所以我也和大多數台灣鄉民一樣認為【無間道】優於此片(而且此片連中文片名都酥了,沒辦法,兩個專用『神鬼』的男主角都到了,中文片名當然就是『神鬼』囉。stO)。不過此片當年一口氣囊括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與最佳改編劇本等三項大獎(其實這次給獎稍微含有補償意味,藉以消除了史導(Martin Scorsese)多次獲得提名卻總是摃龜的遺憾。),實在也不能說是僥倖,仍是有其可觀之處啦。
警方和幫派都在對方陣營內安插了臥底,警方希望能找到幫派老大犯罪的直接證據,而幫派則希望能洞悉警方動態以躲避查緝。兩個臥底都非常擔心自己的身分曝光,而且竟然還愛上同一個女人,不管在利害關係還是情感歸屬上都產生了衝突,儘管兩人沒有什麼對手戲,但隔空碰撞出來的火花卻相當耀眼。另外,傑克(Jack Nicholson)和馬克(Mark Wahlberg)也都扮演了稱職的綠葉,後者還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算是他從影以來的一大突破。
接近結尾的天台橋段顯得直接又外放(【無間道】則是迂迴又內斂),比利被殺的鏡頭更是令人猝不及防(陳永仁被殺的慢動作鏡頭則氤氳出無限的淒涼感),戛然而止的結局也令人茫然,柯林的下場明顯帶有警世意味(不真誠的人會受到唾棄並遭到報應)且似乎呼應了開頭(他死前剛買了一紙袋的麵包與牛奶等食物,和一開始卡斯提洛強迫雜貨店給他的東西很像。),但這可能也是因為沒有要拍續集了,所以故事必須要有個了結,而惡有惡報是比較保險穩當的操作。stO
整體說來,開頭的人物介紹有點紊亂(出場人物稍多,鏡頭剪輯又很快。),但高潮迭起的情節真的很精彩(雖然片時長達一百五十分鐘是稍嫌長了一點,【無間道】才一百分鐘左右呢!),許多橋段都相當懸疑刺激,不時響起的主旋律則帶著帥氣俐落的探戈風味。故事架構算是忠於原版(舞台從香港移到了波士頓),只是在角色配置上做了一點修改,但在敘事手法上就截然不同了。
【無間道】的宗教意涵甚濃,情感描摹也比較細膩,情節主軸算是人的宿命,故事風格趨於感性抽象。史導(Martin Scorsese)是黑幫片的大腕,他來重新詮釋這個題材絲毫不成問題,但他似乎也不願意整個照搬而在這些方面做了一些調整;此片的宗教意涵很薄(只有像是打擦邊球般嘲諷了天主教),情感描摹也比較粗糙,情節主軸算是警匪較量,故事風格偏向理性現實。兩片在本質上的差異是如此鮮明,而不同性格的人對兩片的評價當然也就有所不同。
先提一些和選角有關的軼事吧。有傳聞片廠想撮合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和布萊德(Brad Pitt)來演比利和柯林。史導(Martin Scorsese)原本想要找從未合作過的艾爾帕西諾(Al Pacino)來演卡斯提洛,但他婉拒了,而傑克(Jack Nicholson)算是第二選擇。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曾是昆寧的考慮人選。雷李歐塔(Ray Liotta)是丁南的首選,但他因為檔期無法配合而婉拒了;伊森霍克(Ethan Hawke)也曾是丁南的考慮人選。艾勒比的首選是梅爾吉勃森(Mel Gibson),但他因為要開始拍【阿波卡獵逃】(apocalypto)而婉拒了。史導(Martin Scorsese)原本希望用珍妮佛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希拉蕊史旺(Hilary Swank)、凱特溫絲蕾(Kate Winslet)和艾蜜莉布朗(Emily Blunt)等較有名氣的女星來演瑪德琳。
接著是一些和拍攝有關的瑣事。儘管故事背景設定在波士頓,但其實劇組只到當地拍了六週而已,大部分的室內場景都是在紐約拍的,因為那裡的減稅方案有十五%,而麻州在看到此片獲得成功之後開出了廿五%的減稅方案以鼓勵片廠來拍攝。原本多次婉拒接演的馬克(Mark Wahlberg)在史導(Martin Scorsese)多次勸說下才點頭,而他因為要趕赴下一個工作檔期而在拍攝前期就拍完了戲分;而薇拉(Vera Farmiga)的鏡頭則都是在拍攝後期。原本不想接演的傑克(Jack Nicholson)後來被說服了,他被允許可以即興演出,但由於他是洋基和湖人的球迷,所以他拒絕穿戴紅襪球衣和帽子。最後鏡頭窗台外那隻老鼠是電腦特效。
最後則是花絮。薇拉(Vera Farmiga)是卡司中唯一沒看過【無間道】的人,因為她演的瑪德琳是該片兩個角色的結合,她擔心看了會讓她感到混淆;而史導(Martin Scorsese)是在答應掌鏡後才知道此片是重拍版,也直到此片殺青後才去看。卡斯提洛的原型是詹姆斯巴爾傑(James Bulger),他是南波士頓勢力最大的愛爾蘭裔黑幫冬山幫的老大,但同時他也是FBI線民,而包庇他犯罪的約翰康諾利(John Connolly)後來因為多項罪名被判處重刑。曾臥底到東山幫的波士頓警察湯瑪斯達菲(Thomas B. Duffy)在片中客串演出在畢業典禮上致詞的州長。『Families are always rising and falling in America.』(在美國的家族總是有起有落啊)其實是出自納撒尼爾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紅字》(the scarlet letter: a romance)。並沒有證據指出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講過愛爾蘭人對心理分析無動於衷的話,倒是安東尼柏吉斯(Anthony Burgess)講過類似的話。比利拷問毒販而得知卡斯提洛是FBI線民時電視上播的是情節和此片頗像的【the informer】。比利在機場和丁南講電話時身邊那個揹粉紅背包的女孩由史導(Martin Scorsese)的女兒法蘭西絲卡(Francesca Scorsese)客串演出。梅德琳懷的孩子應該是比利的。柯林在淋浴而他女友在聽比利寄來的CD的橋段算是致敬了【驚魂記】(pyscho)。每當有X型圖案或形體出現時就會有人喪命算是對【疤面】(Scarface)的致敬。和『fuck』有關的字出現了兩百卅八次。總共死了廿二個人。史導(Martin Scorsese)和攝影師麥可波豪斯(Michael Ballhaus)最後一次合作。當年唯一被奧斯卡提名為最佳影片的五片中唯一被提名最佳改編劇本,其他四片都是被提名最佳原創劇本。唯一重拍外國片而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美國片。
http://www.imdb.com/title/tt0407887/
2020/04/12
- Apr 08 Wed 2020 04:10
the notebook (手札情緣) 2004
改編自尼可拉斯史巴克斯(Nicholas Sparks)在1996年所發表的同名小說,由萊恩葛斯林(Ryan Gosling)和瑞秋麥亞當斯(Rachel McAdams)主演,導演則是尼克卡薩維蒂(Nick Cassavetes),新線投入近三千萬美元,北美進帳超過八千萬美元,以些微差距被摒於年度前卅名門外,全球票房在海外挹注了三千五百萬美元之後是收在一億一千多萬美元。另外,此片算是慢熱型作品,剛推出時是褒貶參半,但十多年來已有如倒吃甘蔗般漸漸受到好評。
諾亞和艾莉在1940年的夏天相識之後隨即愛得火熱,兩人都才十幾歲,而且出身背景明顯有著落差,所以她的父母並不贊成這段感情,夫妻倆覺得這只是少男少女一時沖昏頭而已。可是他們錯了,這對年輕人是真心愛著對方,儘管後來各分東西,但內心依然掛念著彼此,兩人在戰後偶然重逢了,昔日熄滅的愛火也再次猛烈地燃燒了起來。
人的感情是很奇妙的東西,雖然看不到但卻真實存在,有些人會互相吸引,然後成為彼此的人生伴侶。相遇相知,相愛相惜,相守相伴,可以跟自己心愛的人相偕到老是非常幸福的事。雖然人們都知道男女交往並不像電影裡演的那般單純,有很多原本情投意合的戀人都受到現實因素的影響而分手,但電影就是要讓觀眾相信這世上仍有真愛,而每一段真心相待的愛情都是上天賜予的最大禮物。
窮小子跟富家女,這是很老掉牙的戲碼了,但老套的故事也可以有嶄新的詮釋,此片即在這樣的固定模式裡有著出人意表的伏筆,而首尾呼應且前後連貫的情節更是讓人感動不已。前半段稍稍賣了關子,中後半段則揭露了其實兩人就是書中的主角,而艾莉母親深埋在心中的秘密與那些被她藏起來的信件則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樣的鋪陳雖然不算別出心裁但卻頗具巧思,讓整個故事在繞了一大圈後終於畫成了圓。
結局浮泛著濃厚甜蜜的愛意,儘管罹患老人癡呆症的艾莉常常不認得諾亞了,但他仍一如以往地愛著她,就像幾十年前那樣。相擁而眠的兩人都開始老去了,但對彼此的感情卻從未消退,真愛可以超越時間與距離,譜出優美深情的旋律。兩人的故事就像是一首款款動人的抒情詩,雋永感人的愛情,美麗宜人的風景,情景交融的畫面令人陶醉,真摯情意所散發的芬芳瀰漫飄揚,久久不曾散去……
花絮:新線在1996年就買到了電影翻拍版權,而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於1998年時曾有意執導並打算帶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來演男主角,可惜這個計畫並沒有實現;之後吉姆薛瑞登(Jim Sheridan)接了導演,但他後來因為劇本改寫導致開拍延期而在2000年決定退出去拍【前進天堂】(in America);馬丁坎貝爾(Martin Campbell)在2001年時曾是導演的考慮人選。潔西卡貝爾(Jessica Biel)曾試鏡要演艾莉,而艾希莉賈德(Ashley Judd)與瑞絲薇斯朋(Reese Witherspoon)也都曾被傳是女主角的考慮人選。萊恩(Ryan Gosling)在開拍前刻意去南卡羅萊納州查爾斯頓住了兩個月,他每天都去河裡划船並製作家具(新居的廚房餐桌就是他做的)以揣摩角色;瑞秋(Rachel McAdams)則是花了時間去熟悉查爾斯頓,並且努力地學習南方口音和芭蕾舞。仔細看,年輕的諾亞和艾莉首次入鏡時和年老的他們穿著同樣顏色的衣服,這已向觀眾暗示了兩位老人的身分。飾演老艾莉的潔娜羅蘭斯(Gena Rowlands)是卡導(Nick Cassavetes)的母親,而年老的諾亞和艾莉的照片真的就是她和老公約翰卡薩維茲(John Cassavetes)的合照,但詹姆斯嘉納(James Garner)的臉是電腦合成上去的。詹姆斯(James Garner)的眼珠是棕色的,所以眼珠是藍色的萊恩(Ryan Gosling)拍戲時是帶了棕色的隱形眼鏡。海溪島鎮跟南卡羅萊納州的革命英雄法蘭西斯馬里昂(Francis Marion)其實並沒有關聯。儘管故事背景設定在海溪島鎮及附近地區,但其實劇組完全沒到當地去拍攝。整個劇組在拍了男女主角重逢後的片段後就暫時解散去過耶誕假期,之後要拍的是他們年輕的片段,收假回來的萊恩(Ryan Gosling)樣貌有了不小的改變,他刮去了鬍子並且減重了廿磅。講述筆記本如何寫成的整個橋段都被刪掉了。新線為了要讓此片以PG-13級上映而刪除了一些激情做愛的鏡頭。卡導(Nick Cassavetes)表示男女主角一開始處得並不是很好,在同一家醫院出生的兩人後來因戲結緣成了男女朋友,可惜這段感情只維持了兩年左右。2012年底,美國有線電視台播映了加上刪除片段的加長版本。
http://www.imdb.com/title/tt0332280/
2020/04/08
- Mar 18 Wed 2020 01:20
臥虎藏龍 2000
改編自王度廬的《鶴鐵五部曲》中的第四部《臥虎藏龍》,由周潤發、楊紫瓊、章子怡、張震和鄭佩佩等人主演,導演則是李安,製作成本高達一千七百萬美元(其中哥倫比亞投資了六百萬美元),劇組主要是在保留了許多明清古建築的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宏村拍攝,上映之後在台灣進帳了兩億新台幣,在香港則收了一千四百多萬港幣,最令人驚訝的是竟然成為北美首部票房破億美元的外語片,最後囊括將近一億三千萬美元,而全球票房也堂堂突破了兩億美元,可謂是叫好又叫座。
武俠氣息濃厚的藝術片(喔!不,是藝術氣息濃厚的武俠片。@@),有夠文謅謅的,不識點字還真的會看不懂。我在十幾年前就看過了,那時看完是有點摸不著頭緒,不料這次看也還是懵懂糊塗stO,看來是我的慧根不夠,儘管如此,我仍有一些粗淺的感想,就趁著剛看完還有點印象時寫下來吧!
故事背景設定在清朝乾隆43年(1778年),李導真不愧是拿過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巨匠,將中國武俠片的博大精深展現得淋漓盡致,畫面配置的藝術性之精妙飽滿(斬獲了奧斯卡與金馬獎許多技術獎項),人物情感的描繪細膩深刻,武打套招的雕琢精緻紮實(袁和平的動作設計就是品質保證啦),配樂的旋律悠揚入情(馬友友哀怨低迴的大提琴真是淒美啊),在在都令人讚嘆不已,而中國傳統建築和自然景觀亦為之增色不少,美中不足之處可能在於周和楊的華語說得不是很流利(尤其是楊),但仍可說是瑕不掩瑜啦。拿下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絕對是實至名歸,而且這回就連一向對中國武俠片頗為著迷但卻不得欣賞要領的歐美白人也為之傾倒地奉上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西方影壇自此對中國的武俠片有了不同的看法。
李慕白在江湖上名聲顯赫,對於喧囂繁雜的塵世感到厭倦的他漸漸有了歸隱並和心上人余秀蓮廝守終生的念頭,但在這之前他片刻不敢稍忘必須殺掉碧眼狐狸以告慰師父在天之靈,而且遇到桀敖不馴的玉嬌龍後還堅持要矯正她的心性,這種過於執著的心態不只勞累他自己,也折磨了苦苦等候他的余秀蓮,最後更讓他命喪黃泉,他臨死前對她的告白很美,但也很悲。英俊挺拔的發哥首次主演武俠片,但這絲毫難不倒演技純熟的他,風度翩翩的李好像從書裡走出來一樣。
余秀蓮暗戀著李慕白,對玉嬌龍也憐愛有加,她痴痴地等候著他,可是他最後卻因為在救玉嬌龍時不慎中了碧眼狐狸的毒針而不幸喪命,不知道親眼目睹慘劇的她最後到底做何感想呢?她會不會遺憾沒有早點說出自己的心意呢?她會不會後悔沒有早點了斷和玉嬌龍的牽扯不清呢?無論如何,曾經近在眼前的幸福如今是遠在天邊了。當時年近四十的楊這一會羞澀嬌媚,那一會又堅毅剛韌,表情拿捏之傳神令人印象深刻,武打戲也完全難不倒她,這個苦情的女主角由她來飾演的確滿適合的。
羅小虎是無拘無束的荒野強盜,他愛上了嬌貴又潑辣的滿族千金,但也對自己出身寒微感到羞愧而發下豪語要闖出一番事業,這樣才有資格迎娶她。張這回算是中規中矩,但角色太小也讓他沒啥發揮空間而在其他明星的面前明顯落居了下風。
玉嬌龍則是帶動情節轉折的關鍵角色,她因為想掙脫父母的控制而順勢在新疆和羅小虎同居了一段時日,但她心裡明白其實兩人是沒有將來的(可能是她自己放不下身分偏見,也可能是她明白父母是絕對不可能接受他的。);她也嚮往看似自由自在的江湖而修習了武藝,無奈拜錯師父而使得原本就已縱逸的心思變得更加狂放了;她在原本就不平靜的江湖上屢屢掀起波瀾,最後導致李慕白為了救她而枉死於師父的毒針下,她不敢相信師父竟然想殺她,也終於明白自己的莽撞放肆已經造成了別人無法挽回的痛苦遺憾,所以她羞愧絕望地跳下了斷崖(直接將這個舉動看成是自殺或許也可以,但更深層的意涵應該是她看破了人世。)。當年才剛滿廿一歲的章展現了無敵的青春美貌,戲分很多也讓她揮灑得痛快盡情,演技越磨越亮的她後來成功地打進了好萊塢,是少數有此成就的中國女星。
李慕白和余秀蓮以及羅小虎和玉嬌龍都是真心相愛的伴侶,無奈他們也都受限於世俗禮教而愛得坎坷,這兩段飄然逝去的無緣情分雖然形式不同,但內涵卻頗為相似。李愛余,余也愛李,但兩人卻在意旁人的眼光且顧及師兄弟的情義而不敢明白地向對方表示愛意,這段含蓄曖昧的愛情直到最後才傾瀉而出,可惜為時已晚了,令人見之亦不禁悲從中來;羅愛玉,玉也愛羅,兩人在新疆荒漠裡愛得濃濃烈烈,這段狂野奔放的愛情則因為身分懸殊而被迫離散,最終亦無緣修成正果,讓人觀之亦難免感慨嘆息。
一把青冥劍幽幽地帶出了江湖上糾纏不清的恩怨情仇,從頭到尾皆瀰漫著寂寥淒涼的氣氛,俠義二字實在太過沉重,沉重到鑄下了一齣齣悲劇。正直仁士總是瞻前顧後而綁手綁腳,最終反倒被對手給暗算了,而陰險小人則是自私殘酷且肆無忌憚,每每都能以詭計得逞。是非善惡可能有分別,但運氣沒有,如果因為太過固執或見義勇為而讓自己受到傷害並令所愛的人傷心,這樣反而會讓人不禁要懷疑,在這麼險惡的江湖上還堅持那麼多原則真的適當嗎?唉!
花絮:李連杰因為要拍【致命羅密歐】(Romeo must die)而婉拒出演李,隨後黎明也同樣婉拒了。舒淇是玉的首選,但她考量到演出此片必須要接受武術訓練且拍攝期程較久而決定辭退。楊當時為了練講華語而推掉了一整年的其他邀約。章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練習書法和武術。楊在開拍沒多久後就傷到了前十字韌帶,導致她必須飛到美國去動膝蓋手術,但她在治療期間內也多次返回劇組去拍一些非武打戲。包括青冥劍的所有武器都是由李導在台南的刀匠鄰居所鑄造。四個主角所說的華語都各有腔調。羅唱的很可能是維吾爾民歌。劇組在戈壁沙漠拍攝時常常遭到下雨干擾。李導當時因為壓力過大而恢復了抽菸習慣。至今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武術片。獲得奧斯卡十項提名與四項獲獎,至今都仍是外語片最高紀錄。台灣於1959年上映的台語武俠片【羅小虎與玉嬌龍】現已亡佚,據說情節也和原著沒啥關聯。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8937&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190332/
2020/03/18
- Mar 04 Wed 2020 02:05
Jay and Silent Bob strike back (白爛賤客) 2001
無厘頭喜劇,毫無邏輯可言的卡通風格,惡搞了很多知名電影(例如【浩劫餘生】(planet of the apes)、【大白鯊】(jaws)、【星際大戰】(star wars)系列、【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絕命追殺令】(the fugitive)與【驚聲尖笑】(scary movie)系列等等),主角倆性格天差地遠,一個一直耍憨,一個都不講話,有些台詞和橋段真的很低級,算是尚可的爆米花電影,可惜我並無法參透所有的笑點(但我完全懂得欣賞那些女配角婀娜多姿的曼妙身材@@),嗯,反正就看看笑笑囉!^^y
由凱文史密斯(Kevin Smith)自編自導自演,是他的歪視野宇宙系列的第五作(原本設定是最終作了,但他後來變卦在2006年又拍了【瘋狂店員2】(clerk 2)。),和他一同主演的則是傑森繆斯(Jason Mewes),米拉麥克斯大方地給了系列五作中最高的製作成本──兩千兩百萬美元,但北美票房只開出三千萬美元,海外更是連四百萬美元都沒有,全球票房僅僅就三千三百多萬美元,米拉麥克斯想必是相當失望。而史導(Kevin Smith)在去年稍微抱著懷舊情懷地拍了續集【白爛賤客2】(Jay and Silent Bob reboot),可惜票房是奇慘無比。
花絮:麥特戴蒙(Matt Damon)和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是真的有欠史導(Kevin Smith)人情,因為就是他把【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的劇本推薦給了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史導(Kevin Smith)原本覺得這兩個角色不夠格當主角,後來是因為他們在【驚聲尖笑3】(scream 3)裡出現的鏡頭頗受好評而讓他改變了主意。片名原本要取為【view askew 5】。片名與其在宣傳海報上的標誌完全是在調侃【星際大戰五部曲:帝國大反擊】(star wars: episode V - the empire strikes back)。沉默鮑伯的嬰兒時期由史導(Kevin Smith)的女兒哈莉奎茵史密斯(Harley Quinn Smith)客串。傑森(Jason Mewes)在拍攝當時因持續吸食海洛因而常常神智不清,給劇組造成很大的困擾。查理辛(Charlie Sheen)和海瑟葛拉罕(Heather Graham)等人都因為對劇本感到迷糊而推辭了邀約。大量且奇怪的髒話讓翻譯字幕者感到頭疼。『fuck』這個字總共講了兩百四十八次。此片原本被審查為NC-17級,在刪了很多片段後才變成了R級。史導(Kevin Smith)當時為衝票房還送小簽名海報給寄票根來的粉絲。史導(Kevin Smith)有意藉由此片來消除他在【怒犯天條】(dogma)中引起的男同性戀爭議,但他失敗了,因為該族群在看了此片之後變得更火大了。
http://www.imdb.com/title/tt0261392/
2020/03/04
- Feb 01 Sat 2020 00:20
the sentinel (特勤組) 2006
改編自美國特勤局探員傑拉德佩提耶維奇(Gerald Petievich)於2003年發表的同名小說,由麥可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擔綱演出,配角有基佛蘇德蘭(Kiefer Sutherland)、伊娃隆戈利亞(Eva Longoria)和金貝辛格(Kim Basinger)等人,導演則是克拉克強森(Clark Johnson),製作成本高達六千萬美元,但在北美只收進三千六百多萬美元,海外隨後也只再添上四千兩百多萬美元,全球票房還不到八千萬美元,看來是賠了。
懸疑氣氛營造得很到位,過程也鋪陳得很刺激,編導等人也為了尋求逼真而做了很多功課,可惜最後還是為了追求娛樂性而不斷犧牲合理性,導致情節漏洞實在太多了(特勤局探員和總統夫人有染?特勤局組長沒有接受測謊?),讓人也不禁要搖頭嘆息。stO
花絮:麥可(Michael Douglas)在原著還沒發行前就買下了拍攝版權,原本派拉蒙有意投資,但最後有實際行動是福斯。巴瑞李文森(Barry Levinson)曾是導演的人選。退休特勤局探員吉拉德凱維斯(Gerald Cavis)擔任此片的顧問。一開始那個影片就是1981年約翰辛克利(John Hinckley)試圖暗殺當時的總統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的真實畫面。因知悉陰謀而被暗殺的特勤局探員由強導(Clark Johnson)親自客串。密語『crystal』的意思是聽從我的命令。
http://www.imdb.com/title/tt0443632/
2020/02/01
- Jan 20 Mon 2020 23:30
vertical limit (巔峰極限) 2000
由克里斯歐唐納(Chris O'Donnell)、比爾派斯頓(Bill Paxton)、蘿蘋塔尼(Robin Tunney)和史考特葛倫(Scott Glenn)等人主演,導演則是紐西蘭籍的馬丁坎貝爾(Martin Campbell),哥倫比亞投入七千五百萬美元,上映後在北美收穫近七千萬美元,在海外則掃入近一億五千萬美元,全球票房總計兩億一千多萬美元,年度排名第十七。
每個人的面對死亡的態度不盡相同,有人為了救人而願意犧牲自己,也有人為了自保而恣意捨棄他人,人性在極端環境中會毫不保留地展現出來。因為親手造成父親慘死而感到內疚的彼得無論如何都要救回受困在山頂上的妹妹,除了彌補對她的虧欠之外,對他自己而言也是一種心靈救贖(妹妹最後終於也被他奮不顧身的勇敢所感動)。富豪則是自私自利的人,他總是犧牲別人以保全自己,所以他必須死,這樣才符合人們一直深信的善惡因果觀念。而登山專家對亡妻的憐愛頗令人動容,他後來終於在山頂上看到她被凍僵的遺體,而最後沒殺富豪也讓人感受到他的仁慈(但或許也讓人有點錯愕),可惜他這樣的人卻沒逃過死劫,也留下了遺憾。
算是逆境求生片,電腦特效相當逼真,貼切傳神地形容了喬戈里峰(世界第二高峰,亦稱K2。)的恐怖樣貌(人在大自然面前是何其渺小啊),這也是此片最值得稱讚的部分(啊,宣傳海報也是,那意境真是不錯。),因為坎導(Martin Campbell)所呈現的登山過程實在太過離譜了,有些特技動作一度讓我以為是在看卡通(用硝化甘油把山頂炸出破洞?@@),主角群也有很多讓攀岩和登山專家啼笑皆非的錯誤舉動,情節脫離現實太多也使得此片的評價流於平庸。
花絮:被認為取材自【恐懼的代價】(le salaire de la peur),原本是打算當成【巔峰戰士】(cliffhanger)的續集。為了安全起見,山上的片段其實是到紐西蘭的庫克山去拍的。登山專家的姓名明顯取自湯瑪斯蒙哥馬利(Thomas Montgomerie)與吉姆威克魏爾(Jim Wickwire),前者是把喬戈里峰編號為K2的英國測量員,後者則是第一個攻上喬戈里峰山頂的美國人,而且他也真的在過程中失去了幾根腳趾頭。
http://www.imdb.com/title/tt0190865/
2020/01/20
- Jan 18 Sat 2020 05:10
the princess diaries (麻雀變公主) 2001
典型的YA喜劇,醜陋小鴨變成優美天鵝,這不知道激發了多少青少女的純純少女心,要是能在睡夢中經歷一次似乎就算是賺到了。當時十八歲的安海瑟威(Anne Hathaway)降齡詮釋了一個原本毫不起眼的女中學生變成眾所矚目的王室公主,青澀樸拙的演技與清秀慧黠的外貌備受影評讚賞,也讓她聲名鵲起並逐漸變成一線女星!
情節充滿了粉紅泡泡而顯得浮誇荒唐,其中也誇張地呈現了美國的中學校園生態,但這些都是可以預料且無傷大雅的。撇除做作搞笑與矯情溫馨的片段,其中最大的教育意涵就是鼓勵了怯懦畏縮的青少男女應該努力地學習成長並勇敢地擔負責任,這點相當值得稱讚。另外,其中所播的曲子也都很不錯,就是青少男女會喜歡的風格。
改編自梅格卡波(Meg Cabot)於2000年發表的同名小說,安(Anne Hathaway)的大螢幕處女秀,由擅長拍攝浪漫喜劇的蓋瑞馬歇爾(Garry Marshall)掌鏡,製作成本是兩千六百萬美元,算是暑假檔,先是在北美囊括了能擠進年度前廿名的破億美元,隨後在海外又進帳了五千七百多萬美元,全球票房總計是一億六千五百多萬美元。續集【麻雀變公主2:皇家有約】(the princess diaries 2: royal engagement)在2004年上映,票房是稍稍消退了,而時隔十多年的第三集則是正在籌備中,年近四十的安(Anne Hathaway)還有辦法撐起這個系列嗎?@@
花絮:常被拿來和喬治柏納德蕭(George Bernard Shaw)的【窈窕淑女】(my fair lady)相比較。原本片名取為【the princess of Tribeca】。許多人物與情節設定跟原著有所不同。女主角的預定人選是茱麗葉路易斯(Juliette Lewis),但她婉拒了;在安(Anne Hathaway)雀屏中選之前,呼聲最高的是麗芙泰勒(Liv Tyler)。蘇菲亞羅蘭(Sophia Loren)和海倫米蘭(Helen Mirren)都曾是皇后的考慮人選。和【歡樂滿人間】(Mary Poppins)在同一個片場拍攝。馬導(Garry Marshall)希望安(Anne Hathaway)再增重一點會比較像一般青少女的體態。那隻貓真的是安(Anne Hathaway)的寵物,而且其實是由四隻貓來扮演牠。侍衛長和皇后的曖昧感情其實不在原本的劇本裡,是茱莉安德魯斯(Julie Andrews)和海克特亞利松多(Héctor Elizondo)給自己加戲了。安(Anne Hathaway)是真的從椅子上摔下來,馬導(Garry Marshall)覺得很有趣就放進正片裡了。當麥可開著蜜亞的車到她家,她正在看的是此片被刪除的片段,而貼妙鼻貼據說是安(Anne Hathaway)的主意。向賓客著火的手潑水並不在劇本裡,安(Anne Hathaway)會這麼做是因為他把手伸進冰桶後火還是沒有熄滅而有點嚇到了。蜜亞出席晚宴時所穿的晚禮服是直接照抄瑞典王儲維多莉亞(Victoria)於1997年出席諾貝爾頒獎典禮時所穿的款式。拍攝最後的跳舞片段時播的其實是瑪丹娜(Madonna)的「like a prayer」。馬導(Garry Marshall)和妻子以及妹妹客串了舞會的賓客,他的兒子客串了到學校跟拍蜜亞的攝影師,他的雙胞胎孫女客串了向蜜亞索取簽名的小女孩,而海克特(Héctor Elizondo)的孫女則客串了首相的女兒。曼蒂摩爾(Mandy Moore)首次演出迪士尼的電影。蜜亞父親的照片真的就是安(Anne Hathaway)的父親,他後來也有在池邊寫信的簡短鏡頭。捷諾維亞是虛構國家,但真的有一個小國在法西邊境──安道爾。安(Anne Hathaway)和海瑟瑪塔拉佐(Heather Matarazzo)兩人因戲結緣而變成好友,至今仍時有聯繫。
http://www.imdb.com/title/tt0247638/
2020/01/18
- Dec 29 Sun 2019 01:05
Miami vice (邁阿密風雲) 2006
改編自美國1980年代的同名影集,由麥可曼恩(Michael Mann)自編自導,主角是柯林法洛(Colin Farrell)、傑米福克斯(Jamie Foxx)和鞏俐等人,製作成本高達一億三千五百萬美元,但北美票房卻爆了,只有六千三百多萬美元,海外雖然收進了一億美元,總計一億六千多萬美元的全球票房也可以排進年度前卅名內,但環球肯定是笑不出來的。
濃濃的冷硬派警探風格,這也是曼導(Michael Mann)的註冊商標,運鏡算是中規中矩,票房與影評都垮的主因絕對是劇本太爛了(臥底探員一到現場就和毒梟的情婦眉來眼去?饒了我吧!),而且這麼虛弱的情節片時竟然還超過一百卅分鐘,讓人也不禁感到枯燥又冗贅,雖然有一些片段(例如查出內鬼是哪個單位)仍頗有品質,但大部分的時候真的乏善可陳。
在這麼陽剛鬥狠的故事中點綴一點溫柔纏綿是可以理解啦,但讓情節走向變成兒女情長真的不太行啊,而且要演也不乾脆一點,都是一些隔靴搔癢的親熱鏡頭罷了,實在不過癮啊stO!警探和毒梟的諜對諜也不怎麼精彩,套路老舊又矯情,結局更是不知所云(警探因為太愛毒梟的情婦而幫她隱匿行蹤?),讓我滿頭都是黑人問號。另外,片名有邁阿密,但場景幾乎都不在邁阿密,簡直笑死我了!但想想也是合理啦,畢竟老婆餅裡面也沒有老婆!^^y
花絮:傑米(Jamie Foxx)是在曼導(Michael Mann)拍【威爾史密斯之叱吒風雲】(Ali)時向他建議來合作此片。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布萊德彼特(Brad Pitt)和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都曾是桑尼的考慮人選;山繆傑克森(Samuel Jackson)、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與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都曾是瑞卡多的考慮人選。在影集中飾演隊長的艾德華詹姆斯歐默斯(Edward James Olmos)曾被邀請再度扮演這個角色,但他婉拒了。據說唐強森(Don Johnson)在被問到誰適合演桑尼時回答了柯林(Colin Farrell)。傑米(Jamie Foxx)和柯林(Colin Farrell)都曾在安全距離外跟著一些臥底警探到處觀摩學習。製作成本因為劇本改寫和拍攝地點變更而不斷攀升,媒體也爭相報導,使得環球還特地發聲明稿捍衛劇組。傑米(Jamie Foxx)在獲得奧斯卡小金人後就向環球提出了調漲片酬(還連帶導致柯林(Colin Farrell)被砍片酬)和私人飛機接送等要求,而且在多明尼加拍完槍戰橋段後就打包走人並表示不再到美國境外拍戲,使得原本預定要到烏拉圭拍攝的結尾也被迫修改掉了。在邁阿密拍攝時正值龍捲風季節,帶給劇組不少困擾。許多劇組人員對曼導(Michael Mann)的很多決策(例如修改劇本或在惡劣的天氣下還繼續拍攝)頗有微詞。娜歐蜜哈里斯(Naomie Harris)的戲分都是在星期一到五拍的,因為她週末必須飛到聖文森去拍【神鬼奇航2:加勒比海盜】(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dead man's chest)。在『Life is short, time is luck.』(人生短促,時間就是好運。)這句台詞在【1987大懸案】(manhunter)和【烈火悍將】(heat)裡都出現過。在影集中,歐曼兄弟(the Allman Brothers band)是桑尼最愛的樂團,而且他們有幾首曲子是由唐(Don Johnson)和團員迪基貝茲(Dickey Betts)合寫的。總共死了廿三個人。在歐洲宣傳時由柯林(Colin Farrell)掛頭牌,在美國則改由傑米(Jamie Foxx)掛頭牌。試映後,片時從一百五十分鐘剪成一百卅二分鐘。柯林(Colin Farrell)曾表示對此片並不滿意。
http://www.imdb.com/title/tt0430357/
2019/12/29
- Dec 19 Thu 2019 22:05
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 (最後的蘇格蘭王) 2006
改編自吉爾斯佛登(Giles Foden)在1998年發表的處女作,由佛瑞斯特惠塔克(Forest Whitaker)和詹姆斯麥艾維(James McAvoy)兩人領銜主演,導演則是凱文麥唐納(Kevin Macdonald),製作成本僅僅六百萬美元,而最終全球票房是將近五千萬美元。
將虛構人物放進真實情境裡是很特別的呈現手法,給人一種親眼見證歷史的感覺,觀眾就好像跟著尼可拉斯一起認識了伊迪阿敏(Idi Amin)這位1970年代臭名遠播的非洲獨裁者,其中當然有一些情節是為了營造戲劇效果而和真實情況有所出入,但絕對無損其批判歷史的力道與警惕世人的意涵。
才剛從醫學院畢業的尼可拉斯為了暫時遠離父親有意無意帶來的壓力而決定遠赴貧窮落後的烏干達行醫,但原本單純的醫療學習之旅在他變成了總統的私人醫生之後開始慢慢走調。有道是『伴君如伴虎』,和封建體制的領導者相處是一門高深奧妙的學問,權力掌握在他手中,他想隨和親切就隨和親切,他想嚴肅冷酷就嚴肅冷酷,旁人絕對必須隨時抱著戒慎恐懼的心態才行。尼可拉斯明顯完全不懂這門學問,涉世未深的他根本不懂江湖險惡,而且濫情縱性的行為也給他帶來了天大的麻煩,被酷刑伺候的他想必完全清醒了,大難不死的他人生觀也肯定有了極大的改變。詹姆斯(James McAvoy)靈動地詮釋了天真率性的尼可拉斯,將他前後情緒的轉變起伏表演得頗為到位。
伊迪(Idi Amin)是典型的自我中心性格,一生大起大落,先搞政變而掌權,後因戰爭而失勢。他和米爾頓奧博特(Milton Obote)的纏鬥持續許多年,烏干達在他執政的八年間可謂籠罩在腥風血雨裡,他整肅異己的手段之兇殘簡直令人寒毛直豎,在在充滿殺雞儆猴的意味,此片算是點到為止,但有幾個畫面實在讓人感到渾身不舒服。佛瑞斯特(Forest Whitaker)真的演活了這個烏干達暴君,將他暴虐至極又喜怒無常的性格揣摩得相當傳神,隨後也笑擁了奧斯卡小金人,絕對算是實至名歸。
在一個混亂失序的國度裡,各方勢力(大多也伴隨著外國勢力的介入)往往兵戎相見以爭奪大位,而處在其中的貧困人民徒受其害而未蒙其利,我始終衷心地盼望著老天能憐憫並拯救世上受苦受難的人們。
花絮:片名取自伊迪(Idi Amin)曾自稱是蘇格蘭王。伊迪(Idi Amin)曾於1951年到1960年連續十年奪得烏干達輕重量級拳擊冠軍。伊迪(Idi Amin)有過很多英國籍個人醫生,但其中並沒有蘇格蘭人,尼可拉斯的原型應該是英國駐烏干達殖民地的軍官鮑伯艾斯特利斯(Bob Astles)與蘇格蘭醫生威爾森卡斯威爾(Wilson Carswell)。那輛賓士加長型總統禮車真的是伊迪(Idi Amin)的。《時代》的記者由在烏干達首都行醫的英國醫生迪克史塔克利(Dick Stockley)醫生客串演出。吉爾斯(Giles Foden)客串演出了伊迪(Idi Amin)召開的記者會中的英國記者。佛瑞斯特(Forest Whitaker)刻意增重五十磅以符合伊迪(Idi Amin)如公牛般粗壯的身形,他後來表示拍攝當時即使下了鏡頭也讓自己停留在伊迪(Idi Amin)的角色裡。伊迪(Idi Amin)的確有一個小老婆和他的個人醫生偷情。以色列發動的恩德培行動其實死了三個人質。烏干達政府相當配合劇組的請求,不只出動陸軍協助,還讓劇組進到國會大廈拍攝,因為他們認為這段歷史應該被大聲地說出來,而此片後來於2007年2月底在烏干達上映。
http://www.imdb.com/title/tt0455590/
2019/12/19
- Nov 19 Tue 2019 00:15
red eye (赤眼玄機) 2005
由瑞秋麥亞當斯(Rachel McAdams)和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等人主演,導演則是衛斯克雷文(Wes Craven),製作成本是兩千六百萬美元,先是在北美收進了五千七百多萬美元,海外隨後再挹注了三千七百多萬美元,全球票房總計達九千五百萬美元。
片名的意思『紅眼航班』別具意涵:在眾人沉睡酣眠時,有一樁陰謀正在醞釀著。片時僅僅八十五分鐘(其中還包括了片尾超過八分鐘的劇組人員名單),節奏相當緊湊明快,人物背景和暗殺陰謀等等都三言兩語就帶過了,雖然情節架構稍嫌粗糙且敘事手法也略顯老套,但克導(Wes Craven)還是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裡將懸疑氣氛營造得相當不錯。瑞秋(Rachel McAdams)將柔弱又堅強的新時代女性詮釋得頗為到位,而席尼(Cillian Murphy)光憑那帶著邪氣的眼神就夠格演恐怖分子囉!
從豔遇變成挾持,這對莉莎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以傷害家人為威脅來逼迫當事人遂其所願是恐怖分子慣用的伎倆,但她必須冷靜地應對才行。故事格局不大,雖然事涉政治謀殺(恐怖分子講的是俄語,呵呵!),但莉莎和傑克森兩人在機艙內的較量才是情節主軸,莉莎最後戰勝了傑克森帶給她的恐懼與威脅,而幫助她的是下屬和機上的小女孩,頗有頌揚女力的味道。
花絮:原本的預算是四千四百萬美元。據說劇本是為西恩潘(Sean Penn)和蘿蘋萊特(Robin Wright)量身訂做的,而另外還有很多人也都曾被傳言是考慮人選,但克導(Wes Craven)可能因為預算變低了而決定起用更年輕的演員。席尼(Cillian Murphy)非常想演傑克森,他在婚禮前兩天從英國飛到好萊塢去和克導(Wes Craven)共進午餐。克導(Wes Craven)說那位挑剔的女房客是他在董事會上遇到的,他覺得她的氣質很適合來演這樣的人。克導(Wes Craven)在拍攝期間結了婚。莉莎那些在學時運動的照片來自【辣妹過招】(mean girls)。很多劇組人員甚至夢工廠行銷部長都有客串演出,例如編劇卡爾艾爾斯渥斯(Carl Ellsworth)客串演了被女人靠著肩膀睡覺的那位機場旅客。原本那支筆上的人偶要用霸子辛普森,但後來因為無法取得版權而作罷。機艙其實是放在池子裡,搖盪它就可以製造出亂流的感覺。美國廣播公司曾播過片時加長的版本。
http://www.imdb.com/title/tt0421239/
2019/11/19
- Nov 16 Sat 2019 01:05
名探偵コナン 水平線上の陰謀 (名偵探柯南:水平線上的陰謀) 2005
劇場版第九作,票房開出廿一億五千萬日圓(收益大約十二億日圓出頭),比前作少了六億多日圓,繼初作之後再度被甩出年度前廿名門外,觀影人次也消退至一百八十五萬左右。
整個故事都在豪華郵輪上,兇手看似一開始就現形了,但這其實是刻意要誤導觀眾的(看過不少推理小說的我很快就看出端倪了^^y),兩個兇手都打算利用對方來掩護自己殺人這個構想還算不錯,但行兇手法就有點粗糙了,柯南和毛利小五郎破案的過程也不怎麼出彩。情節在推理之外加了過多浮誇的冒險橋段,果然還是小孩子取向的作品啊;而且新一和小蘭的情感牽繫雖然仍算細膩,但過程卻稍嫌刻意了(跑回一艘快要沉沒的船上去找一條小孩做的貝殼手鏈?),倒是ZARD演唱的「夏を待つセイル(帆)のように」還不錯,坂井泉水以她清澈透亮的嗓音唱出了甜蜜的歌詞,令人陶醉啊!
花絮:小五郎首次比新一更早看出真兇。ZARD繼B'z和倉木麻衣之後成為第三個二度演唱主題曲的歌手。
http://dorama.info/drama-1816.html
http://www.imdb.com/title/tt1133936
2019/11/16
- Oct 29 Tue 2019 01:10
Eden Lake (獵人遊戲) 2008
主角是凱莉萊利(Kelly Reilly)、麥可法斯賓達(Michael Fassbender)和傑克歐康納(Jack O'Connell)等人,由詹姆斯威特金斯(James Watkins)自編自導,算是小成本製作,全球票房也僅僅將近四百萬美元。
片名的諷刺意味十足,伊甸園本該是天堂淨土,孰料竟然變成了煉獄冥府。被認為是當時一連串指出英國社會倫理道德淪喪敗壞的作品之一(『broken Britain』(殘破的不列顛)一詞由《太陽報》於2007年所創用,隨後被保守黨大加宣揚。),以令人渾身不舒服的虐殺情節來呈現,某些血腥畫面令人望之膽寒,而從頭到尾都瀰漫不散的驚悚氣氛則令人聞之色變。威導(James Watkins)針砭社會現狀的力道之強勁想必讓很多人都感到疼痛了,儘管也有一些人抨擊他歧視勞工階級,但有更多的人認同了他的擔憂。一開始幼稚園小孩的天真無邪對照了後來青少年的兇殘狂暴,其中寓意已不言自明:一旦家庭教育出現問題,所產出的惡果將由整個社會來食用。
先來談談那些青少年與他們的家長。他們在家長過度寵溺或毫不關懷的環境下成長而逐漸養成了恣意妄為的態度,除了布雷特之外,其他人的本性並不算壞,他們只是故作叛逆罷了,但他們卻也都在布雷特的威脅之下半推半就地參與了令人髮指的暴行(不敢拒絕其實也算是一種懦弱),而鑄下大錯的他們最終也被纏繞著自己的罪惡所束縛致死。另外,布雷特的父親無疑是窮兇極惡的暴徒,小孩像他一樣喪心病狂完全不會讓人感到意外;而佩吉的母親也是那種令人搖頭的家長,她完全沒有去了解自己的小孩做了什麼,只會一味地講著『她還只是個小孩啊』。絕對必須遠離這些理盲又濫情的人才行,否則不知哪天就會蒙受其害。
接著從被虐殺的情侶的角度來講。史蒂夫為人正直且喜歡冒險,但他據理力爭的態度卻也讓他和女友珍妮落入了險境。在這個混亂失序的時代裡,仗義執言有時會招致災禍,唯有謹慎變通才能保全自身,聽起來很絕望消極,但某種程度上也是事實。儘管被逼到絕境的兩人都很勇敢地對抗那些殘暴的青少年,但無奈怎麼逃都無法擺脫他們,這或許也帶有隱喻:當正義無力抵擋邪惡時,良善之人必將遭受苦難;當一顆蘋果已經完全腐爛時,再怎麼小心地咬也躲不開腐爛部位的。當一個社會逐漸失控脫序時,每個循規蹈矩的人都有可能成為被害者,原本應該幸福美滿的兩人就這樣無辜殞命了,令人想來也感到悲痛不已。
結局實在令人震驚又氣憤,帶頭凌虐兩人的布雷特竟然可以全身而退(面無表情地照著鏡子的他絕對不會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他可能還會對自己逃過了法律制裁而感到得意。),而更離譜的是這些青少年的家長竟然打算殺人滅口來掩蓋這整件事(布雷特的父親慫恿威脅其他人要這麼做,兩個情境還真是令人作嘔的相似。),這個世界有時就是這麼殘酷無理,讓人也不禁要感到背脊發涼……
花絮:珍妮照的鏡子上面寫著『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 in the forest』(森林裡最危險的動物)。總共死了六個人(史蒂夫、亞當、庫柏、哈利、佩吉與珍妮),再加上一隻狗。當時引起了大眾對穿連帽上衣的青少年的恐懼。
http://www.imdb.com/title/tt1020530/
2019/10/29
- Oct 13 Sun 2019 03:35
the ultimate gift (超級禮物) 2007
改編自盲人作家吉姆史托瓦(Jim Stovall)的同名小說,由德魯福勒(Drew Fuller)、比爾科布斯(Bill Cobbs)、莉梅利維德(Lee Meriwether)、艾莉希利斯(Ali Hillis)、艾碧嘉布雷斯林(Abigail Breslin)和詹姆斯嘉納(James Garner)等人主演,導演則是麥可沙貝爾(Michael Sajbel),製作成本大約是一千四百萬美元,由於只有小規模上映,所以北美票房也就只有三百多萬美元,但之後在DVD銷售市場上頗有斬獲,也受到許多慈善團體的讚揚。
人的命運各不相同,有人含著金湯匙,有人則咬著石筷子(?),人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背景,但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態度(雖然這種話由我這種窮人來說其實有點好笑stO)。有的人只能同甘而不能共苦,當無利可圖時,這些人閃得比誰都快。而除了財富之外,人其實還有很多值得追求的東西,例如一段真摯的感情。人在生命旅途中會認識不同的人與遭遇不同的事而從中體會到人情冷暖,真正的朋友與伴侶以及健康的身體(艾蜜莉應該是此片最催淚的角色),或許是老天所給予的比財富更重要的禮物。
紈袴子弟傑森在過世的祖父給出的一連串考驗中徹頭徹尾地改變了,他矯正了過往錯誤的人生態度並培養出了犧牲奉獻的價值觀,這些考驗其實都是祖父給他的禮物(嗯,還有廿億美元。@@)。情節相當通俗(甚至可說是有點煽情或灑狗血),但的確是很能觸動人心,雖然斧鑿痕跡頗深,但總歸仍是令人感觸良多。偶爾看看這種溫馨小品真的不錯,讓我可以暫時忘卻一些煩惱而在冥想中反省自己的魯蛇人生,或許我就是需要這種能鞭策自己繼續努力的正向能量。
花絮:詹姆斯(James Garner)的戲分一天就拍好了。吉姆(Jim Stovall)客串演出了加長型禮車的司機。參與動土典禮的市長真的是夏洛特市長派崔克麥克洛瑞(Michael McCrory)。出資者之一史丹佛金融集團後來於2009年因爆發龐氏騙局而宣告破產。
http://www.imdb.com/title/tt0482629/
2019/10/13
- Sep 29 Sun 2019 00:10
50 first dates (我的失憶女友) 2004
亞當山德勒(Adam Sandler)和茱兒芭莉摩(Drew Barrymore)繼【婚禮歌手】(the wedding singer)之後再度合作,導演是彼得西格(Peter Segal),製作成本高達七千五百萬美元,於情人節前夕在北美上映,最終是囊括了一億兩千萬美元,年度排名第十五,但海外相較之下就顯得疲軟了,只再進帳了七千五百萬美元,也讓全球票房就停在了一億九千多萬美元。
浪漫又悲傷的愛情故事,花心的獸醫亨利愛上了記憶只能保存一天的美術老師露西,他開始每天追求她,而她後來也開始每天寫日記。一般人的相處是情感的堆積,甜蜜溫柔會堆積,苦澀怨懟也會堆積,看哪邊比較多,兩人的感情就偏向哪邊發展,但亨利和露西沒有這個問題,他們的問題遠比這個複雜很多。
劇本很有創意(但也真的有因為腦部受傷而失憶的醫學案例),亨利對露西一往情深,但露西對亨利卻是形同陌路,雙方矛盾又深刻的情意相當觸動人心(西導(Peter Segal)還刻意放了【婚禮歌手】(the wedding singer)用過的「hold me now」與「true」等歌曲來勾起觀眾的回憶),而其中也穿插了很多笑料(特別是有露西的弟弟、亨利的友人與那個半公母仔的部分),每每在感動之餘就突然變得爆笑。結局很甜蜜,雖然露西仍然沒有恢復記憶,但他們還是可以擁有幸福。
花絮:靈感明顯來自經典的【今天暫時停止】(Groundhog Day),片名原本要取為【50 first kisses】,但為了避免和茱兒(Drew Barrymore)主演的【一吻定江山】(never been kissed)搞混而決定更改。故事背景原本要設定在西雅圖──編劇喬治溫恩(George Wing)的家鄉,但亞當(Adam Sandler)決定移到夏威夷去。劇組主要是在歐胡島上拍攝。開頭在亨利那些露水愛情裡有一幕是牙醫和病人,亞當(Adam Sandler)的老婆客串了牙醫,而西導(Peter Segal)的老婆客串了病人(她真的是一名牙醫)。那場美式足球賽是明尼蘇達維京人對上底特律雄獅。那四隻海象來自加州的六旗探索王國遊樂園。那兩隻想看他們倆親熱的海豚以歐森姊妹(Mary-Kate & Ashley Olsen)來命名。那間用來當早餐店的木屋在【侏儸紀公園】(Jurassic Park)與【獵日風暴】(tears of the sun)裡也都出現過。露西的家就是【碧海嬌娃】(blue crush)裡女孩們住的房子。亨利唱情歌的那個海灘就是【亂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裡男女主角擁吻的地方。波士頓紅襪還真的就在當年奪下了睽違八十六年的冠軍。露西的失憶症狀很像順向失憶症,【正打歪著】(clean slate)裡的男主角也是類似的情況。曾引發全世界的翻拍熱潮,印度就翻拍過兩次,2007年是泰盧固語,2014年則是馬拉雅拉姆語,而日本去年的【我們的50次初吻】(50回目のファーストキス)也是其中之一。在亞當(Adam Sandler)和茱兒(Drew Barrymore)至今合演的三部作品中有三個唯一:不是由法蘭克柯拉西(Frank Coraci)所執導、拿過北美票房週榜冠軍以及北美票房破億美元。
http://www.imdb.com/title/tt0343660/
2019/09/29
- Aug 09 Fri 2019 00:25
letters from Iwo Jima (來自硫磺島的信) 2006
【硫磺島的英雄們】(flags of our fathers)的兄弟作,改編自吉田津由子彙整栗林忠道的書信後所編的《「玉砕総指揮官」の絵手紙》與梯久美子的《so sad to fall in battle: an account of war》,算是美國出產的日語片(日本片名是【硫黄島からの手紙】),導演同樣是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由渡邊謙和二宮和也等人主演,製作成本是一千九百萬美元,但北美票房還不及這個數字,所幸海外添上了五千多萬美元(日本票房超過五十億日圓,年度排名第五,當時這數字大概是四千兩百多萬美元。另外,日本媒體和觀眾也紛紛給予高度讚賞,認為此片平實地呈現出日本當時的社會樣貌與人物性格。),全球票房總計是六千八百多萬美元。而不只在商業市場開出紅盤,此片也博得專業影評的讚賞(奪下了日本金像獎最佳外語片,也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與最佳原著劇本等四項提名。),總的來說,無論票房或評價都稍稍優於前作。
【硫磺島的英雄們】(flags of our fathers)以美國為主視角,演的是立旗士兵回國募款的種種;而此片則以日本為主視角,場景絕大部分都在硫磺島上(只有少數回憶片段例外)。二戰末期,在太平洋戰爭中節節敗退的日本逐漸落居下風,但大本營仍然打算奮戰到底且甚至已經開始籌備本土作戰計畫,接獲死守命令的島上日軍也只能繼續建構防禦工事。1945年初的這場戰役持續了一個多月,做困獸之鬥的兩萬兩千多名日本士兵幾乎全數陣亡(僅有一千多名士兵投降),硫磺島終究還是被美國攻下了,而早就失去制空權的日本再也無力反擊了。
隨著美軍飛機來襲、船艦逼近與士兵登陸,島上日軍逐漸明白自己很可能會戰死在這座島上(挖戰壕好像在挖自己的墓穴,真是太心酸了!),氣氛在悲壯中隱含著哀痛。在美軍的追擊之下,他們在地道中不斷地逃竄,有人在交戰過程中身亡,有人帶著自尊心與愛國心毅然決然地了結了自己的生命,但也有人盡一切努力試圖活下去。戰死或自盡(一定有人會覺得這樣是愚勇,但我不願也不肯批判如此具有武士道精神的舉動。)的人或許被認為是堅強的勇士,但也絕對不能說投降或存活的人是軟弱的懦夫,在殘酷無理的戰爭面前,人是卑微無奈的,只要不是卑劣地害人利己,任何行為都不應該受到苛責。
主角應該算是陸軍大將栗林忠道和一等兵西鄉昇(虛構角色),伊導(Clint Eastwood)以兩人的視角來看待這場美日之間的血戰,並細膩地刻畫了他們的內心世界。兩人軍階天差地遠,但心情卻極為相似,他們都不斷地寫信給家人,但心裡也明白這些信應該是寄不出去的,寫信彷彿只是用以撫慰自己面對戰爭的惶惑與想念家人的感慨。
栗林曾在日本駐美大使館擔任武官,他深知美國國力有多麼強大,但極力反對和美國開戰的他還是得被迫迎戰。他努力地規畫防禦工事,但過程中卻引起部分下屬的不滿,敗戰氣氛濃厚的軍隊總是會有將帥不合的現象(甚至隱晦地點出日本陸軍和海軍互看不順眼的狀況)。做為一個領袖,他沉著地指揮作戰,最後在窮途末路時甚至還英勇地帶頭衝鋒陷陣,身為對手的美國對他的評價也頗高,甚至認為他將美軍的進攻計畫推遲了一個月(從五天變成卅六天)。他的書信中充滿了對妻子的眷戀與對兒女的疼愛,後期有很多封原本是寄不出去的,但最後因為被西鄉埋藏起來而得以保存。老練的渡邊不慍不火地詮釋了這個視死如歸的陸軍大將,著實令人讚賞。
西鄉是奉召入伍的一等兵(伊導(Clint Eastwood)以這個虛構角色呈現了凡人經歷戰爭時可能會有的行為與感受),他對軍國主義推動的盲目戰爭感到厭煩(這也是他不願慷慨赴死的主因),心中一直掛念著妻子和還沒看過的剛出生的女兒。在交戰過程中,不斷有同袍與長官死在他的面前,於是他深刻徹底地體會到生命的可貴而下定決心要努力地活下去(就算投降也可以),最後也好運地保住了性命(因對人民心生同情而被憲兵隊開除的清水洋一就沒這麼幸運了)。但他絕不是貪生怕死又沒血沒淚的懦夫,他不只盡責地完成長官交代的任務(冒險傳令、埋藏了栗林沒有寄出去的書信與埋葬了栗林),也為了同袍的死而真心感到悲痛。二宮貼切地詮釋了這個被迫參戰的麵包師傅,內斂沉著的演技令人對出身偶像團體的他也不禁刮目相待。
結局在無限遺憾中帶來了一點溫暖,後人挖到了西鄉當初沒有聽命燒毀的栗林書信,儘管斯人已逝,但如此珍貴的書信想必也可以帶給家屬一絲遲來的寬慰……
花絮:伊導(Clint Eastwood)原本是想拍一部兼有美國與日本角度的作品,但後來發現想講的東西太多而決定分成兩片;兩片的一些演員曾見過面,但沒有公開一起亮相過。伊導(Clint Eastwood)找了保羅哈吉斯(Paul Haggis)來撰寫劇本,但他自覺力有未逮而再請山下艾莉絲(Iris Yamashita)來幫他;劇本以英文寫成,然後再翻譯為日文。原本片名取為【red sun, black sand】。劇組其實主要是在加州取鏡,因為到島上拍攝的難度太高了,而且對陣亡將士也有些許不敬的意味。總共拍了卅二天。渡邊曾特地到栗林的家鄉與墓地(因為他的屍骨從未尋獲,所以是空塚。)致意,並且直接閱讀他在硫磺島寫的書信,希望能藉此來揣摩角色。伊藤大尉在身上綁著炸藥並躲在屍體之中試圖攻擊美軍坦克的行為是取材自真人真事。華納原本想要推【硫磺島的英雄們】(flags of our fathers)去角逐奧斯卡,在失敗後就決定轉推此片而將北美的上映日期提前以符合報名資格。發行【硫磺島的英雄們】(flags of our fathers)時,美國放映權在派拉蒙,而海外放映權則在華納;在前作票房不如預期後,派拉蒙決定和華納交換此片的放映權,變成美國和日本的放映權在華納,海外放映權則在派拉蒙;很明顯的,派拉蒙做了錯誤的決策。極少數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外語片。大多數年輕卡司都不太了解硫磺島戰役,因為日本教育並沒有特別講述,而此片在日本賣座後讓不少年輕人開始想要了解這場戰役,並且帶動了一波小笠原群島的觀光熱潮。美日兩國自1995年(終戰五十年)開始每年都在硫磺島舉行聯合追悼儀式,至今以2015年(終戰七十年)參加人數最多──大約五百五十人。
http://www.imdb.com/title/tt0498380/
2019/08/09
- May 11 Sat 2019 00:00
名探偵コナン 銀翼の奇術師 (名偵探柯南:銀翼的奇術師) 2004
前言:我八點就開始看了,但看到一半因故中斷,大概過了兩小時後才接著看完。
劇場版第八作,在連兩作突破卅億日圓之後再度跌回廿八億日圓(收益大約是十六億日圓),但年度排名還是有第十五,觀影人次落在兩百四十二萬左右。
和前兩、三作相比的話實在太虛了,竟然從推理片變成災難片,推理的部分已經很差勁了(證據力太弱,而且解謎的戲劇張力不足。),災難的部分更是荒謬(原來一般人可以在幾分鐘內學會怎麼開飛機啊?以為在打電動喔?快笑死我了!),而且我不是很喜歡怪盜基德(因為有他的部分都太浮誇了),雖然小蘭對新一的深情告白很感人,而愛內里菜唱的主題曲「dream×dream」也不錯,但總歸來說還是讓我覺得只能算是差強人意。
花絮:執導前七作的兒玉兼嗣功成身退,改由山本泰一郎接棒。一項系列唯一:柯南麻醉了妃英理以進行推理(但其實是不小心的)。
http://dorama.info/drama-1815.html
http://www.imdb.com/title/tt1133559/
2019/05/11
- Apr 06 Sat 2019 00:35
無間道3終極無間 2003
系列最終作,在原班人馬之外再加進了重量級卡司──陳道明和黎明,收穫超過三千萬港幣,是當年港片票房冠軍,全年只輸給了【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the Lord of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與【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而屈居季軍。
前前後後的諜對諜相當精彩,時間軸的錯置雖然增加了理解情節的難度,但懸疑感也因此加深而拉扯出戲劇張力。戲分最多的是華仔,他不慍不火地詮釋了劉建明那逐漸崩解的心防,隨後首度笑擁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而偉仔也不遑多讓,時而戲謔、時而嚴肅,可莊可諧的演出也是令人激賞;而陳道明和黎明雖然戲分也不算少,但兩人在角色上的發揮空間明顯較小,算是居於配角的位置;倒是陳慧琳令我印象深刻,雖然仍有點生澀,但她努力地讓自己投入角色中的真情演出也實在精彩。
劉建明終究是人,他明白自己幹了卑劣齷齪的髒事,而陳永仁即使死了也仍然像鬼魅般地糾纏著他,不只在精神上給他無形的壓力,還在現實中給他有形的牽制(這位仁兄竟然寄了錄音帶給心理醫師),也使得他的心理狀態已經瀕臨崩潰。他整日惶惶不安,深怕自己曾是黑道的事情會曝光,處心積慮要將韓琛留在警局裡的臥底給完全剷除以確保自己永無後顧之憂。疑神疑鬼的人就是像他這樣,將角弓的影子誤認成杯子裡有蛇,韓琛派到警局的臥底根本都被殺光了,他盯上的楊錦榮其實只是一心一意想為同學陳永仁報仇的優秀警察。他企圖自殺卻沒成功,但老婆已離他而去,而且不讓他見兒子,苟活著的他或許將永遠陷在無間道裡,背負著不可饒恕的罪孽,承受著道德良知的譴責,這一切,都是他自作自受。
另外,整個故事也花了不少篇幅來敘述陳永仁的臥底人生,可謂是字字血淚。他跟著韓琛做事真的是拿命在搏,痛苦都只能往肚裡吞,最後竟然在心理醫生那裡找到了慰藉,只有在那裡,他可以安穩無憂地入眠,只有在那裡,他緊繃疲累的心靈可以得到短暫充實的休息。而心理醫師亦深深地被他憂鬱的性格所吸引(人帥真好stO),在他後來慢慢吐露出心事之後對他產生了同情,在他死後也常常到他墓前探望。雖然他不幸因公殉職,但能像他這樣永遠活在別人的心中或許也是一種情感的昇華與榮譽的留存。
整體來說仍不失為一部佳作,可惜結局有點粗糙,由於斧鑿痕跡太深而稍稍顯得做作。良心泯滅的劉建明活了下來,但作惡多端的韓琛卻死了,而盡忠職守的黃志誠、陳永仁和楊錦榮等人也都不幸喪命,世間事就是這麼荒謬可笑,有時候也沒什麼道理可言。人們雖然總是打從心裡相信善惡終有報,但每每遇到一些牴觸這個信念的事情時卻也只能徒呼負負,人啊,就是這麼固執矛盾又無可奈何地活著吧。
結尾重現了陳永仁和劉建明在音響店相遇的鏡頭,「被遺忘的時光」那悠悠的旋律緩緩地流瀉,這齣令人感慨萬千的悲劇彷彿都自此開始。曲終人散了,整個系列也拉下了帷幕,相信掌聲應該不絕於耳才是。
http://hkmdb.com/db/movies/view.mhtml?id=10542&display_set=big5
http://www.imdb.com/title/tt0374339/
2019/04/06
- Mar 26 Tue 2019 02:05
planet of the apes (決戰猩球) 2001
算是【浩劫餘生】(planet of the apes)的重拍,由馬克華柏格(Mark Wahlberg)擔綱演出,導演則是提姆波頓(Tim Burton),福斯投入一億美元,推出後在北美和海外都囊括了一億八千萬美元,全球票房高達三億六千萬美元,年度排名順利擠進前十。
駑鈍的我無法理解深奧的時空轉換理論,姑且就信之隨之,由於已了解故事大綱,所以對大部分的情節進展並不訝異,其中以對人類相殘的批判最令我印象深刻,因為這是【浩劫餘生】(planet of the apes)比較沒有著墨的範疇,雖然也只是點到為止啦。人類與人猿的大決戰有點草率,而且人猿把那隻迷航的猩猩當作真神膜拜也太胡鬧了,是很幽默啦,但還是讓人無言。結局雖然讓人感到迷糊,但非常發人深省,亟欲回到正確時空的李歐在幾經折騰之後還是到了另一個由人猿主宰的時空裡,他茫然無措地呆站在原本應該是林肯紀念堂的塞德紀念堂外,一群明顯是警察的人猿漸漸朝著他圍上前來……
雖然是老片重拍,但時隔已卅幾年了,所以兩片不管在拍攝風格還是情節意涵上都有所不同。波導(Tim Burton)努力地打造了他個人想要且也擅長的暗黑風格,成功地揉捏出還不差的懸疑驚悚氣氛,稍微提到的物種平等價值觀也是頗為高尚,而化妝組的技術也著實令人讚嘆,可惜情節架構實在有點鬆散,而且時空邏輯也不夠嚴謹,也讓此片落入了毀譽參半的境地。
先提一些製作當時的瑣事。自1988年開始就有很多導演陸續投入【浩劫餘生】(planet of the apes)的重拍計畫,但可惜都沒能成真。很多人都曾被徵詢過演出意願。馬克(Mark Wahlberg)為了演出此片而推掉了【瞞天過海】(Ocean's eleven)的萊納斯,而提姆羅斯(Tim Roth)則是辭退了【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的石內卜。劇本最初由小威廉布洛利斯(William Broyles, Jr.)所撰寫,但必須耗資兩億美元,福斯於是再請勞倫斯寇納(Lawrence Konner)與馬克羅森索(Mark Rosenthal)兩人來改寫成一部不用花那麼多錢的劇本,而這也是他們倆繼1991年的【星艦奇航記6:邁入未來】(star trek VI: the undiscovered country)之後第二度合寫劇本。瑞克貝克(Rick Baker)設計了所有人猿的模樣。太空船奧伯隆的名字取自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的《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而塞德的形象原型則是東條英機。波導(Tim Burton)表示自己有點怕猴子,所以他將塞德從白化大猩猩改成黑猩猩。波導(Tim Burton)原本想讓李歐和愛莉談戀愛,儘管他表示會點到為止或者只是暗示,但福斯還是覺得這實在太過怪異而堅定地否決了。福斯原本想拍李歐降落在洋基球場並赫然發現人猿在打棒球,但後來因為考量到製作成本過高而放棄。提姆(Tim Roth)不介意化妝時間很長,但那套服裝卻讓他腰痠背痛。【浩劫餘生】(planet of the apes)的男女主角都有在此片客串,查爾頓海斯頓(Charlton Heston)演了塞德的父親,而琳達哈里森(Linda Harrison)則演了和李歐一起被抓的女人。查爾頓(Charlton Heston)當時是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的主席,這讓堅持應該管制槍枝的提姆(Tim Roth)對於與他同戲曾心生猶豫,後來甚至表示後悔。福斯堅持要在2001年7月上映的計畫當時讓波導(Tim Burton)從開拍直到後製都不斷感到巨大壓力且無法盡情揮灑。由於【浩劫餘生】(planet of the apes)聲名太響亮了,福斯曾考慮要將片名改成【the visitor】。
再來是一些花絮。故事的時空背景設定在2029年與5021年。【浩劫餘生】(planet of the apes)的經典台詞『Take your stinking paws off me, you damned dirty ape!』(放開你的臭爪子,你這隻骯髒的人猿。)在此片裡變成了人猿口中的『Take your stinking hands off me, you damn dirty human!』(放開你的臭手,你這個骯髒的人類。)。李歐對那些人類來說就像是彌賽亞。據說主要卡司都簽了接演續集的合約,結局也暗示可能會有續集,票房也開出紅盤,但福斯考慮到此片評價太差而決定放棄拍攝續集,之後再隔了十年才以【猩球崛起】(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為這個系列重新開機。波導(Tim Burton)沒啥意願執導續集,並強調此片不是重拍而是再想像。波導(Tim Burton)和海倫娜寶漢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r)的定情之作。結尾人類和人猿接吻的鏡頭在印度上映時被剪掉了。馬克(Mark Wahlberg)在受訪被問及此片與【猩球崛起】(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時稱讚了該片而貶低了此片,更批判福斯當初的催促阻礙了波導(Tim Burton)的發揮。
http://www.imdb.com/title/tt0133152/
201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