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1940~1949 (4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546.jpg  

改編自廣津和郎於1939年發表的《父と娘》,小津安二郎的代表作之一,由原節子和笠智眾等人主演。當年被《電影旬報》評為年度最佳電影,在國外也獲得不少讚譽,被普遍地認為是日本電影的經典傑作。

大學教授曾宮周吉和獨生女紀子一起在鐮倉生活著,父親忙碌於工作,女兒照顧著父親,父女倆過得頗為愜意。眼看著紀子已經廿七歲卻依然待字閨中,曾宮教授也不禁開始憂慮起她的婚事了,無奈她不想嫁人,她想和父親一起生活並照顧他,但教授還是希望女兒能得到幸福,於是他謊稱自己要續絃以勸導她安心地出嫁(這個謊話無疑蘊含了父親對女兒滿滿的愛)。末了,紀子出嫁了,一個人回到家的教授坐在客廳裡削著蘋果時卻突然莫名地感到了一絲惆悵……

沒有什麼情節,就只是平實地演出了曾宮父女倆的相處情況,就像一首悠揚動人的樂曲,也似一幅寫實怡人的風景畫,其中對情感的描繪相當細膩,父親對女兒的舐犢愛切與女兒對父親的孺慕情深散發出淡淡的溫馨氣息。新郎從頭到尾都沒有亮相算是一個巧妙的象徵,因為主題是父女倆對彼此的眷戀與依賴,而新郎在此主題下就變得突兀了,所以小導為了更加凸顯鰥夫與孤女的角色而不去拍攝任何和相親或婚禮有關的橋段。

笠的演出比較生硬,但日本的父親也差不多就是這種威嚴與慈愛兼有但卻不會輕易表現出來的內斂作風,他在面對女兒出嫁的心情拿捏上相當出色(尤其結局那段更是令人讚賞)。而原的表現就更不用說了,她維妙維肖地詮釋了一個眷戀父親的女兒,她的表情就代表了情節的氣氛(這個表現手法還真是有創意),前半部的她總是笑臉盈盈,但後半部卻開始愁眉苦臉且甚至掩面哭泣,笑開懷與鬧彆扭的反差令人莞爾,而新嫁娘扮相之典雅也令人驚豔。

小導的運鏡有著他一貫的獨特風格,低位定格的仰角鏡頭與飽滿豐富的勻稱畫面時時可見,並輔以將角色情緒具象化的畫面表現語法,縱使節奏稍顯緩慢而讓人略感沉悶(不過角色的台詞與互動有時還頗為幽默啦),但這就是小導的作品獨到的清淡品味啊!另外,當時戰敗的日本處於盟軍的管理下,小導隱晦地消除掉此時沉重苦悶的嚴肅氛圍而盡力地呈現出以前清澄素淨的傳統氣息(能劇的魅力和鐮倉的風貌等等),但大眾對此的看法產生了分歧,一方希望日本能以這樣的樂觀態度盡快地恢復元氣,另一方則覺得這根本是逃避現實。

片名很有韻味,春天比喻幸福,而紀子遲來的愛情幸福卻也強迫她要告別原有的親情幸福,雖然這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但其間的情感得失也實在令人揪心。而日本人守舊的觀念似乎也隨著社會型態的西化而慢慢地改變了,紀子原本認為小野寺先生再娶很不得體,但在見過他的新妻子之後就改觀了,所以她也決定要成全父親(但其實父親是騙她的)。

老父親獨自坐在客廳削蘋果的結局畫面堪稱經典,女兒未嫁時擔心她嫁不出去,但她嫁出去了卻又捨不得,這也是許多父親摻雜了擔憂煩惱與欣慰不捨的矛盾情緒吧。曾宮教授內心裡如浪潮澎湃的千言萬語彷彿化為習習春風,為甫出嫁的女兒送上了遙遠的祝福,而父女倆對彼此的牽掛想必也隨著她的出嫁而加深了。

花絮:駐日盟軍總司令部曾對片中幾句台詞有點意見(主要是關於女主角的健康狀態與東京的情況),小導也因此被迫修改。小導請教能樂師傅第二十二代金春惣右衛門該用哪一段能劇演出,後者提議用【杜若】。原本的結局是教授削完蘋果後忍不住痛哭出聲,但笠不想這樣演,而小導也就順著他,倒是笠於多年後受訪時表示自己當時或許應該遵從小導的意思而嘗試演看看才對。黑澤明相當推崇此片。原在後來推出的【麥秋】(麦秋)和【東京物語】(東京物語)中飾演的角色也都叫做紀子,此三作因此被合稱為『紀子三部曲』。小導在此片上映幾年後帶著母親搬到鎌倉並就此度過晚年且葬在那裡,而據說原後來也移居那裡。

http://www.imdb.com/title/tt00041154/
2020/09/27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31.jpg  

『Time will pass me, not in days or in hours, but in the distance you put between us.』(時間會過去,但不是幾天或幾小時,而是你擱在我們之間的距離。)

改編自史蒂芬褚威格(Stefan Zweig)在1922年發表的短篇小說《brief einer unbekannten》(我在昨晚拜讀了stO),由瓊芳鄧(Joan Fontaine)和路易斯喬登(Louis Jourdan)領銜主演,導演則是德國籍的馬克斯歐佛斯(Max Ophüls)。1992年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進保存名單裡,2002年亦曾在美國電影學會圈選百年百大愛情電影時被列到提名名單上,其經典程度已不言自明。

霍華柯赫(Howard Koch)所改編的劇本還算忠於原著,但由於片時僅僅八十六分鐘而在情節的鋪陳上稍嫌匆促含糊(原作在意境的醞釀上則明顯更為悱惻動人),女子在信中娓娓道來的沉痛口吻令人不捨,那鮮明的回憶與幽怨的獨白增添了有苦無處說的淒涼氣氛。美得不可方物的瓊(Joan Fontaine)當年正好卅歲左右,她絲絲入扣地詮釋了總是滿心期待卻每每大失所望的莉莎(在原作中,讀者從頭到尾都不知道她的姓名,也加深了孤寂感。),鏡頭將她的一顰一笑鐫刻了下來,縱使是黑白畫面亦無法掩蓋其輕柔婉約的迷人風采,也為這個無緣獲得幸福的悲情女子感到惋惜。

一個情竇初開的純真少女單戀著對面剛搬來的新進音樂家,她總是害羞地望著他,對他的一切感到好奇,可惜他是一個遊戲人間的花花公子,也完全沒有察覺她的情意。縱使一度被迫隨著母親離開了維也納,但她還是在獨立後隨即重回舊地並渴望能再見他一面。他們重逢了,可是他完全不記得她,沒關係,她是如此瘋狂地愛著他,所以她願意獻身給他,但他在隨團出國演奏之後就不再聯繫她了,顯然地,他就只是把她當作一夜情的對象而已。

她後來產下一子,但他當然毫不知情,不願意麻煩他的她只得委身於經濟寬裕的老爵士。時隔將近十年,他們倆又相遇了,他依然完全不記得她,於是她傷心欲絕地離開了。末了,兩人的孩子因傷寒而猝死,不久後她也隨之而去,母子倆先後結束了短暫的人生。他這時才感到難過,好像慢慢想起了她的樣子(他的管家甚至記得她的姓名),但是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信裡充滿悲苦意味的字字句句著實令人不忍卒讀,一個人竟然可以對另一個人有著如此熾烈熱切的愛戀,但完全被忽視遺忘的心酸卻讓這分情意蒙上了陰影,白玫瑰象徵著她對他的真情,也象徵著他對她的假意,兒子的過世終於讓她對人生澈底地感到絕望,而這段一廂情願的期盼或許從一開始就注定將以悲劇收場,愛上不該愛的人就是如此令人黯然神傷。全篇滿懷著對癡情女子的同情並隱含著對薄情郎君的控訴,她終其一生都卑微地乞求著他的憐愛關懷卻從未如願,全心全意的付出卻換不到一絲一毫的回報,天底下的悲哀也莫過於此了,令人深深地為女子長久以來執著不渝的癡戀感到不值得。

花絮:男主角的名字取自原作者。片頭男主角彈的那首曲子是法蘭茲李斯特(Franz Liszt)的「嘆息」。片尾他們去看的那部歌劇是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魔笛」。男女主角當時都和大衛賽茲尼克(David O. Selznick)簽有合約而被他外借給環球,後來也曾於1948年與1949年兩次連袂演出由此片改編的半小時廣播劇。瓊(Joan Fontaine)最愛的作品。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0536/
2020/07/31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98.jpg  

改編自雷蒙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在1939年發表的同名出道作(我在昨晚拜讀了),由亨佛萊鮑嘉(Humphrey Bogart)和洛琳白考兒(Lauren Bacall)主演,導演則是名聲響亮的霍華霍克斯(Howard Hawks),製作成本大約是一百六十萬美元,在北美囊括將近三百五十萬美元,在海外則是收穫了一百卅幾萬美元,全球票房總計是逼近了五百萬美元。另外,此片在問世半世紀後接連獲得殊榮加身,先是在1997年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進保存名單內,隨後又於1998年被美國電影學會放到百年百大電影的提名名單上,無疑已被奉為經典之作。

霍導(Howard Hawks)節奏明快且環節相扣的敘事手法相當高竿,而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莉布雷凱(Leigh Brackett)與朱爾斯佛斯曼(Jules Furthman)等人所細心醞釀的台詞亦頗為精美,只是出場人物稍多且互有糾葛而讓情節顯得太過複雜,導致觀眾可能會看得有點迷糊(可能不只是有點@@),沒想到如此明顯的缺點竟然硬是被亨佛萊(Humphrey Bogart)那閃亮耀眼的明星光環所掩蓋了,而新人洛琳(Lauren Bacall)那冷豔妖媚的氣質也真是稀世非凡,所以儘管故事有點曖昧不清,也完全沒解釋片名是從何而來(笑死我了stO),但此片仍然備受讚譽,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只能說男女主角的螢幕魅力與緋聞話題性實在太驚人了。

私家偵探馬羅明明只是去幫客戶史登伍將軍擺脫寫信來勒索的壞蛋,但很多人都以為他是受託去找將軍失蹤的女婿雷根,發現事有蹊蹺的他在完成任務後就忍不住地去追查雷根到底人在何處,而且越是遭遇阻撓就讓他越想一探究竟,即使弄得一身狼狽也不輕言退卻。這種明知山有虎卻偏向虎山行的男子氣概是每個男人心中所憧憬的,只是受限於現實而不敢放膽去做,而這也正是人們喜歡看電影的原因,現實中有很多做不到的事情或幾乎不可能碰到的遭遇,但若可以在電影裡過過癮也不賴。

特立獨行的私家偵探、神秘魅惑的金髮美女、貪財好利的平庸宵小、心狠手辣的冷血殺手與陰險狡詐的幕後黑手等等都是黑色電影裡常見的角色,而爾虞我詐的利害算計與拳拳到肉的激烈搏鬥則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戲碼,將冷硬派推理小說改編成黑色電影還真是滿適合的(但刻意加進暗示馬羅和書店員工有做愛以及男女主角兩人在餐廳那帶有性暗示的賽馬話題等橋段令人感覺很不搭調),光影明暗對比鮮明的運鏡風格恰如其分地氤氳出偵探故事特有的懸疑氣氛,自始至終都充滿了男性的陽剛味道,而女角們所帶來的狐媚氣息則巧妙地融合於其中。

帶點跳躍性的謎底讓結局顯得突兀(不過其中所散發出來的朦朧美感與無窮餘韻也的確令人著迷啦),智勇雙全的馬羅終於揪出了幕後黑手並抱得美人歸,不管如何,他說的就是事實,他做的就是帥氣,當主角就是有這種特權囉(好幾個女人都為他傾倒,例如書店員工和史登伍姊妹。),還在2003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五十大英雄之一呢!^^y

先來講一些有關劇本的軼事。霍導(Howard Hawks)大約花了兩萬美元買下原著翻拍版權。莉(Leigh Brackett)在看了亨佛萊(Humphrey Bogart)主演的【梟巢喋血戰】(the Maltese falcon)之後創作了《no good from a corpse》,而正是此作促使霍導(Howard Hawks)延攬了她,兩人也就此開始合作直到他在1977年過世。無法適應片場氣氛的威廉(William Faulkner)向霍導(Howard Hawks)表示自己想在家工作,以為他是指好萊塢住處的霍導(Howard Hawks)在發現他回到密西西比州家裡時感到有點錯愕。據說威廉(William Faulkner)和莉(Leigh Brackett)曾打電話問雷蒙(Raymond Chandler)史登伍家的司機到底是自殺還是被謀殺,他先是很不高興地表示都寫在書裡了,後來卻回電說他真的沒有寫明,就讓他們倆自己決定吧。威廉(William Faulkner)和莉(Leigh Brackett)只見過一次面,他向她表示兩人就改寫不同的章回,後來亨佛萊(Humphrey Bogart)在讀劇本時不喜歡馬羅有一些過於溫和的台詞而希望她改寫,結果那些台詞是他寫的。帶有性暗示的賽馬話題的台詞出於【北非諜影】(Casablanca)的編劇艾普斯坦兄弟(Philip & Julius Epstein)之手。原作中有一些敏感的人物設定與情節發展因為明顯過不了審查而必須改寫。

再來提一些有關拍攝的瑣事。霍導(Howard Hawks)建議華納將在環球演恐怖片的瑪莎維克斯(Martha Vickers)挖角過來,因為他覺得她很有潛力。洛琳(Lauren Bacall)拍【逃亡】(to have and have not)的片酬是週薪三百五十美元,由於華納很滿意她在該片的演出,所以她拍此片的片酬提升到週薪一千美元。從1944年10月拍到1945年1月(因為劇本不斷改寫而比預定殺青的時間晚了一個多月),後來在1946年1月又補拍了一些片段。據說亨佛萊(Humphrey Bogart)於開鏡第一天就在吃午餐時喝了五、六杯啤酒而遭到霍導(Howard Hawks)嚴厲指責他不夠敬業,後來他就被限制只能喝一杯了。亨佛萊(Humphrey Bogart)和洛琳(Lauren Bacall)四次合作中的第二次,當時他們倆濃烈的愛火讓他的婚姻問題成為媒體焦點,據說他因此常常酗酒而無法上工,而他一直猶豫是否要和老婆離婚也挑動著她的神經,導致她也因此不時藉著菸酒來澆愁。洛琳(Lauren Bacall)在【confidential agent】裡的演出受到不小的批評,於是她的經紀人向華納建議補拍一些片段來改變她的螢幕形象,不然此片再爆的話她可能就紅不起來了,極力要捧她的華納最後又多花了好幾萬美元補拍了一些讓薇薇安看起來強勢又傲嬌的鏡頭,就像她在【逃亡】(to have and have not)裡的角色性格。相隔一年要補拍時他們倆已經結婚了,並不贊成他們交往的霍導(Howard Hawks)也將她的合約賣給了華納,而他對於要再面對他們感到有點排斥。相隔一年的補拍也迫使華納必須再另外找佩姬努德森(Peggy Knudsen)來演夢娜,因為原本演夢娜的佩特克拉克(Pat Clark)已投入其他劇組而無法回歸,而她拍的那些部分也只好全部作廢。

最後是花絮。馬羅去蓋格的書店說要買1860年版的《Ben-Hur: a tale of the Christ》,但其實盧華勒斯(Lew Wallace)是在1880年才發表這部作品。有傳言是安迪威廉斯(Andy Williams)幫洛琳(Lauren Bacall)唱了歌,但霍導(Howard Hawks)和她本人異口同聲地駁斥了。仔細看,片中有很多車子的擋風玻璃右下角都貼有一個B字,那是二戰時石油限量供給政策的分級標籤,B級是次低的,一週只能加八加侖的油。原著中的馬羅是卅三歲且身材高大,但此片將他改為卅八歲,而亨佛萊(Humphrey Bogart)當年已四十五歲且僅有五呎八吋,他甚至必須穿鞋墊才能高過洛琳(Lauren Bacall),而其實跟他對戲的女明星大多都是穿平底鞋。威廉(William Faulkner)就只為華納貢獻了【逃亡】(to have and have not)和此片的兩部劇本,而這兩作的導演和男女主角則剛好相同。當時由於二戰接近尾聲了,所以華納決定先推出手頭上情節跟戰爭相關的作品,而情節跟戰爭比較無關的此片等到戰後再上映即可。雷蒙(Raymond Chandler)稱讚瑪莎(Martha Vickers)的演出亮眼到壓過了洛琳(Lauren Bacall),所以華納後來刪掉了很多她們一起出現的片段。霍導(Howard Hawks)將最後馬羅解釋整個犯罪過程的片段剪掉了,而票房開出紅盤似乎也證明觀眾只要看得爽就不會太在意情節是否合乎常理。亮眼的票房讓霍導(Howard Hawks)開始有分量去跟片廠交涉,他不只獲得很大的拍片自由,還自組了製片公司且可以將擬訂的拍攝計畫賣給出價較高的片廠。1945年原始版原本只有當時駐紮在南太平洋的美軍看過,後來直到1997年才在北美小規模上映,而儘管和1946年修正版的片時只相差兩分鐘,但其實兩者的內容有廿分鐘左右的差異。飾演阿格尼絲的桑妮雅達林(Sonia Darrin)在2016年受訪時表示她沒有掛名是因為她當時的經紀人和傑克華納(Jack L. Warner)吵架而使得她遭到華納封殺。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8355/
2020/04/03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52.jpg

改編自伊瑟麗娜懷特(Ethel Lina White)發表於1933年的《some must watch》,由桃樂絲麥奎爾(Dorothy McGuire)、伊瑟巴利摩(Ethel Barrymore)和喬治布倫特(George Brent)等人主演,導演則是勞勃席歐德梅克(Robert Siodmak)。雷電華投資了七十五萬美元,北美票房開出了兩百八十萬美元的佳績,在當年可以排進年度前廿名內。

1906年新英格蘭地區(佛蒙特州)一個小鎮上接連有好幾個殘疾女子遭到謀殺而使得人心惶惶不安,場景幾乎都在華倫家的豪宅裡,風雨交加的夜晚,幽深闃靜的豪宅,盤旋圓繞的螺旋梯,陰暗詭異的地窖,情境營造得相當驚悚恐怖,儘管片時只有短短八十幾分鐘,但是從頭到尾都緊繃得令人喘不過氣。

故事帶有濃濃的歌德風格,席導(Robert Siodmak)採用了黑色電影獨特的光影明暗對比鮮明的運鏡手法成功地營造出令人膽顫心驚的氛圍,更套用了許多懸疑驚悚電影常見的格式(例如被風吹動的窗簾、忽明忽滅的蠟燭與沒有察覺異樣的警察等等),他嫻熟地雜揉了不同電影類型的相似特色,成功地凝聚出絕佳的戲劇效果,不只受到了廣泛的讚譽,甚至成為電影學術討論的範本,也有很多人認為是砍殺電影的先驅之一。而除了上述的教科書例子之外,兇手的主視角鏡頭更是相當具有特色,那冷酷無情的瞳孔映照出被害人脆弱可憐的身影,在暗地裡窺伺被害人的舉動也釋放出懾人的恐怖能量。

當年將滿卅歲的桃樂絲(Dorothy McGuire)精湛入魂地詮釋了孤苦無依的啞女海倫,她不能講話而只能靠表情來演,不管是羞澀欣喜、溫柔體貼或惶恐無助的情緒表現都相當具有感染力;而當時已經快七十歲的伊瑟(Ethel Barrymore)更是了得,連臥病在床的懨懨老婦都能演得如此傳神,精彩的演出也讓她再度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兇手是誰一直到最後才揭曉(廢話stO),但比較熟悉這類作品的人應該多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兇手往往是最不可能的人,因為這樣才能讓觀眾目瞪口呆。結局的處理雖然稍嫌拖沓,而且兇手的動機也略顯突兀(或許是要呼應此片狂亂駭人的氛圍吧),但他露出猙獰目光的那一瞬間還真是讓人寒毛直豎啊!最後,海倫終於突破自己的心魔而恢復了語言能力,打完電話的她如釋重負般揮去了長久以來橫亙在心裡的陰影,令人也不禁要為她感到高興啊!

花絮:雷電華是從獨立製作人大衛賽茲尼克(David Selznick)的手上買到翻拍版權,而他此前也曾收到一個預計由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主演的報價。瓊克勞馥(Joan Crawford)在【a woman's face】中的表現廣獲讚賞,她其實很想演海倫,但米高梅的老闆路易斯梅耶(Louis Mayer)不希望她再接演殘疾角色而拒絕出借她。拍攝時的片名是【the silence of Helen McCord】。片名和構想其實是取自瑪莉羅勃茲萊因哈特(Mary Roberts Rinehart)經典的《旋轉樓梯》(the circular staircase)。桃樂絲(Dorothy McGuire)在片酬之外還獲贈了一輛敞篷車。特寫鏡頭下兇手的眼睛和手其實是席導(Robert Siodmak)的。於1947年與1949年兩度被改編成半小時的廣播劇,喬治(George Brent)與桃樂絲(Dorothy McGuire)先後重現了他們在片中的角色。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8975/
2019/09/23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95.jpg  

改編自約瑟夫蒙庫利馬區(Joseph Moncure March)於1928年發表的詩作《the wild party》,掌鏡的是勞勃懷斯(Robert Wise),由勞勃萊恩(Robert Ryan)主演,搭配的女主角則是奧黛莉托特(Audrey Totter)。

標準的黑色電影,氣氛的醞釀相當傑出,構結陰謀的夜晚,人聲鼎沸的夜總會,昏暗簡陋的旅館房間,狂暴血腥的拳擊賽,鬱悶失志的拳擊手,提心吊膽的妻子。片時短短七十二分鐘,而片中時間跟片時同步的設定極富創意,讓觀眾彷彿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時間的流逝。茱莉的灰心讓比爾感到失望,他的鬥志不斷高漲,也推動情節往氣勢奔放的方向發展。全片的重頭戲當然就是那場拳擊賽,懷導(Robert Wise)的運鏡獲得廣泛的讚賞,的確是令人血脈賁張啊,兩位演員的搏擊演出實在精彩,而觀眾各種不同的忘情投入的激動反應也發揮了巧妙的陪襯作用。

比爾想爭一口氣,藉此向茱莉證明自己還能打,也一定能靠打拳擊賽出人頭地,他一心只想著贏而忽略了外在的不可控制因素,也為自己招來了麻煩。性格固執在某些情境下可能是優點,但若不分時間地點都仍一意孤行的話就只會把事情越弄越糟。或許比爾是該看透了,他是贏了,但也不能繼續打拳擊賽了,但這也讓總是為他擔憂的茱莉放下了心中一塊大石。茱莉不想去拳擊場看比爾被揍得鼻青臉腫,但看到他渾身是傷時就立刻跑到他的身邊,她是真心愛他的,只是心有點累了而已,也就如她最後所說的,這一夜他們都贏了,因為他們即將展開一段可能會比較安穩的新生活。

花絮:瓊布朗戴爾(Joan Blondell)曾是女主角的考慮人選。約瑟夫(Joseph Moncure March)獲得一千美元的酬勞,他曾毛遂自薦想加入劇組,但遭到雷電華婉拒。結局和多項人物設定都與原著不同。原作中的男主角是黑人,懷導(Robert Wise)一開始想要忠於原著而向雷電華推薦從拳擊手轉成演員的加拿大李(Canada Lee),但雷電華旗下根本沒有黑人明星,而且在當時那種種族隔閡仍存在的氛圍裡根本沒有片廠會用黑人當男主角,所以懷導(Robert Wise)也只好將男主角改成白人,而這也讓約瑟夫(Joseph Moncure March)非常不高興。勞勃(Robert Ryan)在達特茅斯大學就讀的四年內一直都是校內的重量級拳擊冠軍。總共拍了廿天,是懷導(Robert Wise)在雷電華的最後一作,也是他自認為在雷電華的九作中最佳,後來並選進自己最佳前十作名單內。多爾沙里(Dore Schary)在跳槽到米高梅之前曾為此片奉獻不少,一般認為他就是設定片時和片中時間同步的人,這個創舉也讓此片占據了一定的歷史地位。雷電華當時的老闆霍華休斯(Howard Hughes)看到聯美的【奪得錦標歸】(champion)結局和此片雷同而一狀告上法院,他告贏了,而聯美反制的手段是讓此片無緣提名奧斯卡獎;兩片後來共同被認為是具有開創價值的拳擊電影。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非常鍾愛此片,不只在拍【蠻牛】(Raging Bull)時小心翼翼地避免模仿懷導(Robert Wise)的拍攝手法,後來還曾在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rprio)要演【神鬼玩家】(the aviator)之前讓他看了此片。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1859/
2019/02/07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83.jpg  

前言:家裡換了新電視,此片就順勢成為個人以這台新電視看電影的起步啦!

靈感來自厄尼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在1927年發表的同名短篇小說(我在兩、三天前拜見了),由年過而立才初出茅廬的柏特蘭卡斯特(Burt Lancaster)和正值花信年華的愛娃嘉德納(Ava Gardner)主演,導演則是勞勃席歐德梅克(Robert Siodmak),當時在北美收穫了兩百多萬美元,也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與最佳改編劇本在內的四項奧斯卡提名,在超過一甲子後的2008年更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入保存名單內。

開頭取材自厄尼斯特(Ernest Hemingway)不到三千字的極小篇幅作品,連對白都幾乎照搬了,但只有大約廿分鐘而已,男主角被槍殺之後的情節就完全是原創了,或許可以當作編劇們想像出作者沒有描述的冰山位於水面下的部分。算是相當典型的黑色電影,拍攝形式和故事內容都偏於陰暗深沉,光影明暗對比強烈的鏡頭繚繞著煙霧迷濛般的懸疑感,摻入社會黑暗與人性邪惡的情節亦瀰漫著令人惴慄不安的氛圍。

懷憂喪志的男主角,神秘莫測的女主角,這兩個角色的拉扯就是黑色電影的戲劇張力所在,可惜此片並沒有細膩地去鋪陳兩人之間剪不斷的利益牽扯與感情糾葛,也使得觀眾無法完全將情感投射在角色上。不斷插入往事片段的倒敘手法吊足了觀眾的胃口,真相在保險員鍥而不捨的調查下終於水落石出。到最後,所有參與搶劫計畫的男人都死了,只剩下心地毒辣的女主角還在慫恿垂死的男人幫自己脫罪。男主角愛上了美豔但自私的凱蒂而拋棄了樸素但賢慧的莉莉,最後不僅被戲弄了感情,甚至還賠上了性命,想想還真是不值得啊!

花絮:據說霍華休斯(Howard Hughes)也曾相中此片,但後來他的目光鎖定了【大北極】(Ice Station Zebra)。馬克海林傑(Mark Hellinger)原本是隸屬於華納的製作人,但後來自起爐灶並轉投環球麾下,此片即為開張之作;他原先打算向華納租借唐席格(Don Siegel)來執導,但華納故意開了一個高得離譜的價碼讓他知難而退,於是他就近找了環球的席導(Robert Siodmak);他起初想讓韋恩莫里斯(Wayne Morris)和索尼圖茲(Sonny Tufts)其中一人來主演,但華納不肯出借前者,後者又被認為經驗不足,而他對其他人選也不能感到滿意,最後決定起用曾是雜技演員的柏特(Burt Lancaster);他考慮過很多男主角,但女主角倒是始終都鎖定愛娃(Ava Gardner)。據說厄尼斯特(Ernest Hemingway)完成作品時拿到的稿費是兩百美元,而後來大眾都以為他以五萬美元的價格將電影拍攝版權賣給了馬克(Mark Hellinger),但真實數字應該是三萬六千七百五十美元。厄尼斯特(Ernest Hemingway)在此片還沒上映時就獲邀提前欣賞,結果令他滿意。也參與撰寫劇本的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礙於和華納仍簽有契約而無法掛名。米克洛斯羅札(Miklós Rózsa)所譜的主旋律後來又直接被拿去當作影集【傅萊德探案】(dragnet)的主題曲。牢房裡的天文學敘述有很大的錯誤:大熊座和獵戶座一點也不鄰近。女主角被隱喻成一隻陰險的貓,她的名字叫Kitty,片末她和保險員進到一間叫『the green cat』的餐廳並點了一杯牛奶。上映當時引起熱烈的反響,有些電影院甚至整天廿四小時都播映著。隔年被改編成半小時的廣播劇,柏特(Burt Lancaster)和飾演保險員的艾德蒙歐布萊恩(Edmond O'Brien)都重現了他們精彩的演出。成立於拉斯維加斯的搖滾樂團殺手(the killers)的團名據說就是取自此片。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8669/
2018/02/09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43.jpg  

黑澤明早期的一部愛情小品,他坦承構想來自大衛葛里菲斯(David Griffith)在1924年發表的默片【isn't life wonderful】,由他的小學同學植草圭之助撰寫了劇本,男女主角則起用了沼崎勳和新人中北千枝子。

戰敗後的日本百廢待舉,即使是東京也顯得蕭條冷清,整個社會氛圍讓人感到失落絕望。片名是美麗的星期天,但其實一點都不美麗,甚至可以說是有點悲慘。雄造和昌子好不容易等到星期天才有空約會,但兩人身上窮到只剩下卅五元,連娛樂都成了奢求,也因此,兩人一整天都很不如意,但仍試著玩得開心。

戰後自軍中退伍的雄造對自己的人生感到悲觀,他總是唉聲嘆氣且無精打采,甚至輕佻地對待昌子,令人覺得他很沒男子氣概;相較之下,昌子就顯得樂觀許多,她總是不斷地鼓勵雄造不要喪志,展現出日本女性體貼包容的傳統美德,實在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女朋友。沼崎將怨天尤人的雄造詮釋得恰如其分,他那略帶悲苦的表情真的很適合這個角色;而中北的處女秀則更令人激賞,當時只有廿一歲的她精湛地演繹了逆來順受的昌子,那甜美溫柔的臉龐著實令人憐惜。

很多橋段都充滿了自我解嘲和苦中作樂的無奈,其中讓我最有感觸的大概就是兩人幻想中的咖啡廳和音樂會了,看似尷尬荒謬的畫面卻隱隱令人感到鼻酸。黑導以對照與襯托的手法來介紹這個稀鬆平常的故事,藉以鼓勵當時生活普遍困頓的社會大眾,希望大家在艱難的環境中仍能保持積極開朗的心態並持續懷抱著夢想,傳達了正向健康的人生觀。此片在黑導諸多名作之中並不怎麼起眼,但在後來也獲得了一些佳評,其韻味亦值得細細品味。

花絮:黑導在幻想的音樂會橋段中透過昌子之口請觀眾為兩位主角鼓掌,這樣的表現手法稱之為『打破第四面牆』,可惜這個實驗性橋段在當時算是失敗了。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9871/
2017/09/13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62.jpg  

改編自海倫辛普森(Helen Simpson)在1937年發表的同名小說,書名是指將澳洲國土切成南北兩半的南回歸線。算是英國電影,主角是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約瑟夫考登(Joseph Cotten)和麥可維爾汀(Michael Wilding)等人,而導演就是從英國到好萊塢闖蕩的亞佛列德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當時已經連續兩作票房失利的他決定拍出這部比較不具謀殺懸疑色彩的劇情片,製作成本據說是三百萬美元左右,可惜還是賠錢了,讓力圖振作的他相當洩氣,後來甚至表示此片是自己的劣作之一。

1788年,原本都將罪犯流放到北美的英國政府因為擔心這些人會和獨立後的美國串聯起來對抗自己而開始改將罪犯流放到另一個殖民地──澳洲,至1868年為止的八十年間總共有大約十六萬五千個罪犯被遣送至此,而此片的故事背景就設定在1831年的雪梨。

人的社會一直有著階級之分,而馬僮和千金小姐當然是門不當且戶不對的組合,這樣的愛侶相處起來格外辛苦,因為根深柢固的階級意識始終存在於他們的心中。深愛她的他為她頂了罪,因而被流放到了澳洲;同樣深愛他的她則千里相隨,隻身來到澳洲等他出獄,過程艱辛痛苦。兩人深深相愛,也都願意為彼此犧牲,但這樣堅貞的愛情還是可能受到動搖,即使只是一顆小石子,原本平靜無痕的湖面就會泛起漣漪。對曾經卑微的山姆來說,妻子是高貴的千金小姐,在她面前,早已經商有成的他仍難免自慚形穢,若又有人挑撥離間,那麼他就會容易胡思亂想。

心腸狠毒的女管家想要當女主人,她是肥皂劇中會讓人恨得牙癢癢的反派角色,一方面在男主人面前搬弄是非,另一方面則惡劣地刺激著精神狀況不佳的女主人,耍弄兩面刀的陰險手段著實令人不齒。而和女管家截然相反的角色則是隨著總督表哥來到澳洲的愛爾蘭公子哥,對女主人動了憐香惜玉之情的他大可趁人之危地橫刀奪愛,但他真不愧是風度翩翩的紳士,他展現了成人之美的非凡氣度,正直磊落的胸懷著實令人佩服。

就像前一年拍的【奪魂索】(rope)一樣,希導(Alfred Hitchcock)再度毫不保留地炫耀他的掌鏡技巧,好幾個長達數分鐘的長鏡頭實在令人嘆服,演員們一氣呵成的演出也是相當令人讚賞。總結來說,情節有點沉悶,但頗富寓意。原本的情節設定後來被推翻了,如此急轉直下拉扯出強烈的戲劇張力,牽引著觀眾的情緒。一切陰暗沉鬱在最後都煙消雲散了,美滿的結局讓人感到溫馨。

花絮:這次要發現胖子有點困難,開演五分鐘時出現在鎮廣場上,十分鐘後又出現在總督府前和兩個人在聊天。摩羯座的圖騰是山羊,而山羊在歐洲文化裡隱喻著『性慾』。希導(Alfred Hitchcock)原本希望亞瑟羅倫茲(Arthur Laurents)可以撰寫劇本,但他推辭了,最後接手的是詹姆斯布里鐸(James Bridle)。柏特蘭卡斯特(Burt Lancaster)原本是山姆的人選,但因為他要價太高而讓片廠打了退堂鼓。宣傳部門刻意將此片宣傳得非常驚悚,讓希導(Alfred Hitchcock)後來被影評譙到滿臉豆花。拍攝當時,已婚的褒嬤(Ingrid Bergman)開始和同樣已婚的羅柏托羅賽里尼(Roberto Rossellini)暗通款曲,而這件醜聞也連帶讓此片的評價和票房顯得雪上加霜。從1947年的【淒艷斷腸花】(the Paradine case)開始,一直到1950年的【慾海驚魂】(stage fright),希導(Alfred Hitchcock)連續四作淪為票房炸彈,一直到1951年才靠著【火車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扳回了顏面。飾演公子哥的維爺(Michael Wilding)和飾演女管家的瑪格麗特利頓(Margaret Leighton)後來在1964年結為連理。維爺(Michael Wilding)曾在自傳中提及一段軼事,希導(Alfred Hitchcock)在他和褒嬤(Ingrid Bergman)演到濃情密意時突然迸出一聲慘叫,原來攝影機壓到了他的腳,造成他的大拇趾骨折。考爺(Joseph Cotten)於1987年出版的自傳中表示自己曾形容此片是陳腔濫調的垃圾而激怒了希導(Alfred Hitchcock)。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2004/
2016/12/21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948 l.jpg  

1943年,當時二戰正如火如荼,因為躲避戰火而移居美國的亞佛列德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並沒有置身事外,他先後找上包括厄尼斯特海明威(Ernest Hamingway)在內等多位作家,希望能將自己這個點子寫成劇本,可惜都未能如願,最後答應他的是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多才多藝的他首次嘗試侷限性場景的題材,時空背景就設定在二戰期間的北大西洋海域,將近一百分鐘的片時,從頭到尾的鏡頭都聚焦在救生艇上,也讓人見識到他精湛的掌鏡功力。他以一艘漂流數日的救生艇比喻曠日持久的戰爭,藉著船上眾人的性格和話語描繪出人性善惡,也以此來隱喻不同出身背景的人有不同人生觀的道理。眾家演員也賣力演出,完美地詮釋了處於戰爭狀態下的人們所表現出來最直接的人性。

因為喪子而發瘋的希格利太太是胖子對戰爭最大聲的控訴,明白指出連平民也不能倖免於難。而出身社會底層的約翰堅決反對搭救德國人威利,或許是困苦的生活經驗使然,他總是武裝自己,對任何人都不信任,認為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當然對威利就抱持著敵意。企業主瑞特則開口閉口都是法律,當慣老闆的他習慣發號施令,自顧自地就當起了船長,這是頗值得玩味的地方;另外,原先基於人道立場而主張搭救威利的他後來對於威利的不知感恩相當憤怒,信任的善意越深,報復的力道就越大,你可以發現他在大夥將威利推下船的過程中使勁地拿著蓋斯的靴子猛打以發洩心中怒氣。而發報員史坦利則是很正直的人,船上的活兒他都身先士卒,體貼熱心的他後來獲得了護士艾莉絲的芳心,淺顯易懂的好心有好報。低調的黑人喬總是置身事外,不願發表任何意見,慣於接受別人的命令,以主之名立過誓的他在約翰強迫他向威利搜身時還是照辦了,這當中或許也諷諭了美國種族不平等依然根深柢固。另外,也有些人因為顧慮自身的事情而對戰爭漸漸無感,例如護士艾莉絲,為情所苦的她甚至希望戰爭能持續下去;而蓋斯則是害怕失去一條腿會連帶失去追求舞者心上人的機會。至於看似最柔弱的專欄作家康妮則在短暫的歇斯底里之後重新振作,甚至還激發了原本已絕望的眾人的求生意志。

另外,特別來提一下威利。孤身一人上了敵方救生艇的他求生意志相當堅強,即使在如此險惡的處境中仍試圖尋求一線生機。城府極深的他第一步是先假裝不會講英語,這樣就能敵明我暗地觀察局勢;再來,藏有羅盤的他假裝善意地為蓋斯開刀以博取敵方眾人信任,接著在敵方想前往百慕達群島卻苦於不知方位時又不以為意地誤導了他們,被識破之後又假裝配合地自願划船;後來在暴風雨將船上的食物和水都沖走之前又暗藏了水,即使面對同是日耳曼人的蓋斯也不願分享,隨後甚至將已經因口渴飢餓而意識模糊的蓋斯推入海中。結果,引發眾怒的他也被眾人推入海中。

個人認為肥仔將人生百態縮影在這艘救生艇上,藉此闡述了諸多哲理,好多橋段都發人深省。本該同舟共濟的眾人在面臨死亡威脅時卻不斷地指責或質疑他人,但在如此惡劣的處境中有這樣的行為完全於事無補,團隊合作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在面對失敗時卻往往流於怪罪他人,這也是人們最大的毛病之一。再來,眾人對威利有點近乎盲目的信賴讓我瞠目結舌般地不敢置信,『防人之心不可無』是面臨利害關係時最基本的人生道理,但鄉愿的他們卻都著了威利的道,只有個性稍嫌極端的約翰還算思路清晰。最後,劫後餘生的眾人都能以更豁達的態度面對往後的日子也是此片最想要傳達的信念:永遠不要放棄希望。

花絮:希導(Alfred Hitchcock)在哪呢?哈哈!報紙上。老史(John Steinbeck)獲得五萬美元的酬勞,但身為自由主義者的他後來對於情節修改過的此片明顯歧視勞工和黑人的傾向頗為不爽,甚至表示不願意掛名。當時和大衛賽茲尼克(David Selznick)簽有合約的胖子被福斯借去拍了此片,也是他唯一在福斯旗下的作品。原本擔任攝影指導的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後來因病退出,職缺由格蘭麥克威廉斯(Glen MacWilliams)補上。胖子因為覺得塔露拉班克海(Tallulah Bankhead)的氣質和此片的氛圍格格不入而認定她是女主角的首選。因為長時間浸泡在冷水和油裡,多位演員都生病了,拍攝進度也因此耽擱了,其中病情最嚴重的是得了肺炎的班嬤(Tallulah Bankhead),胖子就送了一隻他親自命名為Hitchcock的狗給她,希望她可以藉著和狗玩耍運動來恢復健康;而飾演發報員的休梅克朗寧(Hume Cronyn)也是很淒慘,險些溺水不說,肋骨還斷了兩根。唐諾史波托(Donald Spoto)在為胖子寫的傳記中表示班嬤(Tallulah Bankhead)當時對於全身溼透感到不舒服而決定不穿內衣就進到拍攝的大水槽中,每每獲得劇組人員如雷的掌聲。德語配音版要怎麼維持那種緊繃懸疑的氣氛呢?將威利當成自願加入德國海軍的荷蘭人,而他和康妮講的就是荷蘭語。此片在1950年11月中被改編成半小時的廣播劇,班嬤(Tallulah Bankhead)重現了她的精采演出。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7017/
2015/02/16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920 rr.jpg  

霍華霍克斯(Howard Hawks)和約翰韋恩(John Wayne)的初次合作,加上初出茅廬又俊俏的蒙哥馬利克里夫(Montgomery Clift),聯美大手筆砸下近三百萬美元製作出這部氣勢磅礡的經典,市場反應亦相當熱烈,票房超過了四百萬美元,是當年度第三賣座的電影,2008年也被美國電影學會列入十大西部片之一。

在此先簡述此片的時代背景:十九世紀的德州北部有一大片草原,當地原住民和外來移民於是大量豢養長角牛,最終導致牛隻過剩而使得價格低迷。1840年代末,西部爆發淘金熱潮,中部的聖路易和堪薩斯市等城市成為西進的交通中繼站,但因為當時尚無鐵路和冰箱,所以這些無緣享用德州牛肉的新興城市當地的牛隻價格始終居高不下。慢慢地,有人嗅出其中商機,開始將牛群從德州趕往北方這些新興城市販售牟利,而負責這項工作的就是牛仔。這些人在歷經危險萬分的長途跋涉之後,常常會在目的地狂歡作樂,放鬆數月來緊繃的心情。而此片的時代背景設定在南北戰爭後,太平洋鐵路通車,搭配東部原有的鐵路網,連接了美國大西洋和太平洋,牛隻的需求擴及東西兩岸,使得牛仔的工作機會不減反增。

情節主軸是牛仔趕著一萬頭牛要從德州北上,可以算是公路電影的原始型態,牛群奔竄和渡河的場面之壯觀令人讚嘆不已,黃沙漫天的原野,躍馬奔騰的牛仔,舊西部時代的迷人魅力盡現。趕集過程困難重重,而堅持要往密蘇里州去的領導人唐森獨斷獨行的作為最終是引發了眾怒,所以行事作風較親民的麥特獲得了眾人的擁戴,他們拋下唐森,改變主意要到堪薩斯州去(路線即是當時知名的奇休姆小徑),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抵達目的地,牛群也賣得好價錢。隨後追來的唐森氣呼呼的,但也徹悟自己的缺點,承認麥特是對的。此片不像一般的西部片有明顯的善惡對立,而是以牛仔趕集過程中彼此的矛盾來隱喻挑戰專制威權的民主思維,所代表的意涵令人印象深刻。

花絮:改編自波登切斯(Borden Chase)連載於報紙上的《blazing guns on the Chisholm Trail》,他承認此片是西部牛仔版的【叛艦喋血記】(mutiny on the Bounty),而原本的結局是麥特和泰絲護送傷重的唐森回到德州嚥下最後一口氣,但被霍導(Howard Hawks)改掉了。霍導(Howard Hawks)在1974年受訪時表示曾邀請賈利古柏(Gary Cooper)主演唐森但被婉拒了,因為他認為自己不適合演這個固執粗魯的角色。瑪格麗特薛利登(Margaret Sheridan)因為懷孕而無緣演出泰絲,於是她向劇組推薦好友瓊安茱(Joanne Dru)。經紀人查爾斯費德曼(Charles Feldman)因為想簽下特技演員柏特蘭卡斯特(Burt Lancaster)而帶著主演麥特的機會找上他,但他後來決定和哈洛海契特(Harold Hecht)簽經紀約,【繡巾蒙面盜】(the killers)成了他的大螢幕出道作。卡萊葛倫(Cary Grant)婉拒演出槍手凡倫斯。霍導(Howard Hawks)對約翰愛爾蘭(John Ireland)輕佻又不自重的行為感到苦惱,所以槍手這個角色的戲分後來變得可有可無。哈利凱利(Harry Carey)的大螢幕遺作,也是和兒子的唯一一次合影,儘管兩人並沒有對上戲。霍導(Howard Hawks)原本屬意由格雷托蘭(Gregg Toland)來擔任攝影師,在碰壁之後轉而找上羅素哈林(Russell Harlin)。劇組在拍攝期間是傷病連連,風寒或感冒是家常便飯,霍導(Howard Hawks)甚至被蜈蚣咬傷而送醫休養好幾天。德州長角牛在此片拍攝當時已瀕臨絕種,劇組只好找來其他牛種充數,然後把長角牛放在比較靠近鏡頭的地方來拍攝。劇組在當地建了五座小型水壩引聖佩卓河的水來拍渡河橋段。據說霍導(Howard Hawks)送了一個印有『紅河D』字樣的皮帶扣給老韋(John Wayne),而他隨後也回送了一對皮帶扣;然而,也參與此片演出的漢克沃登(Hank Worden)則宣稱老韋(John Wayne)是看了他繫著印有『紅河D』字樣的皮帶扣之後覺得很喜歡而向他詢問鐵匠姓名,隨後也前去打造了兩個:他和霍導(Howard Hawks)各一個。1946年就拍好了,但因為霍華休斯(Howard Hughes)宣稱情節和他所製作的【the outlaw】相似而引發法律糾紛,最終是推遲至1948年才上映。老克(Montgomery Clift)的大螢幕處女秀,但因為前述法律問題而比他的第二作【亂世孤雛】(the search)還要晚上映。支持民主黨的老克(Montgomery Clift)和身為共和黨鐵桿的老韋(John Wayne)以及渥特布雷南(Walter Brennan)的政治立場截然不同,他們說好不談政治,但兩位前輩在片場幾乎都不搭理這個年輕人;廿幾年後,老克(Montgomery Clift)因為不想再和兩位老前輩合作而婉拒了【赤膽屠龍】(rio bravo)第二男主角的邀約。主題曲「settle down」後來被操刀此片配樂的狄米崔提歐姆金(Dimitri Tiomkin)改編成「my rifle, my pony and me」。曾在1949年改編成一小時的廣播劇,兩位共和黨鐵桿歐吉桑和茱嬤(Joanne Dru)都重現了精彩的演出。據說約翰福特(John Ford)看完此片後對老韋(John Wayne)的演出相當驚訝:『I never knew the big son of bitch could act.』(我從來不知道這混蛋這麼會演戲),也正式開啟兩人後來持續多年的的合作關係。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0724/
2014/10/19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853 hgf.jpg  

改編自1928年的舞台劇【the front page】,一開始片名取為"the bigger they are",導演是鼎鼎大名的霍華霍克斯(Howard Hawks),主角是卡萊葛倫(Cary Grant)和蘿莎琳羅素(Rosalind Russell),當時很流行這種無厘頭的神經喜劇,近年來獲得美國電影學會極致的推崇。

毫無邏輯的情節,以今日的角度看來根本無法參透笑點在哪,只能看著演員們胡鬧瞎搞的科白乾笑,但對當時已逐漸陷入二戰焦慮的美國人來說或許算是一種精神壓力的釋放,其中對國際緊繃的二戰情勢、美國嚴肅的種族問題和嗜血的媒體文化都多所調侃,讓人也不禁苦笑。

花絮:【the front page】從1928年8月上映後就一直到1929年4月才下檔,總共演了兩百七十幾場。媒體工作室裡的日曆其實是1938年的(幾乎是此片拍攝當時的前一年),當年這幾天(11月8日、12日和24日)都是大日子,國會大選、退伍軍人節和感恩節。當時一堆人認為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比老葛(Cary Grant)更適合主演此片。珍亞瑟(Jean Arthur)原本是哥倫比亞老闆哈利柯恩(Harry Cohn)心目中女主角的首選,但她因為和霍導(Howard Hawks)在拍【天使之翼】(only angels have wings)時有點鬧僵而婉拒了邀約。其後包括艾琳鄧恩(Irene Dunn)、克勞黛考爾白(Claudette Colbert)、凱薩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卡蘿倫巴(Carole Lombard)、瑪格麗特蘇利文(Margaret Sullavan)和金潔羅傑斯(Ginger Rogers)(據說她後來很後悔沒能和老葛(Cary Grant)共事)等人也都相繼婉拒,而瓊克勞馥(Joan Crawford)也曾是選項之一,最後霍導(Howard Hawks)相中米高梅的羅嬤(Rosalind Russell),她明白自己不是女主角的首選,據說故意在試鏡前去游泳,然後一頭濕髮到場,之後在片場面對霍導(Howard Hawks)也是毫不示弱。1941年3月底曾改編成半小時的廣播劇,兩位主角一起重現了精彩演出。只有最前和最後的兩分鐘有配樂。羅嬤(Rosalind Russell)後來在自傳中提及當時認為自己的台詞不夠好,而霍導(Howard Hawks)又頗能接受即興演出,所以她就找一位編劇來為自己寫更棒的台詞,據說老葛(Cary Grant)每天早上都會開玩笑地問她又有什麼新花樣呢?真的曾有記者把脫逃的殺人犯藏起來以便訪問,等到發稿後才將他交給警方。此片曾一度淪為無版權狀態,使得每個人都可以發行出售此片,當時在市面上充斥著一堆劣質複製品。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2599/
2013/12/01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808 tbs.JPG  

這是個人相隔將近一年再度拜見馬克斯三兄弟(Chico & Harpo & Groucho Marx),他們狠狠地嘲諷了偵探電影,個人覺得比較可惜的是歌舞橋段像是硬放進去的,並未能替此片增色,但不得不說其中的插科打諢(一開始偵探所的兩個人在有訪客前來時趕緊把自己住在該處的擺設改掉、百貨公司床銷售部門橋段和最後的敵我雙方在百貨公司的大追逐等等)都能戳中我的笑點,尤其是結尾的許多特技動作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花絮:改編自奇科(Chico Marx)和葛羅喬(Groucho Marx)擔綱的廣播劇,但他們倆的角色有所改變。他們在米高梅時期的第五部、也是最後一部電影,開拍前曾宣告此片將是他們的大螢幕封山之作,但後來為了替大哥奇科(Chico Marx)還賭債而再和聯美合作了兩次。三兄弟的作品中唯一一次一開始時哈波(Harpo Marx)是和奇科(Chico Marx)合作,此前他都是和葛羅喬(Groucho Marx)一夥。三兄弟和長期搭檔的瑪格麗特杜蒙(Margaret Dumont)的最後一次合作。默劇女明星艾妮班尼特(Enid Bennett)的大螢幕息影之作。1941年,正當德國和歐洲列強殺得難分難解之時,納粹的副元首魯道夫赫斯(Rudolf Hess)在沒有經過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授權的情形下擅自飛往英國求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目的是終結兩國之間的紛爭,當時老邱(Winston Churchill)正在看電影而向幕僚表示稍後再講,據說他當時正在看的電影就是此片,但葛羅喬(Groucho Marx)在卅年後說應該是【惡作劇】(monkey business)。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3388/
2013/07/28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747 pap.JPG  

前言:第一次看珍奧斯汀(Jane Austen)的《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是在大一(2001年),之後又看了兩次(2002年和2007年),對情節的感觸也隨著年齡漸增而加深。

開頭真是妙趣橫生,讓我也笑得頗為開心,但接著對人性和當時的英國社會階級觀念根深柢固的刻畫實在令人心有慼慼焉。傳統貴族的傲慢,中產階級的庸俗,還有整個社會對女性的歧視和女性的闇於自知,所有的角色都活靈活現的,就像是浮世繪般色彩鮮豔而令人印象深刻。

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導演是勞勃李歐納(Robert Leonard),由勞倫斯奧利佛(Laurence Oliver)和葛莉兒嘉森(Greer Garson)主演。來聊聊兩位主角。老奧(Laurence Oliver),第一次拜見,像從童話故事裡走出來的英國紳士,可謂是風度翩翩;嘉嬤(Greer Garson),第二次拜見了,但第一次已經是2008年底了,完全就像是英國淑女那樣地高貴優雅,真是美呆了,氣質非凡啊!另外,其他配角也是功不可沒,特別要提的當然是飾演班尼特太太的瑪莉波蘭(Mary Boland),真是太傳神了,躍然紙上啊!

花絮:米高梅屬意的達西第一人選其實是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原本1936年就要開拍了,由厄文泰爾柏(Irving Thalberg)擔任製作人,而由他的老婆諾瑪希拉(Norma Shearer)來主演,但隨即因為老泰(Irving Thalberg)過世而停擺了。當時米高梅考慮用勞勃唐納(Robert Donat)或勞勃泰勒(Robert Taylor)來演達西,但希嬤(Norma Shearer)希望米高梅去向華納商借艾羅福林(Errol Flynn)。儘管老奧(Laurence Oliver),是男主角,但他當時的愛人費雯麗(Vivien Leigh)還是不敵嘉嬤(Greer Garson)而沒能和他一起擔綱演出。儘管有著濃濃的紐約腔,菲爾希佛斯(Phil Silvers)還是被要求試鏡演牧師,後來這段試鏡帶在好萊塢幾個大片廠的高層之間當作笑點傳遞著,倒是老希(Phil Silvers)自我解嘲說這三分鐘或許是自己最有趣的表演了。據說此片的服裝設計師亞德里安(Adrian)曾建議李導(Robert Leonard)將小說中的年代往後移一些,這樣服裝會更奢華。演莉迪亞的安魯德佛(Anne Rutherford)後來爆料說儘管此片中的角色服裝都很華麗鮮豔,但還是只能拍成黑白的,因為彩色膠捲都讓【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用掉了。由於當時胡鬧喜劇很流行,所以片廠在推宣傳此片時也用了逗趣的句子『Bachelors beware! Five gorgeous beauties are on a madcap manhunt!』(單身漢請當心!有五個大美女正在追捕你們!)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2943/
2013/02/04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81 ootp.JPG  

被認為是黑色電影的經典之一,幾乎具備了所有黑色電影該有的元素:刻意隱藏過去的退休偵探、性感迷人的蛇蠍美人、男主角獨白回憶往事和光影明暗對比鮮明的攝影風格等等。其實自1940年代初期以降,雷電華已經開始慢慢轉型去拍一些商業性的B級片,但在幾個常合作的老班底都到齊後還是砸下重金來製作此片。

纏繞糾結不清的情節的確很吸引人,曾當過偵探的傑夫為了了結過去的恩怨而重做馮婦接下勾當,機智的他在被設計的過程中還反過來將了懷特一軍,原以為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中,不料還是難逃死劫,而始終深愛傑夫的安也誤以為傑夫選擇了凱茜而黯然神傷。多麼悲慘的故事啊!片名的意思是擺脫過去(有些人的過去很沉重),但有時過去總是縈繞不散。

導演雅克托納(Jacques Tourneur)的運鏡相當令人激賞,充分表現出黑色電影的特色,暗沉沉的畫面總是給人一股懸疑不安的凝重感。頗具硬漢形象的勞勃米契(Robert Mitchum)是黑色電影的代表人物之一,演出這種似邪似正的角色可謂得心應手;而常演英雄的寇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這回演出為富不仁的黑幫老大倒是滿新鮮的,但其實他沒什麼表現機會;而且坦白說,前兩人的演出都只能算是中規中矩,因為風采完全被珍葛莉兒(Jane Greer)給奪走了,她將蛇蠍美人凱茜一角詮釋得入木三分,這一會兒她性感又溫柔,但那一會兒她卻潑辣又狠毒,反覆無常的情緒表現相當震懾人心。

花絮:據說亨佛萊鮑嘉(Humphrey Bogart)在看過劇本後覺得此片風格和自己主演的【梟巢喋血戰】(the Maltese falcon)有點類似而有意要主演傑夫,但無奈華納沒有意願而作罷;而之後的男主角人選依序是約翰嘉菲爾(John Garfield)和狄克鮑爾(Dick Powell),但他們兩人都婉拒了,最後雀屏中選的就是老米(Robert Mitchum)了。在英國上映時的片名是build my gallows high。1984年,重拍版【再看我一眼】(against all odds)上映,還找來葛嬤(Jane Greer)客串演出女主角(就是她在此片中的角色)的媽媽呢!

後記:倫敦奧運落幕,兩週來我也看了不少比賽,深深地佩服諸多運動員的努力,嗯。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9689/
2012/08/14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537 wb.JPG  

第一次看是大約是十年前在大學課堂上了,今晚再度拜見,還是能感受到那股悸動,而且對戰爭的感觸更深了。戰爭真的是很殘酷,對前線的軍人來說是如此,但對後方的平民來說也是如此。戰爭不知道讓多少人流離失所,不知道讓多少家庭分崩離析,不知道讓多少有情人魂飛夢滅。嗯,我衷心地期盼這世界不要再有戰爭了。

導演是莫文李洛伊(Mervyn LeRoy),由勞勃泰勒(Robert Tayler)和費雯麗(Vivien Leigh)主演,改編自勞勃薛伍(Robert Sherwood)在1930年寫成的舞台劇劇本,其實隔年就曾被環球翻拍成電影,後來米高梅為了重拍此片而買下了版權,而且在情節上做了不小的改變。在1940年初開拍,當時歐洲已陷入戰火之中,德意志鐵蹄在蹂躪完波蘭後已將矛頭轉向西北歐,這樣的時代背景讓此片更加具有時代意義。米高梅花了一百一十幾萬美元拍成,但上映後隨即開出紅盤,在北美和海外都進帳了一百廿幾萬美元,總計全球票房是逼近了兩百五十萬美元。另外,此片也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和最佳攝影的提名,但可惜也都雙雙落空。

羅伊和瑪拉的愛情故事真可謂是蕩氣迴腸,幾十年後仍然讓人不勝唏噓,人生充滿了許多無奈,有時很多事情都不是我們能預期的,我們只能盡力地去面對我們所遇到的事情。瑪拉在誤以為羅伊陣亡後感到心灰意冷,隨後開始賣淫以求三餐溫飽,這真是太令人難過了,兩人就這樣陰錯陽差地錯過了對方,成為了大時代悲劇的背景,而勞勃柏恩斯(Robert Burns)所譜的「auld lang syne」悠揚的旋律也一直迴盪在每個人的心中。

花絮:薇薇安(Vivien Leigh)對於老泰(Robert Tayler)被選為男主角感到相當沮喪,因為她想和當時的男朋友──勞倫斯奧利佛(Laurence Olivier)合作,後來甚至還寫信向前夫抱怨此事。兩位主角都宣稱此片是他們在自己主演的片子當中最喜愛的。此片在中國特別受到歡迎(程度甚至超過了美國),還有一個出自典故(《莊子》)的翻譯片名,也有大學生以片中台詞來練習英語,而之所以會這麼受歡迎的原因其實很難釐清,但有人認為這要歸功於【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因為人們只是在尋找另一部由薇薇安(Vivien Leigh)主演的片子罷了!羅伊和瑪拉在「auld lang syne」的旋律中共舞那段本來是要有對白的,但沒人能想出合適的台詞,而拍默片起家的李導(Mervyn LeRoy)認為這時正是"此時無聲勝有聲"之時,所以他決定讓畫面去表達意境。後來曾兩度被改編成廣播劇:第一次是在1941年1月中,主角是布萊恩艾亨(Brian Aherne)和瓊芳鄧(Joan Fontaine);第二次是在1946年9月初,主角是老泰(Robert Tayler)和他當時的老婆──芭芭拉史丹威(Barbara Stanwyck)。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3238/
2011/07/16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361 th.jpg  

改編自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的小說《Washington Square》,由在東京出生的奧莉薇亞德哈維蘭(Olivia de Havilland)主演,搭配的男主角是蒙哥馬利克里夫(Montgomery Clift),導演則是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兩位主角我都是首次拜見,哈嬤(Olivia de Havilland)是有刻意扮俗,不過個人也認為她的確沒有妹妹──瓊芳鄧(Joan Fontaine)的美貌,而當時年屆而立的老克(Montgomery Clift)也真是帥到掉渣。而此片另外也還有很多翻譯片名,舉凡斷腸花女繼承人深閨夢迴等等都是。

很有意涵的情節,雖然從頭到尾沒什麼高低起伏,但卻牽動著觀眾的心。帥氣的花花公子總是油嘴滑舌,偏偏很多天真女子就是會沉醉在其中,幻想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有時根本完全忽略了現實面。雖然我說得很不客氣,但這也是實際存在的現象。結局並沒有讓我感到痛快,反而是淡淡的哀愁。人生苦短,能找到和自己契合的伴侶實屬不易,如果一味地注重物質享受而忽略了心靈交流,那就太可惜了。但當然也不是說錢很庸俗,沒有錢當然是萬萬不能的,元稹的名言『貧賤夫妻百事哀』可是一點也不假,但我還是覺得錢夠用就好了,有一個可以在情感上依賴的伴侶才是最讓人嚮往的,嗯,這是我真心的看法。

而這樣或許稍嫌平淡的一片可是獲得了影藝學院的高度讚賞,被提名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原創配樂等八項大獎,最後是抱走了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原創配樂等四項大獎。

花絮:1947年9月底,舞台劇在百老匯開演,一演就欲罷不能地演了四百多場。而哈嬤(Olivia de Havilland)在看完舞台劇之後就積極地接洽惠導(William Wyler)來為她導演此片,惠導(William Wyler)之後也順利地說服派拉蒙高層花了廿五萬美元買下劇本版權,並以一萬美元的週薪請兩位作者來寫電影劇本。而惠導(William Wyler)後來在片場也給予哈嬤(Olivia de Havilland)很大的精神鼓勵,因為老克(Montgomery Clift)和演史洛普醫生的雷夫理查森(Ralph Richardson)其實都有點輕視她,認為她演技不好(但影藝學院倒是給了他們一個大巴掌)。金潔羅傑斯(Ginger Rogers)是女主角的第一人選,但是她婉拒了。而男主角本來是想用常和哈嬤(Olivia de Havilland)合作的艾羅福林(Errol Flynn),但後來被否決了。巴索雷本(Basil Rathbone)很遺憾沒能拿到史洛普醫生一角。亞倫柯普蘭(Aaron Copland)寫信給紐約時報說片頭曲不是他作的,並表示他所譜的旋律因為觀賞試映的觀眾不滿意而被製作人給換掉了。老克(Montgomery Clift)是真的學了那段鋼琴。在女主角得知自己被男主角拋棄而失望地提著行李箱走回房子裡那段,據說惠導(William Wyler)為了拍出提重物的真實感覺,還真的在行李箱中塞了很多書本。1950年9月中被改編成一小時的廣播劇,女主角仍然是哈嬤(Olivia de Havilland)。1958年,派拉蒙把超過七百部的電影版權賣給環球(當時最大股東是美國音樂公司),此片即是其中之一。

附帶一提,寫完網誌才發現,前年的這一晚我也看了惠導(William Wyler)導的【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我真的不是刻意的,但就是這麼巧,科科。

後記:這陣子電腦時好時壞(即使是現在也好像還沒好),所以就隔了一星期才又再度看電影,真是讓人無奈。另外,心情稍微平復一點了,不再那麼沮喪,反正也不能改變什麼,只能接受囉!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1452/
2010/02/28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開始還滿有趣的,兩個人相識相戀的過程也很浪漫,但兩個人結婚之後的情節發展就變得有點嚴肅而略顯沉悶。即使兩個人是夫妻,但也不可能想法都一樣,很多時候也會意見不同,這時就需要好好地溝通來取得共識,若單方面一意孤行恐怕也只會鬧得不歡而散。而兩個人結婚之後,要如何在工作和家庭之間作取捨也實在是一門大學問,以現在的社會型態來說更是如此。很多女人的自主能力已不輸男人,說白一點,很多女人賺的錢甚至多過男人,那結婚之後到底誰要遷就誰呢?我想這實在很傷腦筋。嗯,等遇到再說吧!stO

這是史賓瑟崔西(Spencer Tracy)和凱薩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九次合作中的第一次,兩人的演出也都相當精采,其中凱薩琳(Katharine Hepburn)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但可惜輸給了【忠勇之家】(Mrs. Miniver)的葛莉兒嘉森(Greer Garson)。

另外講點小八卦,聽說當時身為半個製作人的凱薩琳(Katharine Hepburn)為了讓老崔(Spencer Tracy)能在他們倆的第一次合作中感到自在一點,她捨棄了多次合作愉快的喬治庫克(George Cukor)而選擇了此前只合作過一次的喬治史蒂文斯(George Stevens),因為她認為史導(George Stevens)和老崔(Spencer Tracy)可能比較合得來,而且他們也可以聊棒球。不過後來庫導(George Cukor)也和兩人合作了【自由之火】(keeper of the flame)、【金屋藏嬌】(Adam's rib)和【帕特和邁克】(Pat and Mike)等三片。

而據說凱薩琳(Katharine Hepburn)直到路易斯梅爾(Louis Mayer)買下版權後才向他透露劇本是誰寫的,因為她怕他會因為麥可凱寧(Michael Kanin)和小林拉納(Ring Lardner Jr.)都是沒沒無聞的劇作家而惡意地將價錢壓得很低。而後來兩人也沒漏氣,他們贏得了奧斯卡的最佳原著劇本。但其實我們所看到的結局是改過的,因為在試映後,觀眾對結局的反應很冷淡,所以劇組又重拍,最後的結局是黛絲到山姆家洗手作羹湯來挽回他。而在北美上映後的票房也讓米高梅相當滿意,掃進了三百萬美金。後來被改編成舞台劇,1981年3月底在百老匯首演,一直到1983年3月中才下檔,總共演了七百七十場,女主角是洛琳白考兒(Lauren Bacall)。

花絮:一般認為黛絲這角色是以桃樂絲湯普森(Dorothy Thompson)為形象所塑造的。片頭兩人去看的棒球比賽是紐約洋基在主場迎戰費城運動家,他們喊加油的對象就是洋基快艇──喬狄馬喬(Joe DiMaggio),此片拍攝當時(1941年8月底到10月底)他才剛結束連續五十六場有安打的驚人紀錄(1941年5月中到7月中)。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5567/
2009/05/06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我第一次看史賓瑟崔西(Spencer Tracy)和凱薩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合演的片子,當年被影藝學院提名了最佳劇本,去年也被美國電影學會票選為浪漫喜劇類的第七名(我想是因為太過戲謔了而無法被選進法庭類stO)。長期合作的兩人實在是默契十足,相當有吸引力,北美票房達到三百萬美金。而雖然喬治庫克(George Cukor)用比較詼諧逗趣的調調來呈現,幾個法庭上的論辯橋段都很有看頭,但其實討論的主題還滿嚴肅的。個人認為此片的中文片名實在取得很不到位,沒有把刻意的雙關給表達出來。亞當的肋骨是指夏娃,就是女人;另外,也是指亞當檢察官的律師老婆亞曼達,哈哈!

男女平等是近年來相當受關注的議題,因為這個世界長久以來都是由男性主導,也因此,自古以來已不知有多少人獻身婦女運動,就只求個男女平等。不可否認地,男女不平等的情形由來已久,不管是傳統的家庭觀念還是在職場,女性多多少少總是被忽視,甚至被輕視。男女當然有差異,有些地方女性就是贏不了男性,舉個最明顯的例子:體格上的差異。而對任何自然界生物(包括人)來說,力量就代表一切;誰的拳頭大,誰說話就大聲。這種弱肉強食的刻板印象已根深柢固地深植於人心,給人一種印象就是:男性比女性強。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撇開前述無法改變的差異不講,男性真的有什麼地方特別強過女性嗎?我看倒也未必。

時至今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女性在各行各業都有很傑出的表現,即使是在最爾虞我詐的政界,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領導人,例如英國之前的首相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美國近幾任國務卿:歐布萊特(Madeleine Albright)、萊斯(Condoleezza Rice)和剛上任的柯林頓(Hilary Clinton);還有德國現任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和冰島剛上任的總理西于爾札多蒂(Jóhanna Sigurðardóttir)等等。雖然現在仍是男性主導居多,但只要男女互相尊重,這個世界將因此而變得更和諧不是嗎?就像後來亞曼達做得太過火了,亞當生氣也是理所當然。同樣地,反之亦然。

花絮:飾演被告的茱蒂哈勒戴(Judy Holliday)在跟凱薩琳(Katharine Hepburn)對戲時不斷發抖,據說那不是演的,她是真的很緊張。據說凱薩琳(Katharine Hepburn)曾要求庫導(George Cukor)多聚焦在茱蒂(Judy Holliday)身上,因為她很期待這位菜鳥的演出,並希望哥倫比亞能用茱蒂(Judy Holliday)來當【絳帳海堂春】(born yesterday)的女主角,她如願了。而茱蒂(Judy Holliday)後來也以此角奪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嗯,該說她慧眼獨具嗎?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1090/
2009/03/02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部相當經典的黑色喜劇,一看就知道是改編自舞台劇,因為整個場景幾乎都在布魯斯特家的客廳。從一開始就是帶點幽默詼諧的調調,到後面簡直完全失控了,從頭到尾完全不合邏輯。摩提一個正常人跟一群瘋子打交道,後來他甚至都懷疑自己是不是也發瘋了;嗯,不只他啦,連我也看得快發瘋了stO!而看似一路瘋到底的調調卻在摩提的哥哥回家後有了變化,變得有點恐怖,但這也只是過場,最終還是以更無厘頭的方式做了結束,哈哈!真是讓人笑翻了!

講些選角瑣事。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和傑克班尼(Jack Benny)都曾是摩提的人選,但他們倆都婉拒了。而巴布霍普(Bob Hope)也是,他也很想演,但無奈派拉蒙不肯將他借給華納。後來卡導(Frank Capra)在片廠的壓力下不得不讓卡萊葛倫(Cary Grant)演出摩提,也是他和卡萊(Cary Grant)唯一一次的合作。

再來聊聊卡萊(Cary Grant)。真的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可以特別注意他誇張的臉部表情和那近似神經質的肢體動作,簡直令人發噱,但他自己卻認為他表現得很糟糕、簡直丟臉,甚至恨屋及烏地認為此片是在他自己演過的電影中他最不喜歡的了。而他也將片酬十萬美金全捐給美國的戰爭救助基金會,但有些資料卻顯示華納又另外給了他十萬美金。

再講點拍攝時的瑣事。卡導(Frank Capra)在拍攝期間接到美國陸軍的徵召令,但後來他又收到延遲徵召令,以致於他得以將此片拍完。據說他在片場要求所有演員務必誇張演出,演員們(尤其是卡萊(Cary Grant))雖面有難色,但也只能照辦。而此片在1941年底就拍好了,但根據合約必須要等舞台劇在百老匯下檔後才能上映。而舞台劇自1941年1月初上檔後就欲罷不能地演了將近一千五百場,一直到1944年的6月中才下檔,以至於此片1944年9月初才在紐約市首映。上映時,華納和普莉西雅蓮恩(Priscilla Lane)的合約早已結束了。另外,此片在1943年也已經先讓在海外打二戰的美國士兵看過了。

花絮:片頭打架的兩隊似乎就是紐約洋基和當時也在紐約的布魯克林道奇。後半段當摩提坐在墓碑上時,仔細看他旁邊有一塊墓碑上是刻著Archie Leach,這就是卡萊(Cary Grant)的真名。飾演摩提的瘋子哥哥的約翰亞歷山大(John Alexender)以及兩位姑姑的喬瑟芬赫爾(Josephine Hull)和珍亞德(Jean Adair)都是舞台劇的演員,他們也繼續在此片中演出他們的角色,而兩位女演員的片酬據說是兩萬五千美金。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6613/
2009/02/01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戰時,一位在壕溝中被救起的軍官失去了記憶,在一位女子的扶持下,他展開了新生活。但他後來突然在一次受創後恢復了記憶,於是,他又回到了原本的他應該過的生活。接下來呢?

改編自詹姆斯希爾頓(James Hilton)的小說,導演是莫文李洛伊(Mervyn LeRoy),主角是兩個英國人:朗諾柯曼(Ronald Coleman)和葛莉兒嘉森(Greer Garson)。朗諾(Ronald Coleman)真的打過一戰,曾弄得全身傷痕累累,演起此片來想必格外有感觸;另外,我覺得他的扮相實在很像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耶!而演舞台劇出身的葛莉兒(Greer Garson)果然氣質出眾,曾有影評家形容她"每一吋都是淑女",看來所言不假;而且,據說在自己主演的片子中,此片是她的最愛呢!另外我想提的是,雖然她並沒有以此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但在該年,她以【忠勇之家】(Mrs. Miniver)的女主人一角勇奪最佳女主角,而她也就只拿過這一座小金人。但她曾在1941年到1945年連續五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成為第二位達成這項紀錄的女伶。而其實也就只有兩位女伶曾達成這項紀錄,那第一位是誰呢?嗯,貝蒂戴維斯(Bette Davis)。

很吸引人的情節,一個人竟然有兩種記憶,讓人難以置信,但在醫學上似乎也有過這種案例。記得前一陣子在印度就有一個九十二歲的老人在失蹤四十四年後重返家園,他也對這四十四年來是怎麼過的完全沒有記憶;而我覺得這則新聞最讓人欣喜的就是這位老人說他唯一記得的就是他的妻子,也重新迎娶了因為他的失蹤而守寡四十四載的妻子。這是多麼神奇啊!總之,看完此片後,整個人心情都變好了^^!或許,這也是片廠想傳達給大眾的訊息吧,別忘了,當時二戰戰火還未停歇呢!

據說米高梅投入兩百萬美金製作,這在當時已算是天文數字,不過老美也很買帳,票房將近五百萬美金!而除了票房開出紅盤之外,此片也獲得影藝學院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配角等七項大獎,但可惜最後全部鎩羽而歸。

http://www.imdb.com/title/tt0035238/
2008/12/22

文章標籤

克拉克.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